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暴露在陽光下的黑暗角落

2021-01-11 中國青年報

  編者按:雖然朝鮮半島的戰火已經熄滅半個世紀了,但是一些塵封數十年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面。韓戰中,美國曾對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使用細菌武器。但是,即使面對再詳實的調查結果和再有力的證據,美國也一直矢口否認。本文作者經過努力採訪到當年參與調查此事的當事人和數位專家,獲取了寶貴的歷史證言和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7月27日是朝鮮停戰協議籤字50周年紀念日,本報發表此文,以此來紀念在韓戰中死於細菌戰的人們。

 

  國際上通常把生物武器、化學武器和核武器統稱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美國發動第二次對伊戰爭的藉口,但是伊擁有這些武器的有力證據至今沒有找到。但是,有目共睹的是,美國已在兩次伊拉克戰爭中使用了會給平民造成大規模傷害的貧鈾炸彈和集束炸彈、在科索沃使用貧鈾炸彈、在越南戰爭中使用橙劑和在韓戰中使用細菌武器。

  今年7月27日是朝鮮停戰協議籤字50周年紀念。朝鮮半島的戰火熄滅已經半個世紀了。塵埃落定,那個曾經被美國政府極力掩蓋的黑暗角落也該再次暴露在陽光下。

  美方不承認細菌戰調查

  1952年初,為搜集有關美國在朝鮮及中國東北實施細菌戰的證據,中國成立了一個70多人的調查委員會,成員包括中國紅十字總會、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基督教界的代表以及昆蟲學、細菌學、寄生蟲學、病毒學、病理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學、化學、生物學及獸醫學專家,前往朝鮮戰場和我國東北地區進行調查。

  1952年3月3日至19日,由國際知名的法學家組成的「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調查團」也前往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進行了現場調查。同年6月23日至8月6日,由瑞典、法國、英國、義大利、巴西、蘇聯、中國等國家的著名科學家組成的「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簡稱國際科學委員會),由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先生率領赴朝鮮和我國東北地區進行實地調查。

  所有的調查都證實了美國在朝鮮和我國東北地區使用生物武器的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國際科學委員會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報告書》(通常稱李約瑟報告)得出的結論是:「朝鮮及中國東北的人民,確已成為細菌武器的攻擊目標;美國軍隊以許多不同的方法使用了這些細菌武器,其中有一些方法,看起來是把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細菌戰所使用的方法加以發展而成的」。

  在此之前,加拿大傳教士詹姆士?艾迪科特先生(中文名文幼章)在遼寧省瀋陽市附近地區進行調查後,於1952年4月25日在倫敦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在中國使用過細菌武器。

  中國和朝鮮還掌握了其他一些確鑿的證據。比如,曾參與對中朝兩國進行細菌戰、後來被俘虜的美國飛行員的供詞。他們供認曾經使用過細菌武器。其中一些高級軍官甚至談到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決策在朝鮮實施細菌戰的過程。這些軍官包括美國空軍第4戰鬥截擊機飛行大隊大隊長瓦克?馬胡林上校、美國空軍第49戰鬥轟炸機聯隊副聯隊長安德魯?埃文斯上校、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航空兵聯隊參謀長弗蘭克?許威布爾上校。

  美國對上述證據一概不予理會。1953年10月26日,美國駐聯合國副代表查爾斯?梅奧在聯合國的一次會議上說:「所謂的『細菌戰』供述不僅僅是共產分子靈機一動的聰明主意,更是大量的有計劃的謊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些飛行員獲釋後,由於受到軍事處置或叛國罪的威脅,他們最終收回了供述。

  中方檔案為何未解密

  2000年,為了撰寫紀念韓戰50周年的文章,筆者開始收集相關的資料,並通過電子郵件採訪了西方學術界研究美國在朝鮮進行細菌戰的權威、加拿大約克大學的歷史教授史蒂芬?艾迪科特先生(中文名文忠志)和愛德華?海哲曼先生。他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當年國際科學委員會的觀察員和顧問、義大利微生物學家佛朗哥?格雷齊奧西是這個委員會惟一健在的成員。

  2003年7月初,筆者通過電子郵件和格雷齊奧西取得了聯繫。老人很熱情。幾經通信來往,他提供了許多與美國在韓戰中使用細菌武器相關的重要材料。

  格雷齊奧西生於1923年,6月10日剛剛度過了80歲生日,也剛剛離開羅馬大學巴斯德研究所所長的位置。他參加國際科學委員會時年僅30歲,是委員會裡年紀最小的。這期間,他和李約瑟博士建立了很深的友誼。精通中國文化的李為他取了個中文名字「葛法藍」並贈給他一枚刻著這幾個字的圖章。

  1952年晚春,葛法藍應邀參加國際科學委員會。當葛法藍於1952年8月初輾轉到達北京時,國際科學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已經攜帶收集到的證據從朝鮮和中國東北返回北京了。因為這個原因,葛法藍只擔任了國際科學委員會的觀察員和顧問而不是正式成員。後來,國際科學委員會用4種語言發表了600多頁的報告,報告的封面是黑色的,因而被稱為「黑皮書」。

  出於科學家的嚴謹,作為觀察員和顧問的葛法藍沒有籤署黑皮書,但寫了一份個人申明作為黑皮書的附錄。他在聲明中說:「對委員會報告的結論,即朝鮮和中國人民曾是美軍發動的細菌戰的攻擊目標,我表示支持。我完全可以作出這樣的結論,因為作為細菌學家,我確信我的中國同事的努力和工作是無可指責的。」

  在後來的歲月裡,葛法藍接受過很多西方國家媒體的採訪,他說:「我一直表達我在聲明中的觀點。」

  在接受筆者的電子郵件採訪時,葛法藍幫助澄清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針對對黑皮書中沒有提供某些具體有力的證據的質疑,有些學者認為,中朝方面不願讓美方通過這些很具體的材料來判斷細菌武器的效果,這也是直到今天中國的相關檔案沒有解密的原因。

  葛法藍證實了這一點。他回憶說:「……中國當局立即從委員會收回了有關瀋陽附近的腦炎疫情的部分文件。我當時意識到從其中的圖表和表格中有可能推斷出人口中的實際發病數,這對敵方是很重要的信息。」

  在葛法藍提供的另一個案例裡,擔負投放受感染動物任務的飛機被追蹤,很顯然飛機來自美國方面。應委員會的要求,中國軍方提供了詳細的雷達圖。「但這些雷達跟蹤資料歸還給中方了,因為中方不同意把雷達站的位置透露給敵人。」

  葛法藍也談到科學委員會曾在北京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接見。他說:「那時,我們有機會親自鑑別他們的興趣和他們深深的憂慮。」

  有意思的是,葛法藍只是在1952年來過中國。

  「我從中國回國後,義大利警方剝奪了我的護照,因為我沒得到許可就去了中國。我在上世紀50年代末才重新得到護照,而這期間中國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後來我沒有機會因專業上的原因訪問中國,我從來沒得到過邀請。」

  2003年2月,葛法藍把自己保存的有關韓戰期間細菌戰的大部分資料交給了倫敦的「皇家戰爭博物館」,李約瑟博士的相關檔案資料也存放在那裡。當被問及為什麼他自己沒有出版相關著作時,他說:「我一直打算就我在中國的經歷寫本書,但是,生物武器的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一直處於凍結狀態,只是在近幾年才出現了新的興趣。現在我太老了,承擔不了用英文寫一本書的重任。」

  細菌戰試驗並不成功

  從上世紀50年代起至今,中朝兩國對美國的指控一直都得到一批西方學者的支持。50年代早期,在上海出版的《中國月報》(China Monthly Review)雜誌的編輯兼發行人約翰?鮑維爾先生,在他的雜誌上批評了美國及聯合國在韓戰中扮演的角色並支持中朝兩國的指控。因此,美國政府於1953年查封了該雜誌。1956年,鮑維爾先生和他的兩名編輯助理―――其妻子席爾維雅和朱立安?舒曼(中文名舒子章)―――被美方指控犯有煽動罪。但是6年後,他們被宣判無罪,

  因為美國軍方未能向法庭提供任何檔案或人證,法官以證據不足結案。

  西方學者中對美國實施細菌戰事實進行最深入調查的就是史蒂芬?艾迪科特和愛德華?海哲曼。他們的調查結果發表在1998年出版的《美國和細菌戰:來自冷戰早期和朝鮮的秘密》一書中。兩位歷史學教授在書中匯集了一系列通過採訪知情者和查閱政府檔案收集到的證據,並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即「美國邁出了最後一步,並在朝鮮戰場上秘密地實驗和使用了細菌武器」。

  然而,兩位作者也承認,「在美國現有的公開供大眾查閱的檔案中,找不到明確的直接的證據證明美國曾經在韓戰中使用過細菌武器」。但他們獲知美國官方的檔案部門有許多與美軍在朝鮮實施細菌戰有關的檔案沒有解密。

  比如,美國國家檔案館得到過美軍化學武器部的各種記載。但是,1949年至1951年的檔案資料目錄的序言中說:「這些目錄是(美國)軍方在1956年把檔案資料交到檔案中心時準備的。目錄是全部卷宗的一部分,反映了1956年當時的檔案內容。1956年到1969年期間,一些檔案被軍方收回,另一些被銷毀。現存記載是1969年由國家檔案館整理永久保存的。」

  艾迪科特教授在電子郵件裡說,美國許多嚴肅的學者在讀了他們的書以後要求美國政府向公眾開放關於韓戰期間細菌戰活動的檔案資料。但美國政府對該要求至今保持沉默。在這個問題上,就是《自由信息法案》也無能為力,這表明美國政府確實是在試圖掩蓋什麼。

  海哲曼教授在電子郵件裡說:「通過從朝鮮和中國獲得的資料以及從美國、加拿大的國家檔案館和其他渠道獲得的旁證,可以得到的結論是,美國的軍事戰略家決定在韓戰中試驗細菌武器。如果細菌武器有助於打破戰爭的僵局,試驗的誘惑力就更大。但從中美兩國得到的證據表明,試驗並不成功。」

  海哲曼教授說:「如果中國的指控是一個騙局的話,這些證據應該不會存在,因為中國軍政領導層不會自己糊弄自己。希望我們的證據能夠提高國際科學委員會報告的可信度,從而讓西方學者更多地援引報告有關內容作為證據,同時,也提高了詹姆士?艾迪科特先生實地調查結果的可信度。」

  「新證據」的蹊蹺出籠

  西方學術界對美國在韓戰中進行細菌戰問題的爭論,在日本《產經新聞》駐莫斯科記者內藤靖夫公布了新的所謂出自蘇聯時期的證據後再掀波瀾。

  1998年1月,《產經新聞》刊登了內藤靖夫通過特殊渠道得到的來自蘇聯政府總統檔案館的12份「只供閱讀」的「文件」或摘錄。「文件」內容是關於蘇共中央內部1953年4月期間對「美國在韓戰中使用細菌武器」這一指控的調查、結論和處理。

  這些「文件」展示了當年蘇聯內務部、安全部、外交部、駐朝鮮大使館、軍事醫學院等各級部門參與這項指控及協助調查的有關人員的回憶證詞。通過這些證詞,文章試圖證明對美國進行細菌戰的指控是基於蘇聯駐朝鮮的顧問們和中國及朝鮮的醫學專家們的偽造的證據,即這是三國共同策劃的騙局。

  這篇文章發表後,一些西方學者如獲至寶。他們紛紛援引這些所謂的新證據駁斥對美國的指控是「騙局」、「謊言」。

  有鑑於此,艾迪科特和海哲曼多次撰文批駁了這些「新證據」。這兩位學者認為:首先,這12份「文件」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其次,《產經新聞》公布的這些文件的內容主要涉及史達林逝世後蘇共高層的權力鬥爭,和細菌戰關聯不密切。再次,從純學術的角度來看,這些「文件」不是學術研究所能依賴的證據:這些「文件」在莫斯科的原始來源沒有被透露;檔案名稱和登記號也沒有公開,其他學者無法依此找到和檢閱這些檔案;這些「文件」不是原件的複印件,而是手抄件或據稱是從原件中做的筆記。另外,為什麼一個神秘的消息提供者會把這些東西交給一個日本右翼報紙的記者也是個謎。

  對於這些所謂的來自蘇聯的「新證據」,葛法藍以微生物學家和當年細菌戰調查的見證人的身份作出了評論,指出了這些「文件」中的醫學漏洞,並說,「……看過這些『新證據』後,我有時有這樣的感想,那些批評黑皮書的人或者是對委員會所做工作有保留意見的人沒有認真讀過黑皮書」。「我非常驚訝專業的歷史學家怎麼會沒有注意到這些證據的前後矛盾」。

  美日之間的秘密交易

  在他們的著作中,艾迪科特和海哲曼教授用了幾章的內容來追溯美國從二戰中開始的生物戰項目的歷史。《美國醫學協會學報》發表的關於此書的書評說:「兩位教授的研究詳細地展示了聯邦政府、軍事單位、醫藥行業和醫療研究機構如何長時間協作研製生物武器並準備在戰爭中使用這種武器。」

  更為重要的是,兩位歷史學家披露了美國和日本「保守得最好的官方秘密之一」,即美國是如何將日本在二戰中的細菌戰項目整合進自己戰後發展生物武器規劃的。

  兩位教授描述了美國如何根據軍方的提議,豁免了一批日本戰犯,包括石井四郎中將,以此換來他們在共享生物武器秘密技術方面的合作。二戰中,臭名昭著的石井曾率領731細菌部隊在中國東北地區把盟軍的戰俘和中國老百姓用於令人恐懼的實驗。

  至於美日之間的秘密交易,《美國和生物武器》與美國歷史教授謝爾頓?哈裡斯所著《死亡工廠:美國掩蓋的日本生物戰》兩本書可以相互印證。《死亡工廠》中譯本2000年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儘管已經解決了版權問題,《美國和生物武器:來自冷戰早期和朝鮮的秘密》這本書尚未在中國國內找到願意出版的出版社。

  艾迪科特教授說,由於美國有大量的核武器儲備和通常意義上的尖端技術,因此,它是最有能力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和放射性武器―――的國家。韓戰的事實表明,美國為達到其自身目的可能會採用各種手段,包括庇護戰犯,使自己也成為國際戰爭罪犯。

  而葛法藍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就告誡過從事科學研究的同行們。他在聲明中說:「我希望一門有如此高尚傳統的科學不應該服務於戰爭的目的,相信我充分地表達了全世界微生物學家的想法。那些為與疾病和人類的苦難鬥爭而做出奉獻、有時甚至獻出生命的人,不應該辱沒對他們的記憶。」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黑暗故事的陽光與希望
    即便沒有多少恐怖、驚悚的畫面,《隱秘的角落》也成功營造出了一種懸疑劇的氛圍,令人窒息的空氣中,處處是兇險。和原著中全員皆惡的設定不同,《隱秘的角落》沒有直白地判定是非黑白,劇中的角色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他們都有兩個不同的切面,「壞人」也會有善良的瞬間,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也會有惡念滋生於心。
  • 陰暗的城市,幾乎全年沒有陽光照射,當地人用鏡子捕捉陽光
    陰暗的城市,幾乎全年沒有陽光照射,當地人用鏡子捕捉陽光如果你長期生活在沒有陽光的黑暗中,我相信這種感覺絕對不好。畢竟,陽光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物質之一,沒有陽光是不可能生存的。幸運的是,根據太陽和地球的定律,地球上每個有人類的角落都可以暴露在太陽下。但有些地方暴露時間長,有些地方暴露時間短。世界上有這樣一座城市,幾乎一年四季都沒有陽光。換句話說,當地人幾乎一年四季都生活在黑暗的角落裡。這座城市位於挪威泰勒馬克郡的尤坎上。尤坎原本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城市,由於著名的尤坎瀑布風景區,它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 新研究警告:長期暴露在陽光下或削弱腦力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21日報導,新的研究表明,陽光可能會削弱腦力,讓人更難以做出正確判斷。隨著氣溫驟升,那些想要在戶外辦公的人應該三思。報導稱,眾所周知,高溫會導致中暑。但現在,科學家們指出,頭部長期暴露在陽光下也會影響大腦正常運行的能力。丹麥和希臘的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在炎熱暴曬的環境下工作可能會損害他們的大腦。
  • 這個隱秘的角落,是隱藏的黑暗世界
    這個隱秘的角落,是隱藏的黑暗世界 時間:2020.06.2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巴塞電影 分享到:
  • 我想我可以走過黑暗,用堅強迎來自信和陽光
    樹葉什麼都沒有改變就連樹葉都無力地垂著失望早沒有了風來時囂張習慣了沉默歡顏在彩色的霓虹下變僵原來心出發的方向已在模糊裡慌張嫩芽原來以為厚愛的國度角落裡也藏掖著荒涼街上依然是奔流不息的熙攘匆匆的行人也會帶著倦容融入溫暖的小巷讓漂泊的心事駐紮在熟睡的夢鄉夢裡幸福的彼岸依然溪水潺潺
  • 暴露出「隱秘的角落」之過敏原篩查
    暴露出「隱秘的角落」之過敏原篩查 2020-07-21 0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依黑暗森林法則,是他第一次在《漫威》宇宙中暴露了地球的位置!
    黑暗叢林是三體的開創性說法。是指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個孤立的文明千萬不要試圖將自己的存在告訴黑暗的宇宙中的其它文明。如果讓其它文明得知了自己的位置,那麼就會招來毀滅性的打擊。黑暗叢林規則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種族文明也是為了防止被其它文明威脅。
  • 「壞小孩」: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原著,比網劇更黑暗的「壞」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小說:『壞小孩』,這本小說最近因為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而大火了一把。「成年人眼裡,孩子永遠是簡單的,他們根本想像不到孩子的詭計多端,哪怕他們自己也曾當過小孩。」網上看到各種關於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翻拍評價,非常難得的,這部小說的網劇評價甚至高過於小說本身,二流小說的一流改編,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完美的改編了!那麼究竟小說和網劇有什麼不同呢?哪裡做了改編呢?我們一起看一下。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怎麼一步步變成了那個黑化不擇手段的人,一步步墜落深淵,整本小說都給人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充滿了絕望。
  • 這是暴露了坐標的結果!
    按照《三體》裡面的黑暗森林理論,這是暴露了自己星際坐標的結果。敵人如果基數夠大,光之國的漏洞總會暴露,基本上防不勝防。 二、奧特曼是陽光下的獵物,外星人是黑暗中的獵人 奧特曼的信息基本是公開的
  • 暴露自己就可能被消滅,黑暗森林法則在新石器時代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劉慈欣的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有一個著名「黑暗森林」法則,他將宇宙比喻成一座黑暗的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任何暴露位置的文明都可能被另一個文明消滅。黑暗森林法則咋一看雖然略顯殘酷,但卻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文明不斷增長擴張,但資源有限,生存則是文明的第一要務。
  • 請讓陽光普照每一個躲在黑暗中的孩童
    大人們總以為小孩子都是活在童話世界裡的幸福人兒,然而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悄悄的發生著一些傷害孩童的黑暗事件:性侵,校園欺凌……這些事件的曝光讓無數人痛心。根據娜英的真實事件改編的《素媛》電影,讓我們痛恨那些喪心病狂的惡魔。
  • 從黑暗森林法則看,地球位置是否暴露了?
    如劉慈欣的《三體》中所描述的關於宇宙的情況,即「黑暗森林」理論。宇宙「黑暗森林」指的是茫茫的宇宙就像一座巨大的森林,而森林裡遵循的是自然法則的弱肉強食。假如說宇宙中的每一個未知的文明都是帶著槍的獵人,那麼在這迷茫的森林中誰都有可能成為獵物。至於誰才是這未知森林中的獵人,目前尚未可知。如果「黑暗森林」理論真的成立,那地球的位置是否已經暴露了呢?
  • 科學家研發新型布口罩,可將其暴露在陽光下進行消毒
    美國化學學會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詳細介紹了一種新型棉質口罩的研發情況,這種口罩可以通過將其暴露在陽光下一個小時來進行消毒。這個想法是,人們可能偶爾會忘記洗口罩,但把口罩放在窗臺上、掛在汽車後視鏡上,或者在午休時把口罩放在戶外表面,就會方便很多。
  • 《陽光普照》:破敗的家庭陰影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救贖
    而最讓他能以喘息的不是父母的殷切期望,還有父親的雙重標準,這同時使得小兒子阿和一直活在阿豪的陰影下。阿豪和阿和在片中猶如陰影和陽光的強烈對比,一個被關照到無處可躲;一個被忽視到無處可去。如果說片中的阿豪是陽光的譬喻,意在溫暖的太陽照亮家庭,他同時也在創造陰影,人們常常擁抱光線的照射,卻忽略陰暗的存在。
  • 世界上最黑暗的小鎮:沒有陽光,當地人只能用反光鏡子度日
    世界上就有這麼一個地方,沒有被陽光照耀,被稱為最黑暗的小鎮。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的陽光,竟然變成了非常奢侈的事。一座小鎮竟然沒被陽光照到?難道說這個地方建在地下?其實,這是位於挪威位於挪威泰勒馬的——尤坎鎮,因為在一個很深的峽谷底部,到了冬天,太陽高度很低,每年9月至次年3月間是沒有陽光的。半年的時間裡,只能看到陽光照亮山谷北面的山壁,卻感受不到它。
  • 最「黑暗」的小鎮:沒有被陽光照耀,當地人只好用鏡子反光取暖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不知道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是什麼,「最黑暗的小鎮:沒有被陽光照耀,當地人只好用鏡子反光取暖」。一座小鎮被光照不到?難道說這座小鎮是修建在地底下嗎?要不然的話肯定不會這樣的,畢竟大家都知道凡是在地面上就會被陽光照到,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座小鎮。
  • 地球上最「黑暗」的小鎮,沒有陽光的照射,只好用鏡子反光取暖
    植物是光來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產生氧氣,而人類也需要光來溫暖自己的身體,有陽光的天氣更讓人心情愉悅,在陽光也是大自然所需要的能量,如果說沒有了陽光,世界充滿了黑暗,那麼接下來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了。世界上還真有這麼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得太陽公公所忽略了,他們一年當中有半年的時間都是得不到陽光的照射的,在這裡萬物都缺少生機,而這裡的人們精神狀態也都鬱鬱寡歡的,因此這個地方應該人們稱之為"世界上最"陰鬱"的地方"。
  • 黑暗之中亦有光:《隱秘的角落》之那些隱藏在黑暗背後的人性光輝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熱播,網友紛紛呼叫:國產懸疑片要翻身了。就連著名演員章子怡也發微博稱讚道: 看了這麼多年的美劇英劇,終於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隱秘的角落》整體完成度太高了!從小演員到職業演員全體在線!他們的表演感受力令人震驚!
  • 童話還是黑暗?你有勇氣直視隱秘角落裡的深淵嗎?
    作為2020年最火懸疑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當之無愧地獲得9.2的口碑分以及豆瓣高評分。該劇主要講述了沿海小城的三個小孩從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開始,一步一步的陷入人性善與惡的糾紛,作為男主的小孩也因一次一次接觸殺人以及灰色事件而逐漸走向黑暗。
  • 《隱秘的角落》:是什麼推動著孩子陷入漩渦?
    在網劇《隱秘的角落》中,主人公的角色包括三位孩子——朱朝陽、普普和嚴良。《隱秘的角落》嚴良、普普、朱朝陽劇照他們是孩子,但他們又不像是孩子,他們在環境的打磨下變得圓滑。欺騙、偷竊是環境教給孩子的,做壞事讓孩子們嘗到了甜頭,但卻沒有讓他們看到嚴重的後果。雖然有著少年對世界的認知,有著人畜無害的外表,但終究沒有正確的引導,一步步走向了內心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