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肝硬化到肝癌,不要錯過這3次機會!

2020-12-07 騰訊網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我們都知道,肝癌的形成有三步「肝炎-肝硬化-肝癌」,由此可見,肝硬化是肝癌的最後一道防線。有數據顯示,肝硬化患者轉化成肝癌的比例為10%,所以及時治療肝硬化,阻止它惡化,是遠離肝癌的重要手段。

肝硬化是什麼

顧名思義,肝硬化就是肝臟變硬了。正常的肝臟跟嘴唇一樣軟、有彈性,而硬化的肝摸上去就如同鼻尖一樣,有韌性卻沒有彈性。而且病程越長,肝臟則越硬。

肝硬化其實就是各種不良因素使肝細胞破裂死亡,進一步觸發機體的自發修復機制所導致的結果。就像皮膚一樣,肝臟受損後只能做到瘢痕修復,表現為肝纖維化,纖維化持續發展,漸漸使肝臟失去彈性,慢慢變硬,就成了肝硬化。其中,約有10%的肝硬化患者是由B肝轉化而來。

肝硬化嚴不嚴重,三個地方一看就知

初起的肝硬化並不存在癌變的可能,但如果持續不治療,甚至對它進行不良刺激,肝硬化愈加嚴重,癌變的機率也會加大。肝硬化嚴不嚴重,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看。

第一肝臟形態

可通過B超或CT查看肝臟形態。如果檢查顯示肝臟縮小、表面凹凸不平、邊緣變鈍、肝回聲不均勻、呈結節狀、肝靜脈變細、腹腔內有液體,提示肝硬化嚴重。

第二有無併發症

如果患友只出現輕度乏力、腹脹、食慾減退現象,還沒有出現腹水、肝性腦病等併發症,這在醫學上被稱為「代償期肝硬化」,屬於肝硬化的最輕級。但如果患友已經出現肝性腦病、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alt和ast都升高,這在醫學上稱為「失代償期肝硬化」,說明肝硬化比較嚴重了。

第三肝功能情況

如果患友肝功能基本正常,無明顯黃疸、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動度也基本正常,代表肝硬化的病情相對穩定,醫學上把它稱為「靜止期肝硬化」。如果患者肝功能異常、凝血酶原活動度和白蛋白較低,膽紅素有顯著升高,這就屬於「活動性肝硬化」,病情較為嚴重。

肝硬化癌變信號

信號一:肝區疼痛

肝臟一旦出現腫瘤,肝包膜被拉扯,就會引起肝區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右肋,可不定時或持續發作。另外,如果有肝硬化或肝炎病史,突然出現肝區疼痛,也可能是肝癌徵兆。

信號二:急速消瘦

短期內體重極速下降、總是疲憊不堪、精神不集中,應引起足夠重視。這是由於肝功能下降引起消化吸收障礙所致。另外,肝功能受損也會引發凝血障礙,從而引起出血,所以發生出血也是肝硬化癌變徵兆。

信號三:甲胎蛋白升高

看肝臟是否癌變的方法之一就是做血清甲胎蛋白(AFP),如果有肝癌,AFP通常會超過400納克。臨床發現,血清甲胎蛋白升高8個月後,一般肝癌患者才發現明顯症狀,所以不應該單純用症狀來判斷肝癌,應把檢查作為判斷的第一方法。

肝膽衛士李亞磊表示:有肝炎病史、肝癌家族史、5-8年酗酒史、肝硬化史的人群,最好每3-6個月查一次甲胎蛋白,每半年做一次B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即使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議每年體檢時增加一項AFP,以便及時發現肝癌。

相關焦點

  • 59歲患者肝癌晚期去世,醫生:錯過2次機會
    光是CT平掃還不能確認是肝癌,只能說看到有個腫塊。至於這個腫塊是不是肝癌,得進一步做CT增強掃描。CT增強掃描也是CT,只不過做CT的同時給病人血管注入造影劑(增強劑),造影劑很快就會分布到肝臟這邊,尤其是很快會分布到腫塊裡面。因為肝癌的血管比較豐富,所以造影劑很快就會進入腫塊,而如果不是肝癌,比如說是肝囊腫或者肝膿腫,它們沒什麼血管的,造影劑不會進入腫塊。
  • 這3個症狀都沒有?放心!你沒得肝硬化!
    而肝硬化可以說是肝臟嚴重受損的典型代表之一,如果患者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治療,肝硬化極有可能會發展成肝癌,甚至是威脅生命。 那麼如何早期發現自己的肝臟有問題呢?等到肝臟嚴重受損才發現自己的肝臟出了問題,怕是為時已晚。因此,以肝硬化為例,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自查已患肝硬化。 如何自查已患肝硬化?別忽略這三個症狀!
  • 肝硬化有哪些症狀?能逆轉嗎?會發展為肝癌嗎?別慌,看看大實話
    但就是這麼重要的肝臟卻很容易生病,我國約有B肝病毒感染者7000萬人,約有C肝感染者790萬人,每年有約33萬人死於B肝或C肝感染導致的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 那肝硬化發生之前有沒有一些症狀提醒呢?肝硬化能否逆轉呢?肝硬化距離發展到肝癌有多遠呢?下面我們具體看一下這些問題。
  • B肝患者一定會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嗎?
    但並不是這7個患者都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最終結果。 那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B肝會發展我肝硬化甚至肝癌,這的確是B肝病人及其家屬所關心的問題。 肝硬化的發生,是肝臟反覆損傷的後果,就像我們皮膚受損一樣。在受傷後,會結痂,然後形成瘢痕。
  • 丙酚替諾福韋更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風險
    這三種藥物抗病毒作用顯著,但是對B肝患者治療後的長期結局影響如何呢?近期一項對100,000例中國慢B肝患者使用TAF、TDF或ETV治療後的健康結局的研究表明,使用TAF治療後,患者的5年、10年肝臟併發症風險低於ETV或TDF治療。研究詳情研究者使用獨立的患者模擬框架構建了健康結局模型。
  • 得了肝硬化,不要慌!做到這3點,逆轉肝硬化,或能延長生命
    談起肝硬化,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吧,畢竟我國被稱之為肝病大國,肝病人數佔據了全球的55%。那麼,我們來談談肝病中的肝硬化,肝硬化作為一種瀰漫性肝病,肝細胞慢慢壞死,肝臟逐漸變形變硬,一旦發生到晚期的時候,不僅身體健康受損,生命安全也會受到威脅。
  • B肝病毒是如何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的?醫生作出講解,通俗易懂
    導語:我國是肝癌大國,而有80% 左右的肝癌患者都是由B肝發展而來的,B肝跟肝癌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那麼,B肝病毒是如何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的呢?只要得了B肝就會變成肝癌嗎?此文醫生為大家作出講解,通俗易懂,希望看完後大家能對B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避開認知誤區。
  • 挑戰傳統認識:肝硬化不是肝癌的發病誘因,而是保護因素?《細胞...
    引起肝癌的危險因素因此備受關注。  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類型。臨床上發現,其中約90%的病例有肝硬化(cirrhosis)的背景。肝硬化也因此被廣泛認為是肝癌的一個發病因素。  然而, 近日發表在《細胞》雜誌旗下的一篇文章卻對肝硬化和肝癌的關係提出了相反觀點。
  • MRI定量參數分析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研究進展
    DCE-MRI原始圖像經後處理得到一系列組織灌注參數,包括血漿容積分數(Vp)、血管外細胞外容積分數(Ve)、對比劑從血漿到血管外細胞外空間的轉運係數(Ktrans)和對比劑從血管外細胞外空間回流到血漿的速率常數(Kep)等定量參數及釓劑濃度-時間曲線下初始面積(initial area under the gadolinium concentration-time
  • 【期刊導讀】合併脂肪肝的慢B肝患者抗病毒療效更佳,肝硬化/肝癌...
    最近由山東省立醫院李婕教授作為一作發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 (IF = 5.022) 上的最新研究發現,脂肪肝與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後HBsAg清除率提高以及肝硬化/肝癌風險降低顯著相關。這可能為未來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 肝硬化一定會癌變?關於肝硬化,你不得不知的幾點
    得了肝硬化,就意味著噩夢的開始,因為肝硬化不僅會給患者帶來多方面的折磨,還是肝癌的誘因之一。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肝硬化,今天就以這個疾病為主題為大家進行科普。話題一:肝硬化一定會癌變?肝硬化是誘發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有臨床數據統計,因為肝硬化而患上肝癌的人佔了不小的比例,但是,肝硬化並不一定會發生癌變,在積極接受規範治療的情況下,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為什麼人們會覺得肝硬化一定會癌變?
  • 專家分析:B肝患者是如何察覺到自己肝硬化的
    這是肝臟沒有產生足夠的白蛋白所致。按壓這些指甲會使橫紋褪色,然後消失,但很快會再次出現。  杵狀指是甲床和手指末端隆起和(或)增生。情況嚴重的話,手指可能看起來像鼓槌,所以也被稱為「鼓槌指」。多見於膽汁性肝硬化。  B肝肝硬化的基本檢查項目有哪些?
  • 都是肝硬化,一個發展成肝癌,另一個逆轉成B肝,為什麼?
    兩個人同時得了肝硬化,一個最終發展為肝癌,另一個卻逆轉成輕度B肝,這是為什麼呢?一個逆轉成B肝,一個成肝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病中心副主任朱月永曾經接診過兩名肝硬化患者,病情大致相同,可結果卻大相逕庭。
  • B肝到肝癌有幾步?不想B肝惡化這幾個方面要注意了
    在臨床上,患有B肝的人群中,只有一小部分會轉變為慢性B型肝炎,這部分人大約佔10%左右。而慢性B肝的病人中又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會發展成為肝硬化、肝癌,這部分人群大部分是年紀在40歲以上,生活習慣不佳,且有多年的慢性B肝病史的人。
  • 用這兩招不花錢也能選到吉祥號,車管所:還有20次機會,別錯過了
    用這兩招不花錢也能選到吉祥號,車管所:還有20次機會,別錯過了現在買車的人多了,車牌號也越來越不好選,但是很多人還是希望能夠選到一個「吉祥號」,但是現在能有一個車牌號就不錯了,就更不要說一個好的車牌號了,如果不是花錢買的話,那就真的只能靠運氣了
  • B肝的最終歸宿就是「肝癌」?醫生:做到這4點,轉陰並不難
    B肝是一種很常見的肝病,很多人患B肝之後就會害怕自己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而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其實這種擔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B肝病人比健康人患肝癌的機率會更高。但是B肝病人也不要太悲觀消極,只要在平時積極治療和做好日常護理措施,也是可以遠離肝癌的。
  • B肝韓國隨訪研究,每隔3至6個月隨訪1次,HCC風險顯著相關
    使用韓國國家健康保險服務中心的定製數據進行的一項韓國全國性歷史隊列研究,自慢性B肝診斷之日起2年內,每隔3個月進行1次醫院就診次數的統計。患者被分為3個隨訪組:定期(4-8次就診)、不定期(1-3次就診)以及無隨訪。採用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來比較各組間肝癌死亡率風險。
  • 肝癌離自己很遠不用擔心?這5類人群需警惕,容易被找上門
    如果得了酒精肝和脂肪肝等肝臟疾病,在飲酒方面還是肆無忌憚,慢慢地就會發展成肝硬化,進而發展成肝癌。 2、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硬化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
  • 逆轉肝硬化,中醫:請記住3種方法,修復受損肝臟,讓肝軟下來
    肝硬化的形成說明肝臟細胞已經廣泛性變性,壞死,肝臟生理功能也無法發揮,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任由肝硬化病情發展,可能還會有肝癌的患病風險。肝硬化,提起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不痛不癢,身體幾乎不會有什麼不適感,往往很容易讓人忽視,一拖再拖,最終甚至導致肝臟發生癌變。
  • 肝硬化需要定期檢查哪些項目?這篇文章全面了解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李亞磊】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就目前而言,這種疾病在臨床上想要治癒還是很難,特別是對於嚴重的患者。肝硬化早期得不到有效治療,病情會不斷加重,引發一系列併發症,甚至演變成肝癌,因此早期治療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