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
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水雉
脊椎動物,鳥綱,鴴形目,水雉科,水雉屬。俗稱水鳳凰、凌波仙子、狄咕。棲息於小型池塘及湖泊旁,為常見的季節性候鳥,繁殖於北緯32°以南的中國廣大地區。照片攝於保山。
水雉是一種較為大型的鳥類,頭部和頸部前端為白色,頸部後端覆蓋有一片十分鮮豔亮眼的金黃色羽毛。背部、腹部及尾羽為棕褐色,兩翼主要為白色,翅尖為黑褐色,尾羽像雉雞一樣是長尾羽。
作為一種在淺水區生活的鳥類,水雉的「腳」極具特點,腳趾出奇的長,猶如分叉的枯樹枝。這樣的演化是為了更好的分散身體重量,使其可以在水草和荷葉上從容不迫地行走,也更方便捕捉水生植物、小魚、小蝦和水生昆蟲等食物。
還記得前幾期介紹過的青腳濱鷸嗎?本期「嘉賓」水雉和青腳濱鷸一樣,也存在兩性行為顛倒或一雌多雄制的現象。水雉雌鳥和雄鳥長相極其相似,但是雌鳥的體型巨大,而雄鳥則較為弱小,體重約為雌鳥的一半左右。
有趣的是,每到繁殖季節,雌鳥之間會為了佔領交配領地而「大打出手」,勝利者將佔據領地。隨後雄鳥會進入雌鳥領地向其求偶。一般情況下,雄鳥求偶的方式為「炫耀」,表現為「跳舞」和鳴叫。研究發現水雉能發出15種叫聲,而其中9種求偶時才能聽到。
更有趣的是,當領地內的雄鳥達到一定數量時,為了讓自己的「男寵」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雌鳥還會對外「開疆擴土」,擴大「領地」面積。
在雌鳥眼中,「後宮」管理也很重要。在雌性水雉的領地裡,每一隻被「相中」的雄鳥都可以分到一塊地,用於築巢、孵卵和哺育後代。是的,你沒看錯,所有這些「家務活」都由雄鳥承擔,而「女王」的職責是保衛領地和產卵。
領地內得到「女王」青睞的雄鳥會在茨實葉上築巢,水雉的巢體結構在鳥類中算是非常簡陋的,雄鳥用嘴叼一些水草放在茨實葉上,確保蛋不會落入水中即可。交配過後,雌鳥會在巢內產下4枚鳥蛋,然後開啟一段新的「感情」,而雄鳥則留下來孵蛋。
在經歷22~26天左右後,新的生命破殼而出,雄性水雉又肩負起了「奶爸」的職責。所幸的是,水雉「寶寶」屬於早成鳥,獨立生活能力較強。一般破殼後半小時,雛鳥就可以自行走路並覓食,雄鳥在這個時候會守在雛鳥附近警戒和保護雛鳥。
水雉的雛鳥堪稱寶寶界中「獨立生活」的典範。研究發現,剛出殼1~2周的雛鳥只有在環境溫度低於29.5度時,才會躲進「奶爸」的羽翼下維持體溫。生長到3~4周後,雛鳥只在暴雨、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才會靠近「奶爸」身邊。6周左右就可以成長為亞成體,7周左右就學會飛翔了,這個時候,除了個別個體仍然會留在「奶爸」身邊外,大部分都會飛離另尋棲息地。
鄭山河,雲南省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教師,自然影像中國攝影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態影像文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菲氏葉猴最大種群發現者。
來源:雲南網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小百科(42) | 脊椎動物·水雉:雌鳥「開疆拓土」 雄鳥孵卵餵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