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魚被稱為「活化石」,存活上億年,卻被中國吃貨吃成保護動物

2020-12-03 火火美食匯

喜歡吃魚的小夥伴們數量眾多,聞到那種獨特的鮮味,口水就忍不住往下流。但也有人的人僅僅能夠品嘗出來魚腥味,與美味擦肩而過,這真的無比遺憾的事情。常見的魚種都比較熟悉,適合用來燉湯,稍微油煎湯汁就呈現牛奶色的鯽魚;個頭不小,經常被用來紅燒的鯉魚;還有就是大小河道當中都有生長,配點生抽蒸出來就很美味的草魚等,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除了吃的時候要小心刺之外,也就沒有啥缺點可言了。這些淡水魚正常都是三四斤,大點的十來斤的並不少,偶爾碰到幾十斤的自己可沒能力烹飪,找個當地的廚師精心料理才能色香味俱全。

但是有種淡水魚卻長相怪異,捕撈出來的過百斤味道才好吃,據說有人見過幾百公斤的,當場就被高價買走了。這魚被稱為「活化石」,存活上億年無天敵,卻被中國吃貨吃成保護動物。被中國吃貨們找到合適的烹飪方法之後,正在面臨瀕臨滅絕的境地。到底是什麼魚,在淡水中也能長這麼大,不妨跟著來看看。

看到鰉魚這兩個字的時候,平常人還以為是前面那個字寫錯了,吃貨們卻站在那裡不停地咽口水。據說開始人們捕撈出來之後,因為長相醜陋的原因,害怕吃完之後對身體不好,是拒絕食用的。官員們知道乾隆皇帝對稀奇古怪的生物十分感興趣,就將其運送到宮廷當中,經過御廚們的精心料理之後,竟然迸發出令人難以想像的美味,當即就賜名為鰉魚。

老饕們怎麼可能輕易放過,這種生長在黑龍江區域的淡水美味,幾百年來都有人不停地捕撈,經過細心儲藏之後,運送到全國各地能夠吃得起的人手中。這種魚的個頭在水中可謂是巨無霸級別的,無論是水草之類的植物,還是小魚小蝦這些動物,都是其盤中餐。在水中號稱霸主級別的存在,就在被吃貨和廚師們找到做法之後,已經十分難以尋找到了。

人工養殖的難度很大,出產的地方已經開始對其進行保護,為的就是唯恐這個物種被吃到滅絕。許多國外的網友知道這件事情,不由對這種魚感到惋惜,被漁夫們捕撈出來不說,還被廚師們找到做成美味的方法,關鍵吃貨們對其垂涎欲滴,這被吃到瀕危只是早晚的事情罷了。國內的吃貨早就開始無精打採,現在想吃不但吃不到,關鍵也吃不起,又要開始尋找別的美食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了。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鰉魚的大名?

相關焦點

  • 中國吃貨太強大,連被稱為「水中活化石」的它都敢下口,你吃過嗎
    最近幾年中國出現了新一代的人才,這些人才,都是可以解決一些棘手問題的,比如說某某地小龍蝦太多了,那麼我們中國的吃貨們就會幫忙解決這個事情了,麻辣小龍蝦,爆炒小龍蝦……分分鐘消滅掉!這個部隊就是中國吃貨!在中國作為一個吃貨是很幸福的,天南海北,各種美食,應有盡有!
  • 橫行1億年的「活化石魚」,差點被中國吃貨給吃「滅絕」,尷尬了
    橫行1億年的「活化石魚」,差點被中國吃貨給吃「滅絕」,尷尬了!我們都知道,中國吃貨的名聲是非常響亮的,只要被中國吃貨盯上的品種,都非常危險了,有很多地方的物種泛濫,他們用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都沒有消滅掉,但是中國的物種泛濫,只需要告訴中國吃貨這種東西的吃法就可以了,中國吃貨都能把它們吃成瀕危物種,其中有一種魚,這種魚是沒有什麼天敵的,在地球上橫行了1億年,都可以被稱作是「活化石」了,但是這種魚碰到了中國吃貨,差點被中國吃貨給吃滅絕了,實在是太尷尬了
  • 這種魚沒有天敵,曾經橫行霸道上億年,如今卻敗給「中國吃貨」
    眾所周知,中國是個吃貨大國。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走的,甚至是水裡遊的,都會經過中國大廚之手,進入我們中國吃貨的嘴裡。所以說,作為美食大國的我們,飲食文化是博大精深,對於傳統小吃更是如此著迷。有些生物別的國家不敢吃,到了我們中國都進肚裡,比如那些泛濫成災的小龍蝦,在我國可是吃不夠的美食。
  • 這魚橫行霸道上億年,從未出現過天敵,網友:「中國吃貨」歡迎你
    麻辣小龍蝦、牛蛙鍋,這樣的美食被端上餐桌,成為了眾多「中國吃貨」的腹中美味。別的國家害怕太多,而我們國人害怕不夠,無論有什麼難題,國人在「吃」的方面都能解決透徹,對於一些國家難以生物的問題,網友們也紛紛留言,「中國吃貨」歡迎你。今天,摘星要講的,就是一條魚,它叫鰉魚。
  • 它被稱為魚中「活化石」,逃過了大滅絕,卻沒逃過中國吃貨的嘴!
    中國人特別會吃,不管什麼樣的食材,到了我們中國人的手中,都可以讓他變成餐桌上的美味。可以說中國的廚子堪比天上的食神呀。就像之前,日本泛濫的小龍蝦,德國長瘋了的生蠔,還有非洲的大蝸牛,這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們中國廚師的手裡都變成了人間美味。
  • 這種魚離開水源還能存活4年,被稱為「活化石」,如今是稀有動物
    匠人傳承:非洲肺魚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堅強的魚類,它不光用肺呼吸,還可以在十分幹硬的土地裡存活上好幾年。之前看到過這麼一個視頻,非洲在特別乾旱的時候,它們會鑽進泥土裡,把自己包裹成一個土球,而當地的居民又喜歡在河裡面挖土來砌牆,所以它們就會被一起當作泥土砌進牆裡,本以為它們的生命到此就結束了,其實不是,這個時候它們會進入旱眠的狀態,必要的時候還會吃掉自己身體的部分組織,等到雨季來臨的時候,它們就從牆裡復活了,這也太強大了。
  • 這魚沒有天敵,橫行了「1億年」,現在輸在「中國吃貨」的嘴裡
    中國的物產是非常豐富的,因此飲食文化也是特別的深厚,換一種說法就是中國的吃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多的。真是因為吃貨較多,所以也常常會被拿出來調侃,就像之前說外國的小龍蝦泛濫到沒有辦法處理,中國的網友就建議派吃貨過去,只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 它已經存活了3.5億年,有「生物活化石」之稱
    你可能不認識這種小生物,但是它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3.5億年。它叫中國鱟,今年3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瀕危」。遠古時代的古老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鱟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它與三葉蟲是同一個期紀的動物。此時原始魚類剛剛問世。恐龍最早出現於2.3億年前,大部分於6500萬年前滅絕。而鱟蟲至今在地球上已經延續了3.5億年。
  • 鰉魚進化了1億年,橫行霸道沒有天敵,如今卻敗給「中國吃貨」
    也因此產生了很多資深的吃貨。我國的國土是很遼闊的,所以生長出了各類的植物和動物,只要是可以食用的,對人體沒有傷害的,大多都沒能逃過吃貨們的嘴巴,陸續被端上了餐桌。而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種生物,在地球上已經有一億年的歷史了,堪稱活化石。因為體態較大,比較兇猛,所以沒什麼天敵。這也是它可以生存這麼久的原因之一。但是沒想到就是這樣的一種生物,遇到的不可抗拒的天敵居然是中國的吃貨們。
  • 馬蹄蟹活了4億年,藍色血液比黃金還貴,我們把人家吃成保護動物
    它的學名叫鱟(念「hòu」),是從四億五千萬年前一直繁衍至今的活化石。 在現存生物中自成一派,有美洲鱟、中國鱟、巨鱟、圓尾鱟。除了美洲鱟外,其他三種都能在中國東南沿海見到。鱟一般只棲息在砂質底淺海區,喜歡潛在砂穴中,只露出劍尾。
  • 廣元卡爾海洋世界海洋科普:巨骨舌魚-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
    ,不過生存1億多年的倒是很少見,而在廣元卡爾海洋世界,就有一種活了上億年,被稱為「活化石」的怪魚——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又名巨滑舌魚、海象魚。它是殘存的古生淡水魚類,據推測最早出現於一億年前,由於舌中有堅固發達的牙齒,因此得名。
  • 馬來西亞的「活化石」,因營養價值高,被中國吃貨吃到求放過!
    馬來西亞的「活化石」,因營養價值高,被中國吃貨吃到求放過!中國吃貨在世界上都是很出名的,因為中國吃貨實在是太能吃了,主要是被他們丟上的東西,一般都會被吃到漲價,很多中國人旅遊的時候,都喜歡到馬來西亞,因為那裡的風景比較漂亮,現在出國旅遊已經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了,在馬來西亞有一種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幾億年了,雖然馬來西亞的人也有吃,但是吃的並不是很多,因為它的營養價值比較高,被中國吃貨給盯上了,最後被吃到求放過!
  • 沙漠中最堅強的魚,離開水4年仍能存活,被稱為魚類活化石
    導語:沙漠中最堅強的魚,離開水4年仍能存活,被稱魚類活化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旅遊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都會選擇節假日外出旅遊,旅遊不僅可以緩解壓力放鬆心情,還可以增長知識,而且在旅途過程中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 它是動物界中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在泰國卻賣出「白菜價」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近些年,中國在保護動物上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我國有一個保護動物,它在泰國只是一種人們餐桌上的食物。這種動物的名字叫做鱟,它屬於海洋生物,。
  • 這魚自認沒天敵,來自白堊紀生存上億年,遇上中國吃貨差點被吃光
    對中國人來說,美食的地位不容小覷,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這說明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食物尤為重要,當人們吃不飽的時候,土豆、玉米、紅薯成為首選,人們能夠做出各種主食。當人們吃飽的時候,又開始研究創新菜,這使得中國人給其他國家的人留下一個「好吃」的印象。
  • 這魚進化了億年以上,是公認的最大淡水魚,沒有天敵卻敗給了吃貨
    在我國,人們對美食的探索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一開始的溫飽訴求,到現在追求美食的品質,美食文化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雖然這幾千年的歷史非常的久遠,但是對於某些生物的進化歷史來說,那簡直是不值一提,就像鱘鰉魚一樣。鱘鰉魚又叫達氏鰉,和鱘魚長得非常相似,是全球公認的最大淡水魚。
  • 這15種動物,堪稱動物「活化石」!
    之所以稱之為「活化石」,是因為與這種生物類似的其他物種都只存在於化石中,而沒有其他現存的近似種類。「活化石」生物曾經從主要的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並保留過去原始的特性。下面這15種動物,都可以被稱為「活化石」!
  • 為什麼「活化石」上億年都不再進化了?
    在生物學上,活化石又稱為孑遺(jieyi)物種。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在當下,能稱得上是活化石的生物有很多,比如硬骨魚綱下的矛尾魚、哺乳綱下的大熊貓、爬行綱下的鱷魚、銀杏綱下的銀杏、松柏綱下的水松等等。但是,能夠滿足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並不多。我們簡單的列舉幾種。
  • 五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最後一種見證了恐龍的興起和滅絕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會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生生活了最少活了百萬年的存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見證的恐龍的興起以及滅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種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看看它們究竟有什麼特點。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隨著地球的變動很多史前動物都慢慢滅絕,但在地球上還有一些歷史久遠而未被滅絕的動物,被人們稱為動物活化石。美國《連線》雜誌網站最近對自然界中的12種堪稱活化石的動物進行了盤點,迄今只發現兩條的皺鰓鯊、金色的「火星」螞蟻等古老物種均上榜。這些物種歷經數百萬年進化,幾乎沒有任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