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 |
發現迄今為止最熱羥基自由基產物 |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袁開軍)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袁開軍、楊學明院士團隊與南京大學教授謝代前合作,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簡稱大連光源)研究水分子光化學,揭示了星際中超熱的羥基自由基的來源。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羥基自由基是星際介質和行星大氣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其性質活潑,能和大部分原子和分子發生反應。但星際中超熱的羥基自由基的來源一直困擾著天文學家。
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水分子在極紫外光照射下會生成大量處於高轉動激發態的羥基自由基,部分羥基自由基的轉動能甚至超過了羥基化學鍵的解離能,實驗上稱其為「超級轉子」。在115納米水分子光解下,科研人員發現迄今為止最熱的羥基自由基產物,通過與理論研究合作解釋了其動力學來源。
該實驗結果表明水分子的極紫外光化學過程有可能是星際中超熱的羥基自由基的來源,需要加入星際化學的模型中。
相關論文信息:DOI:10.1038/s41467.019.09176_z
《中國科學報》 (2019-04-19 第3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