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嘴河燕鷗(Sterna aurantia)屬鴴形目鷗科,中等體型[1],頭頂黑色,背、翅為灰色,頸腹部為白色,嘴大而黃因此得名。棲於淡水流域和沙洲,主要以小型魚類為食。黃嘴河燕鷗是國家II級保護動物,德宏的大盈江流域是近年來國內唯一能記錄到該物種的地方。
據Del Hoyo等[2]報導,黃嘴河燕鷗為留鳥。而根據監測記錄,棲息於大盈江流域的黃嘴河燕鷗表現出候鳥的習性特徵,即每年12月底至次年7月到此繁殖,繁殖結束後離開。2019年的監測記錄顯示,黃嘴河燕鷗每窩產蛋3枚,成功孵化2枚,孵化期為24天左右。繁殖期間有很強的領域性,會主動攻擊靠近其巢穴或讓其感受到威脅的動物,並伴隨著盤旋和大聲警示;但對一些在巢周圍活動的小型鳥類則熟視無睹。
2019年監測視頻
目前,國內黃嘴河燕鷗種群數量岌岌可危,從2014年的13隻下降至2018年5隻,2019年監測到7隻。為守護中國最後的黃嘴河燕鷗,在德宏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嘉道理保育組織合作,採取了搶救性保護措施,成功孵化6隻,使其種群數量從7隻增長為13隻。2020年3月,又到了黃嘴河燕鷗繁殖的季節,經監測目前發現了5隻黃嘴河燕鷗,其中一對已產卵孵化。
自發現黃嘴河燕鷗在中國分布以來,種群數量稀少、繁殖期結束去向未知、歸來數量不穩定成為其種群數量恢復的瓶頸。此外,和黃嘴河燕鷗形態極為相似的黑腹燕鷗標本採集地也在盈江,目前國內已記錄不到該物種,我們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與廣泛參與,使黃嘴河燕鷗種群數量保持增長,不赴黑腹燕鷗後程,永遠翱翔在大盈江上空。
(黑腹燕鷗標本保存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標本館)
[1]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M].科學出版社,2017
[2]del Hoyo, J., Elliott, A. & Sargatal, J. (1996) Lynx Edicion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3: Hoatzin to Auks. Barcelona, Spain.
全面加強鳥類保護 依法規範鳥類監測
黨建引領促發展 體制改革顯成效 ——中國共產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總支部委員會成立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積極推進極小種群植物保護項目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