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期間,鄂溫克旗創業、就業工作實現了勞動就業制度由「統包統配」向市場化導向轉變,就業總量持續增長,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政策與就業服務體系日趨豐富完善,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就業發展道路,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總投資1.9億元,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的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是鄂溫克旗委、旗政府大力推動「以創業園建設為載體,構建全旗創業就業大格局」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呼倫貝爾市創業園「一園區、多基地」創業發展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園內設眾創公共服務大廳、非遺展示區、民族文化產品展示區、民族文化體驗區、科技企業孵化區、電商平臺區六大服務功能區。在突出鄂溫克民族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的同時,依託蒙元文化,匯集達斡爾、鄂倫春及北方各少數民族文化,挖掘多民族文化特色,集聚各民族優秀人才,為全旗各民族創業者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搭建高效創業平臺,服務呼倫貝爾14個旗市區,形成呼倫貝爾民族特色文化產業帶。
創業園全力打造高品質、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民族特色體驗旅遊文化產業聚集區,為城市服務業的承載和城市建設提供增長點,充分發揮本地旅遊資源豐富、民族文化獨特的優勢,從而使園區成為了集民族文化創業孵化、民族文化挖掘和傳承、民族文化教育和研究、民族文化體驗、旅遊等於一體的民族文化創業孵化示範綜合體。
於淏明是首批入駐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的創業者之一,受家人影響,從小他就學習玉石瑪瑙雕刻技術,2016年通過申請,於淏明入駐到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不僅擁有了上下兩層的獨立創業空間,旗就業局也給予他很多政策幫助。獨特的藝術嗅覺與精湛的製作手法,使於淏明的訂單大增。現在,他的作品除了供應周邊地區,還遠銷加拿大、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雲南等地。
目前,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已入駐179家企業,孵化成功67家企業。其中,創業大學生16人、創業牧民54人、失業人員4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人、科技企業17家。非遺傳承人23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6個,帶動2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就業,直接帶動就業1000餘人,間接帶動就業近萬人,年銷售額達到3000餘萬元。
與此同時,鄂溫克旗還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培訓,組織非遺文化傳承人、民間手工藝人、專家老師等師資力量對無業、失業人員進行培訓授課。創業園區內,輝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巴彥嵯崗蘇木、巴彥託海鎮等地開展了多期特色產業培訓班,學員培訓合格後,從事相關工作可實現人均月收入1000到2000元不等,有效幫助他們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加了就業收入。
2020年,全旗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主要就業目標任務均已超額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560人,完成責任目標的104%。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857人,完成責任目標的285%,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16人,完成責任目標的138%,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43%,較好地控制在4.5%以內。牧民轉移就業415人,完成責任目標的415%,轉移6個月以上234人,完成責任目標的468%此外,為108人發放失業補助金58.98萬元。為838人次發放臨時物價補貼5.49萬元。為101人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11.15萬元。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鄂溫克旗將不斷探索為民服務、促進就業創業的新思路、新舉措,實現更加充分、更加高質量的就業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