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溪的小夥伴兒們注意了!隱翅蟲又來了 千萬不要拍死它!

2021-01-14 本溪日報融媒體

又到隱翅蟲泛濫的季節了!

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到怕怕的?

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



去年,陳赫發微博稱在西雙版納錄節目被毒蟲咬傷:「整個腳踝腫脹。。。半夜去打破傷風。。。一會落地還要去醫院。。。誰能告訴我這是啥。。。」

機智的小編早已看穿了一切

這是隱翅蟲咬的!!


隱翅蟲來襲,朋友圈請注意!


隨著夏天的來到,各種小蟲也漸漸甦醒活躍起來。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來,科普一下:


隱翅蟲(rove beetle)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鞘翅極短,因該科大多數種類其後翅藏匿於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


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隱翅蟲並不會螫人,隱翅蟲皮膚炎的發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接觸10~15秒就反應,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是為隱翅蟲皮膚炎。


央視也曾經專門報導過隱翅蟲——



夏天,為何這麼多隱翅蟲?

毒隱翅蟲成蟲喜在潮溼、多草的地方孳生。如淡水湖邊、沼澤、水溝、池塘、河流漫灘、雜草叢以及水稻、小麥、油菜、蘿蔔、菸草、棉花等作物田中,並具有明顯的向光性 (特別是對螢光)和向高性。一般易在乾燥、高溫的季節侵襲人群。

據皮膚科醫生說,前期連續下雨隱翅蟲不好活動,而雨水過後大量出來覓食,加之氣候潮溼悶熱,正好適合隱翅蟲生存。



遇到隱翅蟲,該怎麼辦?


隱翅蟲多晝伏夜出,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市民應注意打掃室內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


同時要關好紗窗夜晚關燈睡覺,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儘量採取各種驅蚊措施,如點滅蚊器、擦花露水等。若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應用嘴吹氣將其吹走,然後用清水洗淨。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可能分泌體液引起皮膚問題,市民注意保持清潔,一般可以自動痊癒;如不慎拍打或壓死隱翅蟲,可儘快用肥皂水清洗;如紅斑起泡嚴重或範圍大,因及時求醫。


此外,拍打蟲體後拖動,往往形成條狀紅斑。而其毒液也可經由手指散播,摸哪兒沾哪兒。因此,不要盲目拍打或捻壓,如拍打後應及時洗手,以免將毒液帶到別處皮膚。



鹼皂清洗患處



警惕!這些「毒蟲」要小心!


1、毒蛇


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爬行類動物專家稱,最近天氣轉熱,各種躲在洞內和雜草中的蛇類也開始出來吸收陽光,因此要特別小心。另外,如果一旦被蛇咬傷,需要馬上撥打120,及早救治。


2、紅火蟻


紅火蟻與一般螞蟻相近,但個體較大。華南農業大學昆蟲系教授表示,紅火蟻帶有毒性,人體被咬之後同樣會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不容小覷。「這種紅火蟻較為常見出沒的地方是在農田附近,還有草坪。」


3、毛毛蟲



專家介紹,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一般在3~5 月繁殖,「有的幼蟲身上的毛是有毒的, 人碰到的話出現皮膚會過敏,皮炎發疹等,尤其是小孩子要特別注意。」


4、恙蟲


恙蟲病也是當下高發的季節。此外,臨近水源、陰涼潮溼的草叢和灌木叢均屬於高危地段。

5、白紋伊蚊


雖然登革熱的傳播發病主要在夏季,但實際上春季也不容忽視,因此出遊也需特別防範。

6、黃蜂


雌蜂腹部有分泌蜂毒的毒腺,毒刺還會發生折斷而留在皮膚內。 蜂蜇傷多見於面部、頸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局部紅腫和刺痛,數小時後自行消退,無全身症狀。


如果蜂刺留在傷口內(在紅腫中心有一黑色小點),有時局部可引起化膿。黃蜂蟄傷的局部症狀較重,可引起頭暈、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迷或者迅速死亡。過敏性體質的人可能反應更大。


7、蜈蚣


蜈蚣喜歡躲藏在陰暗潮溼的牆角、磚縫或者水溝等處。毒爪刺入人體皮膚時放出毒汁,使局部皮膚發生紅腫,毒爪刺入處有兩個暗紅色點,被咬處會感到燒灼痛和刺癢。嚴重的可有全身症狀,如頭痛、嘔吐、發熱以及肢體麻木等。


夏天要來了,小夥伴們在戶外的時候,

千萬要小心這些潛藏的毒蟲!!!



【關注】《中國新歌聲》本溪賽區海選報名,你就是本溪的明日之星!

相關焦點

  • 注意 | 隱翅蟲來了!千萬不要拍死它!
    隱翅蟲泛濫的季節小夥伴們不要害怕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來,科普一下:隱翅蟲(rove beetle)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隱翅蟲並不會螫人,隱翅蟲皮膚炎的發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接觸10~15秒就反應,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是為隱翅蟲皮膚炎。
  • 拍死一隻蟲不料竟變成大花臉 隱翅蟲又來了!
    2019-06-06 11:0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拍死一隻蟲不料竟變成大花臉隱翅蟲又來了千萬不要像拍蚊子一樣用手拍炎炎夏日,不僅氣溫噌噌升高,各種小蟲子也多了起來。一般見到蟲子,大家的本能反應都是拍而誅之。但是注意了,看到一種隱翅蟲,千萬不能拍,否則會有大麻煩。拍死一隻蟲,變成大花臉前幾天,南京的杭女士洗漱完畢,坐在床上正準備休息,突然發現腿上有一隻蟲子。
  • 拍死隱翅蟲就死定了 專家:毒液不會致人死亡
    拍死隱翅蟲你就死定了?是謠傳!  專家:隱翅蟲為一般毒性昆蟲,其酸性毒液可感染人體皮膚但不會致人死亡  「隱翅蟲拍不得,拍死它你就死定了。」「全球發出警示!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和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近日,一則關於隱翅蟲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在網傳的圖片中,一張胳膊因感染隱翅蟲毒液長滿雞蛋般大的水皰的圖片,讓人不寒而慄。  隱翅蟲真的那麼可怕?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專家提醒市民,若發現蟲子落在皮膚上,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捏死或拍擊,應先將蟲子吹掉或撥落,再用腳踩死。然後,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清洗皮膚。若沾上毒液後要立即用肥皂水、4%蘇打溶液或者10%氨水清洗接觸部位,以中和毒素,減輕炎症反應,症狀嚴重者應立即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進入夏季,可將紗門紗窗關閉,防止隱翅蟲等飛蟲飛入家中。市民外出踏青、旅行時要儘量穿長褲,並隨身攜帶花露水、風油精等驅蟲用品。
  • 小蟲子搞大事情:隱翅蟲體內有強酸性毒液,千萬不可直接拍打!
    夏天的夜晚一定要小心隱翅蟲,當發現它落在身上時,千萬不要直接拍打,不然後果不可想像!那為什麼它有這麼大的危害?首先介紹一下隱翅蟲皮炎是皮膚接觸隱翅蟲體內毒液後所致的接觸性皮炎。隱翅蟲長的像會飛的螞蟻,長約0.6-0.8釐米。
  • 遇到它,千萬別直接拍死
    拍死它 回答錯誤 解析:小心它的毒液。 B. 捏死它 回答錯誤 解析:小心被咬。 C.
  • 看到這種小蟲千萬不能拍,得輕輕吹……
    夏天來了,「嗡嗡嗡」、「吱吱吱」……各種蟲兒們也來了。
  • 女士腿部染上隱翅蟲皮炎 飛螞蟻侵襲勿用手拍
    拍死了一隻「飛螞蟻」,兩天後卻發現腿上起滿了水皰與紅斑。去醫院就診時,李小姐被診斷感染了一種名為「隱翅蟲皮炎」的皮膚病。  7月22日晚,李小姐在自家小區散步,走到一盞路燈下時突然感覺左腿有些癢,低頭一看,發現腿上正趴著一隻「飛螞蟻」,李小姐連忙用手將它拍死。
  • 【擴散】近期毒性隱翅蟲頻出沒,千萬別用手拍!切記!
    在朋友圈,也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千萬別用手拍,近期隱翅蟲頻出沒...
  • 隱翅蟲拍不得,或造成皮膚潰爛,別犯錯
    隱翅蟲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害蟲,被它咬了之後,人們的皮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因此大家遇到了隱翅蟲,一定要注注意做好防護,以免被它咬到。很多人在被隱翅蟲叮咬的時候都習慣直接把它拍死,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專家:拍到身上人會過敏
    王傳珍說,隱翅蟲的身體裡有一種酸性毒素,它對皮膚有刺激作用。」  「我沒見過這個蟲子(隱翅蟲),(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的醫學昆蟲書上,也沒有這個蟲子的記載。   網友發出「全球警示」:隱翅蟲落身上,千萬別拍,否則死定了!真的嗎?
  • 睡夢中手一拍毀容 隱翅蟲皮炎的治療方法
    該科醫師說,這是被隱翅蟲襲擊後的傷痕。她提醒,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蟲,千萬別用手拍它,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將它抖落在地,用腳踩死。除了隱翅蟲端午前後還要提防5種毒蟲!  劉小姐回憶半天,想起當天晚上睡覺時,迷迷糊糊脖子有點癢,以為是蚊子,就隨手拍了一下,沒想到中招了。
  • 注意!長沙近期隱翅蟲頻現,可致皮膚大面積潰爛,這些你一定要懂!
    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隱翅蟲大量出現,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盯上,造成皮膚大面積潰爛。隱翅蟲是一種黑色的小飛蟲,它體內含有「隱翅蟲毒素」,是一種溶血性化學毒物,一旦接觸便會腐蝕皮膚、引起皮膚壞死而它爬行時也可分泌毒素,一旦把蟲子拍死或捏碎,毒液就會大量濺出。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連續接診的10餘例「隱翅蟲皮炎」患者中,35歲的李先生就是一位。他近日出差到長沙,入住一家環境很好的酒店。
  • 隱翅蟲毒液沾到會死? 醫生稱是謠言 遇蟲咬勿拍死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近來,一則關於隱翅蟲叮咬會生致命水皰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流傳。「全球發出警示!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隱翅蟲是什麼?它的毒液真有這麼厲害?  被隱翅蟲侵襲脖子像火燒  近段時間,正是隱翅蟲皮炎的高發期。
  • 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拍
    經醫生查體、詢問,最終診斷這是「隱翅蟲皮炎」,顧名思義就是接觸了隱翅蟲的毒液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小小一隻蟲子有這麼厲害?&nbsp&nbsp&nbsp&nbsp小蟲子大威力&nbsp&nbsp&nbsp&nbsp隱翅蟲又稱「影子蟲」、「青腰蟲」,是甲蟲的一種,一般具有細長的身體,黑色蚊形。
  • 可怕的隱翅蟲危害
    老婆過了一日就去尋醫,醫生告訴他這是隱翅蟲造成的。當時我給老婆也說了幾種可能,其中就說到這種蟲的危害。 隱翅蟲,又稱「青腰蟲」,體內沒有毒腺,不會蜇人,因其不飛行時雙翅隱藏起來看不見而得名。體細長,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長約1—3釐米間。
  • 拍死個蟲子皮膚竟然潰爛了!這幾種蟲千萬別用手拍
    吳先生說, 最嚴重的時候,半個脖子都是腫的,而且皮膚中間都開始潰爛了。直到看了醫生,吳先生才知道,自己打死的並不是螞蟻,而是一種類似飛螞蟻的隱翅蟲。看圖請做好心理準備↓↓↓隱翅蟲:會引發皮炎潰爛△隱翅蟲這種蟲子乍一看像螞蟻,體內卻含有強酸性的毒液,一旦拍死,毒液就會噴湧而出,引發皮炎、潰爛、高燒和淋巴結腫大。醫生還說,最近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隱翅蟲叮咬。
  • 7歲男孩隨手拍死一隻蟲險爛臉,醫生:最好的辦法是吹走它
    長江網5月7日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馬遙遙)趁著假期和家人一起在戶外遊玩的男孩樂樂(化名)隨手拍死一隻落在右臉上的小飛蟲,沒想到蟲子身上的液體竟腐蝕了臉上的皮膚,長出幾道膿皰和紅斑,幸好就醫及時,險些爛了半張臉。
  • 被蟲叮咬後休克 是隱翅蟲還是其他毒蟲?
    蜱蟲咬人時常發生,對此,醫生表示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在樹林中晨練、戶外遊玩時都要加以注意。蜱蟲身上攜帶的病原容易引起疾病。它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被蜱蟲叮咬,如何處理很關鍵。
  • 注意!最近頻繁出現這類蟲子!
    ,所以當我們遇上時不需要驚慌,要想滅治它也是很簡單的。     (1)注意家裡的清潔衛生;     (2)物理機械防治:氣調、燈誘;     (3)化學防治:噴灑殺蟲的水劑,投放粉劑在蠼螋經常出沒的地方。上面說的這種蟲子「蠼螋」是沒有毒性的,但下面這種就厲害了,各位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