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我們與別人,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有一種品質最為重要,那麼這種品質就是坦誠,很多時候,只有當我們做到坦誠,才能得到信任,只有得到信任,關係才能牢固。
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且,更重要的是,交往中坦誠的確重要,但如果無話不說,知無不言,對方也未必就會真的開心。
一個人如果太直率,太實在,什麼話都講出來,也是不太好的,因為這樣會戳到別人的隱痛,會招來別人的惡意,會破壞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有時候,也會讓自己吃很大的虧。
所以說,我們要明白,直率和實在是好事,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情商,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對誰,都是一樣的,有些話必須說,有些話可以說,但有一些話,嘴上是不用說的,心裡知道了也就可以了。
有很多時候,不說某些話,不是不誠實,也不是不坦率,而是某種善良,也有一些時候,很多話,說出來就變了味道,不說的效果反而更好,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果我們和另外一個人有很強的默契度,那麼一些話,反而不說會更好。
總之,一個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之中,要逐漸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要把那些不該說不必說的話,都藏在自己的心裡。
和關係並不親密的人,沒必要說那麼多
俗語中有這樣的話:「多個朋友多條路。」事實確實是這樣,朋友是我們人生之中相當重要的人,很多時候能夠給予我們幫助,也能夠在精神上鼓勵和支持我們。
但並不是每一個出現在我們生活裡的人都能成為我們的朋友,事實上,細數一下,我們真正的朋友絕對不會太多,那些能夠無話不說的知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而且,有些時候,我們一些所謂朋友,接近我們,和我們相處,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我們不能說這樣的朋友不是朋友,只不過他們可能真的算不上什麼最親密最可信任的人。
面對這樣的人,我們真的沒必要說太多,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秘密,自己生活的一些細節都和盤託出。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己,另外一方面,即使你說了,對方也一般不會理解,無法共情。
在現實之中有很多人,他們做人實在,沒有太多心眼,不管是誰,只要主動靠近他們,他們都不會設防,可能曾經缺愛,因此他們總是很容易就信任別人,有什麼心思,有什麼想法,都會說給別人聽。
但是這樣其實很容易就受到傷害,茫茫人海,能夠真正理解你,走進你心裡的人,真的又稀少,又可貴,所以如果你總是信任別人,就難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傷害。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要給自己的心靈設一個邊界,不不要隨便放人進來,也不要讓人窺伺,不要什麼都給別人說,說給懂的人聽,如果沒有這樣的人,就暫且把他們都放在心裡。
對於親近的人,有些話也不用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一個你心裡很親近的人對你很真心實意地說謝謝的時候,你會渾身不舒服,甚至會覺得委屈。
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所愛的人,是有所期望的,我們期望和對方有默契,期望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沒把對方當外人,當然也希望對方不把我們當外人。
因此,有些時候,對於我們自己親近的人,有些話也不用說,因為很多話,即使我們不說,對方也能懂,說了,反而會現得生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你很重要的朋友,一直很貼心地幫助你,他需要的不是你每次都對他說謝謝,說許多感激的話,他希望的是你能夠明白他的感情,他需要的是,在關鍵的時候,你能毫不猶豫地支持他,幫助他,言語反而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也許我們真的很感激對方,也許我們有很多矯情的話想要說,但並不是一定要說,把他們放進自己的心裡,讓他們化成實際的行動,去回報對方,去維繫你們的感情。
另外,對於我們的親人、愛人,最好的朋友來說,很多時候,話說多了,會傷害到對方,我們不如把言語都轉化成行動,讓對方既能感受到我們的情感,也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