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傑:將科技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2020-12-02 東北網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黑龍江振興發展的兩次重要講話為科技創新指明了主攻方向。「哈爾濱市科技局要堅決按照總書記的指示要求,以科技創業為載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深化市校所合作為突破口,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高層次、一體化的全方位服務,加快將哈爾濱校所科技『勢能』轉化成全市經濟發展的『動能』,實現新常態下發展的『動力轉換』,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近日,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志傑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李志傑說,創新創業是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市科技局以哈爾濱市躋身國家首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為契機,紮實推進科技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奮力將科技創業打造成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主渠道,打造成校所科技人員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的主渠道,打造成在哈高校畢業生留哈創新創業的主渠道,打造成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主渠道。

  「激活創新創業源頭是深化校所合作的發力點,市科技局正致力於打通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最先一公裡』。」李志傑說,「以哈工大為試點,加快推進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探索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障礙。通過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給科技人員『鬆綁』,讓科技經費更好地服務於科技創新活動,讓科技計劃管理更科學地遵循科技創新規律,讓科技人員更高效地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充分釋放科技人員內生活力,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主體動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利益分配不清的問題。」

  李志傑指出,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後一公裡」,政府要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市科技局在大力推動和不斷探索省工研院、市食研院和哈工大機器人產業集團等科技成果產業化新型組織模式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引導、校所推動、社會資本參與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混合所有制」市場化的新體系。

  「科技金融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血脈』,是哈爾濱科技創新體系中的短板。」李志傑強調,「下一步,科技部門在持續增加科技風險投資的同時,加大種子資金投入,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初創期科技型小微企業,積極探索建立集股權投資、科技貸款擔保和貼息、科技風險補償和科技保險等於一體的科技金融體系,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血脈』。」

  李志傑說,哈爾濱正加快營造全要素、全鏈條、全覆蓋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持續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為了承接改革創新激發出的校所人才、技術和成果的溢出,通過省、市、區三級聯動,將沿學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東直路所形成的「校所集聚帶」打造成集成果創造與承接、孵化與轉化、轉移與擴散功能於一體的「創新創業大街」和「校所經濟帶」,使「校所經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

  

相關焦點

  • 把科技「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本報記者薛婧李愛民 作為科技資源富集的城市,新中國成立70年來,哈爾濱市持繼深挖科技富礦,不斷譜寫全面深化科技改革、將科技「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的華美樂章。而為加快吸引留住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動能,2019年,啟動實施了「雛鷹計劃」暨科技創業獎補專項,對2019年在哈創辦的科技企業,擇優給予30~100萬元支持,以此搭建「固巢留鳳」平臺,激勵校所科技人員、大學生等各類主體在哈市創辦科技企業。近3年來,全市共轉化大學大所科技成果1097項。 以政策為支點,哈市在破解科技成果轉化上獨闢新徑。
  • 將智力勢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
    他說:「之所以來長春,是因為長春國際影都是全產業鏈項目,更具有超前性,也更具挑戰性,我很期待2023年影都的完美呈現,項目完工後也將吸引更多的影視人才集聚長春。」丁勇只是我市引進萬千人才中的一員。我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突出人才第一資源,圍繞加快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戰略目標,協同推進「四大板塊」建設,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政策惠才、平臺聚才、產業引才、服務留才,有效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將人才智力的勢能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動能。
  • 西安交大: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
    原標題:西安交大: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 1月26日清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裡,員工們正忙碌地將全自動核酸檢測工作站裝車,緊急發往武漢協和醫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家公司所生產的核酸檢測試劑、全自動核酸檢測工作站、核酸提取儀等已裝備了全國500餘家醫院和疾控中心,助力疫情防控。
  • 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激發"中國製造2025"的陝西動力
    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激發"中國製造2025"的陝西動力時間:2015-03-07 17:59:23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陝西在這當中有什麼機遇,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陝西代表團3月6號進行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就職於中航工業集團的在陝全國人大代表唐軍的一席話,引起了代表們對中國製造的熱烈討論。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並能舉例說明。   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
  • 把勢能轉化為動能:責任地產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七年來,責任地產與時代和行業發展同頻共振,已成為中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面旗幟。進入新時代,責任地產蘊含的勢能正以房地產業深度調整為契機,轉化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推動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更應該跳出房地產看房地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更好為全國改革發展大局服務。事實上,城市發展建設的升級也對房地產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山東省濟南市為例,今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把濟南定位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的轉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 加快培育大連高成長企業 將科技勢能轉變為發展動能
    原標題:加快培育大連高成長企業 將科技勢能轉變為發展動能   封瑋紀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  近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從動能轉化到勢能提升》
    本文借用物理學上動能與勢能的相互關係,來闡釋文化傳播動能轉化與勢能提升的內在關聯。一方面從國外受眾需求側,對「符號傳播與價值觀傳播」、「創意傳播與深度傳播」、「線上傳播與線下傳播」等三大傳播難點進行剖析,另一方面從供給側,提出運用比較思維、創意思維、長尾思維來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磁力勢能、彈性勢能、以及動勢能轉換力。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 說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動能和勢能》,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過渡句:首先來說一說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3節,其主要內容即為動能和勢能以及其影響因素,本節課知識是建立在學生們已經掌握了功的知識的基礎上,學習能量的概念,而學好本節課又為接下來將要學習的機械能相互轉化以及在九年級要學習的能量守恆定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本節在本章中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
  • 勢能弦(Potential Energy Spring)——動能收集裝置
    機械錶是常見的動能儲存裝置,上弦原理是將動能轉化為「發條」勢能。各種動作產生的動能,都可以通過傳動裝置轉化為「發條」勢能進行儲存、轉移。將若干組蓄滿勢能的「小發條」,輪流接入傳動裝置,給一組「大發條」上弦,就可以將分散的動能集中起來。
  • 初中物理教案:《動能和勢能》
    教材分析本節教材首先在學生學過的功的知識的基礎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係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嚴密性.這是因為初中只要求學生對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教材列舉了風、流水等能夠做功,以便使學生對運動物體具有能量形成比較清楚的具體印象,同時也為講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埋下伏筆.由此引出了動能的概念,用實驗說明動能的大小跟速度、質量的關係,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勢能的教學也是從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勢能概念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動能和勢能》,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過渡句)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動能和勢能》選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功》的基礎上展開的,是前面知識的延伸,又為後面學習《機械能及其轉化》奠定基礎。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 兩倍速增長的騰訊雲 背後的勢能與動能
    騰訊雲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快速增長,背靠騰訊的集團優勢和技術儲備的勢能是第一個原因,而騰訊雲自身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戰略上不斷的變革和突破則形成了獨特的動能。如何理解騰訊雲?  看勢能 從支持業務到業務支撐  我們知道,騰訊雲本身就是騰訊公司多年來通過網際網路業務的實踐所積累的技術釋放。
  • 解讀華為雲的新使命:如何將技術勢能轉化為產業動能?
    鄭葉來說,從「不做應用」到「賦能應用」,是期待合作夥伴將應用生長到華為雲的平臺上;從「不碰數據」到「使能數據」,是指華為雲提供大數據、AI、邊緣計算等能力,讓客戶和合作夥伴更好地讓數據發揮價值;「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則是華為雲要成為開放的「黑土地」,為包括華為消費者業務在內的華為絕大部分業務以及政企客戶們提供雲服務。
  • 初高中銜接題——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①動能在初中我們學習了影響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即質量和速度。(是個常量,每個彈簧的k值都是不變的)經典例題1、如圖,將一質量為0.4kg的物體從距離地面1.5m的高度沿水平方向以0.2m/s的速度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從拋出到落地,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恆。
  • 練拳要學會「轉化勢能」,為你全面解讀
    合勁是底襯,開勁為驅使。防於內圈,攻在外圈。環抱己身,才能呼呼揚鞭。舉動三維,自然支撐八面。頭一領,我就落胯。丹一縮,我必撐腰。一生二,二生三。拔腰開胸,醞釀前撲蓋勁。閉胛夾脊,孕育後背暴張。練好第一個,才有第二個。勢能也叫位能。結構,位置的學問。正架子,修正各部位置。一種結構,蘊含一種勢能。你突然抬手,於是有了下劈勢能。你吊丹撐腰,核心整勁很足,突然擰身,於是擰勁強悍。
  • 第22屆中國科協年會圓滿閉幕 曠視付英波談AI企業創新的動能與勢能
    閉幕式現場,曠視總裁付英波作為唯一一名中國AI企業的代表,作了題為《中國AI企業科技創新的「動能」與「勢能」》的主旨報告,展示了在新基建與科創中國背景下,以曠視為代表的中國AI企業如何釋放動能、激發勢能,以「低門檻、真價值」落地生活生產空間,服務大眾。
  • 經濟日報:用改革「動能」提升創新「勢能」!
    要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製作為堅持創新驅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要辯證處理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的關係,不斷融入全球創新體系;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技術優勢」變為「市場優勢」。 這幾天,有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取土的圖文刷爆了朋友圈。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麼是彈性勢能。   3.理解機械能的初步概念。   4.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