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有他心通的人,你心裡在想什麼他都知道

2020-12-03 一稱南無佛

天眼通和天耳通是一種,他心通和宿命通又是一種。他心通,你心裡想什麼?瓶子裡裝什麼?心裡一定知道,這也不是看到哦,是他心通的一種。有他心通的人,你心裡在想什麼他都知道,而且不止你一個人,好幾個人的念頭他都知道。再高層次的神通,連佛在說法都聽到,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已經悟道了,這和悟道是兩回事。

「煩惱所作色變異想者,謂由此想,於貪恚痴忿恨覆惱誑諂慳嫉,及以憍害無慚無愧,諸餘煩惱及隨煩惱,纏繞其心諸有情類,種種色位,色相變異,解了分別。」

說到神通,其實我們凡夫都有的。所謂「煩惱作色變異想」,就是心裡有煩惱,臉上就表現出來了,動作也出來了,這種神通大家不修就有,個個都有。

比如說,由於貪心起了,那兩個眼睛滴溜溜的,在街上看到燒餅好吃,貪相馬上呈現出來。「恚」是討厭一個人,那個臉色就看出來了。「覆」是逃避,講錯話或做錯事,臉都紅了,還說沒有沒有,那就是蓋覆;然後還爭辯,強詞奪理說一大堆道理來掩飾,覆蓋自己的缺點。

「誑」是說謊話,說大話。「諂」不一定是拍馬屁,故意講好聽的話給你聽,所謂增加你的自尊心,安慰你,讓你安心,其實都是犯了諂媚的煩惱。乃至「無慚、無愧」,這些煩惱在《百法明門論》裡頭都有,是很明顯的心理狀況。

還有一些隨煩惱,你自己也檢查不出來,那是隨著根本煩惱而來的。不但人如此,乃至狗貓,都看得出來「種種色位」,種種形象,眼色、肉體色相,等等。「色相變異」,色相就是面貌、身體,身體為什麼變了?為什麼得癌症?不論什麼病,都是果報來的,唯心來的。你們要注意啊!「解了分別」,一望而知,一看你就明白了。

「如是色類,有貪慾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諸根躁擾,諸根掉舉,言常含笑。如是色類,有瞋恚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面恆顰蹙,語音謇澀,言常變色。」

一切眾生四大還在,就叫做有色分位,色就是地水火風,肉體還存在,就是地水火風還在,就是有色相可得,有色相的變異。

因為有貪慾等的心念之故,一個人心理起作用時,六根就有變化了。譬如說出家人不要亂看,要端端正正的;但是實在很想看,偷偷瞄一下,這樣一來,六根就動了。雖然心還沒有亂,六根先掉舉起來,講話態度就不同了。又因為貪心起,「言常含笑」,想把人家的東西騙到自己這裡來。就如店員一樣,對顧客說「這個東西好呀!喜歡嗎?很便宜呀」,就來了「言常含笑」,這個就可以看出來,是貪心起來了。

有瞋恚心的,那個臉上,討債的面孔就出來了,臉色發青,額頭皺起,一發脾氣講話聲音都變了,臉色也變了,一看就看出來了。

「如是色類,有愚痴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多分喑啞,事義暗昧,言不辯了,語多下俚。」

愚痴的人也看得出來,聲音不對了,跟他講道理,他會亂說一通,世界上正理只有一條,他的歪理卻有萬條千條,他會講很多歪理。我常說,有很多朋友,跟他們講一件事情,主題都掌握不到,他們已經說了一大堆理由了。常常碰到這樣的聰明人,實際上他是事理搞不清楚,「言不辯了,語多下俚」,講話也粗裡粗氣。

「由如是等行相流類,廣說乃至無慚愧等所纏繞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善取其相。復於彼相作意思維,於此修習多修習故,發生修果心差別智。由此智故,於他有情補特伽羅,隨所尋思,隨所伺察,心意識等,皆如實知。」

對於他人各種行相的表現,多加分析了解,這樣練習、修持,他心通就來了,別人一起心動念,你這裡已經有感應,知道了。上面舉的例子,世間的人講話,他心理一變,臉色就變了,不但修持的人是如此,一般人也都看得出來,只不過他心通是功力較深的層次。所以他心通修到的人,你不要講話,在他前面一站,他已經知道你想要講什麼了。有人在外國死去變鬼,但心中想什麼,他心通功力深的,立刻就知道了,這就是他心通。

他心通,所有人的思想、情緒、感覺,他都知道了。任何一個人的精神,經過合理的修養,都可以發起這樣的功能。現在有些人接觸了一點皮毛,自己誇張叫作特異功能,其實神通也是生命本來具有的一種功能,是很平常的事,但還沒有悟道,不算數的。

整理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我們意識思想只有兩種現象,生與滅,一下這個思想生出來了,等一下沒有了,等於想一下就沒有了。所以在意識上看得很清楚,有生滅兩種妄塵。

「集知居中」,這兩種現象累積起來形成習氣,我們意識知道有這個作用。「吸撮內塵」,慢慢累積起來,像吸鐵石一樣,累積久了變成內在的一種牢固的思想。

「見聞逆流」,所以眼睛看見的、耳朵聽來的,都歸到思想、意識上來,倒轉來流回到心裡頭。現在我講話就是我的意識起作用,透過聲音講出來給大家聽到。其實你找找看,你們諸位現在是六根不動,就是腦神經思想,我講的話同你的思想都一樣,生滅,一下就沒有了。你迴轉來找那個能夠思想的意識的根,「逆流」,倒轉來找一下,那個來源在哪裡?找意識思想的來源,逆流而上,從它的根根找一下--找不出來的,統統是空的。這個意識思想等於天上的浮雲一樣,偶然起一下就散掉了,就沒有了,雲散了一點影子都沒有。所以蘇東坡的名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一件事情,像春天裡做夢一樣,過了就一點影子都沒有,再也找不回來了。就是這個樣子!「見聞逆流」,你找一下它,「事如春夢了無痕。」那麼這個地方呢?什麼都沒有。

「流不及地」,你的意識之流,像一股瀑布流水一樣,一個思想接一個思想。你找一下它的來源啊!找找找......所謂禪宗止觀參話頭,就向這裡參,結果把意識的根根參斷了,切斷了,就是所謂三際託空,前一個思想過去了,後一個思想還沒有起來,中間沒有,一片空靈。這個時候定住啊!止觀的止,不用任何方法就從意識的根上止住了,這就是「見聞逆流,流不及地」。這個時候三際託空,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這一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那麼你說空了,你知不知道呢?知道!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沒有妄想,三際託空了,這叫做「名覺知性」,這就是意識的功能。

那麼這個道理你們學過唯識的就懂了,這是意識清明的現量境,叫明了意識的現量境。這個境界很好,你定在這個境界上,定久了會發他心通,也可以發宿命通,可以知道過去的前生,也可以知道未來,可是要久定住啊!三際託空,所謂靈明不昧,惺惺寂寂這個境界,但是還不算是明心見性啊!注意喲,這還是意識的功夫,不過也不壞,許多大阿羅漢由此證果的,沒有這個不能證果,就是說這一段很重要。佛的秘密是放在這一包藥裡頭,他沒有賣喲。我把它賣掉了,你們一毛錢都不花就拿到了。不過我相信你們拿不去,拿去了我就恭喜你。你們哪一位拿到了,我先皈依你,拜你為師。但是你要注意,這不算大徹大悟啊!

整理自《楞嚴經講座》

相關焦點

  • 國士無雙:你所不知道的南懷瑾,儒釋道外衣下的報國之心
    乖乖嘞,連當兵都不夠條件,還想當教官,這恐怕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南懷瑾用氣場和行動,折服了面試官,就這樣沒當上兵,南懷瑾卻成了中央軍校的教官。大家都想犧牲自己的性命救國家,即使用長槍大刀對敵人的坦克大炮也毫不退縮。那樣的熱忱,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你們無法想像。
  • 南懷瑾被方舟子認為是江湖騙子,北大教授也將他歸為旁門左道
    在當代的文化圈裡,有一位重量級明星南懷瑾大師,他的知名度非常高,對當代讀書人的影響很大,好多人將他奉為當代最高智慧,中國當代思想的領航員。南懷瑾被挖出黑歷史隨著南懷瑾的出名,好多關於他的黑歷史也隨之被媒體曝光。有好事之人查證,南懷瑾幼年時期學習成績差到難以想像,小學期間穩居全年段倒數第一,據說連小學畢業證書都沒有獲得。
  • 南懷瑾:世界上能幹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的生命糟蹋了
    南懷瑾先生曾說過:"一切唯心,你是什麼命都是自己造的。"世間萬物各有命數,而其真正的掌控者都不過是自己罷了。佛門常說:"境由心轉,命由己造。"心境不同,致使境遇和果報必然不同。南懷瑾少時不僅習武還研習諸子百家之學,他曾於抗戰之時投筆從戎,亦曾在戰爭之後隱遁峨眉。
  • 南懷瑾老師講「入定與出定」
    入了定的人、初禪的人,呼吸沒有了、停止了,所以鼻識不起作用了。嘴巴當然不吃東西,連口水都不咽了。你們初學打坐的還在咽口水啊咕嚕咕嚕的,到了真正入初禪定以上,連口水也不需要咽了。那麼呼吸自然停止了,鼻、舌兩識不起作用了,不是沒有哦,潛伏了、不起作用了。只有眼識還存在、耳識還存在,所以入定的人,你叫他,有時候聽不見。你拿引磬,這個引磬「叮——叮——」這麼一敲,他就可以出定了。
  • 男人的精液有七種顏色?南懷瑾對傳說向來不加嚴謹考證
    南懷瑾的學術不靠譜》,指出南懷瑾不加任何的考證就胡說八道,說「黃帝的陵後面有個碑,不準進去。但是你如果有膽子進去,三個月就從南京出來」。我認為,南懷瑾的治學態度是非常不嚴謹的。他的知識容量看起來很多,但是基本上都來源於書本和傳言,而且很多都是沒有被考證過的玄學和神秘主義。南懷瑾由於「自己信」,所以對內容不加以嚴謹的考證,又加上自己的附會,就把一些錯誤的知識向大眾傳播。
  • 南懷瑾很有智慧的語錄,大家只用記住其中8個字,一生妙用無窮!
    為什麼有些博士都找不到工作?這樣的問題,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南懷瑾的語錄前,也能回答上來。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是很現實,很殘酷的。雖然說博士畢業,有敲門磚,但最終還是看個人能力。如果你沒有實踐能力,空有學歷,有什麼用呢?最終,學歷不會幫你去做事,不會幫你完成工作,你還是得靠自己。而那些混學歷的人,多少人明白這個道理?
  • 盧臺長真有「神通」嗎?
    中佛協此前曾嚴正聲明:所謂「看圖騰」,按照「心靈法門」的說法,是指每個人在天上都有一個與自己的屬相對應的動物「圖騰」,通過觀察這個「圖騰」就可以知道人的吉兇禍福。佛教的經典和教義中從來沒有「看圖騰」的說法。佔星佔相、卜算吉兇以求利養,在經典中被稱為「邪命自活」,為佛教戒律所嚴禁。
  • 南懷瑾老師:真的得定了以後,什麼都知道,什麼念頭都清淨
    南師答:之前有講到六妙門的「止」,「止」裡頭已經有「觀」了。觀,一切都了解,外界的一切心因、一切都知道。止觀是同時,即止即觀、即觀即止。在止觀得定以後,並非什麼都不知道。一般人認為「這個人入定了,什麼都不知道」,這是錯誤的觀念。哪有什麼不知道就叫做修道?那你何必去修啊?拿十幾二十顆安眠藥吃下去,包你得定(眾笑)。
  • 南懷瑾多次勸人「莫碰易經」,為何他自己卻精通其中奧秘呢
    然而,南懷謹大師這段話引發不少網友討論,最受大家關注的一個論調就是:為何南懷瑾自己對《易經》和佛學研究很深,卻多次勸人不要學習這兩門學問呢?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溫州,於1918年生人。南懷謹大師作為我國近現代最為著名國學研究者,他這一生精通"佛""道""釋"等多種典籍。
  • 南懷瑾老師: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認知科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方向
    換句話說,就是中國文化講的知性,也就是討論能夠知道一切的「能知之性」是什麼,這才是正題;當然也包括了靈魂等問題。 ***** 聖吉:我很想知道,老師覺得認知科學以後的方向應該怎樣? 南師:認知科學真要研究的話,不止是哲學,而是一個大科學了,這是最高的一個。
  • 淵回說南:南懷瑾戒行如何?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假修行學佛嗎?
    南懷瑾老師雖然說吃長素七年,但是跟隨南懷瑾老師的師兄們,都知道南懷瑾老師一生都十分注重飲食清淨。在太湖的時光裡,客人來自五湖四海,飯菜雖然豐盛,但主要是素食。偶爾有肉,但也只是三淨肉。問題是,南懷瑾老師吃飯都是象徵性的夾幾下,基本全是在招呼其他人在吃。要不然,他老人家也不會那麼瘦。
  • 男生說:「我有女朋友了!」你還喜歡他嗎?看男生心裡怎麼想的
    在感情的世界裡,無論是男生或女生,都希望找到一位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但每個人的情感經歷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先苦後甜,有的人先甜後苦。或許有的人感情就是一帆風順,幸福到老!有的人可能無數次歷經感情的痛苦與辛酸,千瘡百孔了還沒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天女!
  • 南懷瑾:關於神通與氣功,你不知道的「秘密」?
    因為潛意識對自我起了暗示的作用,便很容易使四肢和整個軀體發出類似有規律的動作……有些人認為已得『神功』,更有些修道人稱之為「自發功」,就樂此不倦,而不知誤入歧途,若如此下去,將來一定會走火入魔。」怎麼辦?
  • 想知道男人有多愛你,就看他給你的微信備註,有多與眾不同?
    所以他們很少把愛放在嘴邊,都是藏在心裡。實在藏不住了,就偷偷給對方取一個暱稱,在微信上給對方一個與眾不同的備註。在一個愛你的男人眼裡,你就是與眾不同的,下意識就會把你和其他人區別開。微信列表中,可能會有千千萬萬個好友,但是讓他魂牽夢繞,願意為了一個特別的備註費心思的,也就只有你一個而已,所以如果想知道男人對你的想法,不妨看看他給你的備註是什麼。1、在你名字前加一個A在微信中好友的排列順序是以字母排的,開頭是A的就會被排在最前面。
  • 什麼是坐禪入定?南懷瑾、達照法師、太虛大師、仲巴仁波切如是說
    坐禪達照法師、太虛大師、仲巴仁波切和南懷瑾對坐禪入定都有自己的見解。南懷瑾:關於入定的理解?南懷瑾關於入定的理解,靜坐是靜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佛家、道家專有名稱,看你要修哪一禪定,百千法門,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義就是把一個東西定住,念頭像一顆釘子釘住,像一顆珠子放在那裡,珠子是活動的,把它定住,擺在一個中心點,專一不動。釘子、珠子都是作比喻,比喻有百千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譯,是百千種方法,是你達到"定"的境界。
  • 其實,男人的七寸在這裡,掐準了,他心裡都是你
    所以也就意味著在他們的眼中,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從來都不存在模稜兩可。 這樣雖然好,但是也會形成兩個極端,他們喜歡的人不管是有多少缺點,在他們的眼裡都會是神明少女一般的存在。 倘若是不喜歡,哪怕你把整顆心都掏了出來,他們都不會多看你一眼,甚至還會覺得你很煩。
  • 想知道你在男人心中的位置如何,看他手機裡的這些「地方」就知道
    接電話的語氣當你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接電話的語氣是很柔和的。而當你接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的電話的時候,往往是不耐煩的。這些小細節我們可以自己感受得到,尤其是當你興致勃勃的給一個男人打電話的時候,他突然來了一句:有事嗎?這句話會讓你所有的興致都沒有了。
  • 很多時候,男人到家的第一句話,就能說明他心裡有沒有你
    如果你遇到了一個男人,到家後的第一句話是關心你,體貼你,而不是只想到他自己,那麼恭喜你,因為這說明這個男人的心裡真的有你。很多時候,男人到家的第一句話中,就能看出他心裡有沒有你。當時王曉芳還是個情竇初開,懵懵懂懂的姑娘,人善良又可愛,長相甜美。老公對她窮追猛打,日子久了,她也被老公感動了。畢業後兩人曾因為志向不同,想要去工作的城市不一樣超過幾次架,最終王曉芳妥協了,老公留在了他自己最想去的城市,武漢,也是老公家所在的城市。
  • 真正想念你的人會主動聯繫你,當你需要他的時候,他會陪你
    當愛情剛剛萌芽的時候,即使只是對方一個溫暖的眼神,也能讓你一整天都感覺很好,就像每天泡在蜜罐裡,心理上的滿足感是無法表達的。陷入愛情中的男男女女會變得非常好奇,當他們看不見他時間裡時,他們總是猜測他在做什麼,他在想什麼,事實上他最想知道的是他是否在為自己著想。
  • 董子竹為什麼就《金剛經》向南懷瑾提出商榷?
    南懷瑾先生在推廣中華傳統文化這件事上是功不可沒的。這位老先生真可謂是著作等身了,講授的東西儒釋道三家都有,很多人走進傳統文化的大門,都是因為南先生的原因。但名氣大了,自然是非就多,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樹大招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