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稱職。」
這完全印證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個科學實驗:在一個房間的牆上貼滿了鏡子,第一次的時候把一個性格溫和的大猩猩放了進去,大猩猩一進去,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以為看到的全部都是溫和的同類,所以在房間裡的全部時間都很快樂,溫順。三天之後大猩猩要離開房間的時候,特別戀戀不捨。
第二次他們把一個脾氣暴躁的大猩猩放進去。大猩猩一進到屋子裡面。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他以為自己看到的全部都是惡狠狠的猩猩,房間整個氛圍一直是恐怖的,他不停地嘶吼著。三天之後這隻大猩猩因為聲嘶力竭的嘶吼與情緒的過度緊張而暈倒了,被抬出了實驗室。
在生活中,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是孩子的鏡子。如果孩子看到的都是大吼大叫不停發脾氣的父母,時間久了,孩子必定變得和父母一樣愛發脾氣,愛大吼大叫。若是孩子一直被溫柔以待,那麼那也會善待周圍的人。道理很簡單:你給了孩子什麼,孩子就回報你什麼。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更是整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如果孩子有了錯誤,那麼一定是原件出現了問題。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一個孩子遇到的問題,足以說明身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現的不足。
一個在快樂積極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他會擁有健康,陽光的心態。每天都生活在壓抑緊張不被肯定的環境中,又怎麼可能擁有無窮的正能量。親愛的家長,我們不要把滿滿的愛變成滿滿的傷害。
孩子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來的是我們作為家長的一言一行是否得當。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請先做給孩子看,因為身教勝於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