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2020-12-03 初中化學大師

1、熟記原子結構示意圖各部分含義;一般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原子分為三類,最外層電子數小於4的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最外層電子數4到7的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結構穩定。2、在圖中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則是原子結構示意圖,質子數大於核外電子數,則是陽離子示意圖,質子數小於核外電子數,這是陰離子示意圖;3、熟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每個小格的含義;了解周期和族的變化規律,結合題目具體分析即可;4、原子(或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種類由核內質子數決定。

例題 下列是鈉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關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D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化學符號),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是 (填序號)。

(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3)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係最密切的是 (填序號)。

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②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③元素的原子序數 ④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分析】(1)根據粒子符號的寫法以及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畫法來分析;

(2)根據化合物的化學式的寫法來分析;

(3)根據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主要因素來分析。

【解答】(1)微粒D的核內質子數為11,核外電子數為10,是帶有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符號為Na+;氯是17號元素,氯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7,核外電子排布為2、8、7,所以E是氯原子結構示意圖;故填:Na+;E;

(2)D是帶有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F是帶有一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Cl;故填:NaCl;

(3)元素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目有密切關係,所以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故填:④。

故答案為:(1)Na+;E;(2)NaCl;(3)④。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相關焦點

  • 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跟蹤訓練
    【2018四川省達州市】圖甲是鋁元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圖乙是幾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仔細分析答題:(1)圖甲中,鋁元素的信息有一處錯誤,請加以改正 ;(2)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3)圖乙中,屬於穩定結構的原子是 (填序號,下同)
  • 中考化學高頻考點-原子或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
    ③根據結構示意圖書寫化學式;④判斷結構示意圖的類型(原子或離子);⑤元素周期表及其方格所獲信息等。正確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各部分表示的意義及其對粒子性質的影響,是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質子決定粒子的種類,電子所佔空間大小決定粒子的體積,最外層電子決定粒子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相似是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除氦外,He達到穩定結構),原子核決定粒子的質量。
  • 高考化學知識點: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表
    高考化學知識點: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表 2014-12-26 18:06 來源:高考網 作者:
  •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稱為元素的周期律,其表格形式被稱為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明的。1.能級組與周期2.價層電子組態與族元素周期表中,將外層電子結構相似的元素排成一列,稱為族。元素周期表中的18個縱列分為16個族,一類為主族,另一類為副族。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義,不信你看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反映了元素性質與它的原子結構的關係,在哲學、自然科學、生產實踐各方面都有重要意義。(1) 在哲學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引起元素性質發生周期性變化的事實,有力地論證了事物變化的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性。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把元素納人一個系統內,反映了元素間的內在聯繫,打破了曾經認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上學觀點。通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學習,可以加深對物質世界對立統一規律的認識。
  •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節課屬於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講解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內容;通過對鹼金屬元素和滷族元素性質的研究來探究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係,能夠知道金屬和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的遞變規律;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以及應用。這些內容都為以後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節課分為三個課時,本次說課內容為第二課時,主要內容是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識點歸納,趕快收藏!
    若n≥3,則該主族某一元素的原子序數與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的差值為該周期的元素種數。最外層電子數一般不等於族序數(第ⅠB族、ⅡB族除外);最外層電子數只有1~7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中各族的排列順序,結合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我們可以推斷任意一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記住各周期元素數目,我們可以快速確定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
  • 元素周期表中學生都應該了解的知識,學習化學的基礎!
    1.元素周期表: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現在已知的100多種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中的「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佔據一格。對於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如下圖)。此外,在元素周期表中,還用不同的顏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做了分區。
  • 元素周期表的來源
    似乎隨著原子質量的增加,元素屬性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例如,表中最左邊的一列中包含鈉(Na)、鉀(Li)和鋰(K)三種元素,它們在室溫條件下都是固態,都很活潑,熔點低,暴露在空氣中會失去光澤。相形之下,最右列的元素在室溫下都是氣態,並且無色、無味,極其不活潑。表中的列稱為族,行稱為周期。1869年,門捷列夫發表了自己的元素周期表。
  • 一輪複習||元素周期表
    2.結合有關數據和實驗事實認識原子結構、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建構元素周期律。 3.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第三周期的鈉、鎂、鋁、矽、硫、氯以及鹼金屬和滷族元素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質的逆變規律。
  • 元素周期表錯了?
    如果重畫元素周期表,那學生必須重新記憶元素的排列順序。1961年,鐒元素由核科學家Ernest Lawrence發現,它極難提取,就算人工合成,一次也只能持續幾秒鐘。這種只能在粒子加速器中產生的元素就註定它不易進行研究。然而目前日本原子能機構研究人員合成了足夠量的鐒元素,使得科學家第一次能夠測量它的電離電勢能。
  • 高考化學二輪複習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專題總結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中各族的排列順序,結合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我們可以推斷任意一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記住各周期元素數目,我們可以快速確定惰性氣體的原子序數。  各周期元素數目依次為2、8、8、18、18、32、32(如果第七周期排滿),則惰性氣體原子序數依次為2、2+8=10、10+8=18、18+18=36、36+18=54、54+32=86、86+32=108。
  • 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
    四.能綜合應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元素性質的關係。  1.原子序數=原子核內質子數;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主族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價電子數=元素最高正價數=8-?最低負價?。  2.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遞減,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遞增,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位於金屬與非金屬元素分界線附近的元素,既表現某些金屬的性質,又表現某些非金屬的性質。  五.能綜合應用同短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性及其特性與原子結構的關係。
  • 「元素周期表」隱藏著規
    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們了解到物質的物質的最小單元是「原子」,原子外面繞著電子不同質量的原子核,加上不同數量的電子,就構成了元素周期表裡不同的元素,再往下細分,「質子」和「中子」,就是由上夸克和下夸克構成的。基本元素分成原子核和它外面的電子,原子核裡面有質子和中子,把質子和中子再細分下來就看到上夸克和下夸克。
  • 元素周期表有盡頭麼?最後一個元素是幾號元素?
    元素周期表我們上初中的化學課時,就會接觸到元素以及元素周期表,甚至還被老師要求背誦元素周期表的前20位。到了高中,不僅要橫著背,而且還要豎著背。可以說,元素周期表就像是化學這個學科的武林秘籍。事實也是如此,化學這門學科從一開始就和元素在打交道,甚至有一段時間,化學家們以搶新元素為樂,在上世紀初,基本上能搶到新元素,就意味著提前預定了諾貝爾獎。但背了這麼長時間的元素周期表,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元素周期表到底有沒有盡頭?
  • 元素周期表
    認為門捷列夫完全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元素周期表是不妥的。
  • 元素周期表及原子團
    元素的種類和分類(要求學生自己默寫)人類已知的化學元素有110多種,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15、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元素是Cl16、其單質是最易液化的氣體的元素是Cl17、其氫化物沸點最高的非金屬元素是 O18、常溫下其單質有顏色氣體的元素是F、Cl【知識點2】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
  • 高一化學總結: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高考重要考點及題型: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及質量數之間的相互關係;質量數、原子的原子量及元素的原子量的區別與聯繫;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性質及其遞變規律;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主要是與原子序數之間的關係);化學鍵類型的判斷
  • 科學家們提出了全新的元素周期表
    到19世紀初,已經有大量的間接證據證明了原子的存在。到1860年代,可以按相對原子質量的順序列出已知元素,例如,氫為1,氧為16。這樣的列表本質上是一維的。但是化學家知道某些元素具有相當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鋰、鈉和鉀或氯、溴和碘。
  • 【化學】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