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保持定力 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經濟健康發展

2020-11-28 人民網

原標題:堅定信心 保持定力 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經濟健康發展

結構性問題依然是當前經濟面臨的核心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劉元春

  年初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經濟結構在各類改革和結構性政策的作用下明顯改善。經濟運行中難點與亮點並存,增加了我們科學判斷經濟形勢的難度。這裡的關鍵,是要辯證認識當前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和主要矛盾。我們既要看到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趨勢,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結構性矛盾,依然是推動我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根本辦法。

  新動能培育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仍需關注舊動能弱化帶來的缺口。今年上半年,我國新的發展動能不斷積聚成長,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湧現。1—5月,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為27.7%;創新主體繼續大幅增加,5月份新增企業48萬家左右;工業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業等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體增速。經濟發展規律表明,一個產業從基礎研究突破、技術轉化、市場培育、產業轉化、產業擴張到產業的全面市場化,往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周期,且目前所期待的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革命仍處在孕育期,這就決定了這些新產業和新技術尚難以從根本上替代傳統產業和技術。從目前的國民經濟核算指標看,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10%,新業態佔全國貿易總量的比重較低。因此,我們仍需高度關注舊動能弱化帶來的缺口。通過結構性改革盤活存量、優化資源配置效率,依然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關鍵所在。

  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取得新進展,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依然緊迫。上半年,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在投資增速下降的同時,消費佔內需的比重持續上升,消費驅動力有所強化;在工業出現低迷的同時,第三產業增長迅速,服務主導型增長開始出現;在傳統產業增長式微的同時,新產業連續多年增速保持在兩位數,新經濟開始在中國經濟大舞臺上嶄露頭角。但我們也需要看到,我國經濟還存在不少長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產能過剩現象比較嚴重。如果不及時清除這些障礙,無論是傳統動力還是新動能都難以正常發揮作用。比如,一些「殭屍企業」已經成為新動能成長和舊動能改造的「攔路虎」,不僅導致這些行業的績效大幅下滑,而且佔據了大量市場份額和銀行信貸資源。再如,金融行業與實體產業間「脫實向虛」的結構性問題導致大量資金在金融領域打轉,無法進入新興行業之中,從而使中長期產業政策難以有相配套的貨幣政策。由此可見,結構性問題仍是制約當前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依然緊迫。

  宏觀調控政策取得明顯效果,但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幾年來,我國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財政政策加力增效,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就業增速、消費支出、物價水平等指標均保持穩定,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這是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國內大力推進結構性調整大背景下所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其中正確而有力的宏觀調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需清醒地認識到,傳統的總量調控政策雖然能夠幫助穩定短期經濟增長,但對於解決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作用十分有限。我們必須避免通過投資拉動的「老辦法」來穩定經濟增長,否則短期雖然可能見效,但從中長期看會延緩結構調整的步伐,甚至會提高經濟風險發生的概率。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宏觀調控時,必須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深化改革作為解決發展問題的主要抓手,處理好短期穩增長與中長期調結構的關係。

  總的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態勢。但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依舊嚴峻複雜,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結構性問題雖然得到有效緩解,但遠未完全解決。在今後的工作中,無論是短期穩增長、中期促改革還是中長期培育新增長動力,都必須將解決各類結構性問題作為著力點和落腳點。唯有繼續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重塑經濟增長動力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相關焦點

  • 保持戰略定力 增強應變能力
    做好當前經濟工作,需要我們走出過於悲觀和過於樂觀的兩種認識誤區,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同時又要妥善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增強應變能力。定力來源於信心。面對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以來增速基本平穩、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改善、風險總體可控的局面,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給了我們十足的信心。
  • 河南經濟發展的信心和底氣來自哪裡
    從中不難看出我省經濟總體運行符合預期,保持了持續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傳遞了更趨積極的增長預期,也傳遞了愈加堅定的發展信心。    數據顯示,1—10月,全省企業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6.7%,其中,工業企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7.6%,全省財政總收入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7%;前三季度,河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說明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紮實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
    客觀冷靜看待日趨錯綜複雜的外部發展環境。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們必須認清國際格局「東升西降」大趨勢,保持戰略定力,以堅定意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 深刻理解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的內涵
    田文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別強調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問題。  結合後疫情時代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筆者認為,需要站在以下三個高度深刻理解「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的講話精神,深刻認識黨中央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強意志和堅定信心。
  • 王一鳴:經濟高質量發展呈現七大特徵
    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穩定預期,化壓力為動力,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不斷鞏固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礎,就能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從新模式看,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加快發展。科技創新和技術擴散加快,推動全要素生產率保持了2015年以來的回升態勢,增速已接近2%。總體上看,我國生產方式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繼續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有所提高。四是經濟效益繼續改善,居民、企業、政府收入都保持穩定增長。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同步。
  • 堅持「穩」字當頭 貨幣政策保持定力持續護航經濟發展
    堅持「穩」字當頭,意味著我國將繼續保持貨幣政策的正常化。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實行非常規貨幣政策,與之相比,我國並未採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也沒有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目前,在國內經濟環境已經相對平穩的態勢之下,貨幣政策無疑更要以穩為主,兼顧多重目標。
  • 信仰信念信心: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歷史實踐證明,正是因為有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作為精神支撐,中華民族才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信仰信念信心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的力量源泉。
  • 習近平: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強調堅定改革信心匯聚改革合力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12月30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始終保持「穩」的定力 ——論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磅礴力量_新華...
    11月26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要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始終保持「穩」的定力,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各類風險防控。  作為抗擊疫情的重要戰場、重要陣地,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可知可控、精準防控,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蘭州丨全力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努力實現「十四五」發展...
    原標題——市政府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努力實現「十四五」發展「開門紅」1月6日,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張偉文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二
  • 加速動力轉換,推動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日視點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  實施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戰略,著力點在高質量發展上。  保持中高速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調,這是我省以生態保護優先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舍有得,轉型再造的必然結果。  「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效」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八項重點工作之一。  咬定青山不放鬆,要速度更要質量。
  • 底數清 目標明 行動快 堅定信心持續用力打好打贏「兩場戰役」
    2月22日晚,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縣領導王琴英、敖煜新、陳健等參加。縣委書記王琴英指出,連日來,各平臺、鎮(街道)、部門毫不鬆懈抓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各項工作有進步、有提升,要繼續保持良好態勢,特別是縣經信局、發改局、建設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狠抓有序復工復產,保障全年經濟健康發展,確保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
  • 天津日報評論員:堅定發展信心 上下同欲擔當時代使命——論奮力...
    天津日報評論員:堅定發展信心 上下同欲擔當時代使命——論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 2020-12-04 0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_新華報業網
    「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保持戰略定力、採取正確策略,堅定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有許多難題需要破解,也有許多宏偉目標等待實現,這就更加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氣從哪裡來?國社這篇評論講透了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針對新問題新挑戰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傳遞出堅定信心、穩定預期的強大正能量,為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指明了方向。中國經濟航船,在劈波斬浪中不斷前行。
  • 未來經濟工作應抓主要矛盾化危為機
    下半年經濟這樣幹(4)胡敏「上半年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這是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所做的判斷。
  • 我為改革增信心,我為隊旗添光彩
    、凝聚意志力量,全力保證改革期間隊伍穩定,圓滿完成防火滅火中心任務,來賓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全市消防救援隊伍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我為改革增信心、我為隊旗添光彩」專項教育活動。>指導思想 「我為改革增信心、我為隊旗添光彩」專項教育活動,要緊緊圍繞「在堅定信仰信念信心中推動工作,在推動工作中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的總基調,把握「
  • 「央視快評」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改革信心,匯聚改革合力,再接再厲,銳意進取,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以四個「深刻變革」系統總結了這場改革的非凡歷程和重大意義,充分肯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歷史性偉大成就,為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彰顯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激勵著我們以改革創新邁步新徵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 2021年湖南經濟怎麼幹?瀏陽河重磅發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我們分析經濟形勢、抓好經濟工作的「望遠鏡」和「顯微鏡」。把握經濟規律、推動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是學好用好這個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 「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原標題:「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日前,四川德陽市委書記趙世勇在德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強調:堅定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決心,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動力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