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豫和李詠先後離開央視,兩人現在可以光明正大地接商演。圖為兩人為《超級演說家》做導師。 |
![]() |
水均益(資料圖) |
![]() |
劉建宏(資料圖) |
信息時報訊 對主持人來說,央視作為國內電視臺中的「一哥」,它是主持人的成名捷徑。但還是有不少主持人選擇離職,近日又有劉建宏、王濤等宣布離開央視,而在這個敏感時間段又有「央視系統全員降薪30%,未被告知原因」的傳言在網上傳開。那麼央視員工的工資收入到底有多少?能不能留住這些名嘴?某媒體日前解析了央視員工的薪酬水平,發現央視員工薪酬分三六九等,編制內外待遇較懸殊。
央視員工薪酬有多少?
央視調薪傳聞傳出後,央視內部人士闢謠稱全員降薪三成降的是獎金。還有小道消息稱央視要求所有頻道傳達「央視系統全員降薪30%」一事純系造謠,「央視沒有減薪,至於增收節支獎或績效獎,每年都根據收入進行調整,與減薪無關」。但央視足球解說員劉嘉遠15日就發表微博稱:「謠言止於工資卡,不是30%,是35%。」似乎坐實了獎金下調的傳聞。
綜合其他媒體數據顯示,2010年後,央視平均工資逐步升高,去年還是6143元,到今年已躥升至8161元。躥升幅度大,是因為央視內部薪酬體制整改,取消部分福利和報銷,轉而體現在工資上。就去年的數據,央視月均工資與北京市月均工資不相上下,相比網際網路和金融行業有不小差距,但與北京市媒體平均工資相比,已經處於中上水準。
至於調薪傳聞中所說的獎金,並非所有員工都有資格分。據稱央視的編制從員工出入門所佩戴的「門卡」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門卡號前面的A、B、C、D基本上可以跟個人的編制等級畫等號。根據不同的級別和崗位,央視員工的薪酬也分「三六九等」。編制內、臺聘和企聘的員工每年年末還能夠分到增收節支獎,這由每年的廣告收入決定,一般在8萬到10萬不等。項目聘用和欄目聘用的員工就沒有這項獎金。
A 正式職工,有編制底薪1萬以上
代表人物:李詠(離職)、白燕升(離職)
央視作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雖然早已開始企聘改革,但依然有著事業編制。報導稱目前央視事業編制大概還有近3000個,這部分人是央視的「正式職工」。正式職工有職稱,也不會隨意被開除,在工資、保險、養老上都能有保障。工資不僅有級別工資、化妝費,還有特殊津貼。編制內員工,每月底薪在1萬元以上。
已經離職的李詠、白燕升就屬於正式員工。
B 臺聘職工,與正式員工福利類似
代表人物:白巖松、水均益
臺聘據說是和正式員工享受類似的工資、福利,但是沒有事業編制、無法解決北京戶口。央視前臺長楊偉光在此前受訪時曾說:「當時《東方時空》這樣的節目許多正式員工做不了,不得不對外招人。但當時沒有編制就只能採取臺聘的方式,就是用他們創收的錢給他們發工資,收入不低於臺裡的老職工。」白巖松、水均益、敬一丹等就是這樣進央視的。水均益目前承認,算上獎勵津貼、年終的廣告提成、年終考勤等獎金,雜七雜八加起來,年薪能拿到二十五六萬。
C 企聘職工,工資普通但有五險一金
代表人物:趙普
2003年,央視大規模人事改革,通過央視旗下的子公司中視匯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勞務派遣制度。央視將大批非臺聘的編外員工轉送至該公司名下,因而被稱為「企聘職工」。此後,央視每年通過「校園招聘」都是以這種方式籤約央視。企聘員工雖然不享受一些正式職工和臺聘的待遇,但是也是五險一金、各種保險福利較規範。企聘的員工底薪在3000元到4500元不等,更高級別的企聘員工底薪能達到7000元至8000元。企聘職工的趙普2010年曾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工資,他自曝基本工資是2968.31元,加上當時主持《朝聞天下》一個班200元,上滿半個月是3000元,加在一起不足6000元。
D 外協人員,沒獎金無底薪
代表人物:邱啟明(離職)
外協人員,原則上不算央視的人,但是在央視大樓上班。2009年,時任臺長進行了招聘改革,要求所有與中視匯才籤訂合同的員工,都要通過中央電視臺人事辦公室安排到各個欄目中。各個中心、欄目沒有了用人權,但又需要大量人手。「項目制聘用」應運而生,各個頻道負責人利用本頻道下屬的公司招人,但這些人的待遇完全看製片人、項目負責人臉色,基本工資低,為2000元到3000元。收入跟績效掛鈎。一旦項目結束,也就解除勞動關係。
還有一些臨時工跟欄目組、項目組籤約。自稱是央視編外人員的網友「編外-某地」曾發微博哭訴編外員工的悲慘境地:「在央視工作8年了,工服沒我的,獎金沒我的,掛曆沒我的,開大會沒我的。」早前離開的邱啟明等人都是沒有編制的「臨時工」。
收入是不是央視員工離職的原因?
據分析,央視主持人離巢的原因大抵一致,收入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收入不算可觀,央視限制主持人「賺外快」,接商演、代言都有嚴格限制。而地方臺的主持人卻自由很多,可以演戲、唱歌、走穴,收入事實上要比央視主持人高很多。據報導,央視主持人私下裡也會悄悄「走穴」,知名主持人的價碼輕輕鬆鬆上20萬。央視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難以突破事業發展瓶頸也成為一些央視主持人選擇離開的主因。剛剛宣布離職的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濤就說:「離職與降薪無關,只是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了。」1996年魯豫離開央視,她直言:「我在那個大舞臺上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很困惑。可能換個地方,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