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倍速增長的騰訊雲 背後的勢能與動能

2021-01-16 鄭凱Kay

文/鄭凱

  還記得,今年三月在騰訊發布的2015全年財報時,騰訊雲被首次寫入其中。在當時的財報中,騰訊寫道:「我們的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我們將繼續投資以加強我們的雲服務,支持我們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實踐。」

  當時,我曾撰文認為,騰訊雲到了從戰略儲備向戰略擴張的轉型期。如今,新的騰訊財報似乎正在驗證我當時的判斷。

  在騰訊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騰訊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48%,總營收為人民幣49.64億元。其中,騰訊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逾兩倍。由此可見,半年多的周期,騰訊雲的業務量在急劇膨脹,而成長速度則又取得了幾乎翻倍的增長,這說明騰訊雲的加速度在整個行業中已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有句老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騰訊雲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快速增長,背靠騰訊的集團優勢和技術儲備的勢能是第一個原因,而騰訊雲自身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戰略上不斷的變革和突破則形成了獨特的動能。如何理解騰訊雲?

  看勢能 從支持業務到業務支撐

  我們知道,騰訊雲本身就是騰訊公司多年來通過網際網路業務的實踐所積累的技術釋放。騰訊雲,最初是一個為公司內部業務提供服務的雲計算平臺,騰訊雲在騰訊龐大的產品體系中,得到了實戰經驗,其實早期的騰訊雲就是支撐著騰訊各條業務線快速擴張的技術後臺。

  但是,隨著雲計算在全球範圍的快速發展,雲本身也在發生蛻變,過去作為業務支持的雲計算,開始逐漸演變了網際網路公司的支撐性業務。比如亞馬遜AWS,通過近一年來的財報可見,相對於亞馬遜其他成熟業務,AWS的雲服務是增長最為迅速的部門,現在已經成為整個亞馬遜公司的業務亮點。從國內看,國內雲計算公司當中的阿里雲,也已經被馬雲當作是決定未來世界資源之爭的重要業務。

  所以,可以預見,對於騰訊公司而言,騰訊雲不僅從增速上成為了整個公司的亮點,從業務形態的轉變上,騰訊雲更可以作為未來騰訊轉型的支撐點。

  馬化騰本人也出席了今年騰訊的「雲+未來」發布會,他表示,「騰訊不是把雲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來考慮的,而是作為整個平臺戰略去考慮的。所以採用騰訊雲的解決方案,用戶就接受並得到了整個騰訊的平臺,得到騰訊十幾年經驗和能力的支持。」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未來的騰訊雲不僅是騰訊業務轉型的技術支撐,更是騰訊大生態中,支持國家網際網路+戰略的核心業務。

  事實上,騰訊雲所取得了快速成長也與網際網路+聯接的核心定位不無關係。在更為廣闊的地方戰場,騰訊雲依託於騰訊公司的強力產品微信和QQ,正在不斷的取得突破。

  例如,在騰訊雲、騰訊網、騰訊開放平臺的三方聯動下,騰訊「網際網路 +城市服務」已經獲得越來越多的政府認可。僅微信上的廣州城市服務接口開通了 17項公共服務入口,極大地提升了公共服務效率和水平。再有廣東省旅遊局與騰訊共同打造的「旅遊+網際網路」服務雲;廣州市車管所在騰訊雲的支持下在國內率先首家推出了「雲上車管所等項目,都一一驗證了騰訊雲和網際網路+結合帶來了市場機會。

  看動能 積極求變中的騰訊雲

  如前文所述,騰訊集團的資源和技術形成了今天騰訊雲主要的技術架構和先天優勢。但真正做到兩倍速的成長,這就與騰訊雲自身的積極求變和技術創新不無關係了。

  從今年的市場策略看,騰訊雲也在逐漸將勢能轉化為動能。2015年馬化騰親自出馬,與四川、湖南、河南、廣東等省政府直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這給騰訊雲積蓄了勢能。今年,騰訊雲則通過「雲+未來」峰會的落地,打開了地方市場的空間。據悉今年,「雲+未來」峰會已先後在深圳、蘇州、西安各城市舉辦,通過輸出雲計算和大數據等能力,在全國各地開展市場生態建設與合作夥伴生態建設,助力更多企業和城市實現網際網路+。

  在一次採訪中,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曾告訴我,「騰訊雲是一家天生的雲計算公司,並不是一個後來者,網際網路+是市場給予騰訊雲的機會,騰訊雲會通過市場策略和產品策略的改進來贏得這個機會。」

  是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騰訊雲一年來的發生的改變。

  首先,我們能夠在很多大城市的機場看到遍布其中的騰訊雲品牌廣告。有人說這是為了對飆阿里雲,但我卻認為,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其實剛剛起步,除了網際網路公司,還有龐大的傳統行業剛剛開始接觸雲和接受雲,騰訊雲的品牌戰略顯然要傳遞的是更高層次的信息:騰訊雲有能力成為中國傳統行業雲化的推動者。

  其次,騰訊雲還在年初,啟用了全新的品牌LOGO。這一新LOGO更加強調「雲」形,這也體現了當前騰訊對於雲計算的堅持。在當時,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說,「對於騰訊雲來說,我們希望傳遞的是我們很認真的在做這個業務,也很認真的對待這樣的品牌,對待一個品牌是我們對它的信心和責任,這不僅僅是一個LOGO,更是一個團隊的信仰

  第三,騰訊雲的產品策略更具有攻擊性。3月騰訊雲進行過戰略升級,主攻CDN等產品,跟騰訊所有產品一樣,騰訊雲也採取了快速迭代的方式進行產品升級。8月騰訊雲升級推出了雲伺服器CVM、資料庫CDB等10款IaaS產品和服務,在業界率先推出第二代雲伺服器、三級階梯按量計費服務,一下發布了5款資料庫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1月初,騰訊雲四大核心產品全面調價,最高降幅低至3折,這也意味著騰訊雲在產品策略上敢於迎接任何挑戰的決心。

  第四,更為強調生態戰略。比如,騰訊集團三個月內接連投資永洪科技與海雲捷迅,這兩家在大數據和混合雲等領域優勢明顯,騰訊很可能還會繼續加大投資,引入更多夥伴一起來給雲計算客戶提供專業服務。

  第五,持續投入技術創新和研發。不久前,騰訊雲數智分布式計算平臺剛剛奪得2016年 Sort Benchmark 全球排序競賽GraySort 和 MinuteSort兩項冠軍,創造了4項世界紀錄。Sort Benchmark是通過排序競賽考量一家公司或機構大規模計算能力的綜合實力,這項比賽中的勝出,也等於在側面驗證了騰訊雲在雲計算和大數據上的整體技術能力。

  由這些維度的突破可見,騰訊雲在整個2016年都在通過持續的突破自我,來實現不斷的盤中加速。那麼,通過勢能的積累,和動能的加持。騰訊雲會將動能化為動力,將勢能轉化為勝勢嗎?

  化動能為動力 化勢能為勝勢

  其實,如果對比全球雲計算的老大AWS,我們可以發現在同等的發展階段,騰訊雲其實要比AWS走得快很多。這其中,雖然雲計算的成熟功不可沒,但也反應了騰訊雲戰略的成功。

  在我看來,決定騰訊雲未來發展走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

  第一,大視野。騰訊雖然已經是中國最強大的網際網路三巨頭之一,但是不能否認,在國際化的業務上,騰訊雲才是騰訊公司走向海外的橋頭堡。海外業務的膨脹,也將讓騰訊雲真正有機會躋身世界一流雲計算公司的行列。

  從騰訊雲已經公布的海外拓展計劃看,今年8月,騰訊雲已經開放可新加坡數據中心,在最新出海計劃中。騰訊雲還將在全球部署約18個數據中心及數據節點,面向中國出海企業以及海外本土企業提供雲服務,已成為僅次於亞馬遜AWS,在全球雲服務基礎設施方面部署最為完善的雲服務商。國際化的成就,將決定未來騰訊雲在全球雲計算版圖中的最終位置。

  第二,網際網路+。如果說海外市場能夠決定騰訊雲未來成長的廣度,那麼網際網路+行業的結合,雲計算在全行業的深入,將決定騰訊雲未來業務的深度。

  馬化騰在《網際網路+ 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中寫到:打通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網際網路最終也會成為「傳統行業」。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終將融為一體。這種產業的融合和創新,是需要通過雲計算的技術來實現的。

  從騰訊的傳統業務分析:微信打通了城市入口,騰訊云為地方政府搭建了一個調度中心,騰訊開放平臺打造眾創空間,全面啟動當地創新和創業生態環境,QQ則垂直深入挖掘城市熱點需求。這將是多麼令人震撼的畫面。在其中,騰訊雲的使命,就是作為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的聯接器而存在的。這也是騰訊公司將騰訊雲業務作為未來核心業務來打造的必然。

  總體來看。從勢能上,騰訊雲手握騰訊的全面優勢,它獨有的大數據能力、雲端連接社交體系及整個騰訊平臺的能力,將為騰訊雲的全面爆發護航。而從動能上,騰訊雲在今年Q3同比逾兩倍的增長速度,這已經證明了無論是品牌、產品還是用戶服務上,騰訊雲都已經處於有史以來的最高峰。所以,今天的騰訊雲到底在不在世界雲計算的第一梯隊,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的全球雲計算版圖上,一定會有騰訊雲分量最重的那一塊。

相關焦點

  • 怎麼獲得品牌增長加速度?勢能向上,動能向前
    品牌勢能可以潛移默化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和對產品的使用體驗,提升品牌的口碑和銷量轉化。4. 提升資源效率為什麼一些品牌跨界合作可以很順利,而有些品牌找別人跨界別人愛答不理?為什麼你找媒介資源投放價格讓兩股瑟瑟發抖,而別的品牌卻能拿到底價?品牌勢能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品牌勢能大,別人都圍著你轉,品牌勢能小,你只能找各種大腿抱。
  • 專訪豐厚資本譚群釗:產品的勢能主導與品牌的動能爆發
    騰訊《王者榮耀》、網易《陰陽師》等現象級移動遊戲成為網民熱議的話題,持續引爆市場,並和長尾內容一起,使中國移動遊戲在整體網遊中的佔比首次超過PC客戶端遊戲。在中國談到遊戲行業,自然會想起盛大創始人之一,曾任盛大遊戲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盛大網絡集團非執行董事的譚群釗先生。  產品勢能加速集聚  2016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規模約1023億,同比增長81.9%。
  • 教師資格備考: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
    彈性勢能大小與物體的材料和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五、機械能1、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2、一個物體具有的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之和 。例如:一架在天上飛的飛機的動能是50000焦耳,重力勢能為65000焦耳,那麼總的機械能為(50000+65000)焦耳=115000焦耳。
  • 初中物理教案:《動能和勢能》
    2、知道什麼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麼是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能舉例說明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5、能用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解釋簡單的現象.6、通過演示實驗、生活中的現象歸納和總結,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想像、歸納的能力.
  • 初高中銜接題——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①動能在初中我們學習了影響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即質量和速度。那麼,在高中我們會學習關於動能的計算公式,即動能表達式上圖公式在高中才會學到,Ek表示動能,m表示質量求(1)物體被拋出時重力勢能Ep和動能Ek1;(2)物體落地瞬間的動能Ek2例圖(1)拋出時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已知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麼是彈性勢能。   3.理解機械能的初步概念。   4.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 解讀華為雲的新使命:如何將技術勢能轉化為產業動能?
    7月20日,華為雲TechWave技術峰會在線上舉行,正如其名,這是一場華為雲技術創新的大閱兵,展示了各種創新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在會上提出了華為雲面向未來的使命:「賦能應用、使能數據,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並能舉例說明。   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 說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動能和勢能》,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三、說教學目標(過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和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能量的概念;知道動能以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知道常見的兩種勢能及其影響因素;能夠利用動能和勢能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動能和勢能》,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因此,我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動能和勢能,並且通過實驗了解動能和勢能受哪些因素影響。【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物體的動能受哪些因素影響的實驗,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高。
  •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級《動能和勢能》
    2、知道什麼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麼是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能舉例說明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5、能用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解釋簡單的現象。6、通過演示實驗、生活中的現象歸納和總結,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想像、歸納的能力。
  • 高考物理中的動能,動能定理知道是什麼嗎?彈性勢能、重力勢區分
    一、動能1)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表達式:2) 動能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3) 動能和動量的區別和聯繫:①動能是標量,動量是矢量;②動量改變,動能不一定改變,動能改變,動量一定改變;③兩者的物理意義不同
  • 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
    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僅供參考!   動能和勢能   1、動能   ①能量:物體能夠對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②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的轉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 初中物理知識精講: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含實驗題)
    【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6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在探究「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不同質量的鐵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沙坑,根據比較撞擊沙坑後留下的印痕深度進行探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過程中既用到了轉換法,也用到了控制變量法B.
  • 勢能弦(Potential Energy Spring)——動能收集裝置
    機械錶是常見的動能儲存裝置,上弦原理是將動能轉化為「發條」勢能。各種動作產生的動能,都可以通過傳動裝置轉化為「發條」勢能進行儲存、轉移。將若干組蓄滿勢能的「小發條」,輪流接入傳動裝置,給一組「大發條」上弦,就可以將分散的動能集中起來。
  •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從動能轉化到勢能提升》
    本文借用物理學上動能與勢能的相互關係,來闡釋文化傳播動能轉化與勢能提升的內在關聯。一方面從國外受眾需求側,對「符號傳播與價值觀傳播」、「創意傳播與深度傳播」、「線上傳播與線下傳播」等三大傳播難點進行剖析,另一方面從供給側,提出運用比較思維、創意思維、長尾思維來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磁力勢能、彈性勢能、以及動勢能轉換力。
  • 把勢能轉化為動能:責任地產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時代,責任地產蘊含的勢能正以房地產業深度調整為契機,轉化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底色不變:堅持「房住不炒」總基調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 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騰訊雲副總裁陳平在CDCC騰訊數據中心專場活動中,騰訊雲副總裁陳平表示,數據中心是推動新基建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騰訊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將始終秉持開放的心態,與生態夥伴共同推動先進數據中心產品和技術在產業中落地,不斷釋放出新的經濟動能和社會價值。
  • 年收入翻倍,騰訊安全的兩大利器是啥?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騰訊營收1254.5億元,同比增長29%,高於市場預估的1238.3億元;淨利潤385.4億元,同比更是增長89%,遠遠高於市場預估的302.6億元。 同時,2020年也是騰訊深入To B業務的第10年。作為騰訊To B業務的承載者,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業務本季度也同比增長24%至332.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