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6月2日訊(記者黎清 通訊員高琛琛)7歲娃胳膊上莫名出現兩顆對稱的「愛心」,又痛又癢;另一個4歲男孩背部好似被「鞭打」,出現一條紅腫傷痕,他們都是中了隱翅蟲的「暗招」。專家提醒,春末夏初,節肢動物大量出動,隱翅蟲、蜱蟲、跳蚤類要尤其當心。
(圖為孩子被隱翅蟲叮咬受傷的鞭痕 通訊員高琛琛 供圖)
春末夏初蟲蟲出動
今年7歲的男孩嘉嘉家住漢口,5月31日晚,他跟著爸爸在小區踢球,嘉嘉一腳猛射,將足球踢進灌木叢裡,趕緊跑去撿。之後,他感覺關節處有點異樣,發現一隻挺像螞蟻的蟲子,被胳膊給夾扁了,他沒在意就扔掉了。晚上,嘉嘉老說胳膊又癢又痛,媽媽發現他的胳膊關節處出現了兩個對稱的桃心狀的傷痕。
6月1日,嘉嘉傷痕處起了很多的膿皰,父母馬上將他送到武漢兒童醫院皮膚科就診。接診的主治醫師盧靜靜檢查後,診斷其為隱翅蟲皮炎。就在不久前,她接診了一個4歲的小男孩,因為背上有一道長條狀紅印就診,像是被鞭子打過。孩子也是說又癢又痛,同樣是隱翅蟲惹的禍。
(圖為孩子被隱翅蟲叮咬受傷的「愛心」傷痕 通訊員高琛琛 供圖)
小區裡也有隱翅蟲
盧靜靜介紹,隱翅蟲和螞蟻長得很像,但它比螞蟻的顏色更鮮亮。隱翅蟲孳生在潮溼的地方,如淡水湖邊、水溝、池塘、河漫灘、雜草叢中。特別是夏季,在植被茂密又有水池的城市小區裡,它也可能會出現。
如果是隱翅蟲飛到人身上,一般不會直接叮咬皮膚,但如果不慎擠壓、摩擦蟲體,蟲子就分泌一種強酸性的毒素,這種酸性毒素導致條片狀紅斑、成簇膿皰,引起強烈的瘙癢燒灼和刺痛感。嘉嘉把蟲子夾扁,因而有了對稱的傷痕,而另一個孩子身上的蟲子,可能是壓在了背部,毒素從上而下流動所致。
所以,如果皮膚被隱翅蟲接觸,注意不要拍打,應將其抖落或吹落,若手已接觸隱翅蟲,立即用肥皂水反覆清洗。一旦毒液接觸了皮膚產生明顯糜爛和膿皰,需要到醫院就醫。
郊遊如何防蟲叮咬
該院皮膚科主任付桂莉介紹,隨著氣溫升高,孩子們皮膚暴露也增多,最近,皮膚科接診的患兒中,10個裡面有一兩個都是被蟲叮咬而來就診的。每年春夏交替時,蟲咬皮炎會明顯增多。
她提醒家長,家長帶孩子外出遊玩,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郊遊時穿著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束緊袖領及褲腳,不要穿涼鞋。提前噴好防蚊噴霧,儘量少接觸草叢。
【編輯: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