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其實就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孩子小的時候,每天都被TA的屎尿屁所煩累;孩子慢慢長大,語言表達能力漸長,有了自我意識、自己的想法,會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叛逆」和「麻煩」。那每個家長都可能會面臨一件事情——教訓斥責孩子。
當孩子被教訓責備時,多會有什麼反應?是據理力爭還是保持沉默?不管是哪種情況,家長們都可以從孩子的反應細節中判斷出孩子的性格。
同事蘇姐家的女兒,不愛說話、有禮貌、很少頂嘴,被責罵時,她也都是默默聆聽,然後道歉就獨自回房間了,在我們看來就是那種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上了中學後,孩子慢慢發生了變化,讓蘇姐、甚至是我們都很詫異。她變得叛逆,喜歡上漫畫小說,上課看、晚上回家看,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蘇姐的責罵越來越多,她學會了頂嘴,甚至還和蘇姐動手了。蘇姐不知所措,不知道為什么女兒就變成了這樣子。
為什麼長大後,有的孩子性格表現差異如此之大?
面對批評指責,我們不同的反應,折射出的是不同的性格。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據理力,為自己的錯誤辯駁,而有的孩子即使自己有理由也會選擇保持沉默?多半是因為以下原因:
1、缺乏安全感
長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多沉默少言,不願去爭去搶,會比較佛系。但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採取極端方式保護自己,動手也是可能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即使自己被誤解,也不願意去辯駁,覺得辯駁了會更不受喜愛和歡迎。而會據理力爭辯駁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性格也會更加開朗自信。
2、缺乏自信
孩子被家長責罵,心裡自然會有落差,如果經常被責罵,就會對TA的自信心造成影響,產生自卑,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長期壓抑,容易走極端。而會頂嘴的孩子,不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性格會比較活潑、外向。
3、親子關係疏遠
聽話不頂嘴的孩子會讓父母比較省心,久而久之心大的父母也會忽視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這樣的孩子多比較敏感,父母口中說出的一句不經意的話,孩子都可能有想法,孩子也會慢慢和父母疏遠。而會頂嘴的孩子,跟父母也少了所謂的「隔夜仇」,對親子關係的影響或許沒有這麼大。
那父母到底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犯錯,家長一定要及時管教。但很多家長情緒一上頭脾氣語氣就失控了,劈頭蓋臉對孩子就是一頓責罵。但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家長一定要讓自己平靜下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2、多關心孩子
要教育孩子,就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了解孩子真實的脾性,然後對症下藥。孩子犯了錯,家長需要耐心引導,追根溯源,錯了及時糾正,被冤枉了及時安撫,對了及時鼓勵。同時,要引導孩子多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學會為自己爭取權益。
孩子性格的養成,和父母的教育引導有很大的關係。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針對自己孩子的性格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