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無忌君
酒企洋河股份(002304)或將迎來黃金拐點。上周五(2月28日)晚間,洋河股份披露2019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2019年洋河股份總營收為231.1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73.42億元。
相比從2008年開始的高速增長,2019年洋河似乎在猛踩剎車。從指標上看,無論是營收增速還是淨利潤增長,都不如往年。
另一方面,白酒市場的競爭依然是膠著狀態。在江蘇省內,洋河面臨著另一家酒企今世緣(603369)窮追猛趕,在全國市場,洋河也是上有茅臺五糧液壓制,下有劍南春、汾酒、郎酒、水井坊等對手環伺。
彈簧被壓到最低點的時候,就是其發力之際——事實上洋河踩剎車的背後,反映出的是管理層主動調整的決心和力度,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年裡,洋河作為白馬股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產品線清晰、品質穩定、品牌勢能保持增長、資金充沛、經銷商穩定。
渠道:減庫存控價格
洋河前幾年的高速增長,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得益於對渠道上的創新。
早些年洋河引入快消品的營銷戰略,開發了諸如「1+1」、「盤中盤」、「4x3」、「522極致化工程」等多種營銷方式,培養一批優秀的核心營銷團隊,和國內的大部分酒企相比,洋河在渠道把控和營銷上都有明顯的的優勢。
在此前競爭程度相對較低時,洋河這種由廠家來承擔更多風險的渠道經營模式,讓經銷商有了更多的保障。但這種扁平化的渠道,結果是渠道的利潤縮窄,畢竟風險和受益是對等的。
從2019年開始,白酒行業逐漸開始回溫,經銷商對利潤的渴望開始升溫,針對渠道庫存、廠商關係、市場秩序等方面的問題,洋河從去年年中開始進行主動調整——任命曾參與打造藍色經典品牌的元老級高管劉化霜擔任銷售主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面對渠道庫存積壓,洋河採取控貨穩價策略,從6月份開始控貨,第三季度繼續加強控貨力度——從長期來看,這一步對洋河今後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非常關鍵。目前洋河的渠道庫存已經到了歷史低點。
從去年中秋開始,洋河還取消了「一刀切」的銷量硬性考核方式,採取彈性、跨期考核,把側重點更多的放在價格上,引導各地分公司積極控貨,帶動終端價格提升。同時,費用投放政策也更加明確化、精準化,減少了隱性投入,價格更加穩定。
另一方面,洋河還重整了經銷商隊伍,建立新型廠商關係,向 「一商為主,多商配稱」戰略進行轉型,不再追求渠道無限細化,不再追求經銷商數量,減少經銷商內耗,扶持有實力經銷商。
洋河這大半年對渠道的調整,從經銷商隊伍的深化,到市場變化應對能力的快速提升,再到營銷渠道的進一步完善,洋河的營銷體系正在步入一個良性循環。
產品:推出戰略新品,產品結構升級
高鐵跑得快,不但需要特製的鐵軌,上面跑的火車也要性能好。在對渠道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時,洋河對產品也進行了優化。
去年,洋河在產品上最大的動作就是戰略性推出了夢之藍M6+,這也意味著經過多年市場培育的夢之藍產品,著手開始升級了。夢之藍M6+在M6的基礎上提出「品質升級」、「規格升級」、「形象升級」以及「防偽升級」四大升級,拉高產品形象。目前夢之藍M6+京東定價760元,與目前次高端主流的300-600元錯位競爭。
根據產業信息網的統計和測算,白酒行業2018年高端、次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規模佔比分別是15%、6%、33%和46%;2022年預計高端、次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規模佔比為19%、10%、33%和38%。
從產品體系上分析,M6+的上市,取代了原先洋河藍色經典系列中,位於次高端價格帶的M6,為洋河的後續產品進一步打開了價格空間。而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不斷加強,以及控貨挺價策略的不斷進行,藍色經典系列產品的價格帶也將得到升級,布局結構更加合理化。
事實上M6+的推出也是為了應對次高端競爭格局的變化,除了夢之藍M6+,洋河重點推的還有夢之藍手工班。而在未來洋河的海之藍和天之藍預計將不再追求提價,用高性價比搶佔份額,並應對省內競爭對手的圍堵。
在推廣順利的前提下,在今年夢之藍M6+有望實現全面替代老夢6。為此,洋河還在去年增設了高端品牌事業部,專注於高端系列的推廣。
從市場動向來看,未來洋河在產品策略上,也由原本的「省外主推海之藍、天之藍,省內主推夢之藍系列」轉變為「省外加大夢之藍系列的推廣」,實現產品結構升級,「省內主推M6+和夢之藍手工班」,以進一步加強品牌力,打開次高端空間。
通過優化,夢之藍系列在白酒次高端中具有更好的產品組合優勢,中端的基礎產品海之藍與天之藍市場容量大,消費者眾多,因此相對其他缺乏基礎產品的次高端產品而言,夢之藍具有更強大的品牌基礎,能幫助洋河今後在省外持續實現較好的增長。
同時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洋河原酒年產量16萬多噸,儲存能力達100萬噸,不同時期生產、不同年份的原漿酒儲存達70萬噸以上,並且將形成9萬噸陶壇庫群。這些數據都表明,洋河已經儲備了充足的高端基酒,完全能夠支撐夢之藍的進一步發展。
品牌:「洋河+雙溝」,多輪驅動
洋河股份在今年年初的大會上,對基層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新一輪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洋河在基層分設了海天部與夢之藍部,同時將去年設立的雙溝品牌事業部升級為雙溝銷售公司。
連續兩年針對多個品牌組建專門的團隊,將銷售資源和團隊關注度聚焦,洋河的戰略意圖顯然已經十分清晰:深度推進「洋河+雙溝」的雙品牌戰略,實現多輪驅動。
這樣的戰略是以洋河現有優勢為基礎的。洋河和雙溝分別擁有著各自成熟的多品牌體系,其中洋河擁有「夢之藍」、「洋河藍色經典」、「洋河小海」、「洋河微分子」等品牌;雙溝擁有「雙溝珍寶坊」、「蘇酒」、「柔和雙溝」等品牌。覆蓋了100-2000元的價格帶,每個價格帶都有產品和競爭力,這樣的產品架構在白酒行業可以說是十分罕見。
洋河產品系列的完備還增強了公司的風險抵抗能力及周期調節能力,景氣度高時能依靠高端、次高端產品享受行業溢價紅利,當行業景氣度放緩時,可以依託中低端產品滿足消費者剛性需求,保證業績的穩定性。
CNN專欄作家大衛·古德曼(David Goldman)曾經在分析巨無霸微軟的困境時這樣寫道:「這家公司最大的障礙通常都是它自己。」而事實上,微軟這家全球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在新任CEO納德拉的帶領下進行了深度的戰略調整,終於在去年登頂萬億美金市值。
眼下來看洋河也正行進在「正確的道路」:暫時的放緩,也將帶來新一輪增長的「黃金拐點」。
「微光2020」
透過疫情,看懂中國各個行業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