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超光速粒子製造虛空伽馬射線

2021-02-08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天文學家在一顆脈衝星周圍發現明亮的伽馬射線輻射,可能是超光速粒子在真空中製造的切倫科夫輻射導致。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觀測的蟹狀星雲脈衝星。

根據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真空中的高能粒子可能與量子真空相互作用產生切倫科夫輻射,並發出明亮的伽馬射線。

當高能粒子的速度超過其所在介質中的光子時,帶電粒子(比如電子和質子)會產生電磁衝擊波。這種效應被稱為切倫科夫輻射,例如核反應堆中水會發出藍光就是由於這個機制導致的。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一切物質的極限速度。因此,一般認為切倫科夫輻射不可能在真空中發生。

但是根據量子理論,真空本身充滿了「虛擬粒子」,它們會隨機突然出現又瞬間消失。因此這些虛擬粒子一般是不可能造成任何物理影響。然而,在脈衝星的極強的電磁場作用下,虛擬粒子可以將真空變成帶有介質的量子虛空,並使其中的光速減慢。這樣一來,高速帶電粒子的速度就可能超過量子虛空中的光速,並製造切倫科夫伽馬射線。

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量子虛空可以把伽馬射線減速到正好足以產生切倫科夫輻射。這意味著脈衝星等強磁場附近的高能粒子所造成的大部分輻射應該都是切倫科夫輻射,而不是目前大家公認的同步輻射。

項目的負責人、蒂諾·雅諾辛斯基(Dino Jaroszynski)教授說:「這個新預測出乎意料而且非常令人興奮,因為它很可能可以解釋星系中心的明亮伽馬射線的起源。此外,它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來測試在極端物理環境下一些最基本的物理理論是否仍然適用。」

論文的第二作者,亞當·諾貝爾(Adam Noble博士)說:「過去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從純粹的真空中無中生有。但現代量子物理學否定了這個觀點,並且帶來了一些驚人的新理論。」

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亞歷山大·麥克勞德(Alexander Macleod)說:「量子電動力學的理論預測非常符合實驗結果,是實驗驗證結果最好的物理理論之一。但過去的實驗只能在弱電磁場環境中進行。我們的新研究提出了一種在強電磁場環境中驗證量子電動力學的方法,並且證明它仍然成立。」

這項新研究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並且被選為編輯推薦文章。

相關焦點

  • 超光速粒子與揚升
    我於今年九月底做了六次超光速粒子艙療愈,翻看了當時的筆記,感受簡單記錄如下:     一、沒睡著,也沒感覺。    二、右腿、左胸、脖頸有些發癢,左胳膊發緊,額頭有些痛感。    可看到的超光速粒子艙實在太樸素(出於安全原因不允許拍照,在此無法提供照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 超光速射流!可創造伽馬射線爆發光曲線中看到的時間可逆性
    Hakkila和Nemiroff提出:這種超光速射流可以創造伽馬射線爆發光曲線中看到的時間可逆性。然而,這些噴射流並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因為它們只比光通過噴射介質的速度快,而不是比光通過真空的速度快。
  • 2011全球十大科學新聞:超光速粒子挑戰相對論
    2011年即將過去,但這一年裡發生的科學事件卻將產生持續影響:超光速粒子實驗如果得到證實,物理學根基將被撼動;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危機,促使人們反思核電站安全;太空梭的退役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卻也意味著航天事業新時代的開始……  《環球科學》雜誌日前根據專家團隊、專業編輯和網絡投票三方意見,評選出了本年度全球十大科學新聞。
  • 科學家捕捉到奇異星體發出的伽馬射線
    「SS 433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恆星系統,每次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發現。這種看法來源於一項對高能伽馬射線的新觀測上,而這些觀測結果則是基於對這個銀河系中最奇怪的天體近40年的測量。每一次測量都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謎題,我們希望現有的知識能夠讓我們了解這整個類星體家族。」
  • 超光速粒子找到了?
    「發現」超光速粒子光速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沒有任何物質的運動可以超越光速,這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的,這也可以說是奠定現代物理學的一塊基石。假如這個結論被推翻了,那整個現代物理學恐怕就要改寫了。為什麼光的身份這麼特殊呢?不是因為組成光的粒子即光子很常見,而是因為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目前除了光子,還沒有發現一種別的靜止質量為零的粒子。
  • 太陽超光速粒子集體療愈,超越你的認知!
    何為超光速粒子/快子?超光速粒子能量是宇宙大爆炸開始時的第一波能量,所以它是最接近源頭,並直接連結源頭的能量。
  • 超光速飛行,離我們還遠嗎?
    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或稱superluminality),即大於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299792458m/s)。(按照狹義相對論,靜質量為正實數的通常物質其運動速度一定小於光速c,這類物質稱為亞光速物質(或亞光速粒子),它們的全體稱為亞光速世界。狹義相對論也允許超光速世界的存在,其中所有物質的速度都超過光速c,這類物質(或粒子)稱為快子,其靜質量是虛數(其平方小於零)。物理學家曾經設計過許多實驗,但都沒有發現快子的蹤跡。
  • 超光速粒子確實存在?美國費爾米實驗室將驗證真假
    超光速粒子實驗自本月公布以來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質疑之聲也一直不絕於耳。根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9月26日報導,美國費爾米實驗室近日將進行類似的實驗,以驗證超光速粒子的存在。MINOS實驗中使用的米諾斯遠程探測器事件的起因源自英國《自然》雜誌9月22日刊載的一篇關於超光速粒子的文章
  • 愛因斯坦相對論遭質疑:有人發現超光速粒子
    科學家發現超光速粒子愛因斯坦相對論遭質疑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22日聲稱,他們測量到了運動速度超過光速的亞原子粒子,其運動速度是通過從日內瓦實驗室向700公裡以外的另一個實驗室發射的微子中測到的。但該研究小組發言人安東尼奧·艾萊迪塔諾說:「我們對研究成果很有信心。我們花了幾個月時間,反覆檢驗數據和設備,都沒有發現任何錯誤。」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稱,在真空環境中,宇宙中沒有任何物質的運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這已經成為人們理解宇宙和時間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是現代物理的理論基礎之一。
  • 銀河系中發現新的高能伽馬射線源
    Credit:HAWC 合作組織研究人員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九種新的高能光子源,其中包括一些迄今為止探測到的能量最高的伽馬射線。這些伽馬射線源似乎都起源於被稱為脈衝星(pulsars)的自旋中子星附近,通過研究這些伽馬射線源,物理學家們正在試圖理解被稱為宇宙射線的神秘高能粒子的起源。
  • 捕捉到超光速幽靈粒子 就能玩「穿越」?
    在網上,很多網友感嘆:中微子,它那麼輕,輕得沒有質量,卻留給人們一連串謎團……  地下1400米,「幽靈」每秒比光速多跑6公裡  什麼是幽靈粒子?  輕得像幽靈,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卻感覺不到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
  • 研究解讀地球伽馬射線暴
    圖片來源:Studio Gohde 兩顆偶然掠過一個熱帶雷暴的人造衛星給研究人員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察地球伽馬射線閃現的機會。地球伽馬射線閃現是一種神秘的高能量現象,於1991年被科學家首次觀測到。 最初,科學家認為這種伽馬射線產生於高海拔地區,不過最近研究人員弄清了這種轉瞬即逝的與閃電有關的爆發的源頭——地球上最具能量的自然電磁輻射巨湧之一 ——位於海拔20千米以下的範圍內,也就是大氣層中大多數天氣發生的區域。
  • 快子這種超光速粒子為何不違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從相對論誕生至今100多年來,從未發現過有物體的運動速度超過了光速,曾經有幾次認為發現了超過光速運動的粒子,後來均被嚴謹的分析否定。不過也有理論另闢蹊徑,認為存在一種並不違背相對論的超光速粒子——快子。
  •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伽馬射線的星系神秘源
    二十年多年後,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伽馬射線的星系神秘源:一顆重中子星,其質量很低的伴星繞其旋轉。但迄今為止,所有對中子星的搜尋都徒勞無功,"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曼徹斯特大學喬德雷·班克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科林·克拉克博士說。為了明確證明中子星的存在,不僅必須檢測其無線電波或伽馬射線,還必須檢測其特徵脈動。中子星的旋轉導致這種規則的閃爍,類似於遠處燈塔的周期性閃爍。
  • 柯博拉回復如意寶珠、沒有經過超光速粒子化的亞利桑那隕石和哥倫比亞隕石的區別
    【抵抗運動的如意寶珠全部經過超光速粒子化處理】Untwine : 一旦物體穿越帷幕以外的世界,它會自行被超光速粒子化嗎?Cobra : 如果它在帷幕外的暴露時間不夠長,就不會自行被超光速粒子化。不過它還是會吸收到一定數量的超光速粒子。Untwine : 如果暴露時間夠長,它就會被永久超光速粒子化嗎?
  • 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伽馬射線(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原子核能級躍遷蛻變時釋放出的射線
  • 中微子為什麼會被認為超光速?
    OPERA實驗中微子超光速事件讓一束高能質子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由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能達到光速)撞向其他粒子,高能量的撞擊會粉碎粒子產生一系列「碎片」。這些「碎片」中有一些是由中微子以及會衰變為中微子的不穩定粒子組成,中微子質量非常輕,比單個電子要輕數百萬倍,但還是有質量的。
  • 相對論不允許超光速,那量子糾纏和引力波超光速了嗎?
    在愛因斯坦建立狹義相對論以後,就從狹義相對論裡得到了有質量物體無法通過有限加速達到光速的推論,另外也得出無質量物體必定以光速運動,基於這兩點就能推論出能量和信息傳遞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可以說能量和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就包含了前面兩個推論,因此通常我們提到狹義相對論不能超光速時,只要理解成能量和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就可以了
  • 狹義相對論擴展後可解釋超光速運動
    澳大利亞應用數學家進行的研究發現,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可用於描述超光速運動。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任何物體的速度都無法超過光速,但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數學家研究出新的方程式,對狹義相對論進行擴展,能夠用於解釋打破光速的物體運動。
  • 伽馬射線暴首次在實驗室再現 有助理解黑洞屬性
    「迷你」版伽馬射線暴,證實了目前用於研究伽馬射線爆發的模型是正確的。新研究有助進一步理解黑洞的屬性,以及宇宙的誕生甚至演化歷程。  伽馬射線暴是光的強烈爆發,是人們觀測到的最明亮事件,持續時間僅幾秒,有些甚至能被肉眼看到。不過,科學家並不真正了解其源頭。有人認為有些伽馬射線暴是先進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也有人認為,伽馬射線暴源於黑洞等大質量天體。但研究伽馬射線暴面臨幾個問題:它們不僅僅持續時間短,且源於遙遠的星系,有些星系甚至距地球數十億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