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也會生孩子?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或者只有在文學作品中才會出現的事情。
比如經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路過西梁女國,陰差陽錯誤飲了子母河中的水,導致懷上了孩子,唐僧苦惱不知道怎麼辦,豬八戒更是叫苦連天,只有尋找墮胎的方法才能解決。又比如《捉妖記》中,井柏然就體驗了一番生孩子的滋味。
然而,現實中就發生過這樣的「怪事」。這名男子平時比較肥胖,經常一副大腹便便的樣子。一天晚上突然腹痛不已,在家裡想盡了各種辦法,依然沒有絲毫起色。這名男子感覺自己像是懷孕了,就前往醫院進行救治。
醫生被男子的話語雷到了,這簡直超出了自己的認知,以為這是一場惡作劇。可檢查結果卻沒有撒謊:這名男子確實已經懷有身孕。
無奈之下,醫生只能按照接生的正常流程,給男子進行接生,最後在醫生的努力下,孩子安全地出生了。
然而令醫生費解的是,為什麼這名男子會懷孕?事後經過了解才知道,這名男子其實是一個變性人!
有網友就針對這件事發表了自己的言論,不明白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性別?而且在醫生進行接生前,應該提前進行交流,這樣就消除了醫生心理上的障礙,也避免了承擔一定的風險。除此之外,也多有持揶揄姿態的評論:
@遙遠的天空:順產的爸爸才是偉大的爸爸,作為堂堂七尺男兒,我不怕!@北冥有魚:今天老婆請了產假來陪我,我感動極了。@老人與海:護士喜氣洋洋地把孩子抱到了我的面前。
其實,生孩子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我們應該客觀公正地去看待。像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之前德國就有一名變性人在柏林生下一個男孩,從而成為歐洲第一個「男媽媽」!
我認為不應該把目光聚集在,男性是否能生孩子這件事情上,而是應該如何正確嚴謹地看待生孩子這件事情。
一、生孩子應該考慮生理的範疇
首先,每個人都有選擇生育的權利,我們應當予以尊重。
網上有不少關於男性懷孕的理論,從生理方面來講,男性要想懷孕,就需要具備骨盆變得相對寬大,腹部需要有卵巢和子宮等條件。而這些都是先天區分好的,自然界無一例外,所以對此的爭論是毫無意義的。
而且從道家的角度來說,自古就有陰陽區分調和的說法,這也是一種秩序的體現,不能本末倒置。
二、生孩子應該具有人文關懷
很多女性都抱怨丈夫說風涼話,完全不清楚女性生孩子的痛苦。有人將人的疼痛劃分為十二級,蚊蟲叮咬屬於第一級,而女性分娩時的疼痛則屬於十二級,可見生孩子的不容易。
現在一些醫院機構都設有分娩疼痛體驗活動,我覺得這個是很有必要的,有利於準爸爸們感同身受,知道生命的來之不易。
而且生孩子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比如身體的恢復,產後抑鬱症等。因此,生孩子應該具有人文關懷,給女性群體更多的關注與愛護。
三、生孩子應該怎麼辦
很多女性都表示,自己在分娩前很慌亂,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缺乏對分娩的正確認識
女性如何知道自己即將分娩呢?這個時候身體往往會發出一些信號,比如有的女性會出現頭痛發熱,心跳加快等症狀,還有的會出現腹瀉或者嚴重的便秘等。這個時候,子宮口會慢慢打開,骨盆和小腹出現拉扯的現象,需要引起懷孕女性的注意。
2.心理不自信
女性在分娩前感到恐慌屬於正常現象,畢竟是第一次當媽媽,難免會對自己缺乏自信。然而過度緊張恐慌對分娩是不利的,準媽媽可以運用放鬆練習,讓自己心情恢復平靜。
同時心裡想著每一次的陣痛,都代表寶寶距離自己又進了一步,這樣就會增強自己成功分娩的信心。
生孩子就像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對女性多一些諒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