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在冷兵器時代,人們說十八般武藝,軍器中則是弓稱首,此外槍矛有「百兵之王」的稱號,東漢末期的名將趙雲的武器就有龍膽亮銀槍,而我國失傳的三大兵器,一件驚豔世界,一件流落日本,一件無法復刻。
其一,諸葛連弩
據《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以訓厲臣子。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目前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弩是河南洛陽出土的戰國中期弩,而弩是由弓發展來的,諸葛連弩則是諸葛亮所製作的一種連弩,又稱元戎弩,一次可發射十支長八寸的鐵弩箭,火力很強。
但由於連弩的體積和重量都偏大,因此單兵是沒有辦法使用的,而諸葛連弩也是主要用於防守城池和營塞。然而諸葛連弩並沒有傳承下來,又缺乏實物,連圖像等東西都沒有,漢末魏大發明家馬鈞想要對其進行改進,但因為生產複雜,最終失傳了。
其二:陌刀
陌刀是我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據《唐六典》卷十六記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最開始陌刀出現是為了對抗突厥起兵,後成為了諸軍對付騎兵的利器,其戰術作用相當於是今天的反坦克武器。眾所周知,唐朝年間日本使臣頻繁來華,向唐朝學習各方面的知識,陌刀也流落到了日本。
但唐朝時,陌刀是禁止陪葬的,後來到宋代,陌刀就開始不再出現,是奢侈的戰爭器材,長矛、斧鉞則成為了軍隊的主要兵器,陌刀也就失傳了。
其三:槊
槊是重型的起兵武器,由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槊頭呈圓錐狀,有的上面裝有鐵釘,有的槊柄尾還裝有鐏。在我國史上,南北朝時期的猛將高敖曹、唐太宗手下第一猛將尉遲恭、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關羽等猛將都善於使用槊,而槊卻也是無法復刻的武器。
槊的成本極其昂貴,並且製造過程費時且繁複,失敗的機率高,一桿槊使用以及廢棄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強弓。而槊之所以失傳,一是因為宋朝以後失去了產馬的產地,也就不存在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所以槊也就失去了使用者。
二是因為宋朝之後重文輕武,文人領兵,世家門閥不再掌軍,而自漢末至隋唐,只有領兵作戰的門閥貴族才需要具有實戰性的騎兵武器,這使得槊成為了世家貴族出身的將領的標誌,宋以後就不存在了。
此外隨著新式武器的出現,如火藥等,火器時代開始後,冷兵器也就不再成為作戰的主要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