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析表明,金星可能存在生物特徵的磷化氫不存在

2020-10-23 科技領航人

行星科學史上最大的意外之一是,2020年9月的一項研究宣布金星雲層中存在磷化氫氣體:這可能是生物過程引起的誘人暗示。磷化氫(PH3)與氨化氫(NH3)在化學上相似,但磷化氫(PH3)僅通過生化過程在地球上自然產生,據稱在金星中以20億分之十的水平存在。 JCMT和ALMA這兩個獨立的觀測站都聲稱可以檢測到該信號,因此該信號看上去很強。

圖註:在許多方面,金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 具有可比的質量和半徑,它可能在數億甚至數十億年的時間裡擁有水、潮溼的,並且與人類一樣對生命友好。 如今,其濃厚的硫酸氣氛使它的表面不適合居住,但具有廣泛的化學反應潛力。

這一發現提出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即金星的雲是生命的家園,而這些生物生命形式正在產生這種膦。實際上,太陽輻射產生的光化學過程,熱力學大氣效應產生的化學過程以及表面化學反應產生的地球化學過程都被認為不足以產生這些水平的膦。

那麼,難道是生化過程中產生的嗎?也許。但這是假設磷化氫確實存在的前提下,一項新的研究剛剛提交,這個研究對整個磷化氫探測提出了質疑。並且剛剛提交了一項新研究,這使整個檢測都令人懷疑。

早在9月,由簡·格裡夫斯(Jane Greaves)教授領導的一組科學家宣布通過在天文學中應用一種眾所周知的非常簡單的技術來發現磷化氫(PH3)。

  • 他們在光譜的無線電部分測量了光,
  • 根據先前的觀測結果模擬了大氣的已知成分和條件,
  • 預測了當光分解成各個波長時應該出現什麼信號,
  • 預測如果實際上存在(或不存在)磷化氫應存在(或不存在)哪些特徵,
  • 然後在光譜上分解該光,以分析該光以確定磷化氫的存在和豐度。

他們在來自JCMT和ALMA的兩個獨立數據集中看到的是在相同波長和相同信號強度下的吸收特徵,表明存在某種東西導致無線電波被特定頻率吸收,該頻率對應於磷化氫分子中的自然轉變。如果正確執行了此分析,則表明磷化氫確實存在。

立即並且完全可以理解,這引發了炒作的風暴。這種磷化氫是如何形成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它的存在,它在中緯度和40至60 km的海拔高度上表現最強:在金星的「溫帶」中或附近,那裡的溫度和氣壓與地球表面的溫度和氣壓相似?

好吧,磷化氫自然存在於地球上,因為厭氧環境中的細菌(據推測是大腸桿菌的一種形式)會產生磷化氫。金星的大氣是一個厭氧環境,在金星的條件下是行不通的。我們可以通過受控的化學反應在地球上人工生產它,但是這些條件也不適用於金星。

發現小組推測,也許確實是由於金星在特定高度上的雲層中存在生物,如果它們的密度接近最大可能的上限,它們就會產生足夠的磷化氫。

但是還有另一種可能的解釋,即如果我們是負責任的科學家,則必須考慮。數據的分析方式可能存在缺陷,也許這意味著根本不存在磷化氫。從生化到熱力學再到無機化學途徑,我們一直在推測可能導致該分子存在的原因的途徑之前,我們必須確保我們沒有完全在自欺欺人。即使我們盡了最大的責任,我們也必須排除我們的分析導致我們得出錯誤結論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做的第一個合理的檢查是查看較舊的數據:來自過去探過金星大氣層的任務。1978年,Pioneer-Venus大探針中性質譜儀問世,它測量了金星雲層內不同高度的中性氣體質量。特別是,它們對50-60 km之間的氣體敏感,這在最近的數據支持存在磷化氫的區域中是正確的。在宣布「關於金星大氣中磷化氫」發布不到兩周後,一個團隊重新檢查了該數據,以查看其是否與磷化氫一致。

通過大規模分解金星的大氣成分,他們發現是:

  • 明確存在原子磷(P),
  • 存在指示磷化氫(PH3)或其與硫化氫(H2S)混合的信號,
  • 氘化膦(PH2D)也明確存在,其中磷化氫中的一個氫原子的原子核具有中子。

原子磷可能是磷化氫的一個組成原子,其他原子團(例如PH和PH2)也可能被檢測到。以前,可能是磷化氫的特徵歸因於硫化氫,但這種重新分析表明磷化物可能構成部分甚至所有信號。不過,這些數額與格裡夫斯等人的研究表明的一致嗎?據提交人稱:

「雖然峰強度很低,但它們可能與格裡夫斯等人報導的〜20 ppb豐度相符。」

所以,也許,較早的數據並不能給我們灌籃,但也不會不利於磷化氫。

那其他觀察結果呢?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光譜的紅外部分監視金星,與無線電觀測所揭示的相比,它在不同的高度揭示了不同的分子特徵集:探測金星大氣層的雲頂。自2012年以來,這些觀察結果使我們能夠確定二氧化矽(SO2)和水分子(H2O)的存在與分布。

如果磷化氫存在於金星上,並且是由作者提出的機制產生的,則它有時應上升到雲頂,並在紅外光譜中出現。通過檢查多年來存在的數據,一組科學家——恰好把格裡夫斯納入了作者名單——他們在2015年3月只發現了一個窗口,在該窗口中出現了與磷化氫一致的光譜特徵。作者得出的結論是:

「由於在此頻率下沒有任何特徵,我們得出[99.7%可信度] 5 ppb的上限...」

表示他們不贊成無線電數據得出的結論,而是認為,

「我們的上限與整個中層中20 ppb的恆定混合比不兼容,正如格裡夫斯等人宣布的那樣。 (2020)。」

但是,最直接的反駁是,事實證明,高質量的ALMA數據畢竟表明磷化氫的存在,而該數據是迄今為止磷化氫存在的最有力證據。這將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反駁,因為原始研究聲稱可以以驚人的〜15-sigma置信水平明確地檢測出與磷化氫一致的光譜線。〜15-sigma結果錯誤的機率大約與在一個可觀察的宇宙中獲取一個亞原子的抽籤彩票的機率。

2020年10月19日,一份論文已提交給arXiv:預印伺服器,幾乎所有天體物理學論文都在此發表。通過對原始ALMA數據本身進行獨立的重新分析,他們以可比的置信度找到了此類信號的痕跡。實際上,他們的重大發現可以歸納為兩點:

原始團隊處理數據的方式存在缺陷,他們證明了這些錯誤會導致錯誤的高置信度信號,

並且,當他們(正確)處理數據時,出現的最「可信」信號甚至沒有達到〜2σ置信度,這被視為不可檢測。

讓我們更深入地看一下本文作者所解釋的每個點。

分析中的缺陷。在作為天文學家的行星上進行光譜分析時,通常要做的事情如下:

  • 您的儀器會採集數據,
  • 您可以根據特定於該儀器的處理腳本來處理數據,
  • 您需剔除在對儀器有幹擾的地方測得的數據(例如,太靠近行星的高山地區),
  • 您可以通過將數據收集到一系列狹窄的連續間隔中來「合併」數據,
  • 您減去(相鄰兩者相似但起首與末尾截然不同的)連續體,
  • 您可以對(但不包括)您希望信號出現的區域周圍的儀器紋波進行建模,
  • 您從感興趣的區域中減去了建模區域的最佳擬合(稍後將詳細介紹),
  • 然後您分析剩下的內容以查找是否存在特定特徵。

問題是,最後一步是強大的,但潛在的危險。通常,您希望去除噪聲結構和儀器效果,同時保持真正的光譜要素完好無損。這是最初的 (格裡夫斯等人) 團隊所做的, 這就是他們如何發現磷化氫。

但是由伊格納斯·斯內倫(Ignas Snellen)領導的再分析小組發現,格裡夫斯(Greaves)等人使用的擬合減法方法。研究小組認為「光譜特徵和人工結果的重要性被嚴重高估了」。換句話說,聲稱的磷化氫檢測是不可靠的,因此他們繼續演示如何進行。

檢測信號"消失",沒有不當的分析技術。上圖是斯內倫等人的"圖 2",您應該將圖 2 作為兩半。前半部分顯示了光譜的六個區域:連續減法之後,但在對儀器紋波建模之前。原始數據以窄條形圖樣式顯示,其上面覆蓋著"最佳擬合"模型:平滑、連續的曲線。

後半部分顯示了相同的六個區域,但從中減去了"最佳擬合"模型。正如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吸收功能堅持在所有六個區域,如一個疼痛的拇指。

但這就是問題所在:這六個方框的左上角對應於聲稱檢測到磷化氫的區域;其他五個框完全對應。所有六個區域都具有極高的信噪比。對於所有六個區域,結論應該是相同的:那裡什麼也沒有。根據斯內倫的論文:

「它表明,[格裡夫斯等人]遵循的程序是不正確的,並且會導致雜散的高信噪比線。」

相反,斯內倫的團隊認為,採用一種更為溫和的噪聲去除程序來處理數據的可信度更大:這不會導致虛假的高信噪比線路。完成後,信噪比僅為2左右。根本沒有去除任何噪聲,信噪比僅為1左右。正如斯內倫的團隊正確指出的那樣:「在天文學中,[信噪比]這麼低的特徵通常被認為在統計上並不重要。」

那麼,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正如格裡夫斯等人團隊所宣稱的,對磷化氫的初步檢測突然陷入巨大的懷疑。如果他們像這項新工作所主張的那樣以一種不合理的方式分析了他們的數據,那麼這種化學特徵畢竟可能不存在。這份新論文仍然需要經過同行評審過程,我懷疑原始團隊會自行進行重新分析,以查看得出的結論。

在最初似乎沒有特別證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回到默認位置:金星沒有證據表明它是一個生物活躍的世界。除非對此新的分析提出反駁,並且證明最初的工作是正確的,否則金星上存在磷化氫的想法是無稽之談。

相關焦點

  • 最新結果!金星大氣的磷化氫開始減少,但上面依然可能存在生命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那個第一次發現金星磷化氫氣體的國際科學小組首次回應科學界對他們的發現的質疑,並且拿出了最新的探測數據,表明現在的金星大氣中依然還存在磷化氫氣體。金星大氣生命的爭議起源何處?在此發現之前,科學家們並未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的存在,而經研究地球上某些微生物能夠通過化合反應生成磷化氫氣體,這讓該研究小組的成員得到了一個合理的推測,金星大氣中可能存在微生物。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他們發出消息時也並不確定被檢測到的化合物是磷化氫,但還是遭到了不少同行的質疑。
  • 最新發現,金星磷化氫含量不準確,金星生物還會存在嗎?
    前段時間,一則金星大氣層中存在大量「磷化氫」,意味著金星上很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過,近日,通過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第一次報導中給出的金星磷化氫含量並不準確,真實含量並不支持金星上存在生命,這也讓金星生命似乎變成了一起「烏龍」事件。
  • 金星大氣中磷化氫仍然存在 潛在神秘生命的可能性並未完全被推翻
    報導)據新浪科技:國外媒體報導,最新數據分析表明,金星大氣中氣態磷化氫的跡象現已消減很多,但是它們仍然存在,這意味著金星大氣潛在神秘生命的可能性並未完全被推翻。11月16日,研究人員公布了ALMA望遠鏡的修正數據,而格裡夫斯展開最新分析,並將相關結果進行公布。依據格裡夫斯和她同事的觀點,ALMA數據表明金星大氣存在磷化氫的光譜特徵,這是一種由一個磷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構成的分子。他們指出,目前沒有其他化合物可以解釋這些數據。
  • 大氣含磷化氫 揭示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
    這種氣體在地球上通常是由微生物產生,在天體生物學中被當成生命體存在的標誌。所以,該發現被認為是這個地球的鄰居——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科學家們利用探測器和望遠鏡在太陽系內外的其他行星和衛星上尋找「生物特徵」——生命存在的間接跡象。
  • 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他們發現,在某些條件下,確實可以通過測量磷化氫與光的相互作用來檢測到其存在。數據表明,如果磷化氫在該系外行星上的濃度與地球上缺氧生態系統(如汙水處理廠)的濃度相當,那麼其可被檢測出來。更重要的是,磷化氫不會產生任何「假陽性」——有時候,非生物現象(如閃電)或地質結構(如火山)可釋放甲烷或生物體產生的分子等,愚弄天體物理學家。
  • 金星發現磷化氫,專家:存在或可能存在過生命!
    這個消息估計是2020年科學界最重磅的一個消息了,那就是在金星發現磷化氫(Phosphine),專家:存在或可能存在過命!那麼相信大家也對這個結論的得出充滿疑問。而是根據觀測發現了金星上的磷化氫PH3過多了,相信說磷化氫很多人也聽不明白,其實這個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接觸過這一元素。
  • 金星大氣層探測到磷化氫,可能存在生命?我們問了問天文專家
    分析認為,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過程,另一種判斷是,這些磷化氫可能來自某種形式的生命。該研究刊登在近期的《自然·天文學》期刊上。什麼是磷化氫?為什麼能據此判斷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就此,新京報記者對話了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劉慧根。
  • 金星真的存在生命?俄專家:可能存在磷化氫,並且有生物移動痕跡
    而金星一直以來都被很多專家認為其存在生命,並且有位俄羅斯專家稱:金星大氣層可能存在磷化氫,並且地表還有著類似生物移動的痕跡。的存在磷化氫是一種無色、劇毒且易燃的氣體,正常情況下我們人類是不會接觸到這種氣體的,那為什麼說金星會存在生命呢?
  •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發現大氣中有磷化氫,劇毒氣體或是生物...
    曉查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最新消息,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發布了一條激動人心的新進展:金星上可能存在著生命跡象。
  • 最新行星科學研究:金星雲層中發現磷化氫
    最新行星科學研究:金星雲層中發現磷化氫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最新發表一篇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在金星大氣中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這一發現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
  • 最新行星科學研究:金星雲層中發現磷化氫
    最新行星科學研究:金星雲層中發現磷化氫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最新發表一篇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在金星大氣中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這一發現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
  • 最新發現——金星存在疑似生命跡象
    在天體生物學界,這種氣體被視為「生物標誌」。磷氣曾在2019年的時候,就被科學家作為非常好的尋找外星生物的標誌物之一。磷化氫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化學物質,真的能夠表明金星雲層中可能存在簡單的外星生命?,探測到其雲層中,存在著大量的磷化氫(PH3)分子,然後使用更為靈敏的智利的由54座大型天線組成的ALMA望遠鏡陣列對其進行了確認,估算出金星大氣層中,距地表約53公裡處的磷化氫濃度大約是20ppb(相當於10億顆空氣分子中含有20顆磷化氫粒子),是地球大氣中濃度的數千倍。
  • 金星上存在生命?磷化氫並非生命存在的確切證據
    9月13日晚上,一則關於「金星雲層中發現生命跡象」的消息流傳開來。9月14日,消息來源確認,《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金星雲層中的磷化氫氣體》的研究文章。文章表明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發現了金星雲層中含有磷化氫。
  • 金星上存在生命?磷化氫還算不上實錘
    9月14日,消息來源確認,《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金星雲層中的磷化氫氣體》的研究文章。文章表明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發現了金星雲層中含有磷化氫。磷化氫在地球上是與生命有關的有毒氣體,這種氣體被認為是潛在的生物信號,可以作為其他行星和天體上存在生命的證據。
  • 金星大氣層發現磷化氫或證實有生命存在!
    2020年9月15日,天文學家在地球的鄰居——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微量磷化氫。其分子濃度大約是20ppb,這相當於10億顆空氣分子中含有20顆磷化氫粒子。在地球上,磷化氫是一種有毒的氣體,但這一氣體在金星大氣層中被檢測到,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有生命體存在。磷化氫是什麼物質,為什麼發現磷化氫就意味著可能有生命存在?
  • 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這是生命的標誌,但不一定存在生命
    好消息是,科學家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它預示著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其中是什麼道理,請聽我細細道來!在地球上,它是由有機體在腐爛的有機物質上產生的,換句話說磷化氫是厭氧生物新陳代謝的產物,它是一種極其難聞的氣體。但是,它也能自然存在,只不過這需要大量能量的化學過程。科學家曾在木星的大氣中發現磷化氫,在木星大氣深層極端的壓力和溫度下,磷和氫會結合生成磷化氫。但是,像金星這樣的巖石行星,並沒有足夠的能量自然產生。金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它通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行星。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怎麼回事 科學家在金星發現了什麼
    據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這一發現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在地球上,磷化氫被認為是由厭氧生物產生的氣體。金星的地表條件對生命很不友好,但上層雲蓋(地表上方約53—62千米處)的環境較為溫和。不過,雲層的組成偏強酸性,磷化氫在這種條件下會迅速分解。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 金星大氣層中有磷化氫 或為生命印記
    新華社倫敦9月14日電 歐洲南方天文臺14日發布新聞公報說,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金星大氣層中探測到了磷化氫的蹤跡。分析認為,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過程等,或者有可能這些磷化氫源於某種形式的生命。團隊負責人、英國加的夫大學的簡·格裡夫斯介紹,他們利用架設在夏威夷的JCMT望遠鏡對金星進行觀測,發現了磷化氫的蹤跡,之後又通過架設在智利的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ALMA確認了這個發現。
  • 天文學家發現金星大氣層中存在有機分子「磷化氫」 或證有生物存在
    天文學家發現金星大氣層中存在有機分子「磷化氫」 或證有生物存在(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金星有濃密大氣層,但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以及硫酸云為主,強烈的溫室效應使金星成為全太陽系最熱的一顆行星,不管白天或是晚上,表面溫度都高達攝氏400度以上,這麼惡劣的環境很難想像會有生命存在,然而,天文學家發現,金星的大氣層似乎存在有機分子「磷化氫」,這種臭氣在地球上是生物所形成的,令人懷疑金星是否有生物存在。
  • 「金星生命論」未被推翻!確定大氣仍有少量磷化氫
    最新數據分析表明,金星大氣中氣態ALMA數據中可能含有影響結論的不真實信號。11月16日,研究人員公布了ALMA望遠鏡的修正數據,而格裡夫斯展開最新分析,並將相關結果進行公布。  依據格裡夫斯和她同事的觀點,ALMA數據表明金星大氣存在磷化氫的光譜特徵,這是一種由一個磷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構成的分子。他們指出,目前沒有其他化合物可以解釋這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