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助推土石壩施工技術工藝突破傳統模式

2020-12-06 四川日報

科技創新助推土石壩施工技術工藝突破傳統模式

    中國水電五局300米級高堆石壩科技成果交流會在蓉召開

□欣憶
    6月18日至19日,由中國水電五局依託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開展的《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階段成果評審交流諮詢會在成都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中國電建集團總工程師宗敦峰及行業內20餘名專家出席諮詢會。
    會上,院士及各位專家充分肯定了中國水電五局在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建設中取得的豐碩科技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說:長河壩水電站大壩科研技術創新很多,內容很豐富。在深厚覆蓋層建設這樣一座大壩,非常困難,這是非常珍貴的施工經驗。中國電建集團總工程師宗敦峰介紹,下一步科研課題組將按照專家組的意見,進一步總結提煉完善,促進土石壩技術的創新。
    中國水電五局組建於1954年,是中國電建集團所屬骨幹企業。中國水電五局土石壩施工經驗豐富,是國內大型土石壩施工主力軍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先後承建了土料心牆壩、瀝青心牆壩、面板堆石壩等各類土石壩60餘座,遍布於國內15個省(市、自治區)及蘇丹、摩洛哥等非洲國家,創造了行業的奇蹟:嶽城水庫壩體總填築量4400萬立方米,迄今仍居國內土壩之首;碧口水電站大壩是國內首座超百米大壩;承建的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壩高240米,是目前國內外建在深厚覆蓋層上的最高壩;聯合承建的兩河口水電站大壩壩高295米,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高礫石土心牆壩。
    長河壩水電站是大渡河幹流水電梯級開發的第10級電站,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水電站大壩壩高240米,集超高心牆堆石壩、河床深厚覆蓋層、高地震烈度、狹窄河谷四大難度於一體,目前世界上尚無已建成的同等規模工程,且工期短、強度高,施工極具挑戰性。因此,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兼具未來300米級高土石壩超大工程量、高施工強度、河床深厚覆蓋層、狹窄河谷、高地震裂帶等特點和難點,對於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技術是非常理想的實驗研究場所。
科技創新
驅動工程建設新引擎
    工程緊、強度高、難度大,三個關鍵詞高度地概括了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施工特點。如何破解工程管理和建設過程中技術難題、工程快速推進、保證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建設進度,成為擺在中國水電五局建設團隊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它們考驗著建設者的勇氣、智慧和能力。2012年12月,隨著大壩填築施工向前縱深發展,中國水電五局在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地全面展開《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工作,課題立項研究內容主要分為9個研究專題和38個研究子課題。課題研究得到了河海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等高等院校的配合。
    為了確保《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工作與大壩填築施工同步進行,從而推進施工進度和提高施工質量,中國水電五局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建設團隊按照「精心管理、科學規劃、安全文明、創新卓越」的管理理念,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以頑強拼搏、敢於擔當、科學務實的精神,創新工作思路、攻堅克難;以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主抓細節、追求極致,最終通過重大科研專項研究破解了「不可能」「硬骨頭」「攔路虎」道道難題。如「土料動態製備技術」「反濾料自動摻配工藝」「重車過心牆技術」「雙料攤鋪工藝」「泥漿噴塗工藝」「自動加水系統」和「無人駕駛振動碾技術」等一大批有益於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的新技術、新工藝在長河壩水電站大壩施工中得到了有效應用。這些科技成果的應用改變了人們普遍認為土石壩因為就地取材、施工方便、技術簡單的傳統認識。為此,在《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階段成果評審交流諮詢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給予了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土石壩不土」的技術定位。
科技創新
企業賴之以贏
    中國水電五局踐行「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的科技創新理念,通過《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研究,多項技術創新成果不僅推動著長河壩水電站工程建設又好又快地穩步推進,並且取得了良好的工期效益、技術效益、創新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科技創新
領跑國內高土石壩新技術
6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在《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階段成果評審交流諮詢會上指出,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在快速檢測技術、數位化大壩監控系統、無人駕駛振動碾技術等方面都有很多創新和應用,亮點很多,具備衝擊國家科技獎的條件,希望進一步歸納和總結,為土石壩施工技術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我國西部水電電源點建設和南水北調西線的規劃中,超高壩壩型中的高心牆堆石壩佔有重要地位。在建和規劃設計中的高土石壩有數十座都接近或超過300米壩高,如:兩河口(295米)、雙江口(314米)、如美(315米)等這些工程都位於雲南、四川等高山峻岭、河谷狹窄地區。這些高土石壩同樣具備諸多施工技術難題,依託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開展的《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研究,為今後類似高土石壩填築施工提供技術儲備。

相關焦點

  • 水利工程土石壩的工程施工
    土石壩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壩可分為:碾壓式土石壩、衝填式土石壩、水中填土壩和定向爆破堆石壩等。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碾壓式土石壩,其主要特點是對基礎要求低、適應基礎變形強。  土石壩按壩高可分為:低壩、中壩和高壩。而高壩築壩技術是近代才發展起來的。
  • 水利水電工程知識:水利工程土石壩的施工技術
    通過對料場的規劃,可以對施工所有的各項條件進行合理的配置,其中包括硬性指標,如對施工地的地質情況進行全面而綜合的勘察,以確定土石壩的建築規模和相應的人力、設備、資金投入等。  2、施工材料的加工土石壩的施工材料無外乎土方和石料兩種為主,對兩種材料的加工要分別進行,以保證後期填築施工的開展。土料的加工及處理,建設土石壩所需的土料一般都採集比較顆粒均勻,表面親水性強的土料。
  • 防滲牆在水庫土石壩加固中的應用探討
    但目前國內修建的很多土石壩仍存在質量普遍差等問題。例如壩基存在滲水通道的工程敗筆,壩體存在裂縫、沉陷、滲漏等現象。未解決土石壩的穩定性工程質量問題,應特別注意其加固的設計。而伴隨著防滲牆施工工藝技術的成熟和施工工具的不斷改進完善,將防滲牆用於水庫土石壩的加固設計,已經成為土石壩加固工程的重要方法,而且以往的經驗數據告訴我們,防滲牆在土石壩加固中的應用成果是可喜可賀的。
  • 衝擊式壓路機施工工藝,五邊形衝擊式壓實機壓實技術解析
    衝擊式壓路機衝擊式壓路機施工工藝衝擊壓路機的技術特性決定較現行常規壓路機不同的壓實工藝,不採用現有壓路機壓半輪或部分重疊碾壓的施工方法,而是以衝擊力向土體深層擴散分布的性狀,提出新的衝擊碾壓方法與施工工藝。
  • 新疆煤監局助推「110工法」新技術落地
    原標題:新疆煤監局助推「110工法」新技術落地   新疆煤礦安全監察局注重科技創新,宣傳引導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對條件成熟的企業,結合煤層賦存、地質條件、自然災害等實際
  • 領跑技術迭代賽道 晉能科技以三大尖端技術助推平價上網
    楊立友博士表示:「技術革新是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並實現平價上網的重要突破口。作為國企改革的探路者,晉能科技始終嚴格遵循技術迭代的發展戰略,為業界帶來高效可靠的綠色發電解決方案,助推我國光伏產業走向平價上網時代。」
  • 曲美家居吳娜妮:從工藝、技術到發展模式進行全面創新
    今年,曲美家居更是大動作頻頻引發業內震動:40億元「蛇吞象」併購挪威國寶級躺椅公司Ekornes,「曲美京東之家」開門迎客,打破傳統線下家居賣場單一場景堡壘,基於「無界零售」理論獨創「曲美模式」。   從工藝、技術到發展模式創新   記者:近年來,傳統家具零售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新興家居電商也日漸成熟帶來持續衝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曲美如何保持行業先行者的地位?能否請您詳細解讀一下曲美的創新戰略?公司如何通過創新的市場營銷,新品開發、渠道建設來調控風險?
  • 土石壩壩面作業的施工組織規劃
    土石壩施工壩面作業的施工程序包括鋪土、平土、灑水、壓實(對於粘性土料採用平輾壓實,壓實後鋪土前尚應刨毛以保證上下土層的層間結合良好)、質檢等工序。壩面作業的施工特點在於工作面狹窄、工序多、機械設備多,沒有良好的施工組織將導致施工幹擾,影響施工質量,引起窩工,造成人力設備的浪費,延誤施工進度。通常採用流水作業法組織壩面施工。
  • 牢記初心使命 勇攀科技高峰——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創新團隊建設紀實
    226項、國家專利367項;研究成果支撐了百餘項國內外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降本增效近10億元,3次獲評中交二航局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並榮獲中交集團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稱號,入選交通運輸行業「十大創新平臺」,綜合創新實力保持施工行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領先水平。
  • 平安科技創新管理模式:引導技術人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十年前,當一家以傳統金融業務為主營的企業,要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外界普遍認為,業界不過是多了一個資本玩家。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誕生於平安體系內的平安科技,經過十年穩紮穩打的精進,成長為不容忽視的「科技巨人」。然而任何的企業創新背後,始終離不開的是人才。
  • 冷拌冷鋪創新瀝青路面施工新技術
    冷拌冷鋪創新瀝青路面施工新技術時間:2016-12-16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常亮 王嘉慈   本網訊 日前,北京路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路聯)在攝氏零下5度的自然條件下,通過現場施工向筆者展示了一項新技術——瀝青路面現場冷拌冷鋪技術。
  • 【科技日報】開放科學數據,助推科技創新
    >圖5:近地天體望遠鏡圖6:太陽射電頻譜儀  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正不斷助推科研行為方式的變革和科技創新發展「十一五」期間,在中科院信息化專項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等支持下,科學資料庫逐步形成結構合理的科學數據網格體系,整合可共享數據量達148TB。  「十二五」期間,隨著傳感器、信息獲取等數位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數據也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急劇增長。面向科技創新和科研信息化新需求,中科院啟動「科技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工程」建設。
  • 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張宗亮:在大江大河中鐫刻「創新」
    結合承擔的溢洪道閘墩設計工作,張宗亮創新採用了新型的預應力閘墩,該成果獲得1989年雲南省「五小」成果二等獎。至今,張宗亮仍完好地保存著這本獲獎證書,因為這是他獲得的第一項科技獎勵。針對糯扎渡天然土料黏粒含量偏多、礫石含量偏少、天然含水率偏高,不能滿足超高心牆堆石壩強度和變形要求的難點,張宗亮首次提出特高心牆壩採用人工碎石摻礫土料和軟巖堆石料築壩成套技術,攻克了特高心牆壩變形控制和變形協調難題;研發了特高土石壩施工質量實時控制關鍵技術,開創「數字大壩」先例,保障了築壩質量和大壩安全;構建了特高心牆壩勘察設計技術和安全評價體系,建成我國首座300米級高心牆壩。
  • 河北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釩生產工藝優化及技術集成創新」通過驗收
    3月24日,河北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釩生產工藝優化及技術集成創新」通過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    該項目以提高釩資源的提取率和實現生產過程節能減排為目標,對以釩渣為原料提釩生產中的關鍵設備和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和集成創新,開展釩渣預處理、大型迴轉窯氧化鈉化焙燒、釩酸銨流態化乾燥煅燒、五氧化二釩閃速融化等關鍵技術和生產工藝攻關,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尾渣資源化利用和釩產品清潔生產。
  • 我市壯大光電子集成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銅川新材料產業園區著力突破資源型經濟束縛,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聚焦高新技術產業,打破傳統產業結構制約短板,加速產業轉型步伐,先後引進了陝西建工、陝西果業、千禾製藥、澳威雷射、百利坤艾氫能等一批行業龍頭和尖端科技企業落戶園區,初步形成了電子集成、新能源材料、裝配式建築、中醫藥、稀貴金屬新材料等多樣化、集群化產業發展格局。
  •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2020-08-12 0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全球化時代,模式創新、落地能力與技術創新同等重要|2019 T-EDGE
    同時,香港地鐵也幾乎是全球唯一一家盈利的科技公司,易珉提醒我們在考慮技術創新的同時不要忘了模式創新。從十多年前開始,香港地鐵的運營模式就開始對外輸出,如今已經參與到歐洲、亞洲、澳洲等多個城市的地鐵運營。在大會現場,易珉分享了香港地鐵成功走出去的幾點經驗,他認為中國的企業走出去特別需要做四件事,可以總結為四個i打頭的英文單詞。
  • 夢餉集團榮獲2020中經科技創新力評選「最佳模式創新獎」
    原標題:夢餉集團榮獲2020中經科技創新力評選「最佳模式創新獎」   2020年11月27日,由《中國
  • 科技創新在廣連高速公路上「遍地開花」
    央廣網廣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高何杰、黃飛、王曉光、董宸羊)11月24日,以「創新發展,智造廣連」為主題的技術創新交流活動在廣連高速TJ09標段舉辦。全國高速路首創無人機巡航值守、國內首次全機械化隧道施工……記者在該活動上了解到,科技創新在將於2021年底通車的廣連高速公路上「遍地開花」。
  • 管網機器人技術應用及新材料創新發展專家論壇開講,中機恆通闞景隆...
    2020年11月27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主辦,中機恆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管網機器人技術應用及新材料創新發展專家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講。本次論壇以城市管網行業發展為主旨,圍繞行業發展前景、機器人技術、新材料技術等應用及創新展開專業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