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簡單!這個能源島70%的供熱採用地熱能

2020-12-03 湘湘帶你看社會

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科技創新城的核心區域,坐落著一座綠色低碳高效能源島,這座能源島便是位於太原市正陽街的科技創新城1號能源島,該項目集多種清潔能源利用技術於一體,供熱規模達到百萬能量級,可實現供熱面積約106萬平方米,製冷面積20萬平方米。

而類似這樣的 「綠色能源島」在山西綜改示範區內,目前已建設起7座,實現地熱能供熱面積700萬平方米。隨著地熱能應用範圍逐漸擴大,相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山西省地熱能供熱有望迎來新的發展。

位於正陽街的科技創新城1號能源島,採用一對採灌綜合井,一口為出水井,一口為回灌井,井深分別為2600米和2700米。在這對井周圍,還分布著另外八口井,共同承擔供應能源島70%的熱源的重任。從取水到回灌,地熱水系統採用閉式循環,只取熱不取水,整個過程零汙染、零排放、零損失,實現了地熱資源開發與保護並重。

據了解,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剩餘30%的供熱採用空氣源熱泵、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相變儲熱等新能源技術,還配置了兩臺冷凝熱回收鍋爐作為調峰備用熱源,多能互補,比傳統供熱的單一熱源更具穩定性。

通過多項新能源技術的綜合利用,能源島實現了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各種能源的科學匹配和多能互補的供熱(製冷)技術路線。冬季供暖運行期間,根據初寒期、末寒期、嚴寒期的不同情況,能源島將每一項使用技術都進行嚴格控制和合理匹配,以達到最經濟、最高效的運行。

另外,山西綠色能源島不僅匯聚了多種「供熱武藝」,更用數字賦能綠色能源。據介紹,科技創新城1號能源島不僅作為慧居科技全國熱電調控指揮中心、數據分析中心和應急搶險、災害備份中心,還肩負著保障慧居科技旗下8省14市所有供熱公司安全、平穩、經濟、智慧供熱的重任。

山西綜改示範區的能源島,依舊在快速「擴軍」。據了解,綜改示範區科技創新城核心區、瀟河產業園區、武宿綜合保稅區都是地熱供暖規劃範圍,規劃供熱總面積達2億平方米,在治理大氣汙染行動中,地熱能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

山西綠色能源島項目最大的特色,不僅所用能源全部為純綠色可再生能源,而且通過多種能源和技術的合理匹配,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不僅體現了在清潔能源供熱體系中天上、地面、地下立體取能的用能理念,也為我國清潔能源聯合供熱發展開闢了新路徑。

【來源:地熱加】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是嗎
    我們都知道到能源分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那麼,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
  • 地熱能一種被埋沒低估的清潔能源
    地熱能儲量比目前人們所利用的總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構造板塊邊緣一帶,該區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發區。如果熱量提取的速度不超過補充的速度,那麼地熱能便是可再生的。高壓的過熱水或蒸汽的用途最大,但它們主要存在於乾熱巖層中,可以通過鑽井將它們引出。地熱能的利用自古時候起人們就已將低溫地熱資源用於浴池和空間供熱,近來還應用於溫室、熱力泵和某些熱處理過程的供熱。
  • 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地熱能供暖可以這麼簡單
    與任何一個北方居民住宅一樣,屋內的溫暖如春和室外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但不同的是,這個小區的供暖來自一種新型的清潔供暖方式——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俗稱「乾熱巖供暖」。近日,記者在陝西省採訪時了解到,陝西西鹹新區和西安市的部分地區已開始推廣乾熱巖供暖。
  • 地熱能技術探索分析及在北方地區的應用實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長春蓮花山綜合能源項目主要是以地熱能為主的項目,地熱能的優勢,主要是可以一機多用,冷、熱、生活熱水。長春國色天蓮國色天蓮智慧綜合能源項目採用淺層地源熱泵技術方案和園區提供用能服務,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園區居住品質。
  • 清潔能源之地熱能
    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可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等特性,是一種切實可行有廣大市場空間的清潔能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國家發布制定了有關政策,響應習總書記提倡的「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指導思想,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打響藍天白雲保衛戰。地熱能有很多種形式,包括淺層地熱能、中深層地熱能、深層巖熱等。
  • 各地加速發展地熱能,概念股受益
    1月11日消息,為更加科學、高效、可持續地開發利用地熱能資源,陝西省住建廳、省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發展地熱能供熱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省發展地熱能供熱800萬平方米以上。
  • 地熱能開發的機遇與挑戰分析
    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能,實現清潔供暖,是緩解當前過度依賴化石能源供熱對資源環境造成壓力的有效解決方案。地熱能從熱能品位高低來分主要分為可直接利用的地熱資源和能夠間接利用的淺、中深層地熱能。這裡主要討論以間接利用為主的淺層與中深層地熱能,不涉及以直接利用為主的水熱型和乾熱巖型的地熱資源。
  • 可再生能源取暖優勢凸顯 地熱能有望迎大發展
    操作上繼續不建議追漲,半倉左右應對,倉重者則繼續可以考慮逢高降低倉位。二、資訊解讀可再生能源取暖優勢凸顯 地熱能有望迎大發展新聞聯播7日報導了北方部分地區通過可再生能源清潔取暖的典型案例。河南清豐縣將2000米深的地熱水抽上來,把熱能交換出來燒水供暖,而地熱水不受汙染,直接回灌。點評:燃煤鍋爐被認為是冬季北方地區形成霧霾的主要原因之一。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日前表示,在轉變能源結構,轉變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的過程中,供熱方面的推進效果可能更顯著、更直接。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供熱的最主要的方式。
  • 雄安冬季供熱全城無煙靠什麼?地熱為主配套清潔能源
    中國北方城市取暖大多使用燃煤,致使華北、東北地區的冬季空氣品質一直不佳,河北多個城市尤甚。但這個地處京津冀中心的小縣城,由於從2009年開始大規模使用地熱能集中供暖,形成在國內具有樣板意義的地熱開發利用「雄縣模式」,徹底擺脫了冬季燃煤供暖帶來的種種問題。  如今,地熱能供暖已覆蓋全縣95%以上的建築。
  • 地熱供暖與地熱能供暖 區別大不一樣
    由此可見,作為室內採暖設備的地熱供暖與地熱能供暖的大體區別,一種側重末端設備,一種側重能源來源,這兩個概念,既有區別,也有交叉之處。    地熱供暖也稱低溫地板輻射採暖,作為建築物的供暖末端設備,其能源來源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電能,通過電熱管埋在室內地下,作為電地暖,也可以是水地暖,可能是用電加熱的,也可能是通過其他能源獲得的熱量,比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等,這些能源提供熱量,再以熱水的形式,將熱量傳輸到室內。
  • 《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解讀
    為促進地熱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制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內容,「十三五」期間地熱能開發將拉動總計2600億元投資。
  • 海南地熱能海水淡化可行性探討
    採用低溫多效蒸餾法進行海水淡化時,海水的最高溫度只需70℃,而海南地下熱水溫度一般在32~97℃。當採用與地熱能相結合的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方法時,地熱水可通過換熱器將海水加熱到淡化時所需要的溫度。因此,通過地熱能解決低溫多效蒸餾法進行海水淡化時所需的熱源問題,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反滲透海水淡化方法,是以壓差推動的海水淡化過程。
  • 地熱能助力區域能源結構調整——2020年第19周萬江周刊
    通過實地督導,各位領導對內黃萬江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環保政策,以清潔能源地熱能加快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的企業理念表示認可,鼓勵萬江持續加快項目推廣複製,為改善區域能源結構,推動當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 地熱能供暖將在南方供暖發揮重要作用
    夏熱冬冷地區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開發利用地熱能與將長江經濟帶建成綠色低碳經濟廊道發展目標高度契合,是貫徹能源革命戰略和提升發展質量的創新之舉。曹耀峰建議,按照「深淺結合、冷熱聯供、因地制宜、多能協同、梯度發展」的思路,開發夏熱冬冷地區地熱資源,穩步提升地熱在可再生能源供熱中的比重。
  • 2021年哈爾濱至少啟動2個地熱能源項目,集中供熱未覆蓋區、保障性...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丹近日,省住建廳印發《黑龍江省地熱能供暖專項規劃》,我省遵循 " 取熱不取水 " 和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雞西、七臺河、綏化、鶴崗等所轄不同區域為地熱能供暖優先發展區和適度發展區。
  • 地熱能概念股爆發 遊資搶籌4隻股票
    值得注意的,交易所收盤後公布的個股龍虎榜數據顯示,大冷股份、煙臺冰輪、常發股份、海立股份等4隻地熱能概念股都遭到遊資搶籌。  消息面上,10月8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官方數據表明,中國大陸3000米至10000米深處乾熱巖資源總計相當於中國目前年度能源消耗總量的26萬倍。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數據的發布,給相關企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 乾熱巖地熱能的山西初探
    乾熱巖地熱能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能夠穩定、可靠且安全提供能源供應。 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乾熱巖地熱能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能夠穩定、可靠且安全提供能源供應。資源型省份山西,地熱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乾熱巖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地熱資源?與常規能源和其他類型地熱資源相比,它有什麼獨特之處?其在山西的應用如何,環保經濟帳是怎樣算的?商業化運作之後,進入尋常百姓家有著怎樣的效果?記者走進山西泰傑地能幹熱巖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 蝶變升級中的「灃西智慧」:中深層地熱無幹擾清潔供熱技術 服務...
    相對於傳統的大管網供熱方式,灃西新城普遍採用了「中深層地熱無幹擾清潔供熱技術」,通過將地熱能有效導出,實現清潔供暖。其突出特點就包括可靈活調整供暖時間和區域。2019年,位於灃西新城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以下簡稱西部創新港)投入使用時,就採用了這種技術。
  • 地熱能:僅有熱情還不夠—新聞—科學網
    在眾多對《規劃》的解讀中,地熱能被一致看好——隨著能源結構調整以及愈加嚴峻的環保壓力,地熱能的利用方式多樣等優勢再度被提及,其開發利用的速度正在加快,地熱能產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期。 雄縣對地熱能的利用方式非常友好,技術先進,採用冷熱水封閉式循環,相互不幹擾,系統效率高。抽取出的熱水不是直接供到家家戶戶,而是在供水站跟自來水進行熱交換,被加熱的自來水送到家庭中,使用完的地熱尾水回灌到熱儲當中,該技術在大型巖溶熱儲當中效果十分顯著。「在雄縣,我們已經做到兩採一灌,一口回灌井可以解決兩口開採井的尾水回灌,成本降低了,實現了持續穩定的運行,實現了打造無煙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