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講故事:5個方法提升數據思維,掌握用故事說服他人的能力

2020-12-06 楠悅讀

本文字數3976,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用數據講故事》。

作者山姆·諾爾斯,心理學博士,主要研究人的動機,以及數據驅動的敘事。the Small Data Forum撰稿人.三十多年來與國家和全球多個大企業、政府部門、第三方機構合作,致力於通過講故事來幫助企業更好地溝通,以使企業更加人性化。他是以為成功的頗受歡迎的演講者,經常在溝通會議、市場營銷和數據分析會議上演講。激發團隊利用數據做更多事情,推動他人決策和行動。

在海量大數據與微信、微博、短消息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事實和真相越來越重要。要想發出有說服力、有影響力的聲音,要想吸引更多流量,必須把大量數據與人類講故事的天賦相結合,從而影響他人的決策和行動。

但問題是,一方面,很多人沒有數據思維,感覺自己對數字不敏感,不擅長觀察數據並提煉見解,缺乏數字感,導致言行沒有說服力和可信度。另一方面,很多人擅用數據,但沒有故事思維,誤認為通過展示計算過程就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缺乏故事力,導致枯燥乏味。

那麼,如何才能利用數據講好故事?這本書指出,必須具備兩種技能:一種是查詢、分析與理解數據的能力,另一種是利用從數據中提煉的見解來講述故事從而說服他人的能力。本書針對「如何用數據講好故事」提出了簡單而有效的六大原則,可以幫助每個人講出更有說服力的、基於事實證據的故事:保持簡單,篩選並使用正確的數據,避免假陽性,警惕知識的詛咒,了解你的聽眾,人性化的交流。這本書對需要從事說服與溝通工作的個人、企業、政府部門和組織機構都有一定的啟發。

01、如何分析數據

前面我們說了,要想用數據講好故事就必須具備查詢、分析與理解數據的能力,用數據中提煉的見解來講述故事從而說服他人。作者說由數據驅動的敘事最有效,因此,數據的分析是至關重要的。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找到最有效的數據。它有幾個原則,我們來看一下。

1、保持簡單

首先,這個數字要清晰、簡單,不要小數點和分數。也就是說,簡單到不用怎麼費力就可以記住的簡單數據,它的優勢就是可以有效的傳播,容易被人重複。

比如,2016年英國「脫歐」時說,政府每周花在歐盟的錢有3.5億英鎊。我們不去討論它的真實性,從公民的角度來看,這每周3.5億英鎊的錢顯然可以讓政府做不少事。對於那些反對把這筆錢花在歐盟的人來說,這個數字立馬成了他們反歐盟的口號。

其次,看不出如何計算。數字要看不出是如何得出的,就比如3.5億英鎊這個數字肯定被四捨五入了。但還不到令人懷疑和編造的程度,如果說4億會顯得可疑,5億會讓人覺得是個天文數字。而3.5億聽起來更像被研究過的數字,但也不需要我們去認真計算。

作者說,不要用一些沒有必要的數字來表達,像99.82%。這些數字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數據過於精確會讓聽眾參與到計算過程中,會讓聽眾覺得我在上數學課。而且那些提供了太多數字並展示了太多就算過程的故事,會讓人覺得不太像故事。

最後,使用簡單的語言。我們知道了選擇正確的數據和最佳的統計數據敘事應該使用不同標準。簡單來說,就是數據要簡單、清晰、可理解。雖然得出的數據過程需要應用繁雜的數學知識和統計技術,但真正的敘事時,我們需要剝離並隱藏這部分過程。組織裡的故事講述者能利用數據使其故事更具有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寫作。

2、篩選並只使用相關數據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上網一搜就會有非常多的大數據,而這些大數據會讓人望而生畏。作者說,只有通過小部分大數據,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數據。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從這些數據中提取有用的相關內容。怎麼做呢?從「為什麼開始」,首先你的確定並清楚的表達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然後提出真正的問題。

在獲得數據的時候,要避免假正相關的數據。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你要知道有多少數據可用,如新聞數據和分析、社交媒體數據和分析、銷售數據、員工數據等等,你要對這些海量的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數據。

比如,英格蘭運動委員會組織了一個叫做,姑娘你可以的活動。這個活動是根據一項針對14~60歲女性的研究制定的。研究顯示他們不參與體育運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擔心別人對他們的看法。英格蘭運動委員會與其廣告代理商FCB通過研究,並運用統計數據結果作為宣傳發展和規划過程的核心,通過使用情感圖像和宣傳片,打破了認為女性不應該出汗或臉紅的錯誤觀點。根據數據統計有近一半的女性都有這種錯誤的觀點。於是策劃團隊策劃了「汗流浹背但感覺像只狐狸」,和「我看起來很性感」口號公開表達了這一點。

在策劃和執行的過程中,該活動都以數據和統計結果為理性基礎來揭示相關見解,才使獲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數據和統計數字可以作為強大的公眾教育運動的基礎,積極和可持續性的改變行為。

02、如何進行敘事

營銷的必殺技是參與,而社交媒體提供了及時反饋循環,內置測量與指標,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幫助企業更詳細的了解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真正的吸引當前客戶和潛在客戶。也就是說,你的產品能不能讓你客戶去轉發來幫助企業擴大影響力。只有讓客戶也參與進來,企業才能更成功。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4E」原則

這四個「E」代表,情感、能量、共情以及參與。

首先,情感。相比那些單純講事實的故事,包含情感因素的數據驅動故事實際上更容易被記住。也就是說數據和統計結果,需要以引發情感關聯和共鳴的方式傳達;其次,能量。能量是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變化的。我們可以通過選擇詞彙和短語類型來表達能量,表達不同的想法用不同的用詞可以體現出不同程度的情感參與度;然後,共情。共情意味著我們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明白別人是如何接收你傳遞的信息的;最後,參與。無論何種敘事,其基本要點都是吸引那些你想要影響的人,引起其興趣。只有情感、能量和共情共同作用下,才能帶來參與度。

比如,Spotify舉辦的一場叫親愛的人的活動,就是遵循了敘事的4E原則。Spotify是一家流媒體音樂系統,他們與絕大多數唱片公司和藝術家籤約,讓人們不在需要進行音樂的實體刻錄,只要付費就能獲得電子版,可以在不同設備上使用。他們設置了不同級別的會員服務,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如免費、收取少量月費到收取稍高的月費等等。那用戶為什麼會付費呢?那是由於藝術家的音樂是需要付版稅的。而會員制可以解決版稅的問題,用少量的錢,可以聽海量的音樂。並且這些藝術家還會為用戶推薦歌曲,提供音樂會和見面會的特價門票。

他們獲得成功的原因就是運用了4E原則。他們的宣傳海報運用了桃紅色和紅色兩種顏色。他們的宣傳語有三條:

第一條,「親愛的,你在情人節那天播放了42次《對不起》。你到底做了什麼?」

第二條,「親愛的3749名用戶,你們在英國「脫歐」公投那天播放了《我們知道這是世界末日》。請堅持下去。」

第三條,「親愛的,你創建了歌單「和傑布·布希一夜情,把他當成歐洲賭場裡的邦德女郎。」對此我們有超多問題想問。」

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情感。活動不同階段涉及的個人、城市和全國範圍內的情感時刻,例如悲傷、不幸和快樂,他們用聽恰當的音樂來排解。然後,能量。從非常不符合企業形象的桃紅色和紅色到標誌性形象,整個獲得在視覺上充滿能量,鼓勵用戶堅持下去。其次,共情。在整個活動中表現出其理解顧客在做什麼、想什麼。通過了解在特定時刻播放什麼音樂,如情人節,將播放的內容和時間聯繫起來,展現出來對顧客深刻共情。

2、警惕知識詛咒

分析和敘事是知識經濟中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所需要的決定性技能,這兩種技能需要結合運用並實現彼此的語言。從歷史上來看,分析者認為故事的講述者會簡化他們的數據和統計結果,而故事講述者會因為分析者不能清晰表達他們的研究突破而感到沮喪。也就是說,知識的詛咒決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寫作或講述就越不清楚,因為你要忘記專業知識是不可能的。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那就是避免專業術語。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有很高的專業水平,總是會在文案、報告中運用一些專業的術語,來顯示自己的專業性,蒙蔽聽眾。作者說,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不要運用一些用戶聽不懂的專業術語,要用簡單易懂語言去表達。因為,用專業術語來掩飾企業的故事,會大大降低企業充分發揮其潛力的可能性,侵蝕大眾對於企業敘事的信任。

3、人性化交流

要講好一個故事,你必須了解你的聽眾。了解應該如何與他們交流,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語言,以及你的故事應該包含什麼內容,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運用共情的能力了。作者在書中介紹了雞尾酒會的守則,可以幫助我們學會講好企業故事所需要的共情能力。

雞尾酒會守則規定:「如果你想讓聽眾感到無趣,請談論自己。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發言聽起來有趣,請談論聽眾在乎的話題。」也就是說,我們站在聽眾角度,想想我們聽眾是誰?他們希望從與你的互動中得到什麼,以及你想從與他們的互動中得到什麼?

比如,英國內政部的「撲滅火災」運動中人性化表達的一個成功例子。他們是這樣說的:每月測試一次你的煙霧警報器。去年有超過200人死於家庭火災。如果你家沒有一個正常運行的煙霧警報器,你在家裡喪生火海的概率比家裡有一個正常運行的煙霧警報器的人的概率至少高出4倍。當你測試煙霧警報器時,可以同時替需要幫助的年紀大的親屬、鄰居和朋友測試其煙霧警報器。只需花費一點時間進行測試,就可以讓你、你的家人和你愛的人在火災中有更高的概率逃生。

這就是一個人性化交流的案例,沒有一句專業術語,簡單易懂好理解,並且可以讓聽眾產生強烈的共情感,通過對親戚朋友的愛,促使聽眾付諸行動,這樣的 表達更具影響力。

最後的話:

數字力+故事力=影響力,講故事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容易接受有理有據的故事。通過本書為我們介紹的6大原則,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講故事的能力,建議大家可以看一下。

相關焦點

  • 提高數據科學家講故事能力的5個小技巧
    學習如何利用正確的工具成為一個有效的講故事者 講故事已經存在很久了。它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發生在他們周圍和之前的事情。 人們不僅用它來吸引面前的觀眾的注意力,也吸引追隨他們的人。 講故事是一門藝術。
  • 在講好PPT之外,學會用故事腦來思考和溝通
    所以,一個試圖講好故事的人,必須自問,「那些特質讓你有了影響他人的能力?」,然後,列出那些可以影響他人的特質,例如熱情、負責、有創造力、富有同情心、誠實、圓滑老練等,證實自己確實擁有這些特質,在故事中加入更多情感化元素,而信任一直都是一項主觀的決定。
  • 看《提升你的創意能力》㈢:故事戲說鍛創意,藝術創作有邏輯
    「故事」,《提升你的創意能力:全新思維》,靠編的說話在繼續觀摩《提升你的創意能力》這本書,我的確也是在思考。這種思考是因為這本書令我有很多的不快,不快是由於中美在現階段的差異,導致對未來的不同的觀察角度。這本書強調的文化價值,和在中國更強調的實用價值還是格格不入的。到底,我們如何理解這其中的差異,就是看書所要思考的。
  • 如何鍛鍊表達能力?把故事交給孩子講是關鍵,輕鬆培養表達思維
    每天就抽出15分鐘的時間,一天講一個故事,就能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意想像力和對閱讀的熱情。 但是如果換作讓孩子自己講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間就可以進行交流互動,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和含義,而孩子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注意力也會更加的集中,也會展開更為寬泛的思考,他們會在腦海裡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去組織故事劇情,怎麼樣才可以讓一個故事在講述出來的時候更加的生動形象。
  • 5個要點,讓你擁有數據分析思維
    本文分析了如何擁有數據分析思維的5個要點:說事實,而不是觀點、用客觀標準代替主觀判斷、不預設立場、演繹而不是歸納、找出背後的邏輯。而英語母語的人就算不懂語法是什麼,卻能如同抬手睜眼一樣自然地用英語表達。這其中的區別,便是因為英語母語的人擁有「英語思維」。想要做好數據分析也一樣,單單會工具和技能是不夠的,還必須擁有數據分析思維。數據思維決定了你如何思考問題,如何搭配這些分析方法,如何得出結論,如何確定問題。那麼究竟什麼是分析思維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 「蜥蜴思維「——說服他人的強大法則
    多年的影視從業經歷,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影視藝術就是一種說服他人的藝術,說服他人進入你營造的夢幻世界的藝術。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蜥蜴思維」就是這種通過製造幻覺,讓對方進入一個刻意營造的世界,從而能影響其決策的思維方式。「蜥蜴思維」是掌控對話,說服他人的有利工具當你和一個人交流的時候,你在和誰說話?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違背你的直覺。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新時代網絡視聽】範建平:用「融」思維講中國故事
    【新時代網絡視聽】範建平:用「融」思維講中國故事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06日 09:43 A-A+   大家都知道國際在線是以對外傳播為使命的網絡媒體,所以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我們在對外講中國故事過程當中的一些想法。  「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國際傳播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提高數據分析能力,你不得不看的33本書|推薦收藏
    數據分析是一門專業且跨越多個領域的學科,需要我們同時具備數據能力、業務能力,還有基本的數據思維方法。除了平時在網上搜集相關資料學習以外,如果希望短時間內高效的掌握數據分析的知識並運用到工作中,這個時候參考經典的好書,對提高數據分析能力會更有幫助。今天DataHunter數獵哥就為大家推薦一份相對完整的入門學習體系的數據分析書單。
  • 太陽圖、平行坐標……5種動態、交互可視化讓數據講出更動聽的故事
    本文將介紹 5 種基於 Plotly 的可視化方法,你會發現,原來可視化不僅可用直方圖和箱形圖,還能做得如此動態好看甚至可交互。對數據科學家來說,講故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技能。為了表達我們的思想並且說服別人,我們需要有效的溝通。而漂漂亮亮的可視化是完成這一任務的絕佳工具。
  • 怎樣說服公司總裁?用PERSUADE模型讓總裁認為你說的有道理
    為什麼說服總裁很難?說服的難點有兩個方面:1、從理論上,《深度說服》作者尼克·鮑多克和鮑勃·海華德,通過一個變化U形管的理論,告訴我們在說服他人時所面臨的挑戰。人在接受觀點和建議時需要經過4個階段,從一開始忽略對改變的需要,到對觀點進行爭論,然後慢慢接受並開始探討,最後才是接受。變化U形管的四個方面內容是我們在說服他人時必須經歷的過程。
  • 數據分析能力的核心是思維
    對於業務人,比如產品或運營,數據分析能力的核心不在方法和工具,而在於思維。大多數人錯誤地理解了數據分析,把數據分析能力提升的關鍵放在了方法和工具;對於業務人而言,數據分析的核心思路是,得到兩個變量之間的「量化關係」,用以解釋現象;數據分析的步驟,感知問題、提出假說、選擇表徵、收集數據、分析驗證;提出假說和選擇表徵是很多業務人數據分析做不下去的原因。
  • 如何全面解析數據並創造數據故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模型比較五、講故事的最佳實踐六、結尾語一、講故事的必要性講故事的藝術,既簡單又複雜。故事激發思考,並能提出以前沒有被理解或被解釋的見解。在數據驅動操作中,它經常被忽視,因為我們認為這只是一項微不足道的任務。
  • 過去六七年科研中我與公共數據的故事
    因此數據分析(科研)不是山寨和仿造,而是用別人過去的數據解決我們自己現在的問題。它不是打把勢賣藝,所以不拼動作優美,但是要一劍封喉。有人說我是做生物信息的,有人說我是做統計學的,有人說是做數量遺傳學的,有人說是做多組學分析的,也有人說我是做大數據的。都沒錯,但是都沒有特別貼切。我個人的理解是這個行業從業人員用自己對數據的理解,用數據分析這個工具,去解決一個的確切問題。這個過程是個高度學科交叉的過程,有時候需要改良些生物信息學的流程,有時候需要改動一些統計模型,但最終大家都是回答一個具體的生物學問題。
  • 【芥末翻】用故事豐富課堂: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下面介紹一個講案例教學法應用於軍事領域的例子:美國國防部人員安全研究中心(PERSEREC),美國特勤局,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緊急響應小組(CERT)已經在全美範圍內收集了數千個網絡犯罪的案例。這些案例以詳實的文件證明了真實事件對網絡犯罪的偵察、調查和起訴起到引導性作用。
  • 大數據分析關鍵的5個思維
    數據分析思維決定了從哪些方面分析,而數據分析工具主要是服務於數據分析思維。簡單地說,數據分析思維決定了分析方向,而數據分析工具只是幫你達到目的地。   一個連分析的方向都搞不清楚的人,即使通過數據分析給出了一些結論,這些結論也很難讓人信服,因為這些一般都是片面的,當然更談不上對業務的指導。   本文我就通過一個案例來教大家掌握五個關鍵的數據分析思維。
  • 來自大數據的反思:需要你讀懂的10個小故事
    圖5 點球成金(圖片來源:wikipedia.org)這個故事講得是數量化分析和預測對棒球運動的貢獻,吳甘沙先生認為,它在大數據背景下出現了傳播的誤區:第一,它頻繁出現在諸如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之類的圖書中,其實這個案例並非大數據案例,而是早已存在的數據思維和方法
  •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邏輯思維
    本文來說一下數據分析必備的第二種思維——邏輯推理思維。邏輯推理一般有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文章簡單介紹一下數據分析工作中比較常用的演繹法和歸納法。我翻閱了一些數據分析師的招聘要求,幾乎所有的招聘要求中,都會有這麼一條,叫做「邏輯思維能力強」。但是又很少有人能說清楚到底什麼叫做「邏輯思維能力強」。
  • 幼兒思維能力訓練,與其盲目花錢,不如試試這5個實用小方法
    如何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很多父母都關注的問題,而說到優秀,其包含的方面很多,除了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之外,還要具備敏捷的思維能力,這樣當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就能夠迅速找到解決方案。不過在實際生活當中,很多家長對於思維敏捷能力的培養都不是太了解。事實上,通過一些簡單的遊戲和數字活動都能夠幫助孩子們逐步提升。下面就幼兒思維能力的訓練方法來做詳細介紹。
  • 李彥宏總結AI時代5種思維方式:數據就像蒸汽機的煤,用AI思維做產品...
    「用AI思維去做網際網路產品,就是降維攻擊。」李彥宏認為,越早轉變思維方式,越能搶佔先機。 在重慶百度聯盟峰會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表了名為《AI時代的思維方式》的演講。  他表示,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講網際網路思維,後來有了移動網際網路,也有個移動網際網路思維,僅僅是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的時代,就已經有思維方式的轉變,何況是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