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關愛下健康茁壯的成長,但現實是社會中總有不良的風氣在不斷的侵蝕孩童幼小的心靈。特別是現在攀比之風盛行,正在逐漸毀滅孩子未來通往成功的道路。
下面分享一個故事:
麗麗(化名)平素是一個十分愛學習的孩子,每次學習成績都名列前茅,但最近
心情卻十分低落,每天學習也變得不認真,媽媽發現了女兒的異常表現就詢問了女兒。
麗麗忸扭捏捏的說:」同桌放學都是父母開著好車接回去,每天都能穿著不同的衣
服,經常請同學吃飯,大家都很喜歡她,我卻什麼都沒有「
麗麗是一個好孩子,如果一直好好學習,將來可能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會有一
個美好的未來,但攀比之心一旦形成,不能及時化解,麗麗就不能再全身心地投入學
習,將來也不能靜下心來工作以及照顧家庭,就更不會有成功的可能。
孩子在某種程度常來來說,就像一張白紙,沒有任何社會經驗,不能分辨什麼是優良的品質,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了解攀比的危害性以及時發現並做出正確的引導。
攀比的危害性:
1,攀比之心有可能會傷害我們自己的身體,甚至會毀滅整個家庭。還十分清楚地記得當年那個,割腎換手機的男孩,可能他只為了在同學面前顯擺一下,或者自己的同學朋友有,而自己沒有。現在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有每天需要透析的身體,高傲的治療費用以及年邁無助的父母。
2,浪費青春,成就變低,我們一旦專注一件事情,就做得更好,一旦有攀比之心,就會分心而不能專注於當下的學業,白白浪費了現在的青春韶華。
3,會讓人產生自卑的心理,一但攀比得不到滿足,就會形成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不利於獨立人格的形成,不敢在工作中及生活中自信地處理事情,也就宣告著將一事無成。
4,影響下一代,對於自己都不能從攀比中解脫出來,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之下,孩子也可能形成攀比的心理,形成惡性循環。
怎麼做到及時發現:
發現其實並不難,但需要我們平常細緻觀察以及時溝通,如果發現孩子最近心情莫名低落或者暴躁,或者言語表達羨慕同學朋友的東西,家境等等,這個時候你就就要注意了,這些信號就在告訴你,需要和孩子聊聊了。
怎麼做出正確的引導: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能做到。我們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告訴孩子物質生活不值得我們去攀比,現在值得「攀比」的是學習成績,是正直,是孝順,是禮貌等優良的品德。此時家長切記不能使用暴力,或者恐嚇等手段作為矯正孩子思想的手段,反而會適得其反。同時,作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自身不能有攀比心理,孩子受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內容,大家是怎麼看待攀比心理及怎麼處理的呢,歡迎留言,轉發,共同討論,或者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供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