鉍的發現歷史
15世紀時已知,1737年由埃洛(J.Hellot)和日夫魯瓦(C.J.Geoffroy)製得鉍。
古希臘和羅馬就使用金屬鉍,用作盒和箱的底座。但直到1556年德意志G.阿格裡科拉才在《論金屬》一書中提出了銻和鉍是兩種獨立金屬的見解。1737年赫羅特(Hellot)用火法分析鈷礦時曾獲得一小塊樣品,但不知何物。
1753年英國C.若弗魯瓦和T.伯格曼確認鉍是一種化學元素,定名為bismuth。1757年法國人日夫魯瓦(Geoffroy)經分析研究,確定為新元素。
鉍的生活用途
鉍主要用於製造易熔合金,熔點範圍是47~262℃,最常用的是鉍同鉛、錫、銻、銦等金屬組成的合金,用於消防裝置、自動噴水器、鍋爐的安全塞,一旦發生火災時,一些水管的活塞會「自動」熔化,噴出水來。在消防和電氣工業上,用作自動滅火系統和電器保險絲、焊錫。
鉍合金具有凝固時不收縮的特性,用於鑄造印刷鉛字和高精度鑄型。碳酸氧鉍和硝酸氧鉍用於治療皮膚損傷和腸胃病。
用於制低熔合金,在消防和電氣安全裝置上有特殊的重要性。
在分析化學中用於檢測Mn。鉍可制低熔點合金,用於自動關閉器或活字合金中。
鉍屬微毒類。大多數化合物、特別是鹽基性鹽類,在消化道中難吸收。不溶於水,僅稍溶於組織液。不能經完整皮膚黏膜吸收。鉍吸收後分布於身體各處,以腎最多,肝次之。大部分貯存在體內的鉍,在數周以至數月內由尿排出。
鉍在體內的代謝與鉛相似。在酸中毒時,組織可將積存的鉍釋放。鉍與鉛可互相影響。在體內,鉍化合物能形成不易溶於水和稀酸的硫化鉍,沉澱在組織中或栓塞在毛細血管中,發生局部潰瘍,甚至壞死。硝酸鉍在腸道內細菌的作用下,可還原為亞硝酸鉍,吸收後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嚴重慢性中毒時,由於鉍多存在於腎臟,可出現嚴重腎炎,其中以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損害最重,肝亦可累及。反覆經口或經其他途徑慢性中毒患者可出現 「鉍線」。
未見吸入鉍及其化合物引起的職業中毒。慢性中毒主要由含可溶性鉍鹽的藥物所引起。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可溶性鉍鹽,曾有引起死亡的報導。
皮膚有損傷者要避免直接接觸可溶性鉍鹽。二巰基丙磺酸鈉等可作解毒劑。
半衰期最長的元素
鉍為銀白色至粉紅色的金屬,質脆易粉碎,鉍的化學性質較穩定。鉍在自然界中以游離金屬和礦物的形式存在。
室溫下,鉍不與氧氣或水反應,在空氣中穩定。.導電導熱性差;以前鉍被認為是相對原子質量最大的穩定元素,但在2003年,發現了鉍微弱的放射性,可經α衰變變為鉈-205。其半衰期為1.9X10^19年左右,達到宇宙年齡的10億倍。
哈哈哈我是小意,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意的可以點一下關注哦,每天都會科普化學元素小知識哦~~O(∩_∩)O
(本文章素材來源於網絡,旨在科普趣味知識,不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