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觀後感:面對「死亡」教育,中國家長別再保持緘默

2021-01-08 騰訊網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尋夢環遊記》講述了一個名叫米格的小男孩為了追求音樂的夢想,進入亡靈世界之後遇到了落魄的亡靈樂手埃克拓,並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

整部影片的靈感來源於墨西哥亡靈節。

電影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設定那就是人「死亡」並不是真正的終結,只有被人遺忘才是真正的終結。

這無疑是一部溫暖治癒的電影。

但在溫馨過後,不由得讓人深思,為什麼西班牙能拍出這樣深刻的關於「死亡」的電影?而在中國,卻還是對「死亡」三緘其口呢?

事實上「死亡」並不該成為一個忌諱的話題。

一、「死亡」是偉大的

當孩子問及自己的親人怎麼了的時候,有很多人會回答:他(她)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回不來了。

在孩子面前,成年人往往會對「死亡」這個話題保持一致的緘默。他們覺得「死亡」是殘忍的,恐怖的,所以不願意讓孩子接受這樣的真相。

但是實際上,對於「死亡」本身的恐懼並不是孩子天生自帶的,往往都是從家長身上傳過去的。

隨著社會人文的進步,其實大家對於「死亡」的看法正在逐日的改變,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覺得那麼不吉利,滿口忌諱了。

甚至網上出現了很多言論,他們希望在自己死後自己的親人不要那麼悲傷,希望可以看到親人用非常歡快的方式同自己告別。

「死亡」是偉大的,因為「死亡」所以才讓活著的時候變得彌足珍貴。

往往與「死亡」距離最近的時候,人才會知道生命有多麼可貴,才更容易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活。

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活,生命會變得越來越精彩。

二、人總要學會如何告別

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必將經歷一場「死亡」。

「死亡」對於人來說是一件十分公平的事情。不論這個人是貧窮還是高貴,最終都會不可避免的死去。

沒有人會永恆的活著,像神話故事中那些不老不死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有的人覺得一生太短,所以拼命地去追求永生。像古代的帝皇,有很多迷戀所謂的長生之道,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說以後的科技說不定能達到這一願望,但是永生真的這麼好嗎?

當擁有了無限的生命可以揮霍,還有人會去珍惜時間嗎?還願意這麼積極地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嗎?反正又不會死,今天和明天有什麼區別?

所以,既然「死亡」是必將到來的盛宴,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怎麼告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孩子第一次碰到「死亡」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編制一個非常美好的謊言來安慰孩子幼小的心靈。例如「睡著了」、「離開了」、「去很遠的地方了」。

家長自以為維護了孩子童真的世界,但實際上孩子對於「死亡」這個概念是非常模糊的。

睡著了會醒嗎?什麼時候會醒呢?離開了會回來嗎?什麼時候回來呢?去哪個很遠的地方了呢?去了之後什麼時候回來呢?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會認為去世的親人總有一天會回來的,只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而已。

不能正確教孩子如何清楚「死亡」這個概念其實是非常殘忍的事情。

也許家人現在會覺得維護了孩子的童真,但以後他會遇到更多的「死亡」。他身邊的人總有一天都會一一離他而去。

如果是不怎麼親近的人還好,如果是爸爸媽媽呢?

家長們也許會覺得那個時候孩子都長大了,懂事了,自然也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可這種懂事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迷茫,痛苦之中醒悟的。

他需要經受多少次心靈上的打磨才能達到「懂事」的那個階段?

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讓孩子清楚「死亡」是怎麼回事,讓他去學會怎麼告別,才不至於在以後在迷茫痛苦中成長。

關於怎麼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這一點,《爸爸去哪兒》中的夏立克對於夏天的教育可以作為參考。

當夏天問及父親狗狗去哪裡的時候,夏立克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而是直截了當地告訴夏天:「狗狗去世了,有一天爸爸也會離開。」

夏天對於這個回答顯然無法接受,顯得非常難過。

這個時候夏立克又安慰她:「人死了之後會去天堂,人們會回到最開心的年紀。」

夏天聽了之後沒有那麼難過了,慢慢地接受了狗狗「死亡」的事實。

在遇到「死亡」的時候,家長並不應該含糊其辭,而是要告訴孩子「死亡」到底是什麼。

並且告訴他難過是非常正常的反應,也不要過多的去幹涉他對於「死亡」的反應,讓他自己去完成一場告別儀式,才能讓他慢慢接受親人朋友的離開。

三、最終的「死亡」是被人遺忘

《尋夢環遊記》裡有一句話: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人的一生總共要經歷三次「死亡」:

第一次,當這個人被醫生宣布「死亡」,那是生理上的「死亡」;

第二次,當他所有的親朋好友在葬禮上同你告別,那是社會性「死亡」:

最後一次,就是當這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他,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死亡」。

【文章寄語】:

其實那些死去的人只是永遠不會再出現,但他卻永遠地活在了親人的心中。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個人記得他,那麼對於那些人來說他就是活著的。

【題外話】:

你是否會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相關焦點

  • 別害怕!走進五彩絢爛的亡靈世界 從《尋夢環遊記》看動畫電影裡的...
    今日在全國上映的皮克斯動畫新作《尋夢環遊記》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時光君藉此契機不完全盤點下這些劍走偏鋒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       皮克斯向來都是西方動畫電影質量的代名詞,今年的最新力作《尋夢環遊記》自然也備受大家關注。
  • 《尋夢環遊記》:忘掉死亡,這裡只有歡快舞動的裙子和墨西哥的時尚...
    周末趣奇到影院看了這部呼聲很高的電影《尋夢環遊記》,沒有想像中的被煽情哭到脫水,也沒有想像中對死亡的恐懼。   故事講述了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被歌神鼓舞立志做音樂,但卻因為當年自己的曾曾祖父為了追求夢想拋棄家庭的往事遭到家人強烈反對。    為了反抗家庭在自己尋夢路上設置的障礙,米格意外闖進了亡靈的世界。
  • 尋夢環遊記配音是中文還是英文 蕭敬騰親情助陣
    電影《尋夢環遊記》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9.4分,遠遠高於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也是讓不少觀眾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這部電影了,但是對於觀眾們來說,尤其是想要帶孩子去看的人來說,比較關心尋夢環遊記配音是中文還是英文?
  • 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和悲傷,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除了外國人對戴口罩防禦疫情沒有相關的意識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對生死看得更開,更早地經歷了死亡教育。出於對死亡難以名狀的恐懼,大部分人都對死亡諱莫如深、避而不談。許多家長不讓孩子參加葬禮,不允許他們談論這個不吉利的事情。許多家屬隱瞞絕症親人真實的病情,怕對方接受不了自己的死亡。
  •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解析《尋夢環遊記》:家庭和夢想要如何取得平衡
    2017年11月24日,迪士尼電影《尋夢環遊記》中國大陸上映。雖然電影前期宣傳力度並不大,不過,憑藉著"迪士尼出品"的噱頭與觀影后受眾口口相傳的真誠好評,《尋夢環遊記》的熱度不斷上升,影片的評價分數也穩穩保持在了相當高分的水平。很多影迷表示,在影院裡觀影時,因為電影的情節太過感動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 《尋夢環遊記》: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尋夢環遊記》,這部溫暖治癒的影片不失所望地拿下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電影的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每個亡靈在亡靈節那天都可以踏著金色的萬壽菊花瓣鋪滿的天橋返回人間,但是那些被現實世界遺忘了的亡靈就會化成金色粉末灰飛煙滅,從亡靈世界消失,這時他就真正死去了。
  • 尋夢環遊記為什麼有剪紙 揭秘墨西哥亡靈節文化
    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是以墨西哥亡靈節作為背景,其中的骷髏頭以及祭祀等元素都大大還原了亡靈節的文化特色,但是不少觀眾發現電影中還有不少剪紙的元素,那麼尋夢環遊記為什麼有剪紙?    它 類似中國的清明節和中元節。但是,不同於中國鬼節的凝重和肅殺,墨西哥的亡靈節充滿了慶祝和歡樂,而這背後隱藏著的,則是 墨西哥人直面死亡的勇氣和對死亡豁達的理解。    在這個節日中,家人和朋友團聚在一起,為已經去世的家人和朋友祈福。 人們祭奠亡靈,卻絕無悲哀,甚至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意在與死去的親人一起歡度節日。
  • 第45屆動畫安妮獎提名揭曉 《尋夢環遊記》領跑
    上個月在國內上映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獲得了13項提名。而今年大熱的《至愛梵谷》《神偷奶爸3》《賽車總動員3》《瑞克和莫蒂》等熱門動畫都有獎項入圍。    除了《尋夢環遊記》《養家之人》《咱們裸熊》這樣的熱門動畫之外,來自中國的學生肖君逸的作品《Elsewhere》獲得了安妮獎最佳學生動畫提名。安妮獎將於2018年2月正式公開和獲獎名單。
  • #日本票房#《尋夢環遊記》三連冠 《寶貝老闆》穩居亞軍
    上周開畫的新片都實力不強,周末票房前五跟此前一周保持完全不變。皮克斯力作《尋夢環遊記》在春假加持下走勢奇佳,輕鬆實現周末票房三連冠。夢工廠動畫《寶貝老闆》次周跌幅微乎其微,連續兩周屈居周末亞軍。動漫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寶島》周末再收3億多日元,仍居周末季軍。
  • 英文哲理句子:《尋夢環遊記》裡的一句話,教你跟隨心
    ----《尋夢環遊記》Life is hard, and I have my guitar. 人生再艱難,我還有我的吉他。【小筆記】1、have had enough to do sth. 受夠了做某事2、ask for...徵求。。。
  • 除了尋夢環遊記,這些遊戲也是寫給墨西哥的情書
    就像有人指出《尋夢環遊記》的劇情讓夢想屈從於家庭、回歸了「家庭本位」的保守價值觀,在普遍信奉「多子多福」的墨西哥人這裡,這樣的指責也非常的不好理解。豪放、樂觀、不拘小節,在這背後,墨西哥的狂歡文化對塑造出這樣的國民性格起著重要的影響。
  • 正確的死亡教育,讓孩子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白巖松說:「中國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的確如此,我們國家的人相對內斂和保守,對死亡敬而遠之,很少跟孩子提及,不知道你是這樣嗎?「媽媽,爺爺去哪了?」媽媽則淡定地回答,死亡是每個生命的一部分,就像花開花落、季節變化一樣的自然。有天,媽媽也會離開,那時候你已經長大了。我希望你能告訴你的孩子:別怕,姥姥只是去了另外一個地方,有天,我們終將都去向那裡。面對死亡,我想我可能做不到亮亮媽那麼淡定,但也會盡力。
  • remember mecos尋夢環遊記,在你的記憶消失之前請記得我
    尋夢環遊記給我的最大的感想就是一定要珍惜身邊的人Remembermebeforethememoryoflovedisappears.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Therealdeathisthatnooneintheworldremembersyou.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距離看完電影已經過去三天,我也哭了三十次。死亡是那麼讓人害怕的存在,可是Disney Pixar 卻用極其溫柔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亡靈之地。真的很美這個電影讓我懂得了太多,珍惜身邊的人如果他離開了人世請記住他,這個就是我的感悟。
  • 《尋夢環遊記》只要你不忘記我,我將永遠生活在哪裡
    我們傳統文化中,對死亡不可談,也不許談,但即便如此,死亡還是在那裡,並不會因為我們的避諱而不存在。儘管死亡是一件對我們來說複雜又糾結的話題,但這部電影,可以讓我們對死亡有更新的認識。影片中米格是一個酷愛音樂的墨西哥小男孩兒,他家中的長輩,尤其是祖母極度反對他接觸音樂。原因就是他的高祖父曾因為追求音樂夢想而離開了妻子和女兒。但米格對音樂極度痴迷,他最崇拜的是歌神德庫拉斯。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死亡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遺忘
    那麼《尋夢環遊記》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又是如何讓人回味不盡呢?一個勵志追夢少年故事包裹下的一部家庭溫馨故事,從隔閡與誤會開始,到和解圓滿收尾。影片開頭,介紹的是一家人,從太太奶奶(伊梅爾達)開始連續幾代,都把音樂看成是家庭的詛咒,拒絕與音樂有關的任何東西。只因太太爺爺(埃克多)是位音樂家,因為音樂夢想選擇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無情地拋棄妻女家人。
  • 去旅行知地震|一場關於瑪雅文明的尋夢環遊記
    長達一萬公裡的海岸線串起了無數的美景和感官上的刺激,現在就讓知力君帶領大家來一場真正的墨西哥「尋夢環遊記」。PART 1墨西哥城作為最悠久的政治首都,墨西哥城同樣也走在全國文化的最前沿。穿過嘈雜市中心的步行區,你會發現這裡洋溢著舊時西班牙殖民時期的顯赫以及當代的新潮。
  • 幼兒園給昆蟲辦葬禮,家長覺得沒必要,老師說「死亡教育」要儘早
    但是很多家長卻覺得讓孩子過早地接觸死亡話題,太過沉重,孩子慢慢長大就知道了,無需告訴孩子死亡是什麼。實際上,真的是這樣麼?父母避談生死,對孩子來說是害而不是愛很多孩子都會問到父母關於死亡的問題,當孩子問「爸爸媽媽,你們會死嗎?」你會怎麼和孩子解釋呢?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解釋,甚至談「死」色變,含糊其辭過去。
  • 如果你的家裡有孩子,那就必須看一下這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今天帶來的是教育意義的動畫片,非常適合家長和孩子們觀看《冰河世紀》也叫《冰川時代》共有5部,這是在冰河時期的電影,但它讓你敢拒絕不到寒冷,電影裡面充滿了溫暖。《飛屋環遊記》這部動畫片真是讓我從頭哭到尾。為圓愛妻遺願,老釘子戶一飛沖天,遠赴南美尋夢。
  • 《機械心》:一部流淌著《尋夢環遊記》精神的法國動畫片
    和前一陣子大熱的皮克斯《尋夢環遊記》中,小男孩米格在尋夢過程中出入亡靈世界,最終收穫理想,理解親情的故事類似;這部於法國2014年2月上映的動畫片電影《機械心》,講述了一個靠著鐘錶心活下來的男孩,以超越生命的勇氣,追逐愛情,並最終獲得愛情的故事。
  • 除了《尋夢環遊記》,還有這些繪本可以跟孩子談生死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雖然強調「慎終追遠」,但對於死亡這件事本身卻往往是避而不談的。學者孫述宇在講《金瓶梅》時就曾說到,這本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特殊之處並不在於寫性,而在於寫死——「寫死亡是《金瓶梅》的特色。一般人道聽途說,以為這本書的特色是床笫閒事,不知床笫是晚明文學的家常,死亡才是《金瓶梅》作者獨特關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