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輔導員,到底有哪些職責,一般需要哪一個層次的學歷?顧名思義,大學輔導員的職責就是對班級中的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輔導和行為上的糾偏,是大學生所在班級得以整頓班風、淨化學風的「火車頭」。無論是班級學生的入黨事宜還是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或者是大學生的心理輔導等方面,大學裡的班級輔導員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大學輔導員的思想境界一定要高,入黨是「硬體」;同時,大學輔導員的文憑一定要高,否則難以服眾。
985、211大學的輔導員,幾乎是清一色的博士學位,偶爾一兩個碩士成為重點大學的輔導員,這也不用太過驚奇,人家是文憑不夠,「人脈資源」來湊。而在「雙非」大學當中,相當一部分輔導員也差不多是博士,當然,碩士是「起步價」。大學輔導員的就業門檻這麼高,我們也可以從側面看出這份工作有多吃香了。
其實,在20年前,大學的輔導員這個崗位對文憑的要求並非那麼苛刻,差不多本科文憑就綽綽有餘了。那個時候,就業壓力普遍不高,本科學歷已經足以勝任輔導員一職。但是,隨著近年來就業壓力的逐漸升級,原本就是「香餑餑」的大學輔導員一職的競爭更是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諸多985、211大學的高材生紛紛向一些二三流或者民辦的高校靠攏,就是為了爭取成為大學中的輔導員。
再加上近年來獲得博士學位的人與日俱增,博士學位的高材生不再是「稀缺資源」,所以,一些普通大學的輔導員一職都在學歷要求上「與時俱進」——本科生靠邊,碩士勿擾,非博士不要。其他的普通大學對輔導員的硬性要求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學歷必須是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二,思想境界方面的要求則必須是黨員;其三,競聘者必須在大學的時候是副班長級別的班幹部或者學生會幹部。
當然,很多知名大學的博士也不一定對大學的輔導員這一崗位「情有獨鍾」,能夠讀到博士學位,可以選擇的空間一般都比較大,不一定非得在大學輔導員「這棵樹上吊死」;而「普通版本」的博士,則和大學輔導員這一工作算是「門當戶對」。
你覺得大學輔導員應該是那種層次的學歷比較合適呢?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