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同鏡子般,折射出你的教育是否有問題

2020-12-04 甜橙老媽的數學課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稱職。」

這完全印證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個科學實驗:在一個房間的牆上貼滿了鏡子,第一次的時候把一個性格溫和的大猩猩放了進去,大猩猩一進去,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以為看到的全部都是溫和的同類,所以在房間裡的全部時間都很快樂,溫順。三天之後大猩猩要離開房間的時候,特別戀戀不捨。

第二次他們把一個脾氣暴躁的大猩猩放進去。大猩猩一進到屋子裡面。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他以為自己看到的全部都是惡狠狠的猩猩,房間整個氛圍一直是恐怖的,他不停地嘶吼著。三天之後這隻大猩猩因為聲嘶力竭的嘶吼與情緒的過度緊張而暈倒了,被抬出了實驗室。

在生活中,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是孩子的鏡子。如果孩子看到的都是大吼大叫不停發脾氣的父母,時間久了,孩子必定變得和父母一樣愛發脾氣,愛大吼大叫。若是孩子一直被溫柔以待,那麼那也會善待周圍的人。道理很簡單:你給了孩子什麼,孩子就回報你什麼。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更是整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如果孩子有了錯誤,那麼一定是原件出現了問題。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一個孩子遇到的問題,足以說明身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現的不足。

一個在快樂積極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他會擁有健康,陽光的心態。每天都生活在壓抑緊張不被肯定的環境中,又怎麼可能擁有無窮的正能量。親愛的家長,我們不要把滿滿的愛變成滿滿的傷害。

孩子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來的是我們作為家長的一言一行是否得當。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請先做給孩子看,因為身教勝於言傳。

相關焦點

  • 每個「問題孩子」,都是折射國人內心層面滯後的鏡子
    當教育機構一行人來家裡接他時候,他在屋裡嘶吼,父母在門外抹淚……  在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鏡子》裡,和家明一樣被送去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的,都是一些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  「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  「你這麼弄,我就死給你看!」  「放開我!放開我!放開我!」
  • 你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善惡都會折射到你的孩子身上
    可見對於有些人而言,孝道人倫的教育必不可少。孝道為什麼重要?因為孝道是人倫的根基而人倫是身為人身所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這就是人和畜牲的區別,所以孝經中說。夫孝。天地之意。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如果。沒有人論教育。大家都不知道遵守人倫。那必將墮落到弱肉強食的動物層面。甚至可能是比某些動物更野蠻低等的層面。如此世上出現人人作惡。人人受害的局面。也為時不遠。
  • 《紫陽花日記》:如何在婚姻的鏡子裡折射出真實的自己
    在這個故事中,渡邊淳一利用「婚外情」虛構了一面鏡子,折射出了很多人深陷其中,卻未曾看破的心事。獨特的日記體,折射人性的「鏡子」《紫陽花日記》的開篇,從丈夫省吾無意中發現妻子志麻子寫的日記開始,因這無意的舉動,丈夫知曉妻子已經懷疑自己有了外遇。
  • 《小王子》:|感恩遇見,淺析這本詩意童話折射出的教育啟示
    本文將根據小王子與作者的相遇、相知;鏡像理論與存在主義衝突,折射出的教育意義以及父母該得到的教育啟示三個方面進行淺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恩遇見|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小王子,就是一個內心深處「或將消失」的自己。
  • 《甄嬛傳》:鏡子折射出的不是容顏,而是甄嬛一生的歡欣
    很多電視劇其實很喜歡用鏡子來拍攝場景,因為鏡子其實不僅能夠拓展畫面的物理空間,更是能十分容易表達人內心情感。它可以向觀眾展示人物最真實的那一面,只對自己表露的那一面。電視劇《甄嬛傳》中,便一直用鏡子來表現甄嬛從年少欣喜到割捨感情的過程。
  • 《高情商養育》:孩子是家長的鏡子,你想照出什麼樣的自己?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地相似。」這是紀錄片《鏡子》裡一段孩子的獨白。紀錄片裡「問題孩子」的父母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企業管理者/事業單位員工/個體工商戶/農民工,但是他們都遭遇了類似的問題:與自己的孩子之間激烈的矛盾和衝突。
  • 鏡子的妙用,衰衰用鏡子折射陽光坑同學,同學們萬眾一心以牙還牙
    同學們大家好,鏡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並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隨著時代發展鏡子的種類也有了眾多變化,比如平面鏡平常就是人們使用整理儀容儀表時使用,還有凸面、凹面、曲面等鏡面,用於各種科學領域,但是衰衰就拿著鏡子開始玩了起來,搞得同學們怨聲載道,最終衰衰引起了眾怒
  • 【家教】教育不止靠老師,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映射
    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每個人從生下來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這種教育有言傳有身教,甚至我覺得身教重於言傳。你生活在這個家庭裡面,你的長輩,你的親人,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工作、對待他人,我想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覺得有好的家風,確實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 二重身的出現,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真實的樣子」
    有沒有這麼一瞬間,你獨自走在僻靜的小路上,四周有些暗,你不得不加快腳步,因為,你總感覺暗處有一雙眼睛在看著你......是的,有一雙眼睛在看著你,即便是大白天,你也會懷疑它暗藏在某個陰暗的角落。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注視著你。這樣的感覺通常伴隨著孤獨,恐懼和心神不寧。
  • 明明都是愛,卻扭變成仇恨,孩子這面鏡子你是否好好照過
    父母明明對孩子是滿滿的愛,可換來的為什麼是孩子的叛逆和仇恨?一部央視跟蹤拍攝的記錄片《鏡子》值得我們做父母的進行反思。也許我們的孩子還沒到紀錄片中「問題孩子「那樣的程度,可我們多多少少卻犯著片中父母所犯的錯誤。
  • 藝術是生活的鏡子,藝術教育教你「照鏡子」
    從這一點來看,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將原本的教學用意發揮出應有的教學作用來。這是缺乏引導的後果,讓孩子們在寬闊的世界裡漫無目的地閒逛,卻不懂得如何正確地去尋找屬於他的花。引導並不是教育孩子們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引導是讓一個人,知道怎麼在花樣繁華的世界裡去選擇,讓他們知道,有這麼多的花,你最鍾愛哪一朵。
  • 父母愛情:農村人的角色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什麼才是好演員
    其次江德華的扮演也是非常成功的,江德華來自農村,是江德福的親妹妹,自己在婆家不受待見,丈夫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因為哥哥家剛添了新生兒,所以讓她來看孩子,也算是把她從婆家給「解救出來」了,畢竟在親哥這裡還能好一些,後來和嫂子安傑的相處過程中,火光四濺,家裡都快成戰場了。
  • 走過五年的王者榮耀,也成了折射人生百態的一面鏡子
    此後,這款遊戲逐漸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手遊。而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也成為中國職業電競領域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和所有電子競技項目一樣,王者榮耀也伴隨著讚美和抨擊,並在這兩種聲音中不斷發展。如同傳統的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王者榮耀也成了折射人生百態的一面鏡子。 在王者榮耀公測五周年之際,小新找來了幾位王者榮耀的玩家,他們講述了自己和這個遊戲的故事。
  • 微信就像一面鏡子,折射了一個人的人品
    微信就像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一個人的人品,在微信的一些細節當中就折射了出來。微信裡充斥著一些亂七八糟、負能量東西的人,現實中人品肯定不行。相反,微信裡充滿生活氣息、正能量東西的人,現實中肯定很好相處。俗話說:細節見人品。一個人,無論多麼善於偽裝,在一些細節當中,不經意間就會暴露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從微信上的這四個細節,就可以看得出來。
  • 孩子被責罵時,會反駁還是沉默?不同的反應折射出孩子不同的性格
    養孩子,其實就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孩子小的時候,每天都被TA的屎尿屁所煩累;孩子慢慢長大,語言表達能力漸長,有了自我意識、自己的想法,會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叛逆」和「麻煩」。那每個家長都可能會面臨一件事情——教訓斥責孩子。
  • 高考是一面鏡子,照片折射時代的變遷(組圖)
    高考是一面鏡子,折射時代的變遷!  從前,車馬郵件都慢,沒有相機、手機,迎接考生的只有家長殷切的目光。
  • 讀《蒙田隨筆》的教育精句,這些妙語對父母教育孩子非常有用
    他們也受不了他汗流浹背,滿身塵土從操練回來,有熱喝熱,有冷喝冷。……因為你若要他具有男子漢氣概,別無良策,……讓他處於曠野,四周草木皆兵。(賀X拉X斯)]教育人王福明說:現在的家庭教育,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一部分長婆婆爺爺外公外婆教育晚輩就非常溺愛孩子,生怕孩子吃苦受累了。
  • 孩子想要買望遠鏡,你需要知道的事情有哪些?
    最近朋友圈中有不少從來沒有關注過天文的人突然問酋長說孩子突然想買一個天文望遠鏡,讓我給他們推薦一款。這個問題,瞬間勾起了酋長小時候的回憶。九十年代200塊的x狼望遠鏡,當年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器材。如今我剛上某寶看了下,X狼的入門望遠鏡依舊是200塊。然後我看了下寶貝詳情上寫的,可拍攝月球細節,這個,嗯,應該沒毛病。下來的一個給了張貼圖,配文可拍攝土星,可拍攝木星,可拍攝仙女座星系。
  • 藝術家紐約展出互動藝術品 鏡子迷宮折射城市自然
    藝術家紐約展出互動藝術品 鏡子迷宮折射城市自然 (1/3) "← →"翻頁
  • 電視劇《走西口》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杜淳與富大龍的錯位人生
    電視劇《走西口》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杜淳與富大龍的錯位人生十年前的電視劇《走西口》應該很多人還有印象,在當年這部作品也是創造了一撥收視的高潮,算得上是一部製作精良的作品。影片中給我們所呈現的兩個人物,從善惡兩方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好人是襯託壞人有多壞,壞人是為了襯託好人有多好,在衝突中推動故事的發展。跳出影視劇之外,就讓人感覺很有意思了,兩為男主角在劇中的形象與現實卻截然相反。富大龍算得是影視圈的一股清流,不接拍廣告代言,不參加綜藝活動,踏踏實實的演戲,算得上是娛樂圈的另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