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路研究員:自由基理論並沒有「站不住腳」

2020-11-27 科學網
 

本期關注:自由基理論受質疑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些經過特殊處理、分泌不足量抗氧化酶的蟲子雖然體質比同類虛弱,但壽命並沒有減少。他們由此認為自由基理論「站不住腳」;並指出抗氧化物抗衰老效果甚微,甚至無效,因此許多號稱抗衰老的護膚品只是「浪費錢財」。

 

    趙保路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自由基生物學研究30餘年,中國自由基生物學和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衰老和抗衰老委員會副主任,2005年~2008年任亞洲自由基學會主席。

延緩衰老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抗氧化劑在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不過,雖然自由基、抗氧化劑這些名詞很多人聽說過,但絕大多數人對這個話題不甚了解。而且最近有幾篇新聞報導對自由基衰老理論的可靠性、抗氧化劑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可能會引起讀者的疑惑。

 

那麼,自由基究竟有什麼功能和危害?抗氧化劑如何起作用?人類目前是否有辦法延緩衰老?抗氧化劑到底是否安全呢?10月,第14屆國際自由基大會在北京召開,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自由基學會主席等在內的516名學者參加了這次盛會。本人作為組委會主席組織和主持了這次大會,會議議題正好涵蓋了以上熱點話題和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自由基與抗氧化劑

 

含有一個不成對電子的分子或原子團被稱為自由基,例如一氧化氮自由基、羥基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脂類自由基。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碰到它們,例如點燃的香菸、汽車尾氣、燒糊的食物和廚房的煙油氣中都含有大量自由基。另外,紫外光輻射到皮膚上就可以產生自由基損傷。自由基非常活躍,非常不安分。有人比喻它就像人類社會中不甘寂寞的單身漢一樣,如果總也找不到理想的伴侶,可能就會成為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自由基生物學是研究自由基在生物體系產生和作用規律的科學,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研究表明,自由基在體內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例如,氧自由基在線粒體呼吸鏈的電子傳遞、細胞的分化生長、免疫反應,一氧化氮自由基在血管的舒張、血壓的調節、學習和記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是,體內自由基的產生和清除應當是平衡的,人體才能保持健康。如果自由基產生過多而清除能力下降,體內就會有多餘的自由基,會損傷細胞成分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從心腦血管疾病到癌症,自由基和幾種主要疾病特別是衰老和老年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都有密切關係。

 

所謂抗氧化劑就是在比較低的濃度就可以預防或阻止氧化反應的物質。物質在人體內代謝和產生能量都需要氧參與,但是氧氣在代謝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有害反應,產生各種有害自由基,體內的一些細胞組織特別是細胞膜很容易被自由基攻擊,發生脂質過氧化反應,損傷細胞,導致衰老和多種疾病。機體內有一整套抗氧化體系,包括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穀胱苷肽抗氧化酶等,以及抗氧化劑如穀胱苷肽、尿酸等,均可防止體內發生氧化損傷。

 

當體內自由基的產生和清除不能保持平衡時,外加一些抗氧化劑就非常必要。這就是平常大家都知道的為什麼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對身體有好處,喝茶有利健康。抗氧化劑可以預防細胞膜脂質過氧化,保護細胞膜的完整性和生物功能。抗氧化劑特別是天然抗氧化劑可以清除有害自由基和預防一些疾病,例如我們用茶多酚可增加大鼠腦紋狀體黑質部存活神經元,有效保護腦組織免於6-OHDA損傷引起的神經細胞死亡,其保護作用就是通過清除和抑制活性氧和一氧化氮自由基的途徑實現的。

 

自由基理論並沒有「站不住腳」

 

衰老是一個複雜過程,與多種因素有關,也有多種理論,其中一個是Harman博士1955年提出的自由基理論,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衰老主要是由自由基特別是氧自由基對細胞成分的有害進攻造成的,維持體內適當水平的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可以延長壽命和推遲衰老。

 

其後大量實驗事實支持了這一理論。例如,體內抗氧化劑的含量和活性與物種的壽限有關。即壽命最長的人類具有最大的SOD/基礎代謝速率,而壽命較短的動物有較小的SOD/基礎代謝速率,壽命最短的嚙齒類動物有最小的SOD/基礎代謝速率。與年輕大鼠(4個月)相比,老年大鼠(24個月)肝和腎中SOD和穀胱苷肽過氧化物酶活性明顯下降。餵食一些抗氧化劑可以延長一些物種的壽命等。

 

但是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對意見,英國《每日郵報》今年12月1日報導了倫敦大學學院戴維·格姆斯博士發表在《基因與發育》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一些經過處理SOD突變的線蟲,雖然體質比同類虛弱,但壽命並沒有減少。研究者就此得出「自由基理論站不住腳」的結論。但機體內除了SOD外,還有其他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劑,只突變了SOD,不可能保證體內產生的氧自由基不被其他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劑清除,因此尚不能根據這個結果就否定衰老的自由基理論。

 

人類是否真有辦法延緩衰老

 

實驗證明,延長壽命最有效的方法是限食。從酵母菌到哺乳動物,減少1/3的飲食都可以健康長壽。例如,限食可以使齧齒動物壽命延長50%。限食在世界上養出了壽命最長的小鼠(4年12天)和猴子(44歲)。限食可以減少呼吸產生的活性氧對身體的氧化應激損傷和活化抗衰老基因SIR2,其表達產物SIRT1能夠增加細胞清除活性氧毒害和修復損傷DNA的時間。限食還可以減少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增加對氧化應激的抵抗能力,改善生理和行為功能。

 

能否用不限食的方法延緩衰老呢?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植物中的多酚類物質可以和限食一樣延緩衰老。2003年,哈佛醫學院的Sinclar博士研究表明,幾種天然小分子能夠延長大腸桿菌壽命70%左右和活化延壽基因。這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自然》和《科學》連續發表評論文章。這些分子還可以活化長壽基因SIR2。其中最有效的是葡萄汁中的白藜蘆醇,可以增加13倍SIRT1活性。用白藜蘆醇也能活化線蟲和果蠅SIR-類似基因。

 

我們研究發現,茶多酚對氧化應激導致線蟲壽命縮短有明顯的延長作用,而且可以使線蟲體內SOD活性增加,茶多酚可以通過調節基因和熱休克蛋白途徑延長線蟲壽命。在轉基因線蟲中發現,奎寧酸可以通過基因和熱休克蛋白途徑延長線蟲平均壽命。

 

這些年來也有專家對在飲食中添加抗氧化劑提出了質疑,因為不是在飲食中添加所有抗氧化劑都有延長動物壽命的效果,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副作用。這主要取決抗氧化劑能否進入線粒體,因為細胞內產生自由基的主要部位在線粒體呼吸鏈上。另外,和藥物一樣,在一個合適的劑量有治療作用,在另外一個劑量就會有毒性,任何抗氧化劑對壽命的影響也都有一定濃度和條件要求。

 

《科學時報》 (2008-12-12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達爾文進化論不再站得住腳
    其實就連達爾文自己都說「如果可以證明有任何複雜器官不可能通過無數、持續、微小的改變形成的話,我的理論將絕對失敗。」在達爾文那個時期並沒有現在的電子顯微鏡也情有可原,到了90年代電子顯微鏡逐漸發展,進化論越來越站不住腳。
  • 霍金驚世7大名言,震驚科學界,最後一句上帝聽了也「站不住腳」
    一、希格斯玻色子會毀滅宇宙:霍金的觀點是,假如希格斯玻色子達到非常高的能量級,超過1000億千兆電子伏特,粒子就會變得不穩定,會引發時間空間的崩潰,但霍金認為基本不可能發生,想讓使希格斯玻色子達到如此高的能量級,相應的加速器甚至要比地球還大。
  • 美法官駁回川普政府關於H-1B籤證新規:理由站不住腳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加州北區聯邦法院法官懷特(Jeffrey White)駁回了川普政府關於H-1B籤證的新規,並稱其關於修改籤證新規的論述站不住腳。懷特在裁決中指出,聯邦政府對於工作籤證規定的修改,並沒有遵循透明化程序,川普政府稱修改規定是因疫情期間失業問題嚴重而做出緊急因應,但這種論述其實站不住腳,因為川普政府研議這套措施已有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今年10月才對外公開。川普政府於今年10月宣布更改H-1B工作籤證規定,取消原本的抽籤制,改以薪水高低做為核發籤證的標準。
  • 【實用營養知識】氧自由基理論之自由基的產生與危害
    沒有氧氣,我們就無法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的能量,並無法驅動身體的所有反應。但是氧氣的化學特性很活潑,也很危險;在正常的生物化學反應中,氧氣會變得很不穩定,連續不斷地生成活性氧種即「氧自由基」,並能夠「氧化」臨近的分子,從而引起細胞損傷,導致衰老以及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任何對組織細胞構成傷害的因素統稱為壓力,因而「氧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稱之為「氧化壓力」。
  • 這下蔡英文站不住腳了?「前陸軍總司令」:我是中國人!
    陳廷寵勇於發聲,他正顏厲色地表示,他是一個中國人因此而感到驕傲,這是光榮的象徵,是尊嚴的象徵,臺灣當局已經被美國和日本搞得烏煙瘴氣,臺灣當局不應當繼續淪為外國人在「走狗」。陳廷寵對臺灣的現狀表示痛心疾首。
  • 上海光源軟X射線譜學顯微和衍射線站用戶在自由基穩定化鈉離子電池...
    利用上海光源BL08U1A線站的X射線吸收近邊結構譜學和BL14B1線站的原位XRD方法,結合電子順磁共振和充放電測試等方法詳細研究了自由基的穩定化機制,證明了α-C自由基的生成、轉移、穩定及其電化學行為機制。
  • 「三峽大壩變形」謠言為何站不住腳?「彈性變形」是啥?
    但不難發現,上述謠言從很多角度來看都站不住腳。澎湃新聞邀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為此撰文,剖析了「三峽大壩變形」謠言中的偽科學,同時解釋了何為「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在壓力作用下絕對不產生任何變形的工程結構,幾乎不存在。
  • 「三峽大壩變形」謠言為何站不住腳?「彈性變形」又是什麼?
    但不難發現,上述謠言從很多角度來看都站不住腳。澎湃新聞邀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為此撰文,剖析了「三峽大壩變形」謠言中的偽科學,同時解釋了何為「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在壓力作用下絕對不產生任何變形的工程結構,幾乎不存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取消後,材料變形即可消失並能完全恢復原來狀態的性質稱為彈性。
  • "三峽大壩變形"謠言為何站不住腳?"彈性變形"是啥?
    但不難發現,上述謠言從很多角度來看都站不住腳。澎湃新聞邀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為此撰文,剖析了「三峽大壩變形」謠言中的偽科學,同時解釋了何為「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在壓力作用下絕對不產生任何變形的工程結構,幾乎不存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取消後,材料變形即可消失並能完全恢復原來狀態的性質稱為彈性。
  • Find X2的「3K」能否站得住腳?
    那麼手機解析度該如何定義,沈義人說Find X2是3K解析度,又能否站得住腳呢?首先來看看手機解析度的定義,現在市面上對於1080P、2K、4K這幾種常見的表述,一般都是默認特指在16:9的電視標準。而在通用的命名規範中,所謂的幾K,幾P不是指某一個固定的解析度,而是指橫向或者縱向的像素行數或列數。而且由於現在市面上各種設備尺寸大小不一,因此大多數的設備都會遵循這一通用命名規範。
  • 謠言站不住腳
    隨著俄羅斯製作的一部紀錄片——《福緬科:歷史發明家》在網上的廣泛傳播,這種說法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這讓金字塔的建造更加迷霧重重。   紀錄片最後得出結論:可以肯定的是金字塔的歷史既不是西方世界宣傳的4500年,也沒有2000年,依據這種原始混凝土的質量和耐久性,結合其風化程度,不排除金字塔是近代建造的。   為此,科技日報記者專門採訪了正在埃及開展考古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郭子林。在他看來,金字塔是近代建造的觀點是毫無根據的。
  • 穀神星存在地下海洋的說法也許站不住腳
    她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研究員,也是「黎明號」的副首席研究員。「現在這些數據已經公開,每個人都可以查看。我相信我們會在未來得到更多認識。」在「黎明號」任務的早期階段,研究人員推測,沉積物中的礦物被液態水帶到地表,隨後液態水蒸發。
  • 科學網—發現迄今為止最熱羥基自由基產物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
  • 【科技日報】我國實現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精確探測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安徽光機所熊偉研究員課題組,研究的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甚高光譜探測技術,對提升我國大氣環境立體探測技術水平,把握全球氣候變化、提高氣象氣候觀測水平、掌握大氣環境信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工作以「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超分辨空間外差光譜儀」為題,作為封面文章日前發表在《光學學報》。
  • 什麼是自由基?什麼是氧自由基?(一)
    健康殺手—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正常情況下,參與代謝的氧大多數與氫結合生成水,然而有4-5%的氧將被酶所催化形成超氧陰離子,後者又可形成過氧化氫,它們都屬於自由基。自由基有多種,如氧自由基和羥自由基 ,是指那些最外層電子軌道上含有不配對電子的原子、離子或分子。
  • 衰老、癌症與自由基
    1956年,英國科學家哈曼博士首次提出自由基理論,得到國際醫學界公認。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先後成立生命科學院,自由基科學是研究重點。一、自由基理論自由基是指含有單電子的原子或原子團,呼吸進入人體內的氧氣2%形成自由基。自由基含有氧原子,清除自由基叫抗氧化。人體有幾十種自由基,每種自由基攻擊細胞的能力不同,羥(HO• )自由基毒性最大,最容易引起細胞變異和癌變。
  • 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OH自由基與不飽和醇的大氣化學...
    近期,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為俊研究員課題組在OH自由基與C6不飽和醇的大氣化學反應過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C6不飽和醇,以葉醇為代表,是大氣中一類非常重要的生物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BVOCs)。它們的大氣氧化反應可以導致臭氧和二次有機氣溶膠的生成,從而對大氣環境產生影響。近些年來,外界環境和氣候條件的變化,比如臭氧濃度升高、全球變暖等,進一步刺激這一類物質大量排放,使得這種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
  • 我國實現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精確探測
    原標題:我實現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精確探測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安徽光機所熊偉研究員課題組,研究的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甚高光譜探測技術,對提升我國大氣環境立體探測技術水平,把握全球氣候變化、提高氣象氣候觀測水平、掌握大氣環境信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高效自由基發光二極體研製成功
    Friend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發光二極體,利用自由基大大提高了發光二極體的發光效率。相關論文於11月22日在《自然》雜誌發表。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中生成比例達75%的三線態激子通常因躍遷禁阻而不發光。因此,如何利用三線態激子實現100%的內量子效率(IQE)已成為OLED領域近30年來的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