海洋裡有一種魚,長得好生奇怪。頭上自帶一個長長的鋸子,臉卻十分滑稽,這是真實存在的動物嗎?感覺人類的想像力已經輸了!
這種魚叫做鋸鰩,是軟骨魚綱鰩形目鰩科鋸鰩屬三種魚的統稱,鰩魚和魟魚很像,都是個大的扁片片,很像是拍扁了的鯊魚。
有人給鋸鰩拍了一張正面免冠證件照,網友紛紛表示:這魚長得講究。
鋸鰩頭上的鋸子肯定是大家關心的焦點。根據研究,它頭上的這根鋸子,就是它平時捕獵的工具。鋸鰩通常生活在海底,當遇到獵物時,它就會搖頭頭上的大鋸子,敲暈或是劈開獵物,再把它吃掉。
不過鋸鰩雖然個頭很大,最多也只欺負到小體型的魚類,平常主要食物是海洋甲殼類生物,和其他海裡的無脊椎動物。它們絕對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有水族館裡的鋸鰩,有的時候為了搶食,會用這個鋸子和自己的同類打打架。
除了捕獵,鋸子也可以用來清除水裡的阻礙,可以說鋸鰩這個名字,一點也沒有誇張的意思,這魚真是隨身攜帶大殺器生活的啊!
那麼鋸鰩頭上的鋸子到底是個啥玩意呢?它又是從哪偷來的呢?其實這根鋸子是它的鼻子,而鋸子上凸起的鋸齒,是它的牙齒……這些牙齒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牙齒,是一種軟骨魚才有的「皮膚上的牙齒」,它們不長在嘴裡,會隨著鋸鰩的年齡逐漸長大。不同品種鋸鰩的牙齒數量和分布都不一樣,通常用這些牙齒的特徵來區分它們的品種。
鋸鰩是一種體型很大的魚,三個不同品種的鋸鰩分別叫做尖齒鋸鰩、小齒鋸鰩和櫛齒鋸鰩,其中小齒鋸鰩還有三個不同品種:分別叫做侏儒鋸鰩、小齒鋸鰩以及綠鋸鰩。其中生活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域的侏儒鋸鰩是鋸鰩家族中體型最小的,它們的最大身長「只有3.2米」,櫛齒鋸鰩區居第二,最大身長「只有3.5米」。喂!3米多長的魚你跟我說很小?對不起,其他幾個品種的鋸鰩都能長到7米多呢。
鋸鰩不限於住在海洋中,一些淡水河流域裡也有它們的身影。鋸鰩成年以後看起來十分威武,沒人敢惹,童年的時候卻非常脆弱,是各種魚類愛吃的食物之一。作為體型龐大的物種,它們的繁殖必然也很緩慢,加上環境變化,汙染以及人類活動,鋸鰩現在也是比較瀕危的動物,要見到它們可不太容易。
說到繁殖,鋸鰩還有一點相當厲害,2015年,科學家觀測到很神奇的一幕:鋸鰩的雌魚可以做到,在沒有遇見過雄魚的情況下無性繁殖,這是脊椎動物中唯一一種可以無性繁殖的動物,頗有點軟骨魚中的聖母瑪利亞的意思。
下面是剛出生的小鋸鰩,是不是有點可愛呢?

鋸鰩數量大幅下降,主要還是得怪人類。作為軟骨魚,它們的魚翅就跟鯊魚的魚翅一樣,是漁民們出售的商品之一,它們獨特的鋸子也成了一種怪異收藏品。

住在墨西哥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認為鋸鰩是某種怪物的前鋒。在西非附近的比熱戈斯群島,男子成年時要扮成海洋動物跳舞慶祝成年禮,其中一種動物就是鋸鰩。

鋸鰩在亞洲和歐洲文化中也有一席之地,在不少傳說中,鋸鰩同時是海洋和秩序的保護者,也是懲罰者,它們的鋸子可以對抗超自然的敵人。

不過關於鋸鰩最有趣的一個傳聞是這樣的:1573年的義大利,一場大風暴降臨,一艘船上的水手在風雨中祈禱自己能夠平安上岸,後來這艘船安全到達港口以後,水手們驚奇地發現船底破了一個洞,但有一隻鋸鰩用自己的鋸子堵住了這個洞,避免船隻進水沉沒。水手們為了感謝這條鋸鰩,把它放在了那不勒斯的一間叫做迦密山的聖母(Santa Maria del Carmine)的教堂裡。這故事究竟有多少真事成分已不可考,究竟是鋸鰩主動來幫助人類,還是不小心卡在了裡面,或者是被水手抓住塞進去的……已經沒人知道了,不過這個鋸鰩的鋸子現在依然在教堂裡展覽,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圍觀一下。

鋸鰩長相奇怪而滑稽,但它還不是獨一份兒,同為軟骨魚綱的鯊魚,也有幾個自帶工具出門的兄弟,可以和鋸鰩一起組個「裝修組合」出道了。它們分別是:
和鋸鰩很像,同樣帶著鋸子出門的鋸鯊
頭頂鑽頭的加布林鯊
頂著錘頭的錘頭雙髻鯊魚
口含電鋸的旋齒鯊(生活在幾億年前的古代鯊魚,已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