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
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節肢動物·馬來昏蛛
馬來昏蛛(Phaeacius malayensis)節肢動物,蛛形綱,蜘蛛目,跳蛛科。常見於樹幹、牆壁上,以蚊、蠅等小昆蟲為食。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國外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有分布。照片攝於西雙版納。
它們背甲褐色,密被灰色毛,外緣深褐色,近圓形,長有八個眼,其中前面中間兩個眼最大,這也是跳蛛科蜘蛛最為明顯的特徵之一。
和上一期介紹的靠織網「守株待兔」捕獵的弓長棘蛛不同,馬來昏蛛是遊獵型蜘蛛,它們有著蜘蛛目動物中少有的「好視力」,能大致看清獵物或天敵的輪廓長相。它們腿部的剛毛可以幫助它們判斷,來者是獵物還是天敵,從而做出捕食還是逃跑的判斷。
馬來昏蛛雖然是遊獵型蜘蛛,但是它和其他結網捕獵的蜘蛛一樣,在腹部末端有「紡器」,用以在巢穴附近織一層薄薄的網,增強感知功能。它們也會在蛻皮時再織一層網墊以增加蛻皮成功率。
當馬來昏蛛在高處遊獵走到牆壁或樹枝盡頭無路可走時,會縱身跳躍到別的地方,這時它們會從「紡器」拉出一根絲粘在高處,用以緩解俯衝可能帶來的傷害,效果與特技演員腰部綁的安全繩神似。此外,雄性馬來昏蛛還會在發情期織精網,用於儲存精子。
黃貴強,農學博士。現就職於貴州省六盤水師範學院,從事天牛科昆蟲系統學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17篇,天牛新種8個,麗金龜新種2個,蜘蛛新種6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
(來源:雲南網)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3) | 節肢動物·馬來昏蛛:森林中的「遊騎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