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神奇靈武龍」化石 可能改寫恐龍譜系

2020-12-08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福克斯新聞7月25日報導,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新的神奇靈武龍化石,發現結果已經刊登在了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這一新發現促使研究人員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恐龍的整個譜系。

此類化石最早發現於西北靈武地區,後被命名為神奇靈武龍。神奇靈武龍屬蜥腳類食草恐龍,生活在1.7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其生活環境溫暖潮溼,植被茂盛。

這次發掘由中科院的古生物學家徐星帶領。他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科學家們挖掘到了至少8到10塊神奇靈武龍化石,最大的一塊有57英尺(約17米)長。研究人員說道,這一發現將所謂的新蜥腳類動物的出現時間提前了1500萬年。

倫敦大學學院的古生物學家保羅•厄普丘奇說:「以前,我們認為所有這些新蜥腳類動物都起源於約1.6億年前,並在大約500萬年的時間內迅速在地球上分散傳播開來。」隨後他補充道,神奇靈武龍的發現意味著這種生物的起源要更早更慢。

徐星還說:「我們的發現表明,當時東亞與其他大陸仍有聯繫。」(實習編譯:史夢圓 審稿:李宗澤)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神奇靈武龍」
    中國科學家發現「神奇靈武龍」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徐星團隊的最新研究認為,來自中國中侏羅世早期即1.74億年前,生存著一種名為「神奇靈武龍」的梁龍類新屬種——這一發現挑戰了關於梁龍類恐龍和其他新蜥腳類恐龍的起源和擴散的傳統觀點
  • 中國發現極為罕見的恐龍新品種,其生存於上億年前,人稱「神奇靈武...
    眾所周知,恐龍早已滅絕,但是出於對遠古生物的好奇,人們一直沒有停止對恐龍化石的研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恐龍化石被發現,給人們的探索之旅提供了詳實的研究數據。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來自中國中侏羅世早期(1.74億年前)的梁龍類新屬種的恐龍化石,並將其命名為「神奇靈武龍」,這一品種的出現,使人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恐龍體系和分布情況。作為梁龍類新屬種的一員,神奇靈武龍在亞洲地區的化石,將影響早期提出的「亞洲隔離說」。
  • 中國恐龍化石新研究挑戰東亞隔離假說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團隊的恐龍化石新研究認為,1.74億年前在中國生存著一種名為「神奇靈武龍」的梁龍類屬種,挑戰了梁龍類恐龍及其他新蜥腳類恐龍起源和擴散的傳統觀點。該研究成果24日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發表。
  • 日本首次發現恐龍時代「鴿」化石,比孔子鳥晚,或改寫鳥類進化史
    據最新一期《生物學通訊》(Communications Biology)報導,日本科學家首次在該國發現1.2億年前恐龍時代的原始鳥類化石,這種原始鳥大小如鴿子,尾骨形態如同現代鳥類,因此可以擺動尾羽。這種原始鳥的發現,可能改寫鳥類進化史。
  •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距今1.2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兩隻小恐龍正在地下的洞穴中休息。突然間,地動山搖,洞穴瞬間塌方,小恐龍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去就被活埋。它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屍骨會變成化石,並且被人類發現,成為2020年被命名的中國新恐龍。
  • 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系延安首例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一事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據了解,這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福建省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及人類為什麼研究恐龍呢?
    在1月12日召開的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上通報,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 黃山再次發現恐龍化石
    安徽在線7月19日消息  人傑地靈的地方終究有神奇的事物出現。時間一到,奇蹟出現,令人驚喜。     本月上旬,在屯溪區陽湖與歙縣橫關接壤的徽杭高速公路第二標段,因為施工而打炮炸山。隨著炮聲響過,在工地的陽湖鎮塘尾自然村的程國斌在炸碎的亂石中尋覓著,他想找到奇石,一連撿了三塊石頭。回家後,將其貌不揚的石頭放在一起擺弄起來。
  • 《知識窗》為恐龍取個好聽的名字
    「恐龍」一詞由理察·歐文創造,意思是「可怕的蜥蜴」。歐文之後,世界各地挖掘恐龍化石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與其他的物種一樣,新恐龍的發現者有權為它命名。如何為剛剛出土的恐龍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要知道,一個好聽的名字不但會讓人瞬間記住這個恐龍,還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為恐龍取個好聽的名字
    「恐龍」一詞由理察·歐文創造,意思是「可怕的蜥蜴」。歐文之後,世界各地挖掘恐龍化石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與其他的物種一樣,新恐龍的發現者有權為它命名。如何為剛剛出土的恐龍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也就是說,為了防止重名和錯名,要取名的恐龍化石必須經過學術界的一致認可。由此可見,每一個好聽的恐龍名字都來之不易,其中蘊含著發掘者的心血。掌握了以上規則,為恐龍取名就很容易了。
  • 鳥類歷史將被改寫,內蒙古發現翼龍化石,翼龍是恐龍還是鳥?
    就在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羽毛,這羽毛將顛覆了人類的認知,鳥類的歷史將被改寫。其實這樣的事並沒什麼好奇怪的,人類是地球後來者,很多生物的存在都比人類來的長久,因此,想要全面了解地球是一個非浩大的工程,有的新發現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並不奇怪的事情,世界上存在顛覆人類認知的事情還少嗎?
  • 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現恐龍化石,專家透露其中可能含有恐龍頭骨碎片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個小男孩發現了史前海洋爬行動物魚龍的化石,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動物之一。 Primorsky水族館解釋稱,這些化石化石是當地恐龍愛好者考察羅斯基島海岸時發現的,這一神奇的發現是由7歲的德米特裡·塞連科 (Dmitry Sirenko)所發現的。
  • 中國研究人員發現新的大熊貓譜系
    新華社華盛頓6月18日電(記者周舟)中國研究人員對2.2萬年前古大熊貓化石的線粒體基因組進行測序,發現了一種已滅絕的大熊貓譜系,有助於更為準確地研究大熊貓進化史。  基於現存大熊貓種群的基因重建可能無法準確描述這一物種的進化歷史,先前也沒有研究人員從古代大熊貓化石提取到線粒體基因組或核基因組來提供新的線索。
  • 承德發現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 初步認定是「新屬種」
    1米多長的粗碩腿骨赫然顯露,肩胛骨、尾椎骨等在山巖間依稀可辨……   在豐寧滿族自治縣四岔口鄉李起龍村芥菜溝,距今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被發現。據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專家組初步認定,該化石屬冀北熱河生物群首次發現,將改寫世界古生物進化史。
  • 正在孵蛋的恐龍化石!贛州有重大發現
    說到江西贛州,除了贛南臍橙,還是「中國恐龍之鄉
  • 中國發現長羽毛巨型恐龍化石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近日在中國遼寧省境內發現了一種新的長有羽毛的巨型恐龍。這一恐龍新物種是暴龍的遠親,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大型長有羽毛的動物。  古生物學家已經知道,恐龍家族的某些成員是長有羽毛的。但是,此前已知的有羽恐龍大多體形相對較小。
  • 中國成恐龍化石寶庫 專家稱中國恐龍世紀已來臨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8月3日報導,在發現恐龍的數量上,中國超越了美國,目前中國已成為恐龍化石「寶庫」,是恐龍探索領域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  這得益於中國廣泛的建築工程讓巖石裸露出來,也要多虧過去二十年裡中國政府對恐龍考古工作的大力投入。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時期,日本卻與大陸相連,許多恐龍遷徙並且生活在這裡。在北海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日本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神威龍。北海道龍骨北海道位於日本本州島以北,這裡是日本最重要的恐龍及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化石:一截長毛的尾巴
    一個渾身長毛、世界上最小的恐龍(非鳥恐龍)被中國、加拿大等國科學家發現。
  • 古生物學家發現一具新的棘龍尾巴化石,它將改寫恐龍歷史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史前巨獸,恐龍的體型巨大,以往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只是傳統的陸生動物(翼龍和蛇頸龍不屬於恐龍)。然而古生物學家在一次考古中發現了一種能夠水路雙棲的恐龍,這種恐龍的出現「重寫了恐龍歷史」,也徹底否定了非鳥類恐龍從未入侵水生世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