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同事家被她們家成堆成堆的玩具震驚了,因為同事是一個很善於整理的人,沒想到她們家會這麼亂,我問她這是什麼情況,她也只是苦笑著說沒辦法,兒子的隨便亂放東西的習慣讓她也很苦惱,但是不管說多少次依舊沒有用,兒子全當聽不見。
其實有很多小朋友都會跟我同事家兒子一樣,把東西拿到哪丟到哪,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這個不好的習慣,孩子總是不明白物歸原處的概念,那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亂放東西的壞習慣呢?
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生下來所有的技能都是從零開始,他們最早接觸的人是父母,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學會的,所以家長想要孩子學會一件事情,那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孩子看在眼裡也會跟著父母做。
有很多家長表示有疑問,自己的東西都收拾得挺好的啊!很少會出現隨手亂放物品的情況啊,但是事事無絕對,說不定你偶然一次隨手亂丟的行為就被孩子看見了,孩子的認知就會覺得自己下次也可以這樣做,時間長了就逐漸的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利用遊戲提高興趣
其實很多孩子都非常抗拒自己收拾玩具,他們玩的時候是因為他們需要,但是玩完了不需要了就會把東西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孩子真的非常抗拒,家長可以選擇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學習物歸原處的重要性,比如說做遊戲比賽,大家一起開始沒看誰先把玩具整理完,誰將獲得比賽,孩子可能瞬間就被激發了鬥志,一定要比爸爸媽媽快,有利於孩子提高積極性。
布置專屬孩子的小天地
其實,想讓孩子學習收納,家長可以給孩子設計一個專屬於孩子的小天地,把柜子和桌子設計成適合小朋友的高度,讓孩子有一種物品歸屬感。
這些東西都是他自己的,孩子就會更加關心自己的物品和玩具,說不定自己就主動地整理了,孩子對自己的物品比較熟悉,也就更好地進行整理物品了。
媽媽學會示弱,引導孩子整理
大家生活中是不是見過很多這樣的畫面,很多媽媽嘴上一直埋怨孩子不會整理,不會收拾,但是手上還在忙活不停,這樣孩子什麼才能學會整理呢?
媽媽在孩子心中一直處於「女強人」的形象,媽媽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媽媽也是需要幫助的,適當的示弱,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陪媽媽一起整理玩具。
以上幾點都可以給孩子嘗試一下,說不定某一種對孩子來說就非常管用呢,媽媽們快去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