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員工薪酬有多少:分三六九等 月薪平均8161元

2021-01-20 和訊網


如今,崔永元等主持人紛紛離職跳槽(資料圖)

  央視又一波離職風潮颳起。每每有知名主持人離開央視,就有人唏噓不已,不明白外人削尖腦袋想搶的金飯碗,為什麼還有人扔掉。其實,能進央視的人一定厲害,而厲害的人在乎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最大。當得到或者得不到這個訴求,都會考慮離開,去尋找更廣闊的天空,尋求更多的可能。

  央視又現離職潮

  降薪或成為員工離職誘因

  這幾年李詠、崔永元、邱啟明紛紛離開央視,最新的「離巢」消息是,8月12日央視足球解說員劉建宏遞交辭職報告並被批准,隨後央視體育頻道《爆笑體育》主持人王濤也宣布離開效力11年的CCTV,走上創業之路。同時有關「央視系統全員降薪30%,未被告知原因」的傳言引發網絡熱議。據透露,降薪政策從2014上半年已經開始實施,有年輕工作人員表示:「很多同事已經在辦理離職手續了,大家工作積極性也不高,有的節目團隊甚至集體出走,我們收入本來就不高,這次降下來就少得可憐了。」

  隨後有央視內部人士闢謠稱全員降薪三成降的是獎金。還有小道消息稱央視要求所有頻道傳達「央視系統全員降薪30%」一事純系造謠,「央視沒有減薪,至於增收節支獎或績效獎,每年都根據收入進行調整,與減薪無關」。但央視足球解說員劉嘉遠15日就發表微博稱:「謠言止於工資卡,不是30%,是35%。」似乎坐實了獎金下調的傳聞。

  另一方面,中紀委在兩個月前已經派出調查組進駐央視,並對央視有帳務來往的主要公司進行了約談,央視有多名高管及主持人被帶走調查,繼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製片人田立武因涉嫌受賄被吉林檢方採取強制措施後,財經頻道副總監李勇、主持人芮成鋼、央視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等人也在6月份之後相繼被檢方帶走。8月14日,央視電視劇頻道副總監黃海濤被有關部門帶走,黃海濤長期負責央視電視劇的引進與播出,據傳,其出事與央視電視劇採購有關。但此次降薪是否與此相關亦不得而知。

  央視員工薪酬有多少?

  收入分三六九等,月薪平均8161元

  央視調薪傳聞傳出後,有媒體報導的數據顯示,2010年後,央視平均工資逐步升高,去年還是6143元,到今年已躥升至8161元。躥升幅度大,是因為央視內部薪酬體制整改,取消部分福利和報銷,轉而體現在工資上。就去年的數據,央視月均工資與北京市月均工資不相上下,相比網際網路和金融行業有不小差距,但與北京市媒體平均工資相比,已經處於中上水準。

  據稱央視的編制從員工出入門所佩戴的「門卡」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門卡號前面的A、B、C、D基本上可以跟個人的編制等級畫等號。根據不同的級別和崗位,央視員工的薪酬也分「三六九等」。編制內、臺聘和企聘的員工每年年末還能夠分到增收節支獎,這由每年的廣告收入決定,一般在8萬到10萬不等。項目聘用和欄目聘用的員工就沒有這項獎金。

  A 正式職工代表人物:李詠(離職)、白燕升(離職)

  關鍵詞:有戶口、有編制、管得嚴

  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雖然早就已經開始企聘改革,但依然有著事業編制。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央視事業編制大概還有近3000個,這部分人是央視的「正式職工」。該知情人表示這些編制基本不會再增加,「一個蘿蔔一個坑,空一個頂一個」。成為正式職工算是進了「體制內」,可以有職稱,也不會隨意被開除,在工資、保險、養老上都能有保障。工資不僅有級別工資、化妝費,還有特殊津貼。編制內員工,每月底薪在一萬元以上。已經離職的李詠、白燕升就屬於正式員工。

  B 臺聘職工代表人物:白巖松、水均益

  關鍵字:早期臨時、基本都已轉正

  臺聘據說是和正式員工享受類似的工資、福利,但是其實是沒有事業編制、無法解決北京戶口。央視前臺長楊偉光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當時《東方時空》這樣的節目許多正式員工做不了,不得不對外招人。但當時沒有編制就只能採取臺聘的方式,就是用他們創收的錢給他們發工資,收入不低於臺裡的老職工。比如白巖松、水均益、敬一丹、肖曉琳、朱軍、董倩、王志,都是這樣進來的。」但後來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轉成了正式職工。

  C 企聘職工代表人物:趙普

  關鍵詞:工資普通、有五險一金

  2003年,央視大規模人事改革,通過央視旗下的子公司中視匯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視匯才」)建立了勞務派遣制度。央視將大批非臺聘的編外員工轉送至該公司名下,因而被稱為「企聘職工」。此後,央視每年通過「校園招聘」進來的新人嚴格來講都是中視匯才員工。企聘員工組成了央視真正工作的中堅力量,雖然不享受一些正式職工和臺聘的待遇,但是也是五險一金、各種保險福利較規範。企聘的員工底薪在3000元到4500元不等,更高級別的企聘員工底薪能達到7000元至8000元。2010年曾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工資的主持人趙普就是企聘職工,他自曝基本工資是2968.31元,加上當時主持《朝聞天下》一個班200元,上滿半個月是3000元,加在一起不足6000元。

  D 外協人員代表人物:王凱(離職)、邱啟明(離職)

  關鍵詞:沒獎金、無底薪、隨時可能走人

  外協人員,原則上並不算央視的人,但是在央視大樓上班。2009年,時任臺長到職後,進行了招聘改革,要求所有與中視匯才籤訂合同的員工,都要通過中央電視臺人事辦公室安排到各個欄目中。各個中心、欄目沒有了用人權,但又持續需要大量人手。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想了一招,利用財經頻道下屬的公司——中視廣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招人,提供就業。其他中心的負責人見郭振璽這招管用,也效仿這一做法。「項目制聘用」應運而生。這些人的待遇完全看製片人、項目負責人臉色,基本工資低,為2000元到3000元。收入跟績效掛鈎。一旦欄目、項目結束,也就解除勞動關係了。

  還有一些臨時工跟欄目組、項目組籤約。自稱是央視編外人員的網友「編外-某地」曾發微博哭訴編外員工的悲慘境地:「在央視工作8年了,工服沒我的,獎金沒我的,掛曆沒我的,開大會沒我的。」離職央視的王凱和早前離開的邱啟明等人都是沒有編制的「臨時工」。綜合

  外面的人,為進央視擠破頭

  名氣大、平臺大,是理想職業跳板

  央視主持人紛紛離巢,但央視這樣一個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的光環,還是吸引更多人擠破頭地想進來。央視底層員工J小姐就透露,雖然央視的工資不太理想,但央視名頭大,品牌效應好,受人高看,且之前福利待遇還不錯。

  「沒央視平臺,別人我不敢說,至少沒有我。」這是「大嘴」韓喬生在一次訪問時的內心剖白。對主持人來說,央視在國內電視臺中的「一哥」地位無人可以抗衡,它是電視人的職業跳板、鍍金平臺,也是主持人的成名捷徑。從央視走出的楊瀾如今已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但她也無法否認央視這塊跳板給自己職業生涯帶來的幫助,「很多觀眾都是從央視這個平臺認識我的,我非常感謝央視給了我這麼高的事業起點」。黃健翔在央視鍍金的經歷,令他跳槽到鳳凰衛視[-1.82%]。文清、趙子琪因為頂著「央視名主持」的頭銜,而能轉型當演員。還有部分央視主持人走上了政壇,比如《正大綜藝》原主持人張政等。

  此外知情人透露,與官員政要、財經巨擘接觸機會多,能擴大人脈,也成為部分主持人進軍央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早前在「朋友圈」裡就流行著這麼一個段子:某飯局上,中石油的一個副總請客,央視二臺一個知名男主持也來了,男主持聲音有磁性,人長得精神,當時正從耶魯大學留學回來,氣質很知性。幹掉兩瓶紅酒後,男主持不那麼端著勁了,嚷嚷著要和中石油的副總對賭,如果自己能再喝掉一瓶紅酒,副總必須要給自己一張加油卡……

  裡面的人,奮鬥多年又跳槽

  收入局限、論資排輩、晉升困難

  有媒體報導,央視將獎金下調的行為,使不少中青年員工在此當口轉投新媒體,做起了網絡自製節目,有的節目團隊甚至集體「出走」。事實上,不管是主持人還是幕後員工,離巢的原因大抵一致。收入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央視限制主持人「賺外快」,接商演、代言都有嚴格限制。而地方臺的主持人卻自由很多,可以演戲、唱歌、走穴,收入事實上要比央視主持人高很多。而華商報記者了解到,央視主持人私下裡也會悄悄「走穴」,知名主持人的價碼松松上20萬。央視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難以突破事業發展瓶頸也成為一些央視主持人選擇離開的主因。剛剛宣布離職的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濤就說:「離職與降薪無關,只是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了。」1996年魯豫離開央視,她直言:「我在那個大舞臺上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很困惑。可能換個地方,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事實上,十多年來,地方衛視發展迅猛,央視主持人離巢熱度高漲的同時,央視也放低身段,幾次向地方臺主持人拋出橄欖枝,但並不成功,孟非並未最終進駐央視,謝娜也只是以合作形式主持《嗨!2014》。崔永元就說過:「以前我覺得,我們必須把自己扮演成一個知識分子,說話井井有條,有邏輯有順序。一開始我就是這樣幹的,我用過好的語言方式,可是我發現事倍功半,我就用他們的那套方式。離開央視,我改正的第一條就是自己的說話方式,滿嘴髒話,話糙理不糙啊,效率極高。這很管用,大家一下就聽進去了。對我個人來說,也是這種方式比較好,壓力全部釋放,戰鬥力極強,抑鬱症也煙消雲散了。以前太累,現在好。」(來源:華商報)

(責任編輯:劉超 HN007)

相關焦點

  • 央視員工薪酬分三六九等 編制內外待遇懸殊
    但還是有不少主持人選擇離職,近日又有劉建宏、王濤等宣布離開央視,而在這個敏感時間段又有「央視系統全員降薪30%,未被告知原因」的傳言在網上傳開。那麼央視員工的工資收入到底有多少?能不能留住這些名嘴?某媒體日前解析了央視員工的薪酬水平,發現央視員工薪酬分三六九等,編制內外待遇較懸殊。  央視員工薪酬有多少?
  • 重慶交通大學本科薪酬分析,25個專業,平均月薪超過5000元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本科薪酬分析據官方調研統計,重慶交通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19屆)的平均年薪為4875.65元,其中月薪不足2千元的學生僅佔比3.15%,有近一半的畢業生月薪在3500~5000元,佔比為
  • ...公布畢業生平均薪酬:中財近萬元,校方回應「南大畢業生起薪18萬」
    數據發布之後,在知乎、新浪微博等網絡平臺上,「南大畢業生平均年薪18萬」等類似話題不斷被討論。來自正反兩方面的意見均有不少,有網友就表示,自己周圍有剛畢業的朋友、同學薪水遠超這一數字,還有的網友則表示南京大學的這一薪酬統計針對「被調查人群」,也就是說並非全部畢業生。對此,澎湃新聞記者2021年1月4日從南京大學官網上下載了這份《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多所高校公布畢業生平均薪酬:中財近萬元,校方回應「南大畢業生...
    數據發布之後,在知乎、新浪微博等網絡平臺上,「南大畢業生平均年薪18萬」等類似話題不斷被討論。來自正反兩方面的意見均有不少,有網友就表示,自己周圍有剛畢業的朋友、同學薪水遠超這一數字,還有的網友則表示南京大學的這一薪酬統計針對「被調查人群」,也就是說並非全部畢業生。對此,澎湃新聞記者2021年1月4日從南京大學官網上下載了這份《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2014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薪酬哪家高?運營類月薪BAT佔據前三名,今日頭條...
    2014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薪酬哪家高?運營類月薪BAT佔據前三名,今日頭條員工最高工資達到32000元!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近日,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薪酬排行出爐,該排行榜分為四部分:運營類月薪、產品類月薪、工程師月薪和員工最高月薪。
  • 十家上市農商銀行:平均薪酬與員工實際薪酬差異如何?
    那麼,從上述10家上市農商銀行角度看,2019年他們的全員平均薪酬與一般員工實際薪酬基本情況如何呢?與上年相比是增是減呢?2020年又會有什麼變化呢?上市農商銀行董事長平均年薪是全員平均薪酬的4.49倍;其中常熟農商銀行董事長年薪更是該銀行平均薪酬的約7.43倍(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五),可以說常熟農商銀行的高管與普通員工的收入差距相對很大。
  • 廣東高校薪酬榜公布,中大、南科大、華工畢業生月薪超七千
    已公布相關數據的51所本科高校中,有35所超過了全省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其中中山大學8592元、南方科技大學7864元、華南理工大學7371元名列前3位,均超過7000元。華工畢業生平均月薪相比上一年增幅10%,超過85.5%的畢業生留在廣東就業,月薪最高的是建築學院為9080元。在粵東西北高校中,汕頭大學以5185元、嘉應學院以4948元躋身全省20強。嘉應學院33.8%畢業生從事中小學教育,有41.1%的畢業生前往深圳、廣州工作,12.9%則留在梅州。
  • 2020屆畢業生平均起薪5290元,你首份工作月薪多少?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4日電(左宇坤)14日,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顯示,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同時,有6成多的受訪畢業生為就業願調低薪資預期。 資料圖:招聘會現場。
  • 名校畢業生薪酬多少?
    月薪區間主要集中在4501-6000元(22.89%),其次為7501-9000(18.70%)、11000元以上(16.17%)。薪酬包括能折算成現金的工資、福利等。從不同學歷來看,吉林大學博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10096.75元,碩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8644.63元,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為7731.54元。
  • 上海平均招聘月薪 性別差異不明顯
    報告顯示,上海月薪增速放緩明顯,8月平均招聘月薪4630元,勞動者平均期望月薪4474元。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招聘月薪最高,IT行業招聘月薪增長較快,但招聘女性的崗位五年來減少了將近一成。  上海人力資源市場的平均招聘月薪為4630元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8月,上海人力資源市場各類用人單位發布的招聘崗位,平均招聘月薪為463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8%,總體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
  • 一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一個月工資多少?月薪上萬有沒有難度
    「一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一個月工資多少?月薪上萬有沒有難度?」一名大一的大學生問我。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薪酬按城市排名中,北京地區的高校畢業生起始平均月薪最高,有七千多;在上海就業的大學生平均薪酬稍微少一些,但也保持在六千多;在深圳就業的大學生比在上海就業的大學生在平均月薪上要少幾百。大學生就業的城市越偏僻,大學生的起始月薪就越「精緻」。不過,就算在最繁華的地區就業,大學畢業生都很難在起始平均月薪上達到五位數。
  • 多所高校公布2020年度畢業生平均薪酬,有你的母校嗎?
    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 今日據南京大學公布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數據顯示,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85%,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 報告顯示,南大畢業生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
  • 2017年大學生畢業薪酬排名 中科大畢業生月薪過萬
    榜單通過分析全國2000多所大學及1000多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計算出各高校畢業生畢業五年後的平均薪酬。  其中,中科大的畢業生平均薪酬11666元,位居全國第19;蚌埠學院的畢業生薪酬9838元,位居全國第71。
  • 大學生薪酬排行榜:前五專業平均月薪上萬,其中3個曾是勸退專業
    很多專業或許你從未聽過,還有不少專業一直霸佔著中國前十的熱門專業,工作也很好找,工資也不錯,但是有的專業差評如潮,幾乎都是常年勸退專業,在本次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中能夠進入前五,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的前五專業,並且其中有三個曾是勸退專業!
  • 報告顯示:成都地區2020年夏季求職期的平均月薪8228元 這十大行業...
    智聯招聘近日發布《2020年夏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報告顯示,成都地區2020年夏季競爭最為激烈的職業是財務/審計/稅務、交通運輸服務和軟體/網際網路開發/系統集成,成都地區2020年夏季求職期的平均薪酬為8228元/月。
  • 19年高校畢業生整體的畢業薪酬分布,畢業平均薪酬最高的十大專業
    今天,開瑞老師就帶大家看看哪些專業畢業後薪酬最高。開瑞老師先帶大家看看19年高校畢業生整體的畢業薪酬分布:基於網站平臺數據分析,2019年高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大部分集中在5K-7K和3K-5K兩個分段,畢業就能月薪過萬的學生畢竟還是佔少數,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 人均月薪35年翻22倍,現在中國高收入月薪是這個數,你達標了嗎?
    據有關數據統計,在35年前中國剛啟動薪資改革後,那時一個工人的普通月收入大概在60~80元,而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就達到了7.1萬元左右。這也意味著,現在中國人的平均月收入達到了6000元,此外在2020年的4月8日一個招聘網站上發布的招聘報告中顯示,最低的行業薪酬都在7000元左右。
  • 深圳GDP排在全國第三,打工仔拿多少月薪才算有錢人,活得很滋潤
    就拿北上廣深來說吧,每個月拿10000元工資,回老家時候很有面子——咱「月入過萬」。但是實際上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除去房租和一日三餐,外加一個交通費,可能所剩無幾了。反觀在三四線城市,可能工資只有5000+,吃住都有父母解決,不僅用著最新款的蘋果手機,而且還可以沒事約閨蜜基友逛逛購物,開的車可能還是家裡人給買的,別提多舒服了。
  • 新的一年,對你的年薪薪酬體系有更多了解了嗎?
    年薪制是根據企業的業績和個人的績效,以年度為單位,支付勞動者薪酬的分配方式,一般適用於組織中高層領導或獨立業務單元的有關負責人。年薪制因為對人才有較遠期的激勵和約束作用,被廣泛應用在企業的薪酬設計中。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年薪制的設計與構成吧。
  • 年底我給員工漲薪後,為什麼卻有人辭職了?|科學薪酬制度的3大要素
    偉明覺得肯定存在什麼問題,就私下找到那兩名得力員工了解情況,才知道這個問題去年6月就開始暴露了。2018年,公司為某個崗位招聘了應屆的畢業生,綜合考慮行業的平均水平,定下了6000元/月的起薪;到了2019年同一時期,公司發展加速,行業競爭也在加大,為了籠絡更優秀的人才,用人成本就必須要增加——這時候給到應屆生的起薪去到70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