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的話題總是很沉重,人們總是不願談起。但孩子既然經歷了家裡老人去世,父母就不應該迴避,可以接著這個機會和孩子聊聊生命、聊聊生死。
去年我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我們全家都悲痛萬分,但我似乎沒看到我九歲的兒子特別傷心,當時心裡還想,我爸真是白疼這外孫了。
但前一陣子和兒子在路上時,我們閒聊,開始聊的話題我忘了,只清晰的記得兒子當時反問我了一句:「我舅舅爺去世,你能接受嗎?反正我到現在都接受不了。」
聽到兒子這麼說,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以為孩子沒心沒肺,不難過,沒想到他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後來我和兒子聊了很多,告訴兒子,對於去世的爺爺最好的安慰就是,好好活著,好好學習,把自己照顧好。
當孩子很悲傷地問爸爸媽媽去世這個話題時,該怎麼和孩子講呢?
一、藉助繪本和孩子討論生死
繪本會藉助故事,用簡單、親切的文字、溫馨的畫面給孩子展現生命的歷程。
如果爸爸媽媽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講關於生死的話題,不妨買幾本相關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讀。
推薦繪本一:《當鴨子遇見死神》
繪本通過一隻無憂無慮的鴨子遇見了大名鼎鼎的死神! 告訴孩子死神的出現預示著什麼、離開這個世界又是怎樣的感覺、面對死神你又會作何反應。一個生與死對話的故事, 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歷程。
推薦繪本二:《一片葉子落下來》
作者通過一片葉子經歷四季的故事,來展現生命的歷程,闡述生命存在的價值。讓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的事物和給別人帶來快樂。死亡並不代表一切毀滅,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文字簡單又寓意深長,適合用來做生命教育的教材。
推薦繪本三:《再見了,艾瑪奶奶》
這個繪本的圖片都是黑白色調的真實的照片,就像是一部紀錄片回顧著一個老人最後的日子。
書中以一隻貓的口吻講述了它的主人艾瑪奶奶生命的最後階段,由於疾病,她忍受了很多痛苦,但是她依然堅定地想快樂地活到最後一刻,甚至每天都會給自己化妝。展示了一位老年人對待生命的智慧和豁達,即使面對生命的終點也沒有無謂的懼怕。
推薦繪本四:《獾的禮物》
書中只說獾去了地下的長隧道。獾雖然離開了, 但他給每個朋友都留下了特別的禮物:他教會鼴鼠剪紙,教會青蛙溜冰,教會狐狸系領帶……這些禮物會伴隨朋友們一生,陪伴他們快樂勇敢地面對生活,而他的朋友們也回饋給他尊敬和懷念。
二、告訴孩子雖然親人去世了,但我們還擁有很多回憶
在我和兒子討論我父親去世時,我告訴兒子,雖然舅舅爺去世了,但我們曾經和舅舅爺一起玩耍、一起遊玩、一起生活的記憶還在,我們不會忘記,這樣的話就相當於爺爺還陪著我們一樣。
我和兒子也一起整理了父親的遺物,我把父親生前最喜歡的鋼筆送給了兒子,兒子很開心,說看到鋼筆就像看到爺爺一樣。
三、告訴孩子,生命有限,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感受生命的美好
告訴孩子,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誰也不能提前預知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到。所以,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感受生命的美好,珍愛、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給自己留遺憾,這才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總之,對於孩子來說,生命與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爸爸媽媽要智慧巧妙的和孩子談,一面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