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
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黃嘴河燕鷗
黃嘴河燕鷗,脊椎動物,鳥綱,鷗形目,鷗科。頭頂部自前額至枕、後頸均為黑色,背、肩、翅的覆羽和飛羽、腰、尾均為暗灰色;頸和下體白色,下體沾灰;嘴黃色,腳紅色。非繁殖羽額、頭頂前部白色,頭頂後部和枕黑白斑駁,嘴端顯黑色。
棲息於山地和平原上的江河地帶、淡水湖泊、沼澤,偶見於海灣、海岸泥灘等處。常單獨或成2—3隻的小群活動,頻繁地在江河及附近或在河灘上空等處飛翔、迴旋,少見停息。飛行敏捷、輕快、悠閒,發現食物會急速落入水中甚至潛水捕食。主要食取魚類、甲殼類和昆蟲,也會取食蛙和蝌蚪等。
黃嘴河燕鷗繁殖期為2至5月,在乾旱季節有的可以在11月至翌年6月,營巢於河川岸邊光裸的沙地上。常結群營巢,也與其他燕鷗、剪嘴鷗及灰燕鴴在一起結群營巢,但巢群不大。巢為親鳥在沙地上扒成的淺穴,通常每窩產卵3枚,偶而有2枚及4枚的。卵呈淺沙石色或皮黃色,被有褐色、紅褐色或紫褐色斑點。
黃嘴河燕鷗在世界上分布範圍較小,是研究得最少的燕鷗類之一,在我國更是分布狹窄,僅在雲南盈江、芒市、瑞麗、龍川江和南部西雙版納橄欖壩等地分布,但近幾年黃嘴河燕鷗數量持續減少,瀕臨滅絕,僅在德宏有觀測記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照片攝於德宏盈江。
鄭山河,雲南省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教師,自然影像中國攝影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態影像文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菲氏葉猴最大種群發現者。
(來源:雲南網)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小百科(61) | 脊椎動物·黃嘴河燕鷗:國內僅雲南分布瀕臨滅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