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產生羥基自由基,分解水中的溶解有機物

2020-12-03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根據2020年4月發表在《Water Research》上的一項研究,超氧化物在湖水中產生羥基自由基。羥基自由基會分解腐殖質和人為汙染物等生物降解能力差的有機物。

在水生環境中,微生物、光和還原性化合物會產生超氧化物。超氧化物是一種活性氧,但對水中的有機化合物卻沒有活性,儘管它的名字裡有 "super "這個前綴。

然而,超氧化物可以引發氧化還原反應。它可以將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或將其本身還原為過氧化氫。亞鐵和過氧化氫之間的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這是有機物的非常有效的氧化劑。根據上述反應途徑,一個羥基的產生需要三個超氧化物離子。

「超氧化物普遍存在於湖水中,因此是羥基自由基的潛在來源。」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的AnssiVhtalo博士說:「我們測試了超氧化物與三價鐵與溶解有機物複合的反應性。」

最近在《Water Research》上發表的論文表明,超氧化物的引入引發了湖水中羥基的形成。令人驚訝的是,產生的羥基自由基的數量比引入的超氧化物的預期數量大24倍。羥基自由基與溶解的有機物發生反應並使其分解。這些反應可能會再生超氧化物,並導致羥基的自動催化產生。

「超氧化物具有隱藏的超能力,因為它可以引發湖水中羥自由基的自動催化產生。羥自由基是自然界的清潔劑,可以從環境中去除天然和人為有機物。會以自催化方式產生羥基自由基。」Vhtalo總結道。

最近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微生物都會產生細胞外超氧化物。因為微生物無處不在,所以超氧化物也是如此。在地表水中,鐵與溶解的有機物相關聯,並且可以催化由超氧化物產生羥基自由基。超氧化物驅動的羥基自由基的產生可能是自我清潔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機制可以分解湖泊中的難降解有機物。

羥基自由基的極強反應性在分解人為汙染物的先進氧化技術中是有益的。

「在我們的研究中,羥基自由基的產生量是與腐殖質相關的鐵溶液中引入的超氧化物量的幾倍。在氧化技術中,這種由超氧化物引起的羥自由基的自催化非常值得進一步研究。」Vhtalo說。

論文標題為《Superoxide-driven autocatalytic dark produc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in the presence of complexes of natura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iron》。

相關焦點

  • 超強氧化劑,羥基自由基到底是什麼?
    因此,羥基自由基對各種有機物,例如細菌、病菌、有害氣體、有機物顆粒等汙染物具有極佳的殺滅處理效果。二、羥基自由基的優勢:羥基自由基殺菌技術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殺菌技術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高級氧化殺菌技術。殺菌效率每秒可達70%以上,包括著名的H7N9、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等流行病毒。
  •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EC1.15.1.1, SOD)是1938年首次從牛紅血球中分離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開始算起,人們對SOD的研究己有七十多年的歷史。1969年McCord等重新發現這種蛋白,並且發現了它們的生物活性,弄清了它催化過氧陰離子發生歧化反應的性質,所以正式將其命名為超氧化物歧化酶。
  • 羥基自由基產生分子機理新突破
    朱本佔研究員在自由基化學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進展,其有關「過氧化氫和滷代醌不依賴於金屬離子存在型的羥基自由基產生分子機理」的研究發表在國際著名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 世界權威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EC1.15.1.1, SOD)是1938年首次從牛紅血球中分離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開始算起,人們對SOD的研究己有七十多年的歷史。1969年McCord等重新發現這種蛋白,並且發現了它們的生物活性,弄清了它催化過氧陰離子發生歧化反應的性質,所以正式將其命名為超氧化物歧化酶。
  •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的關係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之間呈現相輔相承的促進作用。當材料表面吸附有機汙染物則表面親水性下降,而光催化過程可分解有機汙染物,水滴易於鋪展至潔淨表面,使材料表面恢復親水狀態。親水薄膜當材料親水性較強,其表面易於吸附水分子並在光照作用下形成羥基自由基
  • 養殖水體的氧化還原狀態與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表1、不同氧化還原水環境中常見元素的存在形態在不同的氧化還原環境中,隨著EH的降低,有機物氧化時接受電子的物質也隨著改變,即氧化分解有機物的氧化劑發生相應的變化,因而所生成的產物也不一樣當水中溶解氧含量豐富時,溶解氧作為氧化劑,即通常是電子的接受體,此時水的EH一般為0.4V左右。但生物很快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並開始使用氧化的無機和有機物作為代謝中氫和電子受體,換句話說,由於氧化態化合物作為代謝過程中的氧化劑而減少,這導致水體或底泥的氧化程度相對下降,所以EH降低。在特定的EH時水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還原性物質。
  • Mn-SOD耐高溫金屬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Superoxide Dismutase),中文名稱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也是人體免疫系統中一種至關重要的物質
  • 科學網—發現迄今為止最熱羥基自由基產物
  •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什麼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EC1.15.1.1, SOD)是1938年Marn等人首次從牛紅血球中分離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開始算起,人們對SOD的研究己有七十多年的歷史。1969年McCord等重新發現這種蛋白,並且發現了它們的生物活性,弄清了它催化過氧陰離子發生歧化反應的性質,所以正式將其命名為超氧化物歧化酶。
  • 中國科研儀器「大連光源」揭示星際中羥基自由基來源
    中新社大連3月25日電(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2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袁開軍研究員﹑楊學明院士團隊與南京大學謝代前教授合作利用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又稱「大連光源」),揭示了星際中超熱的羥基自由基的來源。')
  • 清華大學曲久輝課題組EST:原子H*生成pH值無關的羥基自由基產物,H2O2電催化幹預還原:一種沒有副產物的綠色芬頓過程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羥基自由基(•OH)作為一種非選擇性自由基,在水淨化、蛋白質修飾、材料製備、分子合成和腫瘤治療等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儀器「大連光源」揭示星際中羥基自由基來源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儀器「大連光源」揭示星際中羥基自由基來源 2019-03-26 中國新聞網 楊毅 【字體:大 中 小】
  • 你需要的光催化必備常識—光生自由基及研究、分析方法
    反應速率快,非常活潑與大多數有機物的二級反應速率常數都在 106-109L/mol*s3. 壽命也非常短,一般在水中的都是納秒級別的存在壽命,所以很難直接對它進行觀察,短壽命也會使其擴散距離有限,這在降解過程中需要注意。光催化過程中水分子或是氫氧根能夠被空穴氧化經產生羥基自由基1。
  • 什麼是溶解氧,怎麼測量水中的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氣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淨能力的一個指標。
  • 香港學者研發河流沉積物修復技術可淨水除有機物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勞敏慈研究汙水處理技術逾20年,她採用多元的跨學科方法,「兩條腿走路」分別去除重金屬及有機物兩種最主要的水資源汙染物,更先後帶領技術走進北歐,以及於粵港兩地多項實際環境項目中應用。其中的河流沉積物修復技術,可降解沉積物中約64%至80%的有機汙染物,去除汙泥臭味,處理汙染物比率較傳統方法高近5倍至7倍,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