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嗡嗡嗡」、「吱吱吱」……各種蟲兒們也來了。
千萬不要被他們豔麗的外表、萌萌的身軀所迷惑,它們可「腹黑」啦!
杭州有位小姑娘周末在少年宮上課,下課時在西湖邊逛了會兒,突然感到左上臂有刺痛感,仔細一看發現有一隻小蟲叮在手上,趕緊用手拍死。回家後,進行了簡單的消毒處理,以為萬事大吉。沒想到,次日起床發現,被叮咬的部位又紅又腫,還很痛。慢慢的,這個腫塊越來越大,人還發起熱來,趕緊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
可怕的是,門診治療幾天後,完全不見好,小姑娘只好住院治療。足足經過一周的輸液治療,才逐漸好轉,但小手臂上已經留下了一個不小的瘢痕。
無獨有偶,另一個被咬的小朋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近日,一名3歲男孩被恙(yàng)蟲咬,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家長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誰知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甚至住進了重症室。經過多天的搶救,記者從孩子母親處獲悉,孩子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據了解,恙蟲體型非常小,大小不到1毫米,不細看容易被人忽視。恙蟲叮咬一般挑選會陰、腋窩、腹股溝等人體隱蔽部位。當人們皮膚接觸到恙蟲時,恙蟲會咬破接觸者的皮膚,並在傷口內繁殖,從而導致患者發高燒。
並非每個被恙蟲叮咬者都會得恙蟲病,患病者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叮咬人體的恙蟎體內有恙蟲立克次體(一種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較弱。如果這兩個條件都具備,經過4~21天的潛伏期後,被叮咬者就會出現發燒的症狀,體溫持續在39~40攝氏度左右。
由於恙蟲病的首發症狀是高熱,因此易被誤認為是感冒而延誤治療。如果高熱症狀對症治療卻一直不能緩解,又找不到原因,那恙蟲病就要納入考慮範疇了。
恙蟲病真的那麼可怕?疾控專家說,在南方地區,恙蟲病在6—10月份發病率最高,因天氣悶熱,又接連降雨,引起了恙蟎擴散,一些人在草叢戲耍時,衣著較單薄,易被恙蟲襲擊。
恙蟎叮咬多發生在野外叢林、田間草垛等地帶,在城區、郊區都可能分布,還可能寄生在家貓、家兔身上,但一般不會爬入居民家,人與人之間也不會傳播,並且可防可治,市民不必恐慌。
天氣潮熱時,應剷除居家周邊的雜草、滅鼠、消滅恙蟎孳生地;外出時,避免在草地坐臥,不要在草地晾曬衣被。在野外作業時,穿上長袖、長褲等,裸露的皮膚要塗抹驅蟲水或花露水。回家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
夏季是隱翅蟲高度活躍的季節。這時隱翅蟲繁殖較快,許多人都會中它們的「招」。隱翅蟲是一種黑色蟻形小蟲,晝伏夜出。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隱翅蟲體內含有強酸性的毒汁,當蟲體被拍擊的時候,毒液沾染皮膚,就會引起急性皮膚損害,造成隱翅蟲皮炎,大家要注意防範。
隱翅蟲皮炎何以發生?
隱翅蟲並不會螫人,隱翅蟲皮炎的發生是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而體液中含有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Pederin)」,人們接觸10~15秒就會發生反應,產生劇烈灼痛之感,從而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現象。
接觸了蟲體如何解決?
若不小心接觸蟲體,切勿用接觸到蟲體的地方觸碰身體的其它部位,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清洗皮膚,若出現皮炎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切不可自行亂塗藥膏,或用手去抓撓患處,以防繼發感染。
5招預防隱翅蟲皮炎
1.保持室內乾燥
隱翅蟲滋生在潮溼的地方,所以要保持室內乾燥,防止滋生。
2.避免過強的燈光
隱翅蟲具有明顯的向光性,家中不要使用過強的燈光。
3.安裝細密的紗窗
給門窗安裝細密的紗窗,防止隱翅蟲飛進家中。
4.睡覺要關燈
睡覺要關燈,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以免無意壓死它而接觸到毒素。
5.採取驅蚊蟲措施
採取各種驅蚊蟲措施,如噴殺蟲劑或在身上塗驅蚊劑等,可殺死進屋的隱翅蟲或避免其在身上停留。
5月-10月正是蜱蟲的活躍期,它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裡。
據了解,蜱蟲一般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動物皮毛間。其嗅覺靈敏,能在幾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氣味,爬到高處等候覓食,當人和動物經過時,伺機跳下吸血。一旦被蜱蟲叮咬,千萬不可生拉硬拽強行拉除,一旦蟲體斷裂在體內,攜帶的病毒就會釋放到體內引發感染,輕者會出現發熱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多臟器功能受損。
夏天戶外活動無法避免,惱人的蟲兒也無處不在。如何避免被蟲咬呢?發現被蟲叮咬該如何處理?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吳黎明給大家出招了。
1.戶外活動,特別是野外植物繁茂的地方,建議穿長衣、長褲,褲管及袖口最好紮緊,儘可能減少暴露在外的皮膚。
2.使用一些驅蟲的物品,比如風油精、青草膏等。
3.發現有蟲叮咬,不要在皮膚上用手拍打或捏死小蟲,最好用嘴吹或用其他物品將蟲子撥落到地上後踩死。
4.查看被蟲子叮咬的皮膚有無殘留異物,清理後用大量清水衝洗,用肥皂水清洗。
5.局部可以用爐甘石外用,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有異常,應儘早到醫院就診。
記者:浙江新聞客戶端 唐夢霞
部分內容整合自中國日報
監製:曹漪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