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奇特的動物之一,它猶如一粒沙子,5億年前就存在了

2020-12-03 宇宙的狂想曲

它體如一粒沙子,在5億多年前就已經存在,由於獨特的身體構造,使它能夠反映出當時當地的地質狀況,所以它的化石在億萬年之後就成為地球滄海桑田變遷的「見證者」,它就是有孔蟲。探索有孔蟲的秘密,其實也是在探究地球變化的秘密。

有孔蟲是帶殼的海生單細胞動物,大多數種類的有孔蟲體長不到1毫米,少數大者可達10毫米以上。因其房室之間有孔相通,故稱有孔蟲。有孔蟲有5億多年的地質歷程,其保存於不同地質時期的已知種類約有4萬種。它們分布廣,對環境條件反應敏感,被譽為「大海裡的小巨人」。現代的有孔蟲絕大多數都是海生的,只有少數生活在瀉湖、河口等半鹹水的環境裡,也有極少數廣鹽性的可以生活在超過正常鹽度的鹹水裡,還有極個別的可以生活在淡水裡。

有孔蟲種類多,形態也各異,有瓶狀、螺旋狀、透鏡狀等。它們也有碳酸鈣質的殼,殼由單房、雙房或多房組成,這種變化多端的外殼體現了有孔蟲在美學上的價值,其殼的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足以稱得上是大自然的藝術品。有孔蟲的殼上有孔,偽足可以從孔中伸出來捕捉食物。它們喜歡吃硅藻和其他微型藻。

有孔蟲分為在海洋表層生活的浮遊型和深藏海底的底棲型。其中,以底棲有孔蟲為多,底棲者可以用偽足進行有限的運動,每小時能移動1~6釐米。它們沒有鞭毛或纖毛,都靠細胞質向外突出形成的偽足來捕食和作有限的運動。

浮遊有孔蟲大小約在0.1~1毫米之間,在顯微鏡下是一種呈半透明氣泡狀的生物。之所以呈現出透明狀,是因為它的殼成分為碳酸鈣。裡面的軟體只要離開海洋不久就很快分解,所以每次捕到有孔蟲,就要立刻對其進行清洗,加入緩衝液,然後從其軟體內提取DNA溶解在液體裡,最後放人零下20℃的低溫中保存。

在海洋中,動物死亡後就會沉到海底,形成一種軟泥,在地質演化中,這種軟泥可被壓縮成灰質巖或白堊。在大洋底層的沉積物中往往有大量有孔蟲化石。科學家們根據這些發現,進行地層劃分,判斷地質氣候,甚至可以根據有孔蟲化石數量的變化,判斷出地球氣候上的冷暖變化,推測地球的滄桑變遷。

例如,人們在江蘇省南通、鹽城、連雲港等地幾十米深的地下發現有大量有孔蟲殼體,這說明,10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而在新疆、山西、四川、北京等地的地下也發現了有孔蟲化石,證明很久以前,這些地方也曾是汪洋大海。

人們通過對各種形態的有孔蟲的生活年代進行研究,然後,通過地質考察,根據不同地域發現的不同形態的有孔蟲,藉以判斷地層年代。如此,有孔蟲起到年代標籤的作用,是見證地球滄海桑田變遷的證據。如果在地層裡發現了有孔蟲的化石,就可以判斷出該地層的具體「年齡」。有孔蟲作為重要的環境指示生物,廣泛應用於生物地層、古海洋、古氣候和石油勘探開發等研究。

人們相信,地球氣候的變化是周期性的,西太平洋低緯區被科學界認為是整個地球的水汽和能量的重要來源,而通過研究孔蟲化石,就可以揭示出古海洋環境變化的豐富信息。因此,可利用有孔蟲化石等這些小東西,來再現整個西太平洋地區50萬年前古環境變化過程,這樣,當代科學家可對古海洋氣候變化的全貌就有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這種變遷過程的了解,可以認識今後地球海洋變遷的規律,為人類更好地利用海洋、保護環境提供科學依據。由此可知,研究有孔蟲的意義可真不小啊!

相關焦點

  • 一粒沙子如果被放大1億倍,能得到一個宇宙嗎?答案太奇妙!
    文/行走天涯一粒沙子如果被放大1億倍,能得到一個宇宙嗎?答案太奇妙!什麼是微觀世界?當地球上的每一種事物,都被放大細緻化的時候,人類就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感知生命的奇特之處,以及地球上從未展現出的一幕,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前進,人類愈發想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探索宇宙,探索未來,於是就開始逐步的研究起了微觀世界!
  • 把一粒沙子放大1億倍,從微觀和宏觀理論看能否成為一個宇宙?
    1億倍,是否會成為一個宇宙?我們從氫原子的躍遷理論中或許就能找到初步的答案,突然覺得開始了解深不可測的科學理論,我們可以理解它擴大雙沙,是否有空間?了解這一點,也許我們應該先看看你整個宇宙,在我們的世界裡,我們可以看到,太陽星系,有行星,所有這些條件中存在的跑輪,人類在地球上,地球繞太陽,太陽是更多的互動與銀河系,一切似乎是那樣的和諧,這是我們的宇宙。
  • 假設宇宙是一粒沙子,那麼沙漠是什麼?
    假如宇宙是一粒沙子,沙漠無疑就是平行宇宙(又稱多元宇宙、多重宇宙),當然平行宇宙比沙漠複雜太多。一顆沙子非常渺小,地球上隨處可見,在沙漠中更是數不勝數。而平行宇宙除了科學著作和科幻劇看到外,在現實世界裡卻無法觀測到絲毫端倪,就連最精密儀器也不能探測到它的蹤影。於是有人會問:我們從來都沒有發現過的平行宇宙,為什麼那麼肯定說它存在?為什要說平行宇宙就像沙漠?
  • 科學家將沙子放大「300倍」後,發現了另一個「世界」
    宇宙中的星辰,猶如地球上的沙子,多到數不清。美國的一位科學家將沙子放大到300倍來觀察,發現了沙子其實並不簡單,內部的世界宛如另一個宇宙,這也就是一沙一世界。科學家還發現沙子都是不同的,海邊的沙子大多都是由珊瑚碎片和動物的骨骼殘渣而形成的,淡水湖的沙子更像水晶一樣
  • 銀河系就是一粒沙子
    銀河系就是一粒沙子宇宙的大小究竟是個什麼概念?銀河系甚至連一粒沙子都不及。在廣闊的宇宙中有許多未知的存在,它由無數行星組成,我們無法知道它有多大。據說宇宙也被稱為平行宇宙,可能還有其他的宇宙。現在人們對宇宙起源的定義基本上是由宇宙膨脹引起的大爆炸宇宙學決定的。可觀察的宇宙是宇宙的球形區域,包括目前從地球上觀察到的所有物質。
  • 祁曉亮:在一粒沙子上打個結
    祁曉亮:在一粒沙子上打個結學生記者 潘正道  2009年 ,世界各大名校紛紛向這顆物理學新星拋出橄欖枝。最後,年僅26歲的祁曉亮選擇到史丹福大學物理系任助理教授,成為史丹福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助理教授之一。  清華培養出的博士畢業不久即走在某個領域的世界前沿並獲世界頂尖名校教職,這在十幾年前還是不敢想像的。「我的學術成就,離不開清華的基科班和高研院對我的培養」,祁曉亮頗有感觸地說。
  • 太陽是不是算銀河系內的一粒沙子?其實不會,至少也得是鵝卵石!
    太陽在銀河系內是不是就像一粒沙子?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主宰,不僅是它佔有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而是它那光和熱照亮了整個太陽系,也許在其他星球上太陽不過是一顆能發光的球球而已,但在地球上卻是無數生命的哺育者,對於人類來說,太陽幾乎包含著一切!
  • 下面這些生物,幾億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存在著許多「超高齡」的生物,比如下面這些生物,幾億年前就已經存在了!,但它同時也是瀕臨滅絕的動物之一。他們是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活了4.45億年。
  • 迄今為止,10個最令人震驚的考古發現,揭秘數億年前的歷史!
    1361公斤,5.5米長的龐然大物存在於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晚期之間。 雖然化石是在阿爾伯塔省發現的,但這種恐龍在今天的南極洲、非洲、亞洲、歐洲和北美都很常見。事實上,科學家們認為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恐龍標本之一。
  • 世界最神秘動物——霍加皮,源於神話卻又真實存在的動物
    在非洲剛果,生活著一種奇特動物——霍加皮 (英文名稱okapi) ,這是一種來源於神話卻又真實存在的動物,被列為世界十大神秘動物之一。一直到1901年,霍加皮才被歐洲的科學家發現,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最晚的一種大型陸生動物。霍加皮又稱非洲鹿,產於剛果,是非洲特有的珍稀動物。它長相奇特,擁有斑馬和長頸鹿雙重特徵,看上去十分有趣。
  • 如果一粒沙子足夠堅硬,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發生什麼?
    由於物體的力量,是根據物體運行的速度來決定,也就是說,相同重量的物體,如果運行的速度有所不同,它的力量就會存在很大差異,雖說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無法以光的速度運行,即便如此,人們仍然好奇,如果一粒沙子足夠堅硬,並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發生什麼?其實,「沙子」撞擊地球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這是因為宇宙中,存在著數不清的隕石微粒,它們的運動軌道飄忽不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會被強行拉入地球。
  • 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結果會怎樣呢? 事實上,沙子撞擊地球的事件十分普遍,每天都在上演。太空中遍布著大量與沙子差不多大小的巖石微粒,它們會被地球的引力吸引過來,與地球發生相撞。
  • 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一粒沙子看起來十分不起眼,普通沙子的直徑僅為0.9毫米,其質量只有1毫克。如果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結果會怎樣呢?如果地球沒有大氣層,一粒沙子撞上地球會造成多大的破壞呢?考慮一粒沙子從相對於地球靜止開始落向地球,那麼,它的引力勢能會全部轉變為動能:
  • 5億年前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原來是它
    《物種起源》揭示了地球上的生命作為一個整體,或近或遠都存在親緣關係。那麼你是否知道,人體構造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低等生命逐步創造出來的。5億年前人類最古老的祖先不是猿猴而是它!
  • 如果一粒細小的沙子以光速向地球撞擊的話會給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光速作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如果一個物體撞擊地球,其速度就能為這個物質產生巨大的能量。那麼如果一粒細小的沙子以光速向地球撞擊的話,會給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地球的後果是什麼?調查顯示,這一粒質量只有1毫克,直徑僅有0.9毫米的沙子,從太空落下時。做自由落體運動落到地球,會因為大氣層的阻擋,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熱量而中途被燒毀。那如果不存在空氣呢?這一粒沙子會給地面造成破壞嗎?
  • 世界上「最兇悍」的史前動物:圖2的存在爭議,圖5的至今未滅絕
    【世界上「最兇悍」的史前動物:圖2的存在爭議,圖5的至今未滅絕】恐狼與灰狼在北美洲一同生存了約十萬年。恐狼體型比現代的狼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和狼並存在世界上,直到一萬年前才滅絕。它的身體構造和現代的狼完全不同,身體更健壯結實,四肢比較細而且短,比較像鬣狗。
  • 英文詩欣賞:A Grain of Sand(一粒沙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文詩欣賞:A Grain of Sand(一粒沙子) 2011-10-10 16:29 來源:中國教育文摘 作者:
  • 在恐龍之前生活的,10種最奇特的史前生物,地球真是太神奇了!
    說到史前動物,恐龍通常是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生物。儘管如此,這個群體已經在地球上遊蕩了2.3億年(如果你把鳥類也算上的話,它們的世系一直延續到今天),但更早以前一些鮮為人知的動物卻更加神秘。畢竟,在動物存在的7.5億年裡,世界發生了不可估量的變化,並產生了一些奇特的生物。
  • 如果地球是一粒沙子,那麼,與之相比的宇宙又有多大呢?
    假設地球是一粒稍大一點兒的沙子,直徑大概1.27毫米。給出的數值範圍是10的10次方或者是100億比1。通過這種方法計算相當的簡單。都在這個數值範圍內:到月亮的距離:40毫米,大概16英寸。到太陽的距離(一個原子單位):15米或者50英尺。
  • 「最古老的眼睛」:5.3 億年前動物如何看世界
    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一枚距今約5.3億年的化石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眼睛痕跡。該化石屬於一種早已滅絕的三葉蟲,其古老的眼睛形態在今天的許多動物身上還能見到,包括螃蟹、蜜蜂和蜻蜓等。(科學家在一枚距今約5.3億年的化石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眼睛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