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博導: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引言部分

2020-11-22 騰訊網

傳統科研論文的寫作遵循IMRD 格式,即一篇論文的主幹由Introduction(引言)、Methods(實驗方法或研究方法)、Results(實驗結果或研究結果)和Discussion(討論)部分構成。據筆者觀察,很多研究生能寫出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但不擅長寫引言和討論部分。引言很重要——審稿人讀到引言,就知道作者的學術功底是否紮實,甚至能決定是否建議編輯退稿。這裡講講寫引言的奧妙。

要讓人感到你的研究「師出有名」

引言通過提供背景信息、歸納總結、論述、介紹,使讀者、審稿人能理解你的研究工作。作者不能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而要通過有邏輯、有章法的表述,使審稿人相信:這個研究工作很重要,值得發表。

寫作之前,作者要把思路理一理:論文的研究背景是什麼?前人做了哪些相關研究工作?作者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論文有什麼新意或重要發現?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論文的「賣點」——既然「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論文,那麼為什麼這篇論文值得發表?

作者得找到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文獻的不同之處,說出研究工作的新意。比如,別人的儀器在機場能檢測出旅客攜帶的違禁品,但該儀器笨重、昂貴、檢測時間長,而你發明了一種可攜式儀器,不但輕便,而且便宜、檢測時間短。再比如,前人雖然發現了一種新型超導體,證明了它具有特異的超導性能,但沒有研究超導機理,而你搞清了超導機理。

有可能你做實驗的時候思路不清晰,也有可能你「誤打誤撞」得到一些實驗結果,但是寫引言時,還得想清楚從哪個角度去寫才能更好地把論文「賣」出去。好比說一個學生合成出一系列新材料,然後把這些材料用作催化劑,測了一氧化碳氧化反應。他寫引言時,說一氧化碳有毒有害,我們需要「消滅」它,因此本文報導一系列能用於脫除一氧化碳的催化劑。然而,審稿人可能會「嗆聲」: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催化劑能用於脫除一氧化碳,有的甚至在零下幾十攝氏度就有很高的活性,而你的催化劑在兩三百攝氏度才有活性,那麼為什麼你的論文值得發表?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寫引言一定要選取能拔高立意的最佳角度。如果催化劑性能很好,那麼你就可以從催化劑性能的角度來說事兒。而如果催化劑性能不好,那麼你可以從催化新材料設計的角度寫引言,把一氧化碳氧化當成一種「探針反應」來表徵催化劑的性能差異,而不要過於強調實際應用。

上述例子還告訴我們,作者要以審稿人的視角斟酌論文可能被抓住的「小辮子」,不要樹活靶子給審稿人打。比如:如果你的論文以催化效果為導向,那麼不要在介紹研究背景時強調「文獻報導中,催化反應機理還沒有搞清楚」。否則,審稿人就會質疑:那你的論文把反應機理搞清楚了嗎?

引言部分要表達四層意思

寫引言並非「單刀直入」,而是遵循學術界約定俗成的「倒金字塔」結構——從寬泛的研究背景講起,最終聚焦到具體的研究點子和研究結果(即由大到小)。

為此,作者首先要介紹這個研究領域的背景、重要性,讓審稿人認同論文的選題。接著,作者要介紹別人在這個領域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承認前人的貢獻。接著,筆鋒一轉,指出不完善之處。最後,介紹你的研究工作——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研究結果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下面,我把引言拆成四個部件,分別介紹。

介紹研究領域的背景、重要性時,要注意幾點。

第一,不要從很遠處(宇宙、人類)開始談起。例如:一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用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那麼不能從催化劑的定義和應用範圍說起。

第二,缺乏寫作思路時,可嘗試「關鍵詞法」,即把論文標題分解為幾個關鍵詞,構思出最佳串接順序後,逐一展開關鍵詞。比如,一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用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那麼這兒有三個關鍵詞: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介紹研究背景時,可以先說氟利昂-12 的危害,再說催化分解和其他方法相比的優越性,再接著介紹固體強酸及其應用。

第三,介紹研究背景並非寫長篇大論,而要有概括,且不能人云亦云。

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這不是寫綜述,作者沒有必要不厭其煩地介紹自己看過的所有論文。要概括出以往研究工作的脈絡,並引用典型的論文。例如:在金催化領域,有些人研究金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和製備細節,有些人開拓金催化劑在環境催化和化學品轉化中的應用,有些人研究反應機理和活性位的本質。以上這句話就是概述。

其次,要注意點面結合,就是概述以往研究工作脈絡後,還要簡短地舉出兩三個典型的、相關的文獻報導。例如:你使用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而前人曾用另外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那麼你就得簡短提及前人的研究工作。這不但關乎學術規範,也關乎你的論文的命運——編輯收到你的稿件,看到你專門提到了別人的研究工作,就有可能把你的論文送給那個人評審。

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之後,要筆鋒一轉,指出文獻中的缺漏。正因為文獻中存在著不足,有樣品性能提升的空間,有懸而未決的科學問題,你的後續研究才有價值。否則,如果以往的研究都完美了,那麼你還有什麼研究空間呢?

雖然指出文獻中的缺漏是必要的,但不要把前人的研究工作說得一錢不值。科學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人們對研究課題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入的。前人剛開始做這個課題時,樣品的性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不理想,但正是基於前人的摸索,你才開展了後續研究。並且,別忘了你的論文有可能被編輯送到前人的手裡進行評審。

引言的最後需要介紹你針對這個研究工作,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這個研究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作者寫到這兒,無須長篇大論,言簡意賅即可。

關於引言寫作,我再給你捋一遍

寫引言要注意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

筆者給學生修改引言

問題導向,就是要說清楚這個研究領域存在什麼問題。但這不是隨便說說,而要有針對性。這個研究領域當然存在著很多問題,而你在引言部分所強調的,應該是你的論文試圖解決的問題。這樣,在引言部分提出問題,在實驗結果部分證明你解決了問題,前後呼應。

目標導向,就是你在引言部分提出問題後,要用一句話說明你這個研究工作的目標是什麼,比如:是提高催化性能,是設計具有規整結構的新型催化材料,還是闡明催化反應機理?在引言部分陳述你的研究目標,這有可能是「馬後炮」——你完成了整套實驗,甚至寫完了論文初稿,才想明白這篇論文的「賣點」和寫引言的角度。但這並不違反學術道德。

效果導向,就是審稿人會在意研究的效果,無論是提高了催化性能,還是得到具有規整結構的新型催化材料,還是闡明了催化反應的機理。你說了文獻中的缺漏,也提出你的研究目標,那麼審稿人會核查你的目標是否達成。你需要在引言的最後一段簡短說明研究效果。

總之,寫引言就如同設一個「口袋陣」,讓審稿人來鑽——問題是你有針對性地指出的,目標是你「馬後炮」定的,效果是你開展研究後總結概括的,你得讓審稿人看到你針對問題,設定了一個合理的目標,最終達成了目標。

就文字寫作而言,寫引言要注意邏輯性——每段話要實現的功能是什麼?幾段話有何邏輯關係?每段話中,幾句話的關係是什麼?每段話的開頭要有一個主題句,接下去的句子實現推演、分述、列舉、對比、概括、轉折、鋪墊等功能。寫得好的引言,如行雲流水。

不會寫怎麼辦?唯有多讀、多寫、多修改。多讀文獻,你就會發現很多論文的引言是按照上述套路寫的,就會增加對論文寫作的鑑賞能力。談到「多寫」,我的體會是:寫論文時不要把別人的論文放在電腦前模仿,而要用自己的語言去寫。寫多了,自然就熟練了。最後,「多修改」不但指你自己反覆修改,還指讓你的導師、師兄、師姐提意見。按照「模擬審稿意見」修改論文,能使你規避潛在的退稿風險。還可以根據審稿人的意見修改論文,這將使你增長不少經驗值。

文章刊於雜誌9月號

文章作者:馬臻(復旦大學教授)

編輯:馬亞男

責編:雅琨

原來你也「在看」!

相關焦點

  • 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引言部分?乾貨分享!
    傳統科研論文的寫作遵循IMRD 格式,即一篇論文的主幹由Introduction(引言)、Methods(實驗方法或研究方法)、Results(實驗結果或研究結果)和Discussion(討論)部分構成。 據筆者觀察,很多研究生能寫出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但不擅長寫引言和討論部分。
  • 研語新知 | 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引言部分
    寫引言並非「單刀直入」,而是遵循學術界約定俗成的「倒金字塔」結構——從寬泛的研究背景講起,最終聚焦到具體的研究點子和研究結果(即由大到小)。為此,作者首先要介紹這個研究領域的背景、重要性,讓審稿人認同論文的選題。接著,作者要介紹別人在這個領域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承認前人的貢獻。接著,筆鋒一轉,指出不完善之處。
  • 如何寫論文中的引言部分?
    前言 引言是什麼?對,沒錯,就是文章最開始的部分!它的英文簡稱是intro,這期咱們聊聊intro那些事!就隨便找找文獻,然後抄抄摘要,最後引言不就寫好了麼,但當時按照這個思路做了之後,第一版,被導師噴的不要不要的,遂端正態度,好好撰寫,第二版的時候導師稍微滿意了一下,於是就問:「導師,這個intro這麼重要嗎?」然後導師的回答簡直是出乎我的想像,只見她說:「那必須啊,intro是整個論文最難寫的部分!」(當時內心os:嘿,顛覆三觀了哈!竟然是最難寫的部分?
  • 如何寫論文的「引言」部分?
    寫這部分是因為每次為新生改寫論文時,都要花些時間為他們講解這個問題。現在寫在這裡,可以給他們提前看看,或者我自己在講解前也預習一下,因為記憶力下降,有時說著說著就斷了思路,不知講哪裡了。論文第一部分一般稱為「引言(Introduction)」,不能叫「前言」,「前言」是用在書裡的。有些學生給這部分標題寫得五花八門,比如「課題背景」、「問題的提出」,都是不規範的。寫論文,標題都是簡略的,雖然八股,但格式創新沒有必要,創新還是要在內容上。
  • 如何高效的撰寫SCI科研論文的前言(Introduction)部分
    即使是一個有經驗的作者,對它來說完成一篇高質量的SCI科研論文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是,一旦我們明白了科研文章的標準形式可以幫助你提高寫作水平。今天就讓小編結合自己的科研實踐來淺談一下對SCI論文Introduction部分的一些撰寫的感悟和寫作技巧。
  • 比利時列日大學EDBA 如何撰寫研究生入學論文
    大多數比利時列日大學EDBA的申請人不喜歡起草其研究生招生論文也就不足為奇了。撰寫一份聲明,向研究生招生委員會全面介紹您的情況,並且有可能提出或破壞您的申請。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您會發現招生論文並不像看起來那樣令人生畏。下面就和重慶學威張老師一起來看看怎麼撰寫研究生論文?
  • SCI論文引言部分寫作要求
    一篇SCI論文的引言中應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結果。很多人寫SCI論文的缺陷就在於引言沒有內涵,引言寫得過於簡單,沒有真正體現這個領域發展的歷史及本研究的創新之處。一、SCI論文撰寫引言包括的內容1.課題的提出背景。2.前人研究經過、成果、現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評價。3.說明你做這項研究的原因。介紹課題的性質、範疇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的目的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 知識分享 | 撰寫引言和結論部分的一些建議
    1、有些作者一定要等到覺得文章的引言達到完美之後才開始寫文章的主體,他們沒有意識到在引言的寫作中花費太多時間往往是得不償失的,其中的一些時間實際上可以更有效地用於規劃和寫作。2、引言的寫作可以放在最後階段。
  • 同樣生活糜爛,復旦女博士事件不了了之,北大渣男博導下場如何?
    截至目前,北大博導馮某事件仍在持續發酵,多次引發網友熱議。前段時間,北京大學數學中心博導、助理教授馮某被舉報與多位女生發生關係。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博導不愧為高智商人士,竟在今年七夕前後的一天之內,與多名女性發生關係,最終,一位受害女生實在忍無可忍,發帖揭穿了這名馮性教授的「渣男」面目。事件發生之後,人們一方面譴責這位「人面獸心」的渣男博導不配為人師,為受害女生鳴不平,另一方面也在等待,看看他的下場究竟如何?
  • 論文引言怎麼寫?
    所以,最好在手頭還有實驗設備和實驗材料的時候就開始寫論文。如果同別人合著論文,最好在合作夥伴還能給予建議的時候就規劃好論文。 論文正文的第一部分當然就是引言(Introduction)了。引言的目的是給閱讀論文的讀者提供足夠的相關信息,讓讀者不用查閱該領域的文獻就能理解論文的結果,並對其做出恰當的評價。引言還應說明作者開展論文所述科研工作的原因。
  • 掌握三段式引言結構,讓論文引言無可挑剔!
    首先要清楚,在撰寫研究論文的過程中,「標題」和「摘要」的作用很特別,和所謂的「正文」部分的作用有所不同。在該系列的早期文章中,我們已討論了論文寫作的最初的組成部分,也已提出了重要的結構問題。接下來我們應開始考慮論文的引言部分,看看需要將哪些內容寫入其中。
  • 論文引言何時寫&怎麼寫?
    大家都知道,簡單地說,引言回答「為什麼研究」的問題;正文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結論回答「研究出了什麼」的問題。
  • 科技論文寫作中關於引言的撰寫
    引言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引出文章而寫作的。如果沒有引言部分,科技論文的結構將是殘缺的,論文中各項內容的展開就顯得突然、生硬,就不可能是一篇構思嚴謹、表達慎密的文章。依據藍譯編譯的經驗來看,科技論文引言的內容一般包括該項研究的理由、目的、意義、來源,研究的歷史及現狀,所採用的方法及預期結果。一、點明研究課題的性質和範圍。引言應開門見山,直切主題,引出研究的對象,適當地對其基本特徵進行簡述,使讀者能一下就抓住論文的主題。但有些作者在引言寫作中卻存在面面俱到、偏離主題、冗長拖沓等問題,忽略了論文研究課題的性質。二、闡明研究課題的來源。
  • 英國大學論文寫作技巧之引言重要性
    英國大學的同學們,在寫作論文的時候都需要寫引言(Introduction),其實引言在一篇論文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肯定不可以寫的太差。接下來英國創優論文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引言的重要性及寫作知識。
  •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EMBA專業碩士畢業論文選題與撰寫...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EMBA專業碩士畢業論文選題與撰寫》專題講座於11月12日晚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由英國杜倫大學商學院管延軍教授主講,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呂鴻江教授主持,400多位MBA、EMBA學員參加。
  • 復旦通識·學術寫作系列|盧寶榮:如何提煉和發表科研數據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2019年推出學術寫作指導計劃,在這個學期組織了學術寫作系列講座,由來自不同專業的擅長學術寫作的教師,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如何形成問題意識,如何組織布局,如何分解問題以及如何考慮讀者。
  • 探討科技論文引言部分寫作常存在的問題
    引言,也叫前言,簡單來說,就是引出下文,也可以說是引導讀者閱讀全文內容的一部分。在科技論文中,這部分內容既包含對研究課題現狀的概述,也包含對論文價值和意義的評價等。一些作者好像把論文的引言看作是一種形式,是可有可無的部分,或者將引言的寫作和正文的寫作相分離,似乎引言和正文沒有多大關係。
  • 期刊論文引言與學位論文引言
    引言用於介紹論文要解決的問題、來源和重要性,講清楚論文的來龍去脈。引言的書寫質量決定了讀者是否會閱讀全文。本文將分別介紹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的引言的基本要求,並給出學位論文引言相對長度的一組參考數據。數據表明學位論文的引言字數平均約等於全文字數的五分之一。
  • 醫學論文主體部分如何撰寫?
    醫學論文是推進醫學科學發展的重要方面,是醫學科學研研和臨床工作總結;是促進醫學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工具,一篇好的醫學論文,需要達到下面幾個要求。實驗研究的論文常寫成「材料與方法」,臨床研究論文常寫成『資料與方法』。臨床試驗研究還應說明,試驗程序是否經所在單位或地區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准,研究對象是否知情同意並籤署知情同意書。三、結果「結果」是指實驗所得數據、觀察記錄,經過綜合分析和統計學處理的結果,而不是原始數據,更不是原始記錄。
  • 假設如果沒有SCI論文門檻,他還會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博導嗎?
    因為沒有發表SCI論文,丟掉博導身份的祝卓宏教授隨著科技部不唯SCI論文的政策出臺,讓很多博士研究生和科研人員感到輕鬆了很多,畢竟在有效的科研條件下,過分地要求科研創新有些不實際,高校和科研機構對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考核中,SCI論文佔比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