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經濟觀察:用深化改革不斷提升創新「勢能」

2020-12-05 經濟日報

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無論是增強內生動力還是應對風險挑戰,都對創新這個關鍵因素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要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製作為堅持創新驅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要辯證處理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的關係,不斷融入全球創新體系;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技術優勢」變為「市場優勢」

這幾天,有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取土的圖文刷爆了朋友圈。據悉,此次「嫦娥奔月」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創造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等諸多中國「第一」。

此前,「奮鬥者」號潛水器在逐夢深藍的道路上又「潛」進了一大步,13次下潛大海深處並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時過境遷,夢想已成現實,令人備感自豪。從航天探月到載人深潛,從5G移動通信到第三代核電,一系列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與航天相關的企業年註冊量首次突破1000家,2019年我國全年新增航天相關企業超過了2700家。

客觀上看,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據統計,從2015年到2019年間,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從716億元增長到1335.6億元,年均增幅達16.9%。2019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高達2.21萬億元,研發強度已超過歐盟平均水平。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的國家創新能力指數連續兩年進入全球前15位,成功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

雖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但還不是「前列」。一字之差的背後,是我國基礎研究與發達國家之間仍有較大差距的現實,一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與此同時,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無論是增強內生動力還是應對風險挑戰,都對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對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是我國五年規劃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放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之後,中央對進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創新的再認識、再部署,凸顯了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製作為堅持創新驅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總體看,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已基本確立,但創新環境不完善、科技評價導向不清晰、科技管理效能不高等短板依然較為突出,需要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為科技創新提供與其相適應的實踐載體和制度安排,用改革的強勁「動能」,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與水平的「勢能」。

要辯證處理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的關係,強調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創新,不斷融入全球創新體系。中國的科技創新從來都不是封閉式創新,今後也不會關起門來自己搞創新,但要清醒地認識到,關鍵核心技術要不到、買不來,根本出路在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當然,也要不斷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加強科技交流合作,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戰中貢獻更多「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技術優勢」變為「市場優勢」。從供需關係看,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要形成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科技創新將是最有力的支點。當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遇到了一些問題,關鍵是「卡脖子」技術問題,一些前瞻性、引領性的科技儲備還遠遠不夠。對此,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科技攻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真正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路徑。(經濟日報記者 顧陽)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用改革「動能」提升創新「勢能」!
    要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製作為堅持創新驅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要辯證處理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的關係,不斷融入全球創新體系;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技術優勢」變為「市場優勢」。 這幾天,有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取土的圖文刷爆了朋友圈。
  • 貴州省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開發區經濟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
    貴州省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開發區經濟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 發布時間:2017-12-27 14:36:54      來源:貴州省商務廳   今年以來,貴州省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步伐,開發區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
  • 創新賦能 迸發動力玉柴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梁萍萍在玉柴,如果說傳統發展是做加法,那麼創新發展就是做乘法。多年來,玉柴不斷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與市場經濟和國有企業制度要求相適應的勞動、人事、分配機制,建立了企業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近三年,玉柴勞動生產率同比大幅提升近20%,為企業創新發展賦予了新的能量。
  • 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創新發展 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
    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大力實施工業強基行動和服務業提升行動,培育形成6個千億產業集群,產業支撐能力和發展後勁不斷增強。2016年,全市經濟總量達到12170億元,五年年均增長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175億元,五年年均增長11.5%。 這五年,我們勇於先行先試、深化改革創新,全社會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 人民日報頭條梳理十八大來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不止步
    自貿區改革試點與鋪開,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打開發展新版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塑造全球化時代的「世界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孕育生成了一個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間。「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
  • 40年特區深圳再出發,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
    首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打好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是以主陣地作為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 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需求升級步伐加快,經濟發展動力增強。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用下,適合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有效供給不斷增加,契合了消費結構升級要求,帶動了投資結構優化,擴大了市場需求。消費貢獻率穩步提升。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比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高58.6個百分點。升級類商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長。
  • 回放|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聞發布會
    要加強黨的領導,落實董事會職權,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真正成為獨立的、完整的、健康的、充滿活力的、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二是國有企業要在創新引領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實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方針、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好方案確立的各項改革任務,切實統籌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走深走實,加快破解制約我區國企發展的瓶頸問題,全面提升改革綜合成效,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區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
  • 深化改革創新 臨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深化改革創新 聚焦服務保障  臨沂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近年來,臨沂市按照「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的定位,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遵循「三大規律」 深化改革創新 構建全新的中國郵政寄遞競爭優勢
    劉愛力指出,這次改造工程順利推進,充分體現了中國郵政的綜合實力、創新力和執行力。改造工程建成後,北京市分公司的郵件處理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式提升,很多工藝設計、識別系統都具有創新性,也充分體現了大家的艱苦努力和工作成效。
  • 創新獄政管理全面深化監獄體制改革
    60年來,幾代寧夏監獄警察在艱苦的條件下,牢記宗旨,不辱使命,艱苦奮鬥用辛勤和汗水模範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構建了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成功改造了10萬多名犯罪分子,模範踐行了「懲罰與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監獄工作方針。
  • 西部大開發十年成就顯著 改革開放繼續不斷深化
    1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特別是西部地區廣大幹部群眾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紮實工作,西部大開發成效顯著,開局良好。經濟實力大幅提升2000-2009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55億元增加到66868億元,年均增長11.9%。地方財政本級收入由1127億元增加到6055億元,年均增長19.4%。
  • 美麗中國先鋒榜(28)|福建南平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踐行「兩山」理念
    【引言】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要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林業治理體系,充分調動各方面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穩步擴大森林面積,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摘要】2003年以來,福建省南平市持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了「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激發了林農發展林業積極性。
  • 李志傑:將科技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黑龍江振興發展的兩次重要講話為科技創新指明了主攻方向。「哈爾濱市科技局要堅決按照總書記的指示要求,以科技創業為載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深化市校所合作為突破口,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高層次、一體化的全方位服務,加快將哈爾濱校所科技『勢能』轉化成全市經濟發展的『動能』,實現新常態下發展的『動力轉換』,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 堅定信心 保持定力 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經濟健康發展
    原標題:堅定信心 保持定力 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經濟健康發展 結構性問題依然是當前經濟面臨的核心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劉元春   年初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經濟結構在各類改革和結構性政策的作用下明顯改善
  • 鐵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鐵嶺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商事制度改革系列部署,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2018年,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響好」,鐵嶺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在此基礎上,鐵嶺持續將各項商事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全面促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上海深化分類評價改革 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
    「十四五」期間,上海高校分類評價工作將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為評價的根本標準,堅持「破唯」「增維」,強化特色評價,增強與教育部學科評估、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等其他評價體系的銜接。進一步拓展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探索拓展應用於招生計劃、人事編制、部分重大專項投入等領域,不斷優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整改跟蹤,深化問責機制,切實增強評價的權威性。
  • 山東用改革的「衝擊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是推進位度建設的重要舉措。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鮮明提出,山東要走在前列,改革開放必須走在前列;改革開放要走在前列,必須在制度創新上率先突破。  以體制機制改革強基固本——  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制度創新的決定》,持續推進12個領域51項制度創新任務,形成70餘項制度成果;出臺《關於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的指導意見》,形成「1+N」流程再造制度體系框架。2020年上半年,出臺改革文件37個,改革涉及範圍之廣、出臺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發展無止境,改革無窮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進程氣勢如虹、波瀾壯闊,取得了歷史性偉大成就。今後,我們在改革道路上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
  • ...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第二集《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解說詞
    但是造就這一奇蹟的經濟發展方式,卻遇到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投資、出口的拉動力越來越小,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越來越高,資源、環境的約束越來越緊。  近四十年來,中國經濟滾滾向前、洪流不息,最寶貴的經驗之一,就是不斷改革——用改革激發活力,讓人民群眾從改革與發展中受益。今天,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用更高質量的發展來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要用更堅定更深入的改革來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