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碰到這種蟲子 千萬不能拍死

2020-12-07 環球網

每年一到夏天,我們的朋友圈和各種群裡總會出現類似於「可怕的隱翅蟲又出現了!」「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致命!」

這樣的文章,這種乍看和螞蟻沒什麼區別的小蟲子真的有這麼可怕麼?隱翅蟲「致命劇毒」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隱翅蟲到底是何方神聖……

隱翅蟲是什麼?

隱翅蟲屬於鞘翅目隱翅蟲科,目前已知有2萬種以上,但是只有毒隱翅蟲屬的成蟲含有毒素,具有致病作用。

毒隱翅蟲蟲體細長,成蟲的長度多在0.6-1cm(不含觸角)左右;身體黃黑相間,分5節,頭黑色,因為靜止時外部鞘翅下的透明膜狀翅完全摺疊隱沒而得名隱翅蟲。

毒隱翅蟲分布較廣,常見於溫帶地區的江岸、河邊、田地菜園等處,白天棲於陰暗潮溼處,夜間在有燈光處飛行。

只有當氣溫高於20℃時,毒隱翅蟲才會開始活動、覓食,這也正是毒隱翅蟲只在夏秋季(4-9月份)常見的主要原因。

拍死隱翅蟲會死人嗎?

毒隱翅蟲身體各段均含有毒素,當其停留於皮膚上受壓或被拍打、壓碎時,即釋放強酸性毒液(pH 1-2)灼傷皮膚,經過數小時到2天的潛伏期後可出現皮膚損害,引起隱翅蟲皮炎。

毒隱翅蟲雖然致病,但一般不至於讓人喪命。

發現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將其輕輕吹走或用其他東西把蟲子撥掉。

如果毒隱翅蟲只是從皮膚爬過,一般來講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但是仍建議與毒隱翅蟲接觸過的身體部位立即用肥皂水(可以起到與毒液酸鹼中和的作用)衝洗,避免皮膚與毒液的二次接觸,皮膚如有不適應該按照隱翅蟲皮炎治療。

如何判斷自己患了隱翅蟲皮炎?

其主要表現為局部出現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伴有密集丘疹、水皰及膿包,繼發糜爛、結痂及表皮壞死;若接觸到隱翅蟲毒液的部位位於眼瞼或外陰,則會出現明顯的腫脹、瘙癢,有灼痛、灼熱感。

這些表現的劇烈程度因人而異,總病程大約1周左右,愈後可能會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

得了隱翅蟲皮炎該怎麼辦?

隱翅蟲皮炎的主要治療原則是中和毒液、止癢、抗感染和對症處理。在接觸到毒隱翅蟲毒液後,除了用鹼性肥皂水衝洗外,還可以使用10%的氨水或4%蘇打(碳酸鈉)溶液擦抹受損皮膚來中和毒素。

當皮損無糜爛、滲出,出現紅斑症狀時,可外用1%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霜劑;若出現水腫明顯或有糜爛滲出,用清水衝洗後,可選用1:5000-1:8000高錳酸鉀溶液、0.1%雷夫奴爾溶液、生理鹽水、5%碳酸氫鈉溶液或1:10聚維酮碘溶液溼敷;有繼發感染者可外用抗生素軟膏;病情嚴重者可短期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

隱翅蟲皮炎預防小貼士

1、保持居住場所清潔整齊,清理雜草、垃圾、水塘等,消滅隱翅蟲孳生的環境;

2、殺蟲是最直接的預防措施:如生活在常見毒隱翅蟲的地帶,可用殺蟲藥在室內外噴灑滅蟲或設置室外燈光誘殺裝置;

3、加強日常防護措施:由於隱翅蟲常在夜間活動,所以夜晚睡覺前應關好紗門、紗窗和蚊帳,儘量避免開燈睡覺;

4、對於需要夜間戶外作業者,應加強個人防護,減少身體暴露部位,儘量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毒隱翅蟲。

相關焦點

  • 夏天碰到這種蟲子 千萬不能拍死-夏天,隱翅蟲,蟲子,動物...
    每年一到夏天,我們的朋友圈和各種群裡總會出現類似於「可怕的隱翅蟲又出現了!」「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致命!」這樣的文章,這種乍看和螞蟻沒什麼區別的小蟲子真的有這麼可怕麼?隱翅蟲「致命劇毒」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
  • 夏天碰到這種蟲子,千萬不能拍死它
    每年一到夏天,我們的朋友圈和各種群裡總會出現類似於「可怕的隱翅蟲又出現了!」「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致命!」這樣的文章,這種乍看和螞蟻沒什麼區別的小蟲子真的有這麼可怕麼?隱翅蟲「致命劇毒」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隱翅蟲到底是何方神聖?隱翅蟲是什麼?
  • 深圳又有人被這種蟲子咬了!遇到它,千萬別直接拍死
    拍死它 回答錯誤 解析:小心它的毒液。 B. 捏死它 回答錯誤 解析:小心被咬。 C.
  • 如果家裡發現這種蟲子,千萬不要直接拍死,它可能是在幫你
    如果家裡發現這種蟲子,千萬不要直接拍死,它可能是在幫你 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蟲子,不同的蟲子有著不一樣的特點,有些蟲子對於人們來說是有害的,但是如果在家裡發現這種蟲子,千萬不要直接拍死,它可能是在幫你,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拍
    小小一隻蟲子有這麼厲害?&nbsp&nbsp&nbsp&nbsp小蟲子大威力&nbsp&nbsp&nbsp&nbsp隱翅蟲又稱「影子蟲」、「青腰蟲」,是甲蟲的一種,一般具有細長的身體,黑色蚊形。主要的鑑別特徵是:鞘翅極短,腹部體節外露,大部分可自由活動。
  • 夏天遇到這些蟲子千萬不要拍!嚴重可致命
    夏季蚊蟲多,看到蟲子, 你會習慣性將它拍死嗎? 但要注意—— 有些蟲子,千萬不能亂拍! 每年被蟲子叮咬的新聞當中, 總有幾條要命預警 「福建女子發熱一周,多次核酸陰性…竟是因這蟲子」 「青島一醫院接診20名蜱蟲咬傷者,4人死亡!」
  • 杭州人夏天見到這種蟲子碰不得 拍下去脖子全爛了
    脖子被蟲子咬了,第一反映肯定是拍、拍、拍!其實,這樣做可能很危險!前兩天,吳先生處於本能反映拍死了一隻叮在脖子上的「螞蟻」結果……脖子紅腫潰爛!雖然已經治療了兩天,但一眼看過去,仍然能看到吳先生後脖子上,有一塊非常明顯的潰瘍腫脹的地方。
  • 夏天快到了,這種有毒的蟲子又要出來了!
    一看到這種蟲子,就想起夏天被它們支配的恐懼感!不過建議你做好室內衛生,只要室內衛生保持的好,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裡安家的。(1)注意家裡的清潔衛生;(2)物理機械防治:氣調、燈誘;(3)化學防治:噴灑殺蟲的水劑,投放粉劑在蠼螋經常出沒的地方。
  • 孩子眼皮被這種蟲扎了,寶媽朋友圈求救,遇到這種蟲子千萬不能打
    這種蟲毒性非常強,它的可怕在於,只要沾上它的毒液,毒液到哪裡,皮膚就會爛到哪裡。可能有人沒有見過,但因為我上班的公司設立在郊區,這種蟲非常常見。每年都會有幾個同事中招。什麼是隱翅蟲?先看下圖,隱翅蟲的個頭很小,外觀有點像螞蟻,一不小心爬上皮膚,不那麼容易被發現。
  • 專家:有些蟲子不能隨意拍死
    不過專家表示,有些蟲子不能隨意拍死  中國江蘇網8月22日訊 (通訊員 吳葉青 記者 華琳月)這兩天微博上流傳著一則消息:「被打爛的蚊子屍體殘骸可能進入皮膚,從而引起真菌感染,甚至會導致死亡!美國一名57歲的婦女就因肌肉真菌感染死亡。」
  • 拍死個蟲子皮膚竟然潰爛了!這幾種蟲千萬別用手拍
    直到看了醫生,吳先生才知道,自己打死的並不是螞蟻,而是一種類似飛螞蟻的隱翅蟲。看圖請做好心理準備↓↓↓隱翅蟲:會引發皮炎潰爛△隱翅蟲這種蟲子乍一看像螞蟻,體內卻含有強酸性的毒液,一旦拍死,毒液就會噴湧而出,引發皮炎、潰爛、高燒和淋巴結腫大。醫生還說,最近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隱翅蟲叮咬。
  • 家裡的這種蟲子,有30條腿,爬到身上絕對不能打
    03:38:02 來源: 生活壹小妙招 舉報   小時候在農村經常看到一種有許多條腿的蟲子
  • 看到這種小蟲千萬不能拍,得輕輕吹……
    千萬不要被他們豔麗的外表、萌萌的身軀所迷惑,它們可「腹黑」啦!杭州有位小姑娘周末在少年宮上課,下課時在西湖邊逛了會兒,突然感到左上臂有刺痛感,仔細一看發現有一隻小蟲叮在手上,趕緊用手拍死。回家後,進行了簡單的消毒處理,以為萬事大吉。
  • 看見孩子身上有三種蟲子,家長別用手拍,當心越拍越「危險」
    在發現孩子被蟲子「騷擾」的時候,家長會習慣性地用手將蟲子拍開,但是有幾種蟲子千萬不能用手拍,否則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危險!這些蟲子到底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01隱翅蟲這種蟲子實際上就是大家熟知的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孩子的手臂上有隱翅蟲在爬,注意千萬不要用手拍打去驅趕隱翅蟲。因為一旦將隱翅蟲拍死,它體內的毒液就會流到孩子的手臂上與皮膚接觸發生反應:輕則皮膚發癢、腫痛,重則引發皮炎,潰爛長膿瘡!
  • 隱翅蟲又來了 千萬不要拍死它!
    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去年,陳赫發微博稱在西雙版納錄節目被毒蟲咬傷:「整個腳踝腫脹。。。半夜去打破傷風。。。一會落地還要去醫院。。。誰能告訴我這是啥。。。」隨著夏天的來到,各種小蟲也漸漸甦醒活躍起來。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 拍死一隻蚊子,房間卻爆炸了?夏天危險的6大瞬間
    殺蟲劑、驅蚊噴霧和電蚊拍不能同時用!韓國一居民用驅蚊噴霧後,打開了電蚊拍,火星濺到床上引發火災。 殺蟲劑+電蚊拍是很多家庭夏天必備,兩個同時用等於在玩火。
  • 注意丨夏天快到了,這種有毒的蟲子又要出來了!
    不過建議你做好室內衛生,只要室內衛生保持的好,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裡安家的。(1)注意家裡的清潔衛生;(2)物理機械防治:氣調、燈誘;(3)化學防治:噴灑殺蟲的水劑,投放粉劑在蠼螋經常出沒的地方。上面說的這種蟲子「蠼螋」是沒有毒性的但下面這種就厲害了各位注意了被這種小蟲「傷害過」的人會很痛苦!
  • 夏天看到這蟲子千萬別拿手去拍 夏季防蟲有學問
    夏季還有哪些生僻的蟲子,可以讓人這麼怕怕?   隱翅蟲   隱翅蟲是非常不起眼的小蟲。它們也算是甲蟲,只不過堅硬的前翅很小,只能遮蓋到腹部的前兩節。它們的後翅是膜質的,可以用來飛行,不用的時候摺疊隱藏在前翅下面,所以才有了「隱翅蟲」這個名字。
  • 夏天到了蟲子多了 為市民搜羅5種常見蟲子的習性
    他去百度上一搜索,拿著圖片比對後才發現蟲子名叫蠼螋,俗稱耳夾子蟲,習慣夜行。「宿舍邊上就是綠化,加上前段時間天氣潮溼,估計蟲子就冒出來了。」  鄭先生苦惱地說,這蟲子實在太多,殺都殺不過來,可蟲子在房間裡爬來爬去,睡覺也不安心。「同事實驗過,早上出門將窗戶和門都關了,然後噴殺蟲劑,下班回來蟲子都死了,我也準備用殺蟲劑試試。」
  • 【擴散】近期毒性隱翅蟲頻出沒,千萬別用手拍!切記!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千萬別用手拍,近期隱翅蟲頻出沒...隱翅蟲的這種毒液PH值相當於濃硫酸,它爬過後身體不會癢但會有種灼痛,隨即出現紅斑,像被鞭子抽打過紅紅的一條,一般能自愈。如果是把蟲子拍死了,蟲子的液體沾到皮膚比較多,會出現水皰,像被熱水燙過一樣,患處成紅色條索狀,外觀似燒傷樣。嚴重患者傷口有水泡,少數具膿包。大多數患者脖和手臂侵害較嚴重。網傳「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