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亂丟,不收拾,究竟是丟進垃圾桶還是和孩子講道理?

2021-01-14 芸芸育兒經

好久之前,在某平臺看到這樣一條育兒分享:

孩子在家玩兒玩具,隨後玩具亂丟,怎麼辦?

A方法:告訴孩子,只有垃圾才會亂丟,亂丟的玩具等同於垃圾。當著孩子面,把散亂的玩具丟進垃圾桶。

B方法:告訴孩子,亂丟玩具採取獎罰措施。玩具一次不收拾,將取消下次給孩子買他最喜愛的玩具。

C方法:耐心教導孩子,陪孩子一起收拾房間,家中立規矩,家裡永遠乾淨整潔,環境影響孩子行為。

以上方法,各說各的道理,父母究竟要採納那個建議?有些家長開始抓狂了。有人說A好,但有人說A太過激進,C和B相對可實施性比較高。父母太難了~

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該如何教養孩子,因材施教很重要。

一.亂丟的玩具是垃圾,直接丟進垃圾箱

這個方法需要根據自己孩子實際性格來定。對於性格敏感性的孩子就不適用,若再遇到父母語言過激,決定果斷,反而會對孩子內心造成更大的傷害,造成心理陰影。這類方法適用於那些大大咧咧,心裡不藏事兒的孩子。並且在這個方法中,父母需要態度平和,語言不要過激。

告訴孩子爸媽說話算數,說到做到,有一說一,對事兒不對人,爸媽永遠愛你。

二.獎罰措施,亂丟一次,將取消下一次購買玩具機會

這個方法對於性格執拗的孩子不適合,被寵溺的孩子也不適合。做事有原則,犯了錯,就要承擔錯誤帶來的後果,父母和孩子提前約法三章,孩子一旦違規,父母便執行。做事有規矩,事事有原則,爸爸媽媽也是有底線的,犯了錯就要承擔錯誤。

這類方法同樣不適合,父母對孩子大吼大罵,責罵孩子實施懲罰,平和語氣講。

三.耐心疏導孩子,以行為家庭規矩,緩和方式影響孩子

這類方法面對調皮的孩子,可能需要長時間教養。耐心疏導孩子,日常家中保持歸整,有秩序。孩子亂丟玩具,教育孩子後,父母和孩子一起收納玩具,在整個收納過程中,及能像一個game,又能鍛鍊孩子收納邏輯性。孩子若做得好,需要即時表情並肯定。這個方法中,家庭整潔很重要。

自己的孩子父母最了解,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的更多的是父母而非學校或老師,根據自己的孩子性格,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許有些育兒方式,對別人家孩子很有效,但對自己的孩子很可能就會起到反效果。

教育方法從來沒有標準,只有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養成不隨便亂丟垃圾的習慣,給孩子做個榜樣
    記得曾經我看過一個教育宣傳片,內容大概就是講述了幾個父母分別帶著自己的孩子走在大街上,有的父母則是把吃完的東西垃圾隨地一丟,而孩子確實驚人的相似,也是像父母那樣隨地一丟了事。還有的父母則是把吃完的東西垃圾全部丟到了垃圾桶裡,而孩子也是如此相似的做了。
  • 2020好媽媽,白天丟玩具,晚上不睡覺,這三招治熊孩子妥妥的
    每天下班回到家發現,玩具滿地丟,晚上十點鐘,孩子像貓一樣精神,你是不是覺得頭大得要命?這個場景在孩子3-6歲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往往會引起媽媽的大吼大叫,而且每次吼完每次犯,哪怕打屁股都不管用?今天就來說說,我怎麼用不吼不叫這三招,把熊孩子的這些問題治的妥妥貼貼。
  • 家裡3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開發越好,家長們別瞎收拾
    溫女士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她平時就是一個有點小潔癖的女性,看到家裡髒亂的時候,眉頭都皺得緊緊的,不立馬收拾乾淨渾身難受。但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她就更加苦惱了,孩子已經5歲了,上幼兒園回來之後,把家裡弄得很亂,在溫女士看來,目之所及皆是「戰場」,這個「戰場」在她收拾了不過半個小時又恢復髒亂的狀態,讓她恨不得抓狂。
  • 孩子不愛整理自己的物品?爸爸媽媽可以從這幾點教起
    上次去同事家被她們家成堆成堆的玩具震驚了,因為同事是一個很善於整理的人,沒想到她們家會這麼亂,我問她這是什麼情況,她也只是苦笑著說沒辦法,兒子的隨便亂放東西的習慣讓她也很苦惱,但是不管說多少次依舊沒有用,兒子全當聽不見。
  • 日本街上看不到垃圾桶,該如何解決丟垃圾難題?日本美女告訴你
    提起日本,多數人對它的印象就是街道乾淨沒有垃圾桶、國民素質高且自律性強,外國遊客來到這裡看到他們的街道很乾淨,很值得學習。而中國的話,有時會被外媒爆出,在其他國家出現亂丟垃圾,或者住宿退房後不整理房間等負面新聞。當然了,這些都只是個人素質低下,咱們中國許多人的素質還是普遍較高,而且還都一直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 孩子上學5天,丟的3塊橡皮5根鉛筆去哪兒了?小學老師道出謎底
    一位寶媽在評論區吐槽自家兒子,寶媽稱自家孩子今年才上一年級。開學的時候,寶媽給兒子買了一盒鉛筆,孩子爸爸怪寶媽亂花錢,直言:這麼多筆怎麼可能用的完?沒想到一個月後寶媽買的筆全被兒子丟完了,這位寶媽統計了一下,從孩子周一上課開始,到周五放學回家。最多的一次,孩子5天丟了3塊橡皮和5塊橡皮。不得已寶媽給兒子立下規矩,每丟一次筆回來挨一次打。
  • 以前罵外國遊客亂丟垃圾,如今沒有遊客的日本京都,依然滿地垃圾?
    當然,問題最嚴重的還是隨地亂丟垃圾的現象。 日本的街道上一般都不設置垃圾桶,日本人自己這麼多年基本已經養成了習慣,垃圾都是自己帶回家扔。
  • 無汞鹼性電池直接丟進垃圾桶即可
    最近一段時間,陳老太犯了愁,她不知道這些電池該怎樣處理。據巢湖市環保局了解到,無汞鹼性電池可直接處理。老太太搜集的廢舊電池被放在一隻塑料桶裡,並用方便袋包裹著。裡面大多是五號電池,有的已經開始腐爛。陳老太解釋,她1948年參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當過衛生員,也當過教員。1960年轉業進了巢湖水泥廠職工子弟學校,正式成為一名人民教師。1983年離休。
  • 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下請參考
    孩子的動手能力一直是家長關心的問題,特別煩的是,小孩到了三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到了幼兒園老師都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所以,提前培養孩子提高動手能力是有必要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進了幼兒園以後才發現,自家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動手能力方面。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啥意思?
    這不,昨天周末,我打電話給外婆,又聽到了一個新的俗語。歡迎圍觀,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是啥意思呢?答案是,在農村的老人,認為孩子生出來,會先去觀察一下孩子的手指頭,要是小指頭非常的短,就會丟飯碗;而中指要是比較長,就是一個小霸王。
  • 《小豬,別哭了》:如何和孩子共情,理解接納和包容的意義
    繪本中小豬和大樹的形象很深刻,就像是不善表達的孩子和能夠接受傾訴,極具包容的樹洞。樹洞充滿了接納和包容的意義樹洞被人們認為是可以傾訴而不會洩密的對象,雖然是物,但卻能夠給人無需擔憂不吐不快的安全感,幫助人們釋放情緒。
  • 孩子計算題易丟分,4個改進方法,提高準確率
    孩子計算題易丟分原因1、沒有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平時有泛泛閱讀習慣的孩子,審題時常會遺詞掉句,漏掉很多關鍵點。或是捨本逐末,偏重於書寫格式的正確率。僅僅為了計算而計算,讓計算脫離了與實踐的緊密溝通,計算基礎功底打得不牢。例如:加法的算理是把幾個數合成一個數的方法,孩子沒有體會到這一步,就會失去「化繁為簡」的計算基礎,進而失去對「裂項」的認識。
  • 歐巴馬給孩子定下9條規矩,與窮養和富養無關,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窮養,富養,都不如父母給孩子的教養。一些有名的成功人士,尤其注重家風建設,自小就給子女立下規矩,讓其子女都很優秀。 案例 學者丁琳講過一個故事。 丁琳在家裡接待一位美國朋友和她的女兒。
  • 這幾種玩具家長不應該給孩子玩,可能會讓孩子受到終生的傷害
    男孩和女孩的玩具是不一樣的,但是男孩和女孩子收到玩具時候的快樂是一樣的,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玩具都適合小朋友們,一旦小朋友們玩了這些玩具的話,可能會受到終生的傷害,那麼到底是哪些玩具家長們不應該給孩子們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善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讓娃覺知道理
    但雖然如此,跟他講道理依然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次早上我送大寶去幼兒園,他本來情緒就不高(早餐跟弟弟搶牛奶喝,結果牛奶撒了,他有些傷心),到了學校門口,他開始大哭,怎麼都不肯進去了。我剛開始站在一旁看著他,之後在他哭的不那麼厲害的時候,試圖給他講道理。可我一句話還沒說完,他又高聲哭了起來。
  • 光膀吃飯垃圾亂丟 海南不文明旅遊行為邀您隨手拍
    南國都市報記者陳衛東攝  海口板橋海鮮廣場  個別食客垃圾隨手丟:「服務員會來掃」  在海口吃海鮮,很多人會去板橋海鮮廣場,這裡集海鮮銷售和加工為一體,每天都會迎來大批的市民和遊客。以前,不少去板橋海鮮廣場的食客都有這樣的感受,交通擁堵、服務員搶客、汙水橫流。
  • 看朋友圈才知道自己孩子丟了!
    前不久,我們剛報導過一個4歲孩子深夜走丟的新聞,這還沒兩天,又發生了類似的事情,這次是發生在蔣喬派出所轄區,民警接到了群眾報警,說鳳凰家園的小公園裡,有個走丟了的孩子,接到報警後,民警迅速出動。畫面中的這個小女孩兒,就是民警接警走失的那位,1月3日下午4點多鐘,室外氣溫不高,她穿著一件綠色的小毛衣,臉上凍得通紅,頭髮亂蓬蓬的,看上去十分可憐。由於女孩說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和家庭情況,民警在小區裡訊問後也沒能找到她的家人,只能將她先帶回派出所。蔣喬派出所副所長 郭曉磊 :因為天寒地凍的,那個時候已經慢慢地太陽下山都降溫了,所以我先去找了一件衣服。
  • 孩子的乳牙不能丟,將來可以拿來治病?
    孩子的乳牙不能丟,將來可以拿來治病? 之前,朋友圈曾熱傳「乳牙存儲下來可救命」的文章!這是真的嗎?今天,達媽來給大家揭秘:據文章中描述,英國一對父母拔掉7歲女兒的乳牙後,把它冷凍儲存起來,以備將來之所需。
  • 小學生最容易弄丟的幾款文具:橡皮才排第二!它才是第一!
    其他家長也都是這樣說:孩子剛上一年級,就是容易丟三落四,沒有幾個不丟的,那丟失的這些橡皮都去了哪裡呢?家長們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剛上小學的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收好的習慣,放學的時候沒有收拾好文具,孩子粗心慣了,自然也就不會放在心上,丟了鉛筆也不知道,只好再買新的。
  • 為什麼貓咪總愛去「糟蹋」家中的垃圾桶,氣味和習性是關鍵!
    貓咪為啥總喜歡跟垃圾桶「過不去」呢?那是因為垃圾桶裡面可能有貓咪喜歡的食物散發出的味道,也可能是因為貓咪純粹喜歡鑽入狹小地方的原因。雖然這在貓咪看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玩了一會兒垃圾桶嘛,但若把垃圾桶弄倒了的話還不是鏟屎官來收拾,這一來二去的總是一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