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洋河股份發布2013年業績快報,公司營收150.19億元,同比下降13.03%,淨利50.15億元,同比下降18.51%。隨著政商務消費迅速退潮,押寶高端酒的洋河面臨衝擊,原團購模式及深度分銷模式遭遇挑戰。業績下降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洋河呈現的高端形象與品質不符,用虛高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的價格,搭配的是虛幻的時尚文化訴求。
此前,洋河被媒體曝出在四川宜賓等地外購基酒,用於勾兌生產白酒產品。而目前洋河夢9價格約1200元,與茅臺價格相差無幾,價格對比之下,品質已見分曉。行業回歸理性之時,消費者更加注重白酒的品質和價值,而價格造就的高端假象必然站不住腳。
洋河掌舵者張雨柏自出任公司總經理以來,便開始打造洋河酒廠的藍色包裝定位。但在外界看來,洋河與藍色文化的結合有牽強之嫌。洋河認為,海洋文化是「藍色文化」,是一種代表開放、走向世界的文化。但是這種海洋文化是脫胎於西方文明的,藍色文化也孕育於西方文化中。
洋河以藍色文化包裝,實際上是將品牌洋化,以時尚、現代感十足的形象示人。但是洋河畢竟孕育於中國傳統文化、釀造歷史中,將西洋文化「移花接木」,顯得刻意生硬。
在白酒紛紛轉向文化酒的過程中,洋河選擇了另一種路徑。試圖用西方文化對抗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白酒市場更像是一場賭博,因為從產地、釀造工藝、文化歷史來講,洋河與洋文化沒有任何聯繫,無論以什麼方式包裝,洋河還是白酒,不是洋酒。
實際上,洋河標榜的「藍色文化」,是直接鎖定了目標消費人群。那就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及商務人士。不過,在政務消費受限之下,這種訴求也無處施展。
藍色文化更像是洋河一場一廂情願的品牌營銷。缺乏品牌積澱、缺少情感背書、缺少文化底蘊,它並沒有成就一個真正高端的白酒品牌。
縱觀中國白酒業,品牌呼聲很高,操作也往往是大手筆,可真正稱得上品牌的屈指可數。洋河闡釋的「藍色」、「天空」、「胸懷」,與「接地氣」的時代格格不入。更像「空中樓閣」。與其說洋河在劍走偏鋒,不如說它在一意孤行。
【特別推薦】:樣品試銷 全場試銷產品經銷商免費申領
福利:免費加入成都糖酒會參會指南,向10萬經銷商宣傳企業參展信息!
糖酒會參會指南:可在智慧型手機上快速查詢成都糖酒會各展點位置及地圖,參展企業的名錄、展位、活動、產品、電話等實用資料,10萬用戶為支撐,覆蓋春交會各大酒店展館,現在立即填寫入駐申請表即可免費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