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大盈江2隻黃嘴河燕鷗幼鳥破殼

2020-11-24 騰訊網

  盈江黃嘴河燕鷗育雛短視頻合集(時長:1分41秒)

  3月下旬,經過志願者和德宏州、盈江縣多部門密切協作,全國僅7隻、正在大盈江上孵化幼鳥的黃嘴河燕鷗育雛「危機」得以妥善解決。經過近半個月的時間,喜訊傳來,4月4日,志願者觀察到第一隻黃嘴河燕鷗幼鳥破殼,5日,第二隻幼鳥破殼,大家的努力終於結出碩果。

  「4月4日,我和往常一樣到大盈江邊拍攝老朋友黃嘴河燕鷗,在雄鳥叼著魚來餵食時,突然發現一個小傢伙從鳥巢裡探出腦袋,我趕緊拍攝下了這些畫面,經過仔細觀察並對影像進行對比,可以確定是黃嘴河燕鷗的雛鳥出世了,我非常激動。」4日當天,最早發現黃嘴河燕鷗幼鳥破殼的德宏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激動地說。4月5日,何學勝等人觀察到第二隻黃嘴河燕鷗幼鳥開始出現在沙灘上。「雖然才經過一天時間,頭天發現的幼鳥已經會在巢邊『閒逛』了,雄鳥有時候只能叼著魚追著孩子喂。」說起「調皮」的幼鳥,何學勝也忍俊不禁。

  據了解,黃嘴河燕鷗繁殖地基本選擇在江心沙灘上,沙灘距離水面不超過30釐米,幼鳥一般需要30—45天時間才能起飛,在這期間,幼鳥會跟著雌鳥在巢邊「散步」並學習飛翔等技能。在前段時間的科學普查中,共發現進入孵化的黃嘴河燕鷗共3窩,目前,除了已經有2隻幼鳥破殼的這窩外,另外兩窩還在孵蛋。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盈江縣管護分局的工作人員左常盛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黃嘴河燕鷗安全度過育雛期,相關職能部門採取了多方面的保護措施:聘請護鳥員對目前發現的3個鳥巢進行24小時看守;加強與上遊電站對接聯繫,保證水位不上漲,確保鳥巢安全;採取一些食源補充措施,投放一些較小的魚,保證幼鳥能有食源;做一些圍欄措施,保護好鳥巢不被動物、牲畜踐踏,確保幼鳥安全。同時,持續加強對幼鳥出生情況的觀測和保護。

  在現場,記者看到前來拍攝黃嘴河燕鷗的攝影師絡繹不絕。本地生態志願者何海燕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本地攝影師,感慨很多,相對來說,近幾年鳥況不太好。但是今年以來,在相關部門的重視下,保護力度也加大了。今年的情況非常好,鳥巢都被保護起來,非常高興拍到了小鳥出窩、小鳥餵食的畫面。以前很少有這種情況,非常難得。」他對這幾隻小鳥非常有信心,希望它們能夠順利長大。

  新聞連結

  位於大盈江上遊的葫蘆口電站3月20日發布通知,於3月26日開始開閘放水進行維修。消息一經公布後,德宏自然生態保護志願者立即與相關職能部門聯繫,州、縣多個相關部門與水電站緊急溝通,按照安全流量進行有計劃的放水,從而保護了大盈江育雛鳥類的安全。《德宏團結報》就此事專門刊發文章《點讚!為鳥類繁殖讓道 德宏多部門聯合解除大盈江鳥類育雛「危機」》,該事件也得到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高度關注,紛紛給予報導並讚揚了這場「救援」行動。這次黃嘴河燕鷗幼鳥的順利出生,是對本次多部門聯合解除鳥類育雛「危機」的最大鼓勵,也讓這次行動成為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的範例。

  文字、視頻:德宏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朱邊勇通訊員 尹以祜何學勝

  圖片:清源 寸智勇 尹以祜

相關焦點

  • 黃嘴河燕鷗,會成為中國下一個消失的物種嗎?
    據Del Hoyo等[2]報導,黃嘴河燕鷗為留鳥。而根據監測記錄,棲息於大盈江流域的黃嘴河燕鷗表現出候鳥的習性特徵,即每年12月底至次年7月到此繁殖,繁殖結束後離開。2019年的監測記錄顯示,黃嘴河燕鷗每窩產蛋3枚,成功孵化2枚,孵化期為24天左右。繁殖期間有很強的領域性,會主動攻擊靠近其巢穴或讓其感受到威脅的動物,並伴隨著盤旋和大聲警示;但對一些在巢周圍活動的小型鳥類則熟視無睹。2019年監測視頻目前,國內黃嘴河燕鷗種群數量岌岌可危,從2014年的13隻下降至2018年5隻,2019年監測到7隻。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61) | 脊椎動物·黃嘴河燕鷗:國內僅雲南分布...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61) | 脊椎動物·黃嘴河燕鷗:國內僅雲南分布瀕臨滅絕 2020-07-30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再會滇西2
    午飯後,懷著激動的心情直奔大盈江,因為是繁殖季,我對二月份來沒見到的黃嘴河燕鷗也抱有了很大的期望。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抵達了鳥點。隨著逐漸向江邊靠近,兩旁的植被和農田開始多了起來,路也變得凹凸不平。突然,路都右邊飛起來一群文鳥,班老師說這群斑文鳥中混了幾隻慄腹文鳥,這也是我此行的目標之一,有幸在望遠鏡裡瞄到一隻。
  • 防城港山心沙島驚喜發現環頸鴴寶寶破殼而出(圖)-廣西新聞網
    環頸鴴「小寶寶」破殼而出。當時,這窩小環頸鴴在山心沙島沙灘上,兩隻幼鳥剛剛破殼而出,小巧可愛。據悉,每年4-7月為環頸鴴繁殖期。環頸鴴營巢於沿海海岸和北極苔原以及內陸河流、湖泊岸邊、沙灘或卵石灘上、長有稀疏鹼蓬的裸露鹽鹼地段上。窩卵數2-4枚,以3枚居多。卵的顏色為淡褐色或土灰色,密布黑褐色的雜斑。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2-27天。
  • 粉紅燕鷗成群光臨廈門環島路
    當天的主角是白額燕鷗、黑枕燕鷗和粉紅燕鷗。它們是廈門的夏候鳥,每年夏天,都會飛來廈門繁衍生息。特別是粉紅燕鷗,一般在遠離岸線的無人島礁活動,這次來到海灘和人類近距離接觸,實屬少見。期待下一秒鏡頭裡出現什麼畫面?真不知道上周,市觀鳥協會會員柯玉坤發現,漲潮時,環島路會展海邊就會出現成群燕鷗捕魚的盛況,甚至有平時難得一見的粉紅燕鷗。
  • 從雛鳥到成鳥,幼鳥的成長階段有哪些?收下這份幼鳥飼養手冊
    三四月份產卵的鳥兒,過了2個月的孵化期,小鳥們在五六月都爭相破殼而出了。野外的鳥媽媽們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她們必須每天不停地尋找食物來哺育後代。在家庭裡養的小鸚鵡們,也完成了每年第一次交配產卵。前幾日小編去了我們當地的花鳥魚蟲市場,也注意到了各種麻鳥都開始漸漸上市銷售了。
  • 幼鳥從幼鳥到成年的成長階段是什麼?帶著這本養小鳥的指南
    築巢期:雛鳥破殼後,在他們能自己覓食之前的段時間,除了溫度和食物,築巢期是母鳥最忙的時候。這個階段稱為「留巢幼鳥」,也稱為「晚成雛」。我們以鴿子為例,例如,上面是孵化期的「鴿子蛋」,下面是鴿子破殼後正式進入築巢期。這裡我們要注意一件事,你看到鴨子媽媽和小鴨子在水裡遊泳的照片,此時小鴨子是哪個階段?
  • 鳥媽媽餵幼鳥的時候,為何總會漏掉幾隻?
    對於人類來說,人類的一胎基本上只生一個孩子,不過也有生雙胞胎的情況。不管是獨生兒女還是雙胞胎,人類都會精心照顧自己的孩子。不過,對動物們來說就不是這樣了,比方說企鵝。根據人們的觀察發現,企鵝的一胎一般會產下2枚企鵝蛋,不過在孵化的時候,它們卻會隨機選擇其中一枚來進行孵化,另一枚卻會被企鵝棄養。即使這2顆企鵝蛋都被孵化出來,但在哺育的過程中,企鵝也會棄養當中的一隻幼崽。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會覺得企鵝非常殘忍?其實,這種情況在動物中非常常見,特別是在鳥類中。因為絕大部分的鳥類一胎都會產下多枚鳥蛋,而這些鳥蛋從孵化到哺育成熟,並不是都能幸運長大。
  • 上百隻燕鷗組團覓食
    一瞬間,兩三百隻燕鷗乘風破浪而來,踏著翻滾的浪花,叼起湧動的魚群,飽餐一頓後便消失在天際。日前,在環島東路香山遊艇碼頭附近,觀鳥愛好者拍下了這一群燕鷗覓食的場景,「驚豔」了廈門市觀鳥協會的眾多資深觀鳥人。連日來,大家紛紛齊聚在此,等候抓拍燕鷗的照片。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資深觀鳥人林鴞表示,大家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往年很少有機會能觀測到數量如此龐大、種類如此之多的燕鷗。
  • 《荒野大鏢客2》黃嘴潛鳥在哪 黃嘴潛鳥位置一覽
    導 讀 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出現了很多動物,玩家可以擊殺或者馴服它們。
  • 貓嶼3千燕鷗 只剩一半
    圖/黃國揚提供     華夏經緯網7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每年此時會有三千多隻燕鷗登上澎湖貓嶼繁殖,但據鳥友觀察,到六月底貓嶼島上燕鷗只有約一千六百隻,比去年少了一半,且島上有許多疑似被蓮花颱風強風巨浪打傷無法孵卵的傷鳥,卵也掉落巖礁發臭,讓鳥友憂心。
  • 沒良心的母黑鸛,啄傷體弱的幼鳥,還把它丟窩外,讓蒼鷺叼走
    ,一條河流蜿蜒流過,河兩岸的懸崖峭壁上生活著一群黑鸛。經過30來天的辛苦孵化,4隻雛鳥終於破殼而出,看到毛茸茸的小寶寶,黑鸛夫妻別提多開心。不過,小寶寶怎麼渾身都是雪白雪白的,與父母的亮黑形成鮮明對比。要不天天守在那裡,雄鳥可真要懷疑這寶寶不是親生的。
  • 如果不是鏡頭拍下,誰會相信剛破殼的幼鳥,會有如此狠毒的手段!
    如果不是鏡頭拍下,誰會相信剛破殼的幼鳥,會有如此狠毒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