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信念信心: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精神力量

2020-12-0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人民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理想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黨的歷史使命。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必須更加堅定全黨全國人民的信仰信念信心,激發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推動中華民族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一 信仰信念信心是實現三個偉大飛躍的力量源泉

「人,總是要有一定精神的。」信仰、信念、信心體現的不僅是一個人的價值與追求,還彰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與朝氣。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是黨領導人民推動中華民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偉大飛躍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信仰信念信心是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力量源泉。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但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付出了太多的犧牲,進行了太多的拼搏。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歷史實踐證明,正是因為有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作為精神支撐,中華民族才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信仰信念信心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的力量源泉。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缺乏正確認識,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遇到重大挫折。老路走不通,未來怎麼走?在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歷史時刻,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黨同志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披荊斬棘、改革創新、接續奮鬥,到黨的十八大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中國人民成功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實踐證明,正是因為有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提供精神動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

信仰信念信心是推動中國人民實現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的力量源泉。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人民解放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信仰信念信心的根本價值取向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是我們黨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我國穩步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強。歷史實踐證明,正是因為有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提供力量源泉,推動中國人民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二 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

回望過去,改革開放四十年,已是關山飛渡。展望未來,改革開放再出發,依然任重道遠。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我們已爬到半山,不上則下,我們已行至中流,不進則退。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確保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必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改革開放是有方向的。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然而,總有一些人想要對中國發展的方向和道路指手畫腳。殊不知,推動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之所以讓我們黨改旗易幟、改名換姓,其要害就是企圖讓我們丟掉信仰信念信心。因此,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必須更加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永遠捍衛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

應對改革開放的風險挑戰必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越是偉大的事業,往往越是充滿艱難險阻,越是需要必勝信念。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從不缺乏困難和挑戰。改革開放之初,雖然我們國家大、人口多、底子薄,面對著重重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們有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經過40年拼搏奮進,我們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人間奇蹟。行百裡者半九十。我們深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前進道路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將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我們就一定能贏得光明的未來。

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堅持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自身強,黨的領導才會強。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首先要看全黨是否具有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我們黨之所以叫中國共產黨,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就以振興中華民族為目標。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就是因為我們黨有崇高的信仰,有堅定的信念,有必勝的信心。如果信仰信念信心不堅定,黨就會腐化墮落,黨的領導也會難以為繼。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就要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信心,補鈣壯骨、固本培元、強身健體,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

三 以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繼續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偉業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懷著必勝信念用勤勞、智慧、勇氣幹出來的。在新時代,我們要用信仰信念信心把全黨同志團結起來,把全體人民團結起來,用信仰之光指引前進方向,用理想之光照亮前行道路,用信心之力開創美好未來,不斷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第一,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偉業,必須堅定全黨同志的信仰信念信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改革開放的主心骨、領航者。黨的領導地位和「先鋒隊」屬性決定了領導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全黨同志必須首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一要明確角色定位。風成於上、俗化於下。廣大黨員和領導幹部要做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在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方面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二要加強理論學習。理論上清醒,思想上才能堅定。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理論成果,用理論武裝頭腦,讓真理堅定信仰,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成效轉化為不可撼動的理想信念。三要堅持知行合一。堅定信仰信念信心需要內化於心,更需要付諸行動。廣大黨員和領導幹部要發揮信仰信念信心的精神力量,推動改革創新、幹事創業,用改革發展的成就堅定信仰信念信心。

第二,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偉業,必須堅定人民群眾的信仰信念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中國夢是人民的夢,要靠人民來實現。要將新時代的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必須堅定人民群眾的信仰信念信心。一要加強宣傳輿論引導。輿論宣傳是塑造人民思想的重要手段,要引導人民群眾自覺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評選百名改革先鋒,傳承弘揚改革精神,將激發億萬人民群眾矢志改革創新的精神力量。二要加強優秀文藝作品創作。要引導作家藝術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通過書寫和記錄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彰顯信仰之美、信念之美、信心之美,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地走向未來。三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人民群眾身處生產和生活第一線,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只有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才能調動人民群眾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才能不斷堅定人民群眾的信仰信念信心。

第三,偉大夢想要靠奮鬥來成就,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偉業,必須以實幹開創美好生活實現偉大夢想。勞動創造一切,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努力奮鬥拼搏進取,用勤勞汗水和高超智慧開創美好生活成就偉大夢想。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取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和改革發展的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偉業。二要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成果。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三要大力弘揚腳踏實地、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為我們樹立了實幹興邦的典範,面對新時代改革開放更光榮的使命,更艱巨的任務,更嚴峻的挑戰,更加需要扎紮實實的行動和力量。面向未來,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就一定能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創新拼搏的強大精神力量,共同開創美好生活成就偉大夢想。

(徐中 作者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副校長、天津行政學院副院長、教授)

原標題:信仰信念信心: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精神力量(圖)

相關焦點

  • 崇高信仰,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之所以能把握髮展方向,確立發展目標,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在於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信仰能激發人的潛能,調動人的主體性、創造性、自覺性,凝聚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信仰是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和最高層次的精神追求,也是支配人的行為的精神力量。
  •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內容概括 主要講了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總攬全局、視野宏闊、內涵豐富、飽含深情,是不斷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前進的綱領性文獻,是中國宣誓堅定不移改革開放的鏗鏘宣言,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信心。  40年前的今天,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
  • 我為改革增信心,我為隊旗添光彩
    >來賓市消防救援支隊我為改革增信心我為隊旗添光彩專項教育活動★踐行訓詞精神、凝聚意志力量,全力保證改革期間隊伍穩定,圓滿完成防火滅火中心任務,來賓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全市消防救援隊伍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我為改革增信心、我為隊旗添光彩」專項教育活動。
  • 以絕對忠誠堅定信仰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一、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到高度自覺、矢志不移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 ...獲取奮鬥力量 ——讀《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與黨員幹部談...
    堅守崇高信仰 獲取奮鬥力量——讀《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與黨員幹部談理想信念》好書推薦★★★★★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黨無精神不興。在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也有一些黨員幹部經不起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考驗,喪失革命精神,蛻化變質,滑向腐敗墮落的深淵。究其原因,就是他們忘記了初心和使命,動搖了理想信念。 堅定理想信念,挺直精神脊梁,要真知真行,知行合一。
  • 繼承科學理論 堅定理想信念 推進偉大事業
    繼承科學理論 堅定理想信念 推進偉大事業——「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登  編者按  為重溫恩格斯的生平事業、理論貢獻和精神風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意義和時代價值,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
    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處在世紀交替的關鍵時期,堅持不懈地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對於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方向,動員和激勵全黨和全國人民積極投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擺在全黨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理想、信念,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
  • 臺灣同胞參與改革開放 推進祖國統一
    香港城市智庫研究員孫鍾華在香港《大公報》上發文指出,改革開放,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成功經驗、展現了光明前景,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力量,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港澳臺媒體紛紛發表評論稱,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國家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站在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將繼續逐夢新的徵程。
  • 以生生不息之力量傳承 以不屈不撓之精神立世
    從紅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程中,發揚獨立自主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等偉大精神,經過艱苦奮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開啟和推進改革開放中,弘揚改革開放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 手曲棒壘球中心組織觀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活動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於12月18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我中心黨委高度重視,認真部署,做好中心職工和集訓隊伍收聽收看活動。      12月18日上午10時,中心副主任王濤同志帶領中心全體在京人員集中收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視頻直播,正在四川攀枝花紅格訓練基地集訓的國家女子曲棍球隊也在駐訓地組織教練員、運動員集中收看。
  • 匯聚建設新增長極的強大力量
    湖南日報記者 田甜 周帙恆  連日來,懷化市代表團分組討論現場,大家圍繞如何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加快懷化發展,匯聚建設新增長極的強大力量展開了熱烈討論。  彭國甫、趙應雲等代表說,報告提出的主題宏偉、願景美好、定位精準、戰略科學、抓手有力,貫徹了中央精神、切合了湖南實際、順應了人民意願,是指導全省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準確把握改革開放的重大關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更加能動地推進改革開放事業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世界是普遍聯繫的,社會是由諸多系統組成的有機體,必須把改革開放當作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的協同配合中不斷推進。
  • 用信念和真情研究宣傳黨的創新理論
    深入學習嚴高鴻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對於廣大理論工作者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和理論武裝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堅定信念,始終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  理想信念是鼓舞人們前進的強大動力,更是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支撐。
  • 李東生: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來自信念,來自價值觀
    當前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甚至有一些聲音關注到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問題。您認為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該如何取得新的發展?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東生:大家好,這一個問題我經常會被問到,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我對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的重要特徵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立場更加鮮明  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改革發展必須堅持的首要原則與根本理念,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取向,充分激發全國人民在改革實踐中的主人翁意識,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共識和力量,是十八大以來我們党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突出特色。
  • 郭乃碩:弘揚南仁東精神 凝聚吉林振興力量
    中新網吉林新聞1月15日電(王海龍)南仁東先生,是吉林人民的驕傲,是「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曾先後榮獲「時代楷模」、「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 弘揚勞模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金民卿: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全黨同志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在新時代大力弘揚「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的浙江精神
    我們對浙江精神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感受到其所蘊含的強大生命力和無窮創造力。    「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這十二個字,淬鍊了浙江優秀傳統文化,是浙江精神傳承和研究的集大成者。習近平同志開創性地把浙江精神與民族精神、紅船精神緊密聯繫起來、有機統一起來,通過總結提煉浙江精神,進一步傳承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紅船精神為源頭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執著信念和縱觀歷史、胸懷天下宏大格局的具體體現。
  • 港澳臺媒:改革開放40年總結寶貴經驗 走更遠的路
    中新網12月19日電 40年前,飽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40年後,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史詩般的40年。港澳臺媒體紛紛發表評論稱,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國家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站在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將繼續逐夢新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