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無關金錢

2020-12-05 索菲是個寶媽

前段時間看了泰國的一則公益廣告,分享到梅梅的班級群中之後大家都深有感觸:《豆芽引發夢想》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小女孩的媽媽只有4年級的文化水平,在市場賣菜,卻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了一位博士生

這位故事中的小女孩現在已經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拿到了Sarnrak project獎學金,在瑞典從事研究工作,同時她也是大學科學系的教師。#育兒有方法#

短短3分鐘的短片,看了之後卻感慨萬千。這位小女孩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她的媽媽總是耐心的說:「我們試試」,幫助孩子樹立了堅持不懈、勇於實踐的良好價值觀。

小女孩叫Ju,出生於泰國一個貧困的家庭,她的媽媽以賣菜為生。所以Ju從小就對菜場的一切都很熟悉。

由於自己家的生意並不好,所以當她看到賣豆芽的攤位前特別多人的時候,她就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的那麼好?」

媽媽回答她:「因為只有一個攤子在賣豆芽」。

小女孩說:「那我們也可以種豆芽來賣嗎?」媽媽有些遲疑,因為種豆芽還是有難度的,但是她還是在短暫的考慮之後說:「嗯,我們試試。」

就是這最重要的四個字,帶著母女倆開始了種豆芽的挑戰,也開啟了Ju不一樣的人生。

她們在陽臺放置了一些培育的工具,買來了豆子,興致勃勃的開始種豆芽。

沒有意外,第一次種豆芽果然失敗了。但是媽媽告訴Ju: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這時候媽媽找出了一本介紹豆芽專業種植方法的書,想要找到豆芽生長的竅門。

短片這個時候介紹了母親只上到小學四年級,認識的字並不多,所以Ju就念給媽媽聽。

找到種植改進方法的母女倆繼續嘗試,「媽媽,這次會成功嗎?」

媽媽的回答信心十足,她說:「我們試試!」

但是這次豆芽依舊枯死了,經歷了這樣幾次的失敗,家中原本就所剩無幾的積蓄更是捉襟見肘,但是媽媽依然鼓勵女兒嘗試和實踐,這一次她們終於找到失敗的原因:因為兩個人做不到按時給豆芽澆水。

Ju的媽媽受自家漏水的屋頂啟發,用廢舊的水瓶製作了「自動澆水裝置」,給豆芽提供水分。

就這樣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之後,她們終於成功的種出了豆芽,正是由於媽媽之前一次次的「我們試試」鼓勵了Ju,最終才獲得了成功。

Ju在獨白中這樣說:「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

媽媽看到興奮的Ju,依舊鼓勵的問:「我們要不要試試種點別的?」

這時候Ju的回答讓所有人都很欣慰「我們試試!」

正是母親的這句話教會了Ju不怕失敗、勇於挑戰的精神,把這份精神帶到學習中去,最終幫助她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

一位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媽媽,雖無法為女兒提供優質的物質生活,但是卻在教育上給了女兒最重要的財富,保護了小女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養了她主動思考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女兒的成功離不開母親對她的啟發和言傳身教。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在這一點上,《最強大腦》的「水哥」王昱珩的科學育兒法,則被網友調侃像個「科學怪人」。比如女兒一出生的時候,他就自製了一個水族箱給她,隨著女兒長大,這個小小的「微海洋景觀」也跟著繁盛起來。

正是這種在實踐中鍛鍊的探索精神,儘可能接觸大自然,「水哥」把家裡幾乎弄成了一個叢林!女兒的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演員孫儷也積極的陪伴孩子們在實踐中探索這個世界的神奇,我們小時候應該都好奇的問過媽媽:「雞蛋是怎樣孵出小雞的?」有的家長可能會給孩子找到圖片或者視頻講解,有的家長甚至直接忽略掉孩子的這個問題。

但是孫儷卻搬來了孵化箱開始和孩子一起孵小雞,為孩子們上了一節生動的科學啟蒙課程,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僅如此,孫儷還帶著孩子們在家種豆苗,享受著自給自足快樂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樂趣。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呢?

1、鼓勵孩子多發問父母要正視孩子問題,鼓勵孩子多進行提問,多提出自己疑惑和不懂的地方。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僅僅停留在好奇的層面上,那麼寶寶的好奇也就僅僅是好奇了。

比如孩子在搭建積木的時候,他可能在搭建剛完成之後就推到了自己的作品,也許孩子這樣做只是想要了解推倒房子之後會出現什麼後果?那麼家長這個時候可以適時的提出一些問題,比如:「下一次怎樣搭建才會更穩固呢?」「積木倒塌後你還能否將其恢復以前的模樣?」

很多時候孩子提出的疑惑,家長不一定就要給出答案。嘗試一下啟發孩子自主的探索,鼓勵孩子探索獲得的經驗和知識才會更加有意義。

2、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家長可以嘗試著多帶孩子去大自然、公園,或者去陌生的地方旅行,這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會激發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比如去陌生的地方旅行,孩子就會感受到不同地方的氣候和人文環境的不同,這樣孩子們就會對氣候的產生和文化的不同有更多的探索欲,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3、少一些玩具,多一些書籍什麼是最好的玩具?答案其實很簡單:孩子一直在玩的玩具,才是最好的。所以不要給孩子提供「小山」一樣的玩具,那只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對孩子的探索欲培養是無意義的。

嘗試著多為孩子提供書籍,上不起動輒數萬元的夏令營,你同樣可以給孩子不同的眼界和格局,就像Ju的媽媽一樣,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你可以多和孩子進行各種小實驗,也可以讓孩子通過閱讀對探索科學產生興趣。

據研究統計表明:小時候對於科學感興趣的孩子,在初中學習物理化學的時候往往會更省力。

浙江省教育廳在一項調查中發現,科普類書的閱讀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位列第一。

前段時間給孩子選書,發現了一套非常棒的科學百科啟蒙繪本,今天想推薦給大家~

這套書就是針對6~12歲兒童的《遊戲中的科學》,被稱為「最有魅力的科學實驗書」,本套書共6冊,在科學小實驗中激發孩子對於科學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升孩子的探索力和主動思考的能力,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小小科學家」。

本套書包含多個精心設計的可操作性極強的科學實驗,生動展現空氣、水、聲、光、電、磁、熱、力等物理、化學現象和生物、物質結構特徵,通過孩子親手做實驗,學習隱藏在生活中的科學原理,朋友家的孩子在閱讀一段時間後從中學到了非常多的科學知識,也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與樂趣!

相關焦點

  •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她常說的這四個字,激發了孩子的科學潛能
    泰國的一則公益廣告《豆芽引發夢想》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小女孩的媽媽在市場賣菜,只有四年級的文化水平,卻將小女孩培養成了博士。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媽媽總是耐心地對小女孩說「我們試試」,簡單的四個字,包含的是媽媽對孩子好奇心的呵護、對孩子探究精神的啟蒙。
  •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作業:好孩子不是第一名,而是被激發了潛能
    我看到太多的成年人,當孩子開始讀書,父母就開始焦慮、爭吵,慢慢失去笑容。他們有曾堅信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然而當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功課跟不上,考試墊底,他們關於教育的自信瞬間垮塌了。為什麼家長如此的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因為在很多家長的心中,成績好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同樣的,成績差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沒前途。
  • 家庭教育如何激發孩子的潛能
    家庭教育對激發孩子的潛能至關重要。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有一個劉星責怪媽媽的場景。劉星說:「如果您從小培養我,我也會彈鋼琴。」媽媽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劉星立刻反擊:「我不願學,您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還不懂事,難道您也不懂事嗎?
  • 孩子3歲前,比起有字的繪本,「無字書」更容易激發孩子潛能
    但是相信家長給孩子看的肯定都是「有字書」。可能是英文也有可能是中文,有可能文字佔的比重多,也有可能佔得比重少。但是其實比起「有字書」,「無字書」更能激發孩子的各項潛能。「無字書」也叫做情景書,書中沒有一句話,都是圖案。
  • 「3歲孩子一年認識2000字」,媽媽的4個智慧教育法是成功關鍵
    這位媽媽表示:在孩子的幼兒時期,也就是3歲左右,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教孩子認字了。所以她便在孩子3歲的時候,總結了4個教育方法,並且運用到孩子的身上,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讓孩子成功在一年的時間裡面認識了2000個字。
  • 日本腦力開發研究: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家長請收藏好
    鍛鍊大腦潛能的4個方法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歸納出了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大腦,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還能提升專注力和創造力!1、跟孩子一起聊天剛開始家長跟孩子聊天的時候,他們是根本就聽不明白的,所以,家長說話的速度快慢沒有特別好的作用,只有家長用溫柔的聲音,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舒適感,而且孩子對於家長的聲音是很熟悉的,他們也很喜歡聽。
  • 教育中多讚美孩子是激發他們的潛能的好方法
    一種發自內心的讚美,可以激發另一個人的潛能。在生活中,我們多讚美孩子,孩子會和我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我們多讚美朋友,朋友之間關係會更融洽。我們多讚美,夫妻,夫妻間的關係也會更和諧。我們多讚美家人,家庭會更溫馨。我們在學校中讚美我們的學生,學生得到賞識之後會更加努力。我們讚美自己的同事,同事也會更加努力工作。
  • 潛能:時刻等待你的召喚與激發
    什麼是潛能?潛能,我們每個人都有。它好比過剩能量的儲備,又好像存放在銀行裡個人帳戶中的錢幣,需要時,可以隨意調動,排上用場。他將學會40種語言;拿14個博士學位;把《百科全書》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他的閱讀量可以達到世界上最大圖書館,美國圖書館1000萬冊的50倍。有人會說,哪有什麼潛能?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潛能?
  • 如何培養好你的孩子,激發智力潛能?別人家優秀的孩子不是偶然!
    一個孩子的童年,往往會對他們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的童年裡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往往在未來會變得堅強、勇敢、獨立,所以孩子的童年教育相當重要。優秀的孩子不是偶然,大多數優秀孩子的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這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你看到這些孩子學習成績好,為人溫和,有禮貌,這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後的結果。
  • 激發生命潛能
    ,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目的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激發孩子的生命潛能。    大楊老師認為,每個孩子都擁有無限的潛能,如果這些完整地被挖掘,每個孩子都能像花朵一樣絢爛地綻放。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學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對生命對人對自然界積極的態度,對自己的信任和接納,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孩子的生命潛能才能盡情地舒展開來。
  • "激發孩子心理潛能"家庭教育公益報告會在邕舉行(組圖)
    李廣明攝  廣西新聞網11月7日訊(記者李廣明) 11月6日晚19時,由南寧市興寧區教育局主辦,完形教育迪揚心理學研究院承辦,廣西新聞網媒體支持的大型家庭教育公益報告會在廣西交通職業學院舉行,中國完形教育創始人大楊博士做為本次報告會全程演講者。
  • 全腦潛能開發教育,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經常會有人問「潛能開發」是做什麼的?潛能,就是一個人現在還沒展現,但卻是已經擁有,有待激發的潛藏能力。潛能開發就是用有效的方式開發、放開自身的內在潛力。如危機時刻:急中生智,智慧會突然千百倍地迸發而出;絕處逢生,力量會突然千百倍地湧流而出。
  •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來源於《中國教育報》)
    就拿學英語來說,無數孩子用他們的成功故事證明了: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道路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發現者、培養者、參與者,更是激勵孩子勇敢前行的引導者和陪伴者。發現者:主動挖掘孩子的潛能 2013年1月,一則「熟練掌握4門外語的12歲少年想環遊世界」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
  • 別總說孩子腦子笨,了解「智力三元」理論,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頭腦出眾。決定孩子智力高低的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也跟後天的教育有關。並且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潛能,有各自的優缺點,父母不能單從孩子某一方面的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聰明。
  • 右腦開發教育可提高孩子記憶力!七田真國際教育
    原標題:右腦開發教育可提高孩子記憶力!七田真國際教育 1958年日本教育學博士七田真教授創立七田真教育研究所,七田真2010年進入中國,為中國精英家庭0-9歲的兒童提供國際專業的育兒知識與幼兒早教課程、兒童超右腦開發訓練、潛能開發課程。
  • 王新權:激發潛能,關注個性-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青島弘毅中學,這樣的逐夢少年,都被激發了發展潛能,實現著個性特長發展,享受著成功的喜悅。這離不開校長王新權在立校之初確立的「激發潛能、成就夢想」的辦學理念。自主管理激發潛能發展2018年4月17日,有過11年初中學校副校長經歷的王新權,被青島市市北區教體局黨委任命為青島弘毅中學籌備組組長,著手籌辦即將於當年9月正式開辦的新初中。
  • 鉅力教育:腦思維訓練與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激發
    在現實生活中,全球的教育仍然以左腦教育為主,右腦教育並未得到有效的推廣,但實際上,右腦所控制的想像力、創造力、超高速記憶能力和靈感等才是真正幫助孩子成為"小神童"的關鍵能力。韋鈺曾提出:"教育實質上就是在構建人的腦"。
  • 小學生寫對字遭老師批評 稱沒教過的字應用拼音【2】
    原標題:小學生寫對字遭老師批評 稱沒教過的字應用拼音   老師的解釋   是怕孩子寫倒筆畫   由於擔心記者的採訪會對女兒童童未來的學習造成影響,文女士並沒有將班主任的電話留給記者,而是將一星期前與老師的溝通告訴記者。
  • 12款左右腦開發益智小遊戲,挖掘孩子潛能,助您打造天才寶寶
    應進行智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情意教育及社會性發展等訓練。激發寶寶左右腦的潛能要使孩子的左右腦得到充分開發,均衡發展,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對孩子的腦部發育進行多方面增強訓練,對不同階段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激發方法。
  •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快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本網1月07日訊 近日,一則「如何看待幼兒園不教知識了」的話題登上知乎熱搜榜,幼兒園不教知識再次引起廣大家長的關注。目前,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不提前給孩子講授拼音、識字等知識,這可愁懷了家長:孩子在幼兒園學不到知識,等上了小學跟不上進度怎麼辦?家長想送孩子上補習班,可補習班孩子多,老師講的知識很籠統,花費高額補習費也達不到理想效果,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