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旅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2020-12-06 騰訊網

[摘要]《尋找時間的邊緣:黑洞、白洞和蟲洞》一書向讀者展示了現代物理學的想像究竟有多奇特?包括世界的本質、空間與時間的奧秘是什麼?時間旅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建造時間機器的兩種路徑在哪?等。

《尋找時間的邊緣:黑洞、白洞和蟲洞》,【英】約翰·格裡賓 著,海南出版社

本文摘自《尋找時間的邊緣:黑洞、白洞和蟲洞》,【英】約翰·格裡賓 著,王大明、李斌 譯,海南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7月。

時間循環和其他扭曲

在他的故事《你們這些傻瓜》之中,羅伯特·海因萊因描述了一個年輕的孤女如何被時間旅行者誘惑並且(恰好)生下了一個小女孩給人收養。這一生育所導致的複雜後果是,「她」做了一個變性手術變成了一個男人。她的誘惑者動員她進入了時間服務,結果顯示她事實上就是他年輕時的自己,而且那個女嬰(事實上他從時間上來說回到了她成長的孤兒院)也是他們更年輕的自己。這個封閉循環是很好的,而且沒有違背已知的物理學規律(即便從生物學角度看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如果我們忽略這些「特殊的影響」,並且假想一下沒有人瘋狂地去做一些可能產生悖論的事情,例如殺死你自己的外祖母,那麼又會發生什麼呢?我們如何用現代物理學的語言描述一次簡單的時間旅行?

最好的方式是藉助時空圖。想像一下,一個發明家在實驗室中不停地連續工作,建造一個時間機器。一旦建造完成,他跳進去,按下開關,時間旅行回到過去,空間上稍微傾斜,直到與更年輕的自己並肩而坐。然後,他關掉機器,兩個發明家交流了幾句,最後沿著自己的路進入了實驗室外的世界。這類時間的時空圖如圖7.1。理察·費曼對閔可夫斯基的標準時空圖做了細微改變,以便表示出時間的流動。如果你在一張紙或卡片上面剪一個小窄縫,並且將這張紙或卡片放到圖上,這樣通過小縫兒只能看到底軸線,你看到了發明家在實驗室中開始工作時的位置。將這個窄縫向頁面上部移動(或者僅用手蓋住圖,並且向頁面上部移動),你看到發明家的世界線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延長,但是他仍然處於相同的位置。突然地,稍年長的發明家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坐在時間機器裡面。從那個時候起,我們一度能看到三個發明家。一個最年輕的發明家正在建造時間機器,與年長點的自己說了幾句話。另一個最年長的發明家開始進入一個外部世界,與年輕的自己說了幾句話。坐在時間機器裡面的第三個發明家是年紀居中的。不僅如此,隨著時間流逝(向頁面上方移動),他變得年輕了。我們可以這樣說,例如,如果說他正在抽雪茄。從時空外的像上帝一樣的視角,我們應該看到他雙唇間的雪茄開始的時候是一個菸蒂,但是當我們將注意力轉移向頁面上方,我們發現雪茄逐漸變長,直到成為一根完整的雪茄,時間旅行者將其裝起來並且藏到口袋裡。

時間機器已做的就是逆轉其內部的時間流——其結果是,第三個發明家的世界向後與發明家的最初世界線重疊。

費曼的圖表實際上用於描述亞原子世界中的粒子行為。通常上,像圖7.1一樣的圖表可用於描述在「V」位置的一對粒子-反粒子的表現(可能是一個電子和一個正電子)。前面我已經提到這些虛粒子對是相互湮滅的,目前為止這是它們最共同的命運,然而,事實上,如果其中一個虛粒子能夠與真實世界的夥伴粒子相互湮滅,將能量債務補償給真空,以致初始的虛夥伴粒子能夠在這個位置被升級為真實粒子,那麼這些平衡關係能夠完全令人滿意地實現。在那種情況下,來自於圖7.1中「V」位置所形成的虛粒子對的正電子可能會很快地遇到電子(左側的垂直線),一般來說使得它的對應電子進入這個世界。當20世紀40年代費曼提出這一模式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單獨電子的世界線,這個單獨電子先是在時間上前移,然後在時間上後退,然後再次前移。換句話說,當電子在時間上後退的時候,正電子也是完全一樣的。

你甚至不需要藉助虛粒子來玩這個遊戲。如果有足夠的純粹能量,真實的粒子-反粒子對也可能由這些純粹能量製造出來。當一個電子和正電子相互湮滅的時候,它們將會以伽馬射線的形式釋放能量;具有充足能量的伽馬輻射也能產生粒子-反粒子對。因此,另一版本的費曼圖可能如圖7.2所示。其含義就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的粒子軌跡和相互作用在時空幾何中可能都是固定的,所有的運動和變化都是由我們「當前」時刻的不斷變化的心理認知所產生的一種幻覺。(圖7.3)

現在,物理學家已經對這一觀念習以為常,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費曼圖是粒子物理學領域的一個有用工具。但是,沒有人「真正相信」正電子是在時間上倒退的電子——這被認為是一個暗喻,而不是真實的表述。然而,物理學定律表明,正電子與時間上倒退的電子簡直是無法區分的。相同圖表上的世界線可以描述一個時間旅行發明家的冒險經歷,這一事實意味著物理學定律允許這種旅行(而且可以說,時間倒退旅行的發明家相當於一個「反發明家」)。

我掩蓋了一點,那就是如果真正試圖建造時間機器,哪一個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在粒子世界中,粒子-反粒子對可能是由伽馬射線能量製造出來的。但是翻版發明家的質能來自哪裡呢?為了讓多出來的一個發明家與原來的發明家同時存在,猜想一下時間機器將會需要至少等同於發明家質量的能量輸入,這是合乎情理的。事實上,那應當是非常大的能量;將時間機器接入輸電幹線獲取能量(甚至是使用方便的雷擊)是行不通的,這可能將初始的時間旅行實驗限定為涉及面很小而不是關乎全人類的簡單測試。但是,這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並且相對於控制宇宙弦來說要容易一些。我從未說過時間旅行是簡單的——只是這是物理學定律所允許的!

所以,讓我們暫時從人的時間旅行的戲劇性內涵的概念退一步,轉而考察粒子時間退行的概念。這裡仍然存在基本的時間悖論,因為如果我們擁有將粒子送回到過去的方法,那麼我們肯定可以使用這些粒子傳遞信息。想像一下,你和我有一個時間電臺。我答應,倘若我在下午五點鐘沒有收到在時間上倒退發送的時間電臺信息,我會在六點用普通電話打給你。而你答應,倘若我在六點打電話,你會發給我時間上倒退的信息。你只會在我打電話的情況下給我發信息;而我只會在你不發信息給我的情況下打電話。假定我們倆都遵守承諾,那麼我們如何解決這一兩難處境?與外祖母謀殺情境或時間旅行發明家的情況不同,這可能會在不遠的未來變成一個現實的問題。根據老的相對論,撇開費曼較新的時空圖幻象,時間上退行的粒子概念並沒有錯,唯一的要求是它們必須總是在時間上退行,而且順便說一下,它們旅行的速度要快於光。它們甚至還有個名字——超光速粒子——至今沒有人確實找到過它。

(本文為騰訊文化獨家籤約的合作方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可以實現時間旅行的蟲洞,到底有哪些科學依據?
    ——《時間機器》想要實現時間旅行,回到過去,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憑空想像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自從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又再一次燃起了人們對時間旅行的研究。大約100多年,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就提出了「蟲洞」的概念。之後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場方程的時候作出了這樣一種假設:黑洞和白洞直接可以形成蟲洞,通過穿越蟲洞就可以實現時空轉移和時間旅行。
  • 時間旅行: 科學還是幻想(上)
    特別是, 在運動參照系中時間的流逝會變慢, 這是著名的時間延緩效應, 它的存在已經被大量物理實驗所證實。 狹義相對論所帶來的這種新結果, 為時間旅行開啟了第一種具有理論依據的可能性: 那就是面向未來的時間旅行成為了可能。按照狹義相對論, 如果有人想要到未來去旅行, 他所需要的時間機器就是一艘能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度運行的飛船。 想要到達的未來越遙遠, 飛船所需達到的速度就越高。
  • 西媒:《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
    《西班牙人報》網站9月13日發文對電影《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進行了探討分析,文章內容編譯如下: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我們為什麼不能記住未來?為什么子彈在發射前不能退回彈匣?這些是看完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第11部電影《信條》後可能會想到的一些問題。
  • 超深度好文:時間旅行是科學?還是幻想?
    狹義相對論所帶來的這種新結果,為時間旅行開啟了第一種具有理論依據的可能性:那就是面向未來的時間旅行成為了可能。按照狹義相對論,如果有人想要到未來去旅行,他所需要的時間機器就是一艘能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度運行的飛船。想要到達的未來越遙遠,飛船所需達到的速度就越高。
  • 西媒:《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 《西班牙人報》網站9月13日發文對電影《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進行了探討分析,文章內容編譯如下: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我們為什麼不能記住未來?為什么子彈在發射前不能退回彈匣?這些是看完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第11部電影《信條》後可能會想到的一些問題。
  • 科學:什麼是蟲洞?時間旅行?蟲洞真的是穿越時空的科學通道嗎?
    說到時間旅行,我們首先需要解釋一個概念:蟲洞。什麼是蟲洞?.蟲洞,也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是連接宇宙中兩個不同時空的一個可能的狹窄隧道。他們認為蟲洞可以進行瞬間的空間轉移或時間旅行。蟲洞和穿越時空是理論物理學家的假設,也就是說,在理論上,或者在數學方法中,存在這種特殊現象。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的存在,也沒有證明時空旅行真的發生了。儘管沒有證據,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蟲洞和暗物質的蹤跡。霍金曾經用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來證明穿越時空的可能性。
  • 時間旅行—人類的夢想
    無獨有偶,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說,以色列工學院教授阿莫斯·奧裡展示了臺時間機器的理論模型,這一理論模型以萬有引力定律為依據,根據這一定律,時間會被物體的引力所扭曲,當扭曲的程度足夠大時,便可以創造出一個環,於是便出現了進行時間旅行的可能性。但奧裡教授無法預測真正的時間機器會在什麼時候問世,或者究竟能否問世。
  • 《信條》背後的科學問題: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
    西媒:《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西班牙人報》網站9月13日發文對電影《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進行了探討分析,文章內容編譯如下: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我們為什麼不能記住未來?為什么子彈在發射前不能退回彈匣?
  • 科學:霍金的宇宙模型是什麼樣的?可以時間旅行的宇宙存在嗎?
    對比霍金的宇宙模型,另一位科學巨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宇宙模型,那就是愛因斯坦。說到哥德爾宇宙,最奇妙的地方在於,允許時間旅行,哥德爾宇宙說我們好像可以以「超光速」旅行。 我們的現實宇宙,可以想像是圍繞著大質量的天體旋轉。 宇宙的旋轉以極端的形式扭曲空間,閉合了時間,時間不是一條有前有後的直線,而是一個閉合的圓圈。
  • 時間旅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時間像沙子的流動那樣,時間只能被觀察到,即使如此,也只能基於時間的流逝而間接地觀察到。「時空旅行肯定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石溪大學高級計算科學研究所天體物理學研究教授保羅·M·薩特博士說。「我們有一個物理學理論,即廣義相對論,即我們的引力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變得非常酷。您可以構建特殊的情況,讓您時光倒流,但是,物理學的其他每個領域都說,不,您不能時光倒流。那麼,哪個是對的?」周一,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可能在數學上設計了解決時間旅行的主要障礙之一的解決方案。
  • 科學是有什麼依據的呢?科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科學有什麼依據呢?科學邏輯推理與事實是一樣的,科學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己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 如果按照國內公知的觀點的話,科學而非技術是脫胎於神學的一種數理化認知方式。他量化了一些東西。但是根本上,絲毫上不涉及到世界觀。最早的」科學」而非技術就是歐洲的宮廷數學。教會數學,天文學。
  • 時間旅行:把戲還是思考題
    威爾斯把《時間機器》稱為「科學的浪漫幻想」,儘管他用大量篇幅來說服人們「時間旅行」具有科學的可能性,但總體而言,他對科技到底能對人類帶來什麼採取的是反思或者說悲觀的而在評論家看來,時間旅行不符合邏輯,「未來除了等待,別無他法」。時間旅行回到過去會帶來的問題,尤其引人關注:真正的過去是不包括時間旅行者的,所以如果時間旅行穿行到過去,那就是一個與真正的過去不同的過去,這個穿越到的過去,是一個新的過去,是贗品的過去。如果時間旅行者回到自己的早年,那麼,他將在那裡有兩個不同年齡的身體,這是不可能的。  出版近20年後,哲學家開始注意到《時間機器》。
  • 科學家說,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
    科學家說,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香港物理學家說他們已經證明單個光子的傳播速度不會超過光速。他們說,這表明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香港物理學家說,他們已經證明單光子服從愛因斯坦的理論,即沒有什麼能比光速更快地傳播 - 證明外面的科幻小說,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
  • 科學分析未來人KFK,為什麼時間旅行可行,但他一定不是?
    你好哇,感謝你點擊我的文章,這裡是後浪科普,一個什麼都懂一點的帳號,如果你也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長。因為大國之間存在的矛盾衝突已經複雜到了單靠武力根本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的地步,現在國家的財富在於人才和技術,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移動的,在我看來這種現代戰爭邏輯短時間內不會改變,而這種戰爭邏輯不改變的前提下,全球性的多個大國參與的世界大戰是不可能發生的。
  • 諾維科夫自洽原則:時間旅行的其中一種可能,什麼也改變不了!
    關於時間旅行的猜測和研究久經不衰,本人也是非常喜歡。穿越時空後所造成的結果,說法也是多種多樣。最近我又了解到了一個,就是今天要聊的諾維科夫自洽原則。照慣例,介紹一下先介紹人物。諾維科夫,全名伊戈爾·德米特裡耶維奇·諾維科夫。俄羅斯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曾於1964年,提出「白洞」這一概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了我們今天要聊的諾維科夫自洽原則。
  •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地震一直是影響人類安全的一大自然災害,之所以我們對地震會如此的恐慌,是因為地震發生的頻率相對於其他的自然災害會更高一些,其次就是它不容易被預測到,就像是颱風,洪水,海嘯等等的發生,都可以被人類的設備所觀測到,地震則不同,通常在它到來前幾秒的時間,我們才發現原來是地震來了,在地震發生的過程中,山搖地動,心裡不免會有慌張的情緒,想要逃跑也會慌亂不已。
  • 這有科學依據嗎?科學實驗說明了什麼?
    只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現象是無法給出科學解釋的,比如一個人在死後會去往哪裡,我們又會經歷什麼?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會經歷投胎轉世成為一個新的生命體嗎?古代傳聞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在古代的傳說當中,你如果一個人窮兇惡極,或者是做了虧心事,在死亡之後可能會進入18層地獄變成惡鬼,並且無法投胎轉世,中國古代的很多文學作品當中也有這樣的記錄,人們在經歷一些自己無法解釋的事情時,都會歸咎於鬼神,是由於鬼魂的出現,所以才導致了這些現象的發生,因此出現了一個職業叫做神婆,在西方也叫做驅鬼人,那麼人類在死後真的會經歷投胎轉世嗎?
  • 星際穿越丨基普·索恩:蟲洞、時間旅行和其他
    1988年,基普·索恩博士發表了一篇引起轟動的論文,指出利用時空隧道「蟲洞」或許有可能實現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那麼,自然界是否「容許」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呢?回答這個問題又必須先知道什麼?為此,索恩博士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 加來道雄:時間旅行可以實現
    《科學美國人》:大家對時間旅行的看法都經歷過哪些變化?加來道雄:在上世紀90年代,如果一個正經的物理學家討論起時間旅行,他會被整個科學圈所恥笑。大家會在背後非議他,他的科學聲譽也會破壞殆盡,再也拿不到終身職位。
  • 【Top50】科普作品《時間旅行基礎指南》
    但事實上亞里斯多德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哲學、思想)家,是科學發展的先驅者之一。雖然他的很多觀點都逐漸被證偽,也不能改變他為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事實。科學本身就是在不斷的證實和證偽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第二章 最早的嘗試自然,世界上有很多發明發現是純屬偶然,但絕大多數發明還是先在腦中有了異想天開的腦洞,才一步一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